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小说>书库>历史军事>重生在火红年代的悠闲生活> 重生在火红年代的悠闲生活 第695节

重生在火红年代的悠闲生活 第695节

  曹永珊和何萍诗也一边抹泪一边跟着站了起来,孩子桌上,李睿和李智鼻子又开始抽抽了,垂头丧气的起立,怎么还没完啊……
  “源子?”
  娄晓娥惊讶道。
  之前,李源可不是这样跟她们几个说的。
  李源继续道:“我是真没想到,你们会把这件事看的那么重。”
  李幸忙要解释:“爸爸……”
  李源摆手道:“坐、坐。咱们家的家宴,没那么大的规矩。”
  待李幸和妻儿落座后,李源看着天上明月,听着遥遥传来的海浪声,夜风微拂,清爽舒适,微笑道:“看开一点,没什么了不起的。我从没说过要放弃哪个家人,我最看重的就是家人,怎么会放弃?
  只是,希望你们目光要长远一点。很多事,放在眼跟前,那就是捅破天的大事。可拉开时间线,置身于历史长河中,你们就会发现,没什么了不起的。
  自古而今,英雄也会暮年,美人也会老去……”
  说着,他的目光又一一扫过家里的孩子们,道:“我们在历史书中读到过那么多不可一世的英雄豪杰,帝王将相,他们今何在?那些千古帝王的丰功伟业,那些人杰名臣们的煌煌功绩,都随着他们的逝去,最终泯灭在了历史的长河里。
  他们修建的坚不可摧的城池,他们治理出的繁荣盛世,他们的荣华富贵,功名利禄,转头成空。
  回归到眼前,我们家的生活,已经脱离了对富裕的物质生活不惜一切代价去追求的阶段,我们不需要像芸芸众生一样为了生活而辛苦奔波。
  既然如此,在人生短短的几十年里,为何不让孩子们去追求他们自己喜欢的事业。
  艺术、体育、音乐、哲学,当然也可以有商业。
  但总不能告诉我说,一个十岁的孩子,就已经开始对商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吧?
  就算可以,那也应该是孩子自己,尝试着一点点去建造他理想中的商业帝国,而不是用尽心思去成为一个别人设定好规则中一个无趣的角色。
  现在的大唐,和最初的大唐已经完全是两回事了。三十年后的大唐,和现在的大唐又是另一回事。
  随着公司法越来越完善,各项制度越来越齐备,李幸,你告诉他们,大唐最后由谁说的算?”
  李幸毫不犹豫道:“由公司法说的算。即使有ceo,也会是轮值ceo,出自资产管理委员会。大唐今后不会因一人而兴,更不会因一人而亡。今后继承家业者,一定是从低级部门开始,花三十年时间凭实打实的业绩做上去的,不会因为是我的儿子或者侄子,直接空降到高位。”
  李源点头道:“是啊,多好啊,这才是健康的大公司状态,但也是已经被制订好层层规则的公司。对于一个心怀抱负的孩子来说,没多大意思。
  大唐,是我和李幸一起奋斗出来的公司。对这个公司,李幸是有伟大理想的,做成中国第一,或者世界第一。而我的理想,是用这样一家公司,来确保我们家经济上的自由,地位上的从容,保证我们生活无忧,就够了。
  对我来说,没什么比踏踏实实的生活还要更有意义的事了。包括李幸,等公司彻底走上成熟,公司法能确定公司的日常运营后,李幸,你也要好好的陪安吉尔和胖胖出去走走看看,要陪孩子们踢球练拳,教他们拳法和厨艺。当年我怎么教你的,你如今也要担起当父亲的责任。”
  李幸点头道:“爸爸,我知道了。您放心,我会认真生活,好好生活的。”
  李源笑道:“我为什么没有为难胖胖的爸爸,也没有为难在小睿身边胡乱聒噪的那些人?因为处理一个两个,处理一批两批,有用么?没用的。在以后漫长的岁月里,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一定还会有各式各样的人来诱惑教唆他们,处理不完的。
  只有让孩子们明白,他们到底为什么而活,是为了他们自己的人生。
  只有让他们自己牢牢的把握住这个核心不动摇后,才能不惧一切妖魔鬼怪,让他们自由自在的享受人生。
  我没有对小睿、小智失望,才十岁的孩子我失望什么?
  我只是更希望他们能过好他们的一生,而不是早早的被桎梏在荣华富贵继承人的无形的牢笼里,天天被巨大的压力摧残着,这太残忍了。
  古代那些千古帝王的太子,为何大都被废,一个个心性扭曲?
  不就是因为过早的被寄予太大的希望,背负过高的压力,才生生毁了他们么?
  所以,这件事归根到底是李幸的责任,不是一味的强压教育就是好的。
  还有,李幸,今天我让你把大唐交给你二弟或者吉祥、如意、小七其中的任何一个,你愿意么?”
  曹永珊、何萍诗闻言一怔,李幸却没有犹豫的沉声道:“随时可以,他们是我的弟弟妹妹,大唐在他们手里,和在我手里没区别。”
  李源又问吉祥、如意道:“你们从来不愿争抢李幸的位置,是因为什么?实话实说!”
  吉祥没带考虑,直接说道:“当然不想兄弟阋于墙咯,另外,大唐是大哥那么辛苦操持起来的,我们都看在眼里,得多不要脸才会去跟大哥争?这份家业,没有大哥重要。”
  如意也耸耸肩道:“那些东西,远没有一家人在一起更重要。再说,我们有自己喜欢做的事,大哥也一直支持我们,所以干吗去自讨苦吃?大哥大嫂好辛苦的,我们都看在眼里。”
  李源看向反应过来面红耳赤的曹永珊和何萍诗二人,道:“听明白了吗?李家的孩子,就应该培养成这样,轻松,自由,善良而感恩,还有他们自己的理想。我都没有提富贵,因为富贵更早知道他想要做什么。对富贵来说,没有什么比小敏、孩子们和功夫更重要。”
  富贵嘿嘿一笑,给周慧敏夹了一筷子九转大肠,是真的好吃。
  娄晓娥帮儿媳妇解围道:“老大一家也是因为太忙了,安吉尔和胖胖都要帮汤圆处理公司事务,耽搁了孩子的教育,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不过日子还长,还有机会。”
  李幸点头道:“大唐的业务基本上就算是定型了,横向扩张的行业基本上不多了,之后就是往深里挖掘,这些可以充分的放权给各部门的负责人。今后我会把精力逐渐往家庭方面转移了。”
  顿了顿,又举杯笑道:“爸爸,是我自身修行还不够,没能理解您的意思,太惭愧了,我敬您一杯。”
  曹永珊道:“爸爸,我这两天难过不是因为小睿和小智会失去继承人的位置,只是难过您对他们的失望,自责做父母的没有教育好他们。现在我知道,是我误会您了,我敬您一杯。”
  何萍诗坦诚些:“我之前就是难过小睿、小智没了机会,他们还那么小……不过爸爸,我现在真的想清楚了,您比我们还要爱他们,您说的是对的,我们知道以后该怎么教孩子过好这一生了。”
  有了李源这番话,李睿、李智就没有被完全淘汰……淘汰一半吧。
  因为有了“前科”,将来难度会高许多。
  但也是好事,省得他们以为将来大唐天经地义就是他们的,渐渐目中无人。
  他们祖父就用这一场教训让他们看清楚,没有什么是天经地义的。
  废了他们,也不过一句话的事。
  别说他们,就是他们的父亲李幸,都可以随时走人。
  当然,如果这两个孩子确实没这个天分,或者爱好是其他,何萍诗也想开了,不去勉强。
  她还年轻,她还能生!
  风波至此方平,一家子都笑着拍手。
  小七笑道:“来,我们兄妹几个要感谢大哥、大嫂,没有他们的付出,就没有我们躲在后面享清福的悠闲生活。往后我们也要多照顾照顾这些大侄女好大侄儿,关心关心他们的成长。”
  娄秀笑问道:“安诺,你们最喜欢哪个叔叔、姑姑?”
  几个孩子,包括刚刚三岁的李淑仪都大声道:“喜欢七姑姑!”
  聂雨乐道:“那你们以后最想保护谁?”
  几个孩子相互看了看,小点的有叫七姑姑的,有叫妈妈的,最后几个大点的孩子异口同声道:“保护八叔!”
  嘿,李小八高兴坏了,还拿起酒杯给安诺大侄女儿和几个好大侄儿敬酒呢:“辛苦了辛苦了!”
  几个长辈都捂脸,娄晓娥笑的前仰后合道:“就该拍下来,让大雪看看她的好儿子!”
  李小八根本不知羞为何物,还挺得意。
  李源看了看自己的小儿子,然后对另一桌笑道:“我不指望你们能到这个神仙境界,但你们八叔确实是你们需要学习的榜样。只要能学到一半精髓,那一辈子都能活的非常开心。专注自己喜爱的事,其他的事统统不放在心上。”
  安诺、李睿、李智、李英、李明等大些的孩子看着自家八叔的嘚瑟模样,纷纷哈哈大笑。
  “海上月是天上月,眼前人是心上人。人生至美,不过如此。敬你们。”
  李源举杯向身边几位妻子,几人举杯,共饮一杯酒。
  ……
  生活就是这样,总会遇到不可期的意外,需要用生活的智慧去化解。
  同样一件事,哪怕秉持一种主意,但不同的处理手法,结果却可以天差地别。
  李睿、李智等李家孩子们,对祖父是感激的。
  因为从那天起,他们就不用再没完没了的上补习班了。
  马术、高尔夫、射箭、钢琴、美术、多门外语……
  听起来好牛逼,但任何一门,想学到精髓,想学出点真名堂,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练习。
  像他们这样,尽管请了非常昂贵的名师,可是时间就这么多,怎么可能周全的过来。
  到头来,就是样样学,样样稀松,变成了自卖自夸时的浮华谈资。
  在业界行家眼里,和笑话没什么区别。
  不如选一两样喜欢的,用心学,好好学,学出点名堂来。
  这种变化,李睿、李智他们都很喜欢,也能察觉得出孰高孰低。
  孙辈们,渐渐能感受到祖父非同一般的圣明了……
  之前几乎没有管过他们的学习教育,但一出手,就有化腐朽为神奇之效。
  ……
  老李家的生活还在继续,意外也不时发生。
  五月,李源带着聂雨、小七回了趟大陆,聂家老人去世了。
  完事后,聂雨、小七回了港岛,李源却留在了四九城,陪老母亲和兄嫂们在秦家庄住了两个月。
  七月,小八、小九也回来了,因为曹老走完了她伟大的一生。
  临终前指着秦大雪,似有千般不放心的叫了她的名字,让秦大雪好一场痛哭。
  一个礼拜后,秦大雪带着小八、小九,去了津门,遵从老人的遗愿,将其骨灰撒在了梅河。
  这里是老人和丞相当年相知相恋的地方,也是丞相读书、成长、战斗过,和骨灰长眠之地……
  秦大雪并没有沉溺于悲痛中,因为没有时间。
  第二次价格闯关,开始了。
  国家物价局开放了五百七十一种生产资料的定价权交给企业,还有二十二种产品的加价权下放省管,全国超过五百个县市放开了粮食价格。
  这也就意味着,粮票、粮本基本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从八八年上一次闯关失败到今日,三年积累,国家决心毕其功于一役!
  万幸的是,曾经如履薄冰的物价闯关,这一次基本平稳落地。
  市场经济,是可行的。
  而这一年,大陆和湾湾的关系,也取得了突破的进展,达成了一个共识。
  这个共识即:两岸间的事务性问题,是一个国家内的事情,必须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两岸共同努力,争取完成统一大业。
  九二年的这个共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为紧接着,就是大批台商北上。
  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十一月,京城已入初冬。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