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小说>书库>历史军事>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1175节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1175节

  这个举动意味着钱庄正式并入朝廷户部,无论是名义上还是实质上。皇室退居其次,拥有检察权与决策权,不再直接干涉钱庄的具体业务与运作。
  五月二十六日,楚王朱桢、蜀王朱椿、辽王朱植等上书,请旨出海经商。皇帝三次推辞不准,后念其心意已定,特命水师于勃固岛、苏门答剌岛选址,为其营造王宫,并由水师承担其安全,轮流护卫。
  朱植对这个结果并不太满意,自己也想学习燕王,获一块海外封地,可看皇帝的态度,并没有给封地的意思。
  不过这样也好,出海去吧。
  随着环球大航海即将出航,一旦他们返回,未来海洋将成为炙手可热的存在,无数船只都将出海,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南洋也是好地方,不要护卫,咱要商队,商队足够大,就能活得足够滋润……
  朱允炆最终还是送走了一干藩王,虽然有些不舍,虽然他们是主动请求。再多虽然,也抵不上一句:
  但是,朕需要你们离开。
  是没有威胁,可总在大明待着,除了促进消费就是玩垄断,这不合适,跑得远远的,你好他好,大家都好……
  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金陵留守,四选四
  并不是所有藩王一并离开,像是安王朱楹,二代秦王朱尚炳,二代晋王朱济熺等,全都留在了金陵。这些藩王承担的一个使命,就是给朱元璋扫墓看陵。
  当然,朱允炆并没有囚禁他们于金陵的意图,允许他们在报备地方安全局的情况下,出金陵游览大好山河,允许他们发展个人爱好,只要不违法乱纪,不害民伤民就好。
  应天府衙收到诏令,不得与藩王有任何形式的联络。藩王有事直接找礼部留守在金陵的官吏,不需要与地方府衙沟通。
  解缙、杨士奇、杨荣、梅殷四人进入武英殿。
  行礼之后,解缙递上一份文书:“皇上,关于金陵留守人选,内阁与兵部、五军都督府经过商议之后,最终拟定三人,以供皇上选任。”
  朱允炆接过文书,打开看去,只见上面写了三个名字:
  梅殷。
  盛庸。
  平安。
  每个名字一旁,标注了考量的内容。
  虽说大明即将迁都,可金陵毕竟是龙起之地,是太祖皇帝选定的京师,又经过多年营造,别说整个大明,就是整个世界,也找不出比金陵城更大的城池了。
  何况金陵地理位置很是重要,又是大明的冶炼、造船、粮仓等中心,这里有支撑北平漕运的最大粮仓,有不能不加以保护的钢铁造船厂,蒸汽机制造中心,有第一条正在运行的铁路……
  金陵需要留守一部分军队,而这部分军队的数量并不在少数,至少需要五万,额外还需要至少五千水师。
  对于已经解决了诸多强敌,完全转向内治振兴的大明来说,地方上留守五万军队,是一支庞大的军队,即便是大同、宣府、甘肃、乌鲁木齐等军事重镇,其日常驻扎兵力不过三至四个卫,两万上下,只有发生战事时才会从周围卫所抽调兵力,继而集结更多战力。
  如今金陵驻留如此多军队,为了避免出乱子,必须选择合适的人选留守于此。否则藩王再与留守之人结合,站出来喊一句:这里是太祖登基之地,我也要在这里登基,奉天而立……
  到时候总还是会出岔乱。
  梅殷、盛庸、平安都是很好的留守人选。
  梅殷是朱允炆的姑父,太祖的女婿,忠诚上并无问题,也没有任何野心。
  盛庸这些年来南征北战,立下了不少军功,对朝廷赤胆忠心,能力出众。
  平安是太祖收的义子,他多年留守北平,训练出了北平新军,参与过宁王打鞑靼的战争,燕王打鞑靼的战争,有着丰富作战经验,且多年治理军队并无乱子。
  朱允炆想了想,提笔又加了一个名字:
  何福。
  何福这些年病患缠身,留守大宁几次告请休养都没有得到应允,现如今兀良哈都没了,大宁的战略意义已不那么重要,可以让何福回来养病了。
  朱允炆看向解缙、杨士奇等人,道:“命梅殷、盛庸、平安、何福共同留守金陵。梅殷负责文书事宜,盛庸监军,平安总理治军练军,何福对接后勤局分部,承担后勤供应事宜。你们意下如何?”
  解缙、杨士奇没有意见。
  杨荣看着朱允炆,原本是希望他三选一,结果他给出的是四选四。
  不过这样也好,梅殷性情懒散,也就弄弄文书可以,让他去处理军务,练兵,估计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将盛庸、平安、何福等人调到金陵来,确实是不错的选择,至少可以彼此制约。
  梅殷对这个结果很是满意,从感情上来说,梅殷并不想离开金陵,这里有自己与太祖皇帝的过去,何况在这里生活了数十年,突然从小桥流水的江南换成漫雪冰封的北平,着实不适应,留下来,待在熟悉的地方也好。
  朱允炆留下梅殷,待解缙等人退出大殿后,笑道:“朝廷虽迁都在北,可金陵依旧是重城要地,不容有失。这里可就要多劳姑父费心了。”
  梅殷心头一暖,连忙说:“皇上放心,只要我还在金陵,定不会让这里生出乱子。”
  朱允炆是相信梅殷的,历史上梅殷带大军镇守淮河,朱棣从一旁绕路过去,他都没生出半点乱子,连动都没动弹……
  他的忠诚是有的,但能力上多少有些欠缺,所以朱允炆不得不将盛庸、平安、何福一起送来。只不过盛庸正在打土司还没回来,平安在北平,至少需要等朱允炆过去了他才能南下,何福还在大宁草原上看长河落日。
  在目前一段时间里,留守金陵的依旧是梅殷。敲定了留守主将之后,其他留守将领就容易选多了。
  进入六月,大明的国子监、府学、州学、县学、社学、私塾等开始紧张起来。国子监与府州县衙抽调先生投入到出题之中。
  为了防止出题泄露,每个先生只能出一部分题型,这些题型在雕版与刷印时才会组合成完整的试卷,而雕版、刷印的匠人提前一天就会进入院子,在考试结束十二个时辰之后方可放出。之所以延了十二个时辰,是为了考察是否出现泄题,一旦查出,整个考试将作废,择期重考。
  每逢出题与考试时,督察院会派监察御史至地方随机监察,地方安全局会出动,全程监督。
  建文十二年夏的考试与往年并没有流程上的区别,唯一的区别是“扩招”。
  南京国子监在扩招,北平国子监也在扩招,往年府学进入国子监的名额通常只有六百至八百,而今年一下子骤然翻倍。这意味着府学生员去国子监的机会多了,相应的,县学进入府学的机会也增加不少。
  但争夺进入国子监名额的并不只是府学,还有地方私塾弟子,书院弟子。
  浙江宁海,正学书院。
  方孝孺看着眼前的六十名弟子,他们年轻,儒雅,意气风发,他们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
  他们将参与今年的府学考试,进入国子监!
  方孝孺坚信自己的教学没有错,坚信自己的思想是对的,因为自己践行的是圣人的思想,传播的是圣人的学问。
  走圣人的路,不会有错。
  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对正学书院的造谣?
  正学书院,浙江宁海第一学院。
  宁海县的百姓以求学于正学书院为荣,这里汇聚了超过八百弟子,反观宁海县学,则有些死气沉沉,只有不到二百弟子。
  方孝孺有着过人的名声,作为大明不多的大儒名儒,其影响力不是当地县学可比。这里的百姓根本不管县学的宣传,也不管正学书院教导什么,只要能送孩子去正学书院,那就是一件光荣的事。
  能在大儒门下修习学问,不比去县学强,你们县学有名儒吗?没有就不要祸害我家娃,他未来可是要成为像方孝孺一样的人。
  台州府,临海府衙。
  二堂,何文渊打开书信,看着娟秀的字,嘴角浮现出了浓烈的笑意。
  叶缙光、谢庭循看到这一幕,彼此对视一眼,谢庭循打趣道:“想来是叶教授又写了相思言,让何知府如此欣喜。”
  叶缙光拍手道:“倒是苦了这对红颜,本是天作之合,偏偏又分居两地。”
  何文渊小心翼翼地将书信折叠起来,看向叶缙光与谢庭循:“为国做事之人,哪那么多儿女情长。灵儿来书信说,她已经带队前往北平国子监了,将担任北平国子监儒学院的副院长,董院长原想退贤,只是被皇上出面留住了。”
  叶缙光不禁感慨:“叶灵儿算得上女中豪杰,以一己之力,硬是让永嘉学派扎根于国子监,听说国子监中不少人都推崇永嘉学派的实践与调查,匠学院更是将实践写入了院训之中。”
  谢庭循重重点头。
  谁能想当年的一个不起眼的小姑娘,竟一步步成为了大明国子监儒学院的副院长!这与她家学有关,与她本人的处世教学有关,更与开明的建文皇帝有关。
  谢庭循想起什么,问道:“有消息说,北平国子监规模极其浩大,但也有消息说,北平国子监的规模并不大,这是为何?”
  何文渊将信放入怀中,用手轻轻拍了拍,笑道:“北平国子监的规模算不得浩大,占用田亩上与南京国子监相比差不多。只不过北平国子监大量使用了混凝土工艺,多修建的是三层楼房。一幢楼房便能容纳某一个学院的全部弟子。”
  “教学楼、住宿楼、教务楼、蹴鞠场等是标配,不同学院有不同的专用楼房,比如儒学院,则设置了图书馆,那里的馆藏书籍目前还不到三万,目前还在收集中,据灵儿说,他们想建大明最大最全的图书馆,囊括天下所有典籍。”
  “还有匠学院,他们有些保密的材料、文书,都需要存放在地下。好像那里向下挖出了不少地下房屋,专门用于进行最新的、最隐秘的研究,对了,国子监新出来的化学院,想来会分到不少地下室。”
  叶缙光、谢庭循听明白了,北平国子监占地虽然不算很大,但他们向上、向下要了不少空间。
  谢庭循叹息道:“我们何时能去北平国子监参观参观。”
  叶缙光同样向往。
  北平国子监将引领大明未来学问,是各种学问碰撞最激烈的地方,对各种思想、各种学说都十分包容,算得上是真正的海纳百川。最主要的是,北平国子监将依托朝廷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推动各种思想转化为实际成果。
  只要你有想法,自己找到志同道合的人,经过学院批准,国子监给你钱,尽管去实现。
  输了,钱败坏光了,不要紧,不追究你责任,也不影响你下次申请资金。只要学院认为你的研究有前景,有可能,有希望,那就会大力支持。
  这种宽容失败的底气与强大的支撑,造就了令人震惊的学问,其中一个就是地圆说。而为了验证这个说法,国子监航海院全体都要出海了。
  张漠走了进来,手中捏着一份文书:“莫要讨论国子监的事了,现在有个麻烦,你们看看。”
  何文渊接过文书,展开一看,眉头微皱:“正学书院六十名弟子将集体晋入北平国子监!这是哪里来的消息?”
  张漠坐了下来,端起茶碗:“还能是哪里,自然是宁海县学递过来的。自从府学与正学书院大辩论之后,其消停了几年,一心做学问,并没有想要进入国子监与仕途的打算。可谁知今年不仅打算参加府学考试,剑指北平国子监,还如此高调,放出必入北平国子监的言论。”
  谢庭循有些疑惑:“方孝孺是个做学问的大家,为何一改常态?”
  何文渊沉思了下,摇了摇头:“做学问的大家,也需要让学问立足。正学书院弟子从三百增加到八百,却无人进入仕途,这对其名望是个打击,对民心也不是一件好事。百姓家不仅仅渴望孩子修习学问,打心里更渴望孩子能学有所成,谋个一官半职,从底层跳出来。”
  “在这种情况下,方孝孺即便再不想参与府学考试,迫于压力也不得不参加。没有晋升可能的书院,无法长久。何况那里的弟子,出来的多是一些之乎者也,满嘴仁义道德的人,当百姓他们不乐意,商人看不上他们,衙门里也不喜欢这种老派之人,出力气他们又出不了……”
  没有其他出路,只能通过国子监来实现身份的改变。
  叶缙光赞同何文渊的分析,道:“正学书院参与考试,这并不难理解。但问题是,方孝孺不会如此霸道,如此狂傲吧。集体晋入北平国子监的话,不像是他所能说出口的。”
  何文渊搁下文书,笑道:“这自然不是正学书院的人所言,六十名弟子,谁能保证一个不落全被选中?北平国子监的要求可是不低。一旦有一人落下,那将极大损害正学书院的威望。所以这种话,定不是正学书院的人所言,想来是宁海县学的人故意编排吧。”
  张漠、谢庭循等人连连点头。
  是有这种可能的,要知道宁海县学与正学书院就在一个县城里面,争夺生源最是激烈,可偏偏每年当地县学都不如正学书院,人家生源年年增加,县学生源反而年年减少。
  在这种不平衡的心态之下,造个谣,诽谤抹黑下,也不是不可能发生……
  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秋春冬夏儒学
  六月六日。
  府学生员、地方书院、私塾弟子,汇聚于台州临海府学门外,在府学先生的引导下,站成队列。
  训导吴鼎、教授孙安负责监考与场务事宜。
  看着参考的三百余弟子,吴鼎摸着胡须满是欣慰,对一旁的孙安道:“这次参考规模远胜去年,看来他们也是得知了国子监扩招的消息,想要赶个好时机,一跃而起进入龙门啊。”
  孙安笑得很是慈眉善目,将手中的名录递给吴鼎:“想进入龙门的人可不少,你看看,就连方孝孺的亲传弟子林嘉猷、廖镛也在其列。”
  “什么,他们也来了?”
  吴鼎有些惊讶。
  要知道林嘉猷、廖镛可是在方孝孺最倒霉的时候,被皇帝“送出”国子监之后跑到临海的,出于对国子监儒学院的不认可,恼于国子监对儒学的篡改,这才打造了正学书院,旨在传播最正统的儒家思想,以儒家正宗为居,暗地里将国子监“改良儒学”称之为“秋春冬夏儒学”。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