267 合纵联横
郑家动了所有的力量,意图达到与满清联合干掉顺义自治区的目的,虽然朝堂上的两大派阉党和东林党都有这个意思,可却万万不能出来的。
这年头什么都讲究一个名义,在名议上,顺义自治区是大明朝的属臣,是臣子,没什么理由就打人家,而且还是联合外人一起打,怎么也不过去。
虽然嘴上不,但是却已经默认了私底下的一些行动,比如满清的八大商家往来于大明与满清之间,就不再受到上层的责问了。
顺便多一句,这八大商家在新区与蒙古通商的中间可没少赚,但是当新区升为自治区,取得与蒙古接壤的边境北方地带之后,就没他们什么事了,因为他们根本就无法与自治区内的商人竞争,倒不是差钱,而是运力、在自治区的政策倾斜上,新公民享有五十税一权,可是非新公民,却需要交十税一,这差别可就大了。
在自治区埋头展的时候,外头有系列的动作当中,就数郑家蹦得最欢,而大明朝的上头也睁一只眼闭一只,把这看成是郑家与自治区之争,两虎相争嘛,总得伤一个才行,那样对大明朝才有利,总之紧守住一条线,就是大明朝的军队不会主动去攻击自治区,而且自治区在取得河北、山西两省控制权的时候,是向北划的,在南头还有满清隔着,但是这一带的满清军事力量却又是最憋屈的,前面有实力不弱的大明军队,后面是实力更加强悍,京城打就打的自治区6军,精锐的三个团当中有两个团在他们的身后,一副随时拼上来的样子,弄得他们也不得缩回城内去防御。
郑家为了对付自治区可算是不遗余力,而且郑家现在已经不具有单独对抗自治区的能力,海上已经不是他们了算了,虽然没有明着划分,可实际上,自治区的商船可以在郑家的地盘上自由通行,什么保护费之类,你跟我们旁边的军舰吧,自治区的商船是唯一有军舰护航的商队,而且直接在南洋一带与西洋人交易。
郑三乔装打扮一翻,亲赴满清的新都城,千年古都西安,求见最有名的汉臣范晓申,焦急的等着范晓申的接见。
范晓申这个干巴老头现在也不好受,他建议迁都西安,着实得罪了大部分的满臣,在朝堂之上,那些满臣可没少给他下绊子,弄得他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很明显,在圣上的眼中,他似乎也不像从前那般安美了,毕竟连议和的提议也是他的儿子提出来的,当然,这也不是他儿子想出来的,他们范家如今还有一个客卿叫杨二。
“郑家来人?这不是找堵吗?不见,让他去找贵亲王!”范晓申看着手上的名刺脸色一沉低喝道,贵亲王是当年圣上的弟弟,也是当年支持圣上的重要力量,圣上登基,这位贵亲王自然是水涨船高,虽然没什么兵权,但是在圣上那里话还是相当管用的。
“慢……老爷,这郑家咱们得见见!”杨二晃着手上的扇子,一副狗头军师的模样,现在的杨二,已经不再是当年叛出新村时候的杨二了,领过兵,打过仗,甚至经历过最凶险的天津保卫战,虽然为人奸滑,没太多的文化,但是不得不,此人心智相当了得,一肚子坏水冒出来,就连范晓申都不由得刮目相看。
“老爷,奴才听闻自治区海上力量展度很快啊,只怕这郑家也不好受,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若是老爷可以促成郑家与自治区的争斗,到时候无论谁伤,都与咱们无碍!”杨二扇子啪的一合,在手上重重的敲了两下,扇柄上的玉坠晃动轻碰,出清脆的响声,长条瘦脸上满是阴险的微笑。
“嗯,有道理!”范晓申了头,二话不,立刻接见郑三。
郑三终于如愿以偿的见到了范晓申,提议郑家与满清联合,从海6两地向自治区起进攻,而在他们进行军事行动的时候,保证大明朝不会背后捅刀子。
不得不,郑三的提议很是诱人,而范晓申在杨二的鼓动下,也一力的促成此事,而且这也正是一个敲竹杠的好机会,大家都是玩政治的,自然能从郑三的话里听明白一什么,这大明朝也是想通过这次机会弄倒自治区的。
自治区已经是三面临敌,不过却仍然平静,什么动静都没有,就好像压根不知道一样。
而满清也是狮子大开口,一张嘴就要一百门红夷大炮,见了鬼了,大明朝也没有那么多,这红夷大炮最后压到了二十门,但是满清同时看上的还有大明朝研究出来的后膛炮。
没错,就是后膛炮,自治区曾经卖给郑家一些这种火炮,但是炮弹技术却一直都在自治区的手上,而大明朝的研究能力不弱,硬生生的做出了后膛炮,可是身管加工能力不比自治区,这种钢制的后膛火炮造价是红夷大炮的十倍,而且火药也不如自治区,威力,射程甚至还不如红夷大炮,精准度更是别提了。
但是哪怕如此,也让满清眼红,那玩意的射在那摆着呢,比佛郎机炮还要快。
为了取得满清的支持,郑三咬牙全都应了下来,他此行,可是得到了阉党和东林两党第一次联合授权的,要啥给啥,啥都没有问题。
一开口,除了炮之后,掣电铳也要三千支,现在大明朝射最快的火枪就是有后膛枪意思的掣电铳了,特别是自治区出产的外销型,射快,而且密封性好,集射可以达到二百米的有效杀伤距离,而且也有顺义自治区可以造出这样的火枪来,大明朝甚至已经不再自制了。
掣电铳自治区只出口到了大明,换取白银和一部分原料,同时也向日本销售了一些,使得日本一直都陷入幕府征战当中,在南洋也有一部分,可以掣电铳现在几乎成了自治区军火外售的招牌,就连朝鲜都有数百支,唯有满清,一支都没有得到,弄到的百来支还是从日本、朝鲜费了老鼻子劲弄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