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小说>书库>历史军事>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632节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632节

  姚广孝很是犹豫。
  杨荣、杨溥等人也有些为难,朱允炆北巡大半年回来,第一次临朝,无论出于什么考虑,大家都应该去上朝,哪怕就为了看一眼朱允炆,露个脸,表达下我们是关心皇上的。可现在朝堂上有一个大坑,去了就面临着跳进去的风险……
  金幼孜尝了尝茶汤,似乎有些苦,皱着眉头说:“皇上临朝,我们久不曾见,恰詹事府无事,我们不上朝怕是不合适吧。”
  杨荣看了一眼金幼孜,赞同道:“我也是如此思虑。”
  姚广孝盘动佛珠,喟然:“上朝容易,避开风波难啊。”
  杨荣面色变得严肃起来:“逆风还是顺风,在于我们!”
  “你的意思是?”
  姚广孝收敛了笑。
  杨荣端起茶杯,如饮酒般一饮而尽,豪情地说:“迁都到底是利国利民,还是误国之举?我们自己心中要有个底。若有利国家,自当为君分忧,倾力支持!若有害于民,也应不避生死,傲骨铮铮!”
  姚广孝、胡濙、杨溥等人深深看着杨荣,此人气魄非凡!
  “好!”
  姚广孝等人拍手称赞。
  胡濙也被杨荣几句话带得热血沸腾,当即说道:“既如此,那我就不避讳了,迁都一事,我赞同!”
  第七百六十章 詹事府的远见(二更)
  胡濙直接亮出了自己的态度,看似毫无城府,实则不然,毕竟在座的都是詹事府的同志,并没有外人,大家在一起议国事,争得面红耳赤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姚广孝如老僧入定,没有表态。
  迁都的事在朝廷中发酵十几天,詹事府的官员早就听到了消息,能隐忍到现在才拿出来公开讨论,已经说明各自在心中有了计较,只剩下公开讨论与主张表达。
  金幼孜见胡濙刚毅果决,不由皱眉问:“为何?”
  胡濙点了点桌子,示意茶空了,然后说:“若搁在以往,我定会反对迁都,可自从去了山西,尤其是在大同关外见识了蒙古骑兵,便越认为迁都是一件幸事。”
  杨溥起身倒茶,附和道:“这里有我的功劳……”
  胡濙白了一眼杨溥,当年就是他忽悠自己去找马哈木的,自己差点死在了关外,他还好意思说功劳:“诸位,蒙古骑兵彪横难挡,战力强大,绝非虚言。在马哈木游于大同之外时,武定侯宿在城墙之上,日夜警惕,不敢有丝毫懈怠。”
  “纵览四方,北面的鞑靼、瓦剌乃是我大明长久之敌,非十年、五十年能解。我朝若想要长治久安,必先防备北元骑兵。我朝当下休养生息,瓦剌虽有内斗,却也越发团结,鞑靼更是环控中部草原,边衅与战争迟早会发生,迁都北平,是控制边塞,稳住边疆必要之举。”
  金幼孜皱眉反驳:“太祖定都南京,不也一样打得鞑子北窜?”
  胡濙摆了摆手:“不然,太祖北伐,哪一次不调动大批百姓随军出征?你只见太祖北伐取胜,却不见为保障北伐付出多少代价!当年军粮供应线如此遥远,朝廷每向前线运输一石粮食,仅仅是路途之上,就要耗费过半粮食,损失过大,若以北平为起点向前线输运粮食,至少可节省三成粮食!”
  杨荣、杨溥点了点头,长线运输的损耗是很大的,以至于成为了影响洪武北伐胜负的重要因素。
  比如明太祖时期的第二次北伐,徐达因为轻敌冒进,中路军遭遇惨败,西路军的冯胜、傅友德大胜而归,但东路军的李文忠几次战斗下来,也没有讨到好处,后来就是因为后勤跟不上,不得不班师。
  洪武时期的几次北伐,朝廷最多供养军力只有二十万,这并非是因为大明经济支撑不起来更多军队北伐,而是因为后勤线太长,从南京到前线都两三千里路了,如此漫长的后勤线,能支撑起二十万,已经是当时大明朝的极限了。
  杨荣赞同胡濙的观点,直言:“从国之存亡来说,迁都北平是正确的。眼下大运河即将全线贯通,北平移民也已扎根,日后北伐也好,支援边防重镇也好,都有足够的民力。若继续留在南京,一旦北方有军情,实在是有些鞭长莫及。”
  金幼孜眉头紧锁,反对道:“你们只说边防,不讲民生吗?自建文元年起,各类土木工程从未停歇,若再营造北平城,没数十万民力根本不可行,如此耗费民力,当真有利于国家吗?”
  姚广孝清了清嗓子,对金幼孜说:“你说得没错,自建文皇帝登基以来,大兴土木,几无停歇时。可你的想法终还是有些想当然,英烈碑、报恩寺眼下正在营造之中,何不亲自去看看民工与匠人,他们的生活如何?若不想去报恩寺,也可以去察访修筑混凝土道路的民工与家人,去问问他们,愿意继续修路,还是去种田?”
  金幼孜有些惊讶地看着姚广孝,反问:“难不成他们还想服劳役而不愿去种田地?”
  姚广孝呵呵笑了笑:“若我是百姓,也心甘情愿去做匠人或民工。”
  金幼孜露出了迷茫之色,在他的印象中,大兴土木的背后,就是如同青州一样,无数百姓吃不饱、穿不暖,时不时还要挨鞭子,很可能会因为疲惫,饥寒交迫而死。翻开史书,多少百姓造反,就是因大兴土木,民不聊生而发动的,怎么到了姚广孝嘴里,大明百姓反而还乐于投身于“土木”之事了?
  杨溥拍了拍金幼孜的肩膀,笑着说:“你应该少看些文章,多出去走走。当今土木之事,可与劳民伤财无关,你要知道,建文四年,户部在混凝土道路中投入足有二百四十万两,如此手笔,大部分都流入了民工与匠人手中,人家辛苦干一年,存余可不比你领的俸禄低啊。”
  金幼孜深吸了一口气,二百四十万两财政投入混凝土道路,户部竟有如此多的钱财?
  胡濙若有所思地说:“不知你们可听闻没有,皇上于北平提出迁都北平的想法时,户部尚书夏元吉并没有直接反对。”
  姚广孝止住了盘珠的手,道:“经过洪武三十一年的休养生息,特别是建文朝四年新政,修改税制,户部财政较之洪武朝时期充盈许多。这几年来,朝廷即有大型工程,又有用兵安南之事,可户部却从未真正露出难色。营造北平城耗费国孥怕是巨大,也绝非一日之功,夏尚书没有反对,怕是有底气的。”
  杨荣、杨溥、胡濙连连点头,这几年户部有钱,这是朝廷公认的事,户部不反对迁都,其潜台词就是说:
  户部能拿出钱来。
  杨荣续茶:“户部的态度摆明了是不反对迁都,可朝廷中诸多大臣为了个人利益,纷纷反对,竟无一人敢上书支持皇上迁都,今日论后,我想作这第一人……”
  “加我一个!”
  胡濙当即说。
  杨溥滋了滋茶水,笑道:“如此之事,不应少了我的名字。”
  姚广孝见几人表明了立场,不由点了点头:“迁都虽有诸多难处,但此举利天下,既如此,我当具名。”
  至此,只有金幼孜没有表态,众人将目光看了过去。
  金幼孜沉思权衡,虽然杨荣等人支持迁都,但其中真的没有风险吗?一旦上书支持朱允炆,就意味着站在了群臣的对立面,很容易被人记仇的,尤其是现在内阁的态度是反对迁都……
  不过话说过来,怕什么呢?自己是詹事府的官员,是太子的人,朝臣再怎么厉害,也很难将手伸到詹事府,何况自己支持的太子他爹。
  “我也支持迁都。”
  金幼孜思虑再三,下定决心。
  中山王府。
  徐辉祖一脸凝重地看着徐膺绪,叮嘱道:“你今晚上就写出奏折,明日一上朝就递上去。”
  徐膺绪有些不情愿,担忧地说:“大哥,现在满朝反对迁都之声,我们站出来支持迁都,会不会惹来麻烦?要知道那帮文人骂起人来可凶了。”
  “怎么,你怕他们?”
  徐辉祖怒目。
  徐膺绪不干了,挺着胸膛:“我会怕他们?这不是怕给大哥惹麻烦。清江造船厂牵涉到中军都督府,这些事虽然被皇上压了下去,可文臣也是知晓的,已经借此弹劾大哥几次,若我们再与其为敌,谁知道他们会搞出什么花样来。”
  徐辉祖冷笑一声:“清江造船厂的事已经结束了,皇上亲自处理的,再有官员用这件事弹劾我也无济于事。再说了,现在满朝反对迁都之声,我们站出来支持皇上,不正显得弥足珍贵?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啊。”
  徐膺绪想了想,便答应下来:“好,那就听大哥的。”
  京军是不会反对迁都的,毕竟无论迁到哪里,皇上肯定是需要带走京军的,连同京军的家眷也会安置妥当,这是必然的事。迁都不会少军士一文饷银,有什么反对可言?再说了,军队就是要听指挥,听皇上的命令,皇上想迁都,武将就应该支持,迟迟不表态是不行的,偷偷写奏折也是不合适的,要表态就应该在朝会上,公开说出来。
  翌日,奉天殿外。
  解缙拖着“病恹恹”的身体来了,看到文武官员竟超出了三百,也不免担忧朝廷风波。文臣交头接耳,蓄势待发,武将瞻前顾后,交流频频。
  大殿门开,官员伴随礼乐入殿。
  朱允炆临朝,坐在宝座之上,对行礼的大臣虚抬右手,喊了一声:“众爱卿,平身。”
  百官谢恩,朝堂肃静。
  朱允炆威严的目光扫过众人,带着几分笑意说:“朕北巡归来,身体不适,休养了几日,就有官员说朕懈怠朝政了,呵呵,说出这样话的官员不妨沿着朕走过的路走一遭试试,四千余里的路途,足够去一趟甘肃了吧。”
  百官凛然。
  甘肃……
  那不是流放的地方吗?
  皇上这是在示威与威胁吗?
  朱允炆没有再旁顾其他,而是直入主题:“朕于北平提出迁都北平的设想,返回京师后,连日来收到反对迁都奏折不下二百封,甚至有些官员三日上了五封奏折,这一片为国赤子之心,当真是炽热啊。监察御史孙荣,在不在啊?”
  后排中孙荣见点了名,连忙出班下跪:“臣在!”
  内侍将托盘送至朱允炆面前,朱允炆拿起最上面的奏折,翻开看了一眼,念道:“穷极民力,享一人楼阁之盛。竭渊之鱼,成万民仓廪之枯,文笔不错啊……”
  第七百六十一章 迁都风波乱(三更补)
  御史孙荣有些不安,朱允炆夸人的语气不对啊。
  朱允炆将孙荣的奏折放了下来,看向孙荣,平静地说:“孙御史反对迁都,奏折写得不错,朕很欣赏,如此人才,当一监察御史多少有些屈才了,不妨调任户部当一主事,吏部尚书,如何?”
  此言一出,百官错愕。
  解缙不知道朱允炆想要干嘛,郁新与茹瑺紧锁眉头,陈迪隐隐不安。吏部尚书蹇义见状,也不好多说什么,只好出班同意:“臣遵旨。”
  朱允炆又拿出了一份奏折,喊道:“吏部给事中杨如海,这篇反对迁都的奏折写得也是不错,文笔飞扬,笔力深厚,不妨升入国子监,担任司业一职。”
  杨如海惊喜莫名,连忙谢恩。
  朱允炆的举动让群臣很不适应,原本是想反扑闹事,反对迁都的,可现在朱允炆竟然如此肯定反对迁都的奏折,还给这些人升了官,这算什么,莫不是皇上放弃了迁都的念头?
  这一步棋,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就连杨士奇、夏元吉、杨荣、姚广孝等人都摸不着头脑,原本想要递折子的徐膺绪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想给徐辉祖几个眼神,可徐辉祖也没回头看一眼。
  只短短一刻钟,朱允炆就提拔了三十名官员,然后失了耐性,指了指托盘里的一堆奏折:“没念到名字的,统统官升二级。”
  “谢主隆恩。”
  一群人出班,欢喜连连。
  朱允炆笑着点了点头,直接跳过了迁都之事,询问礼部:“郑和带来的使臣可都安好?”
  黄观从茫然状态走出来,出班:“回皇上,郑和西航远至天方,带来多国使臣,在了会同馆中,生活起居俱佳,已熟习宫廷礼仪,随时可入朝觐见。”
  朱允炆颔首:“那就安排他们明日入朝吧。”
  “遵旨。”
  黄观退回。
  朱允炆看向工部尚书郑赐:“接宋礼文书,会通河疏浚将于四月中旬提前完工,朕希望工部可派人再行勘验,确保河堤、水柜、闸口等无虞。”
  郑赐走出,肃然道:“臣请旨亲往山东等地,验收河道。”
  朱允炆欣然同意,看向解缙、茹瑺等人:“京杭大运河贯通南北,事关国运,内阁是不是出一人前往主持礼仪,以示朝廷重视?”
  解缙、茹瑺与郁新同时扭头看向陈迪,陈迪郁闷了,很不想去,但没办法,其他三位都跟着北巡去了,跑了大半年才回来,让他们再去一趟也不合适。
  “臣愿往。”
  陈迪很是无奈,离开京师,意味着短时间内无法影响朝政,朝廷内有什么情况,自己也很难在第一时间发声。
  朱允炆满意地点了点头,对户部尚书夏元吉说:“宋晟传来消息,帖木儿正在筹备东征事宜,我们也不能大意,混凝土道路必须要抓紧,最好是多头并进,钱粮方面,还需要户部多多用心。”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