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小说>书库>历史军事>医汉> 第164节

第164节

  霍善也是好奇地这里看看、那里看看,只觉江南园林着实和北方的庭院不一样,里头的曲径连廊、山水花木,瞧着都像画一样好看。
  相比之下,他家庄子就是个货真价实的农庄了。
  霍善忍不住找袁枚探讨他这园子造价几何。
  袁枚笑道:“我盘下这园子后修整了三年,就把我为官期间的积蓄给花光了,所以去年才不得不应召去陕西当县令去。”
  霍善奇道:“当县令很有钱吗?”
  袁枚道:“当县令有没有钱,得看你是个什么样的县令。”
  袁枚表示像他这样的县令,走到哪都是文坛风云人物,他甚至都不用去贪污库银,自然有人巴巴地给他送钱,而且那钱他还可以光明正大地收。
  比如当地大户以及县衙成员家里有喜事或丧事,都爱来找他写文章,这些文章总得给点润笔费吧?
  那么大一个县,每天总有点红白事,他在那儿待上一天,这些人就不会去找别人写,所以这是个相当稳定的收入来源。
  这就是有官职和名气在身的好处啊。
  论官职,他是当地最大的;论名气,他也是当地最大的!这不,才干了小半年,他又揣着几千两银子回来继续改造随园了。
  若非碰上丁忧,说不准他会考虑干满整个任期再回家。
  不过既然都已经回来了,那就算了吧,反正他手头也有钱了,可以搞随园的二期改造了。
  霍善听得瞠目结舌。
  原来当县令这么有钱!
  霍善在随园待满了三天,每天都有不同的新吃食,吃得他心满意足地归家去。
  这次的上门出诊虽然获得的诊金不多,但是进入奖池的技能挺有意思,叫做【明察秋毫】。
  霍善点开技能介绍一看,讲的是袁枚前些年当县令时展现的本领,这一年袁枚主持童子试,一眼看出其中一个生员找人代写文章。
  他得知是对方家中夫子吕文光代笔的,出于爱才心理不仅没有怪罪吕文光,还把他聘为自家西席,并在对方中了进士后把自己妻子最小的妹妹嫁给他。
  没错,上元节那场婚礼就是袁枚替吕文光和他妻妹张罗的。
  多么明察秋毫的好县令啊!
  使用【明察秋毫(一次性技能道具)】后,视力将短暂突破一个时辰,什么小动作都瞒不过你的眼睛!
  霍善:?
  总觉得有哪里怪怪的。
  算了,也不是什么大事。
  霍善又去看商城中上架的新商品,赫然发现上头多出来的居然是番薯!
  还是特别适合烤着吃的红心薯!
  霍善眼睛顿时亮了,一口气买光了新上架的番薯,兴冲冲找去找他师父分享自己获取的新食材。
  贼香,贼甜,贼好吃!
  李长生得知这番薯的特性后怔了怔。
  世上还有这种埋土里就能长、产量还特别高的好东西?
  ……占城稻都还没安排下去,莫非这番薯要后来居上了?
  霍善不知道他师父心里的复杂想法,还和李长生说出自己相中的新岗位:“我想去当县令!”
  李长生不动声色地问:“你怎么突然想当这个?”
  霍善兴致勃勃地讲出自己从清朝学回来的谚语:“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当县令,特别有钱!
  李长生:“……”
  看来这清朝不是什么好地方(至少霍善在那边碰上的不是什么好人),下次还是别再去了。
  第141章
  霍善被李长生进行了严肃的思想教育。
  即便你的钱是从乡绅富户那里拿来的, 那乡绅富户的钱又是哪里来的?你收了他们的钱,那他们侵占别人土地、抢夺别人家财的时候,你是不是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墨家奉行的思想是兼爱非攻,要求墨家子弟不追求个人的享乐, 尽量帮助有需要的弱者, 决不能助纣为虐欺凌弱小。
  虽然整个墨家已经七零八落,许多前辈坚守的东西也已经寂然无声, 但李长生也不能眼睁睁看着霍善往歪路上走。
  霍善很少见到自家师父这么严肃的模样, 马上老老实实地坐在那里接受批评, 等李长生讲完了,他还凑过去保证道:“我绝对不去当坏县令!”
  听李长生给他讲了一通, 他才知晓袁枚为什么要意味深长地说“看你想当什么县令”, 原来他们这些人其实都晓得什么算好什么算坏。
  像袁枚这样的算是稍好一点的, 至少他不会直接祸害百姓。
  只是自古以来又有几个官员是直接对百姓下手的呢?无非是由着底下的人层层盘剥, 等到他们掠夺得足够多了,最上头的人自然是无须脏了自己的手便能坐享最大的好处。
  只是许多事凭一人之力是改变不了什么的——凭一小撮人也做不到, 无非是给世上多添几具尸骨、多添几个伤心人罢了。
  见李长生情绪有些低落,霍善精神抖擞地向李长生提议道:“师父, 我们去当好县令怎么样?”
  这个庄子他们都安排好了, 无须再过多干涉它都可以好好地发展下去,他们可以去外头去看一看。师父想要锄强扶弱,他们可以的呀!
  霍善道:“我们去讨个适合种占城稻和番薯的地方,把它变成人人都想去的一等好县!”
  他手头有好多好东西, 这个小庄子不够种!
  李长生眉头动了动, 最终却还是叹息着说道:“这样你就很久都见不到冠军侯了。”
  霍善说道:“爹也一起去!”
  李长生道:“你爹可是大司马骠骑将军, 哪可能想去哪里就去哪里?”他摸着霍善脑袋让他打消这个念头,“你才四岁大, 世上哪有四岁的县令?还是等你长大些再说吧。”
  霍善一脸郁闷地说道:“等我长大,匈奴又杀回来了。我们得在那之前把兵马给养回来,不能叫他们占了先机!”
  前头的几场打仗虽然打出了漠南无王庭成就,但是漠北的单于王庭还在,只要大汉势弱他们又会卷土重来。而他皇帝姨公还准备打南越和西南夷呢,这不是匈奴打仗我打仗、匈奴休息我还在打仗吗?
  在《孙子兵法》里头,人匈奴这叫做“以佚待劳”!
  大汉,危!
  到时候他爹多辛苦!
  他们现在得趁着匈奴被打得没动静了,赶紧搞个大粮仓出来,再给他爹带的兵多添点宝贝!
  回头他多跑清朝几趟,争取能薅到高产棉花种子。
  那地方长大后可不兴去,要把脑壳剃得光溜溜的。
  霍善把清朝汉人的处境讲给李长生听,忧心忡忡地表示自己要把大汉变得特别强盛,咱大汉儿女绝对不能变秃头!
  霍善哼哼唧唧地说道:“爹去河西也不准备带我,所以我们也不带他了!”
  李长生听霍善讲出这么多道理来,沉吟许久后说道:“回头你和你爹商量商量再说。”
  霍善信心满满,一点都没有自己当不了县令也说服不了霍去病的担忧。毕竟他也不是非去不可,只是尝试一下而已。
  不试试怎么知道呢?
  霍善先和刘据说了这个构想。
  刘据大为震惊:“你要到外面去?那我们岂不是见不上面了!”
  刘据坚决不同意他往外跑。
  “父皇不会同意的,哪有四岁大的县令。”
  刘据说道。
  霍善没想到自己刚一出师就碰壁了,也是大为震惊。他还想让刘据带自己回长安去,帮忙跟刘彻说说呢。
  霍善一本正经地忽悠他太子叔:“你不要这么儿女情长,我们往后见面的日子还多得是。”
  太子少傅任安过来的时候听到的就是这样的对话。
  这小子说什么?
  他才多大就劝人不要儿女情长?!
  任安询问这对感情好到不行的叔侄俩在聊什么。
  霍善如实道:“我想到南边当县令去!”
  任安失笑道:“你才几岁?就你这岁数去地方上如何能服众?”
  何况世上只有挤破头往长安跑的,绝没有自己想往外去的,霍善这想法实在太离经叛道了。
  霍善最近听得最多的就是“你才几岁”“等你长大再说”,心里很有些郁闷。
  霍善哼道:“我跟我爹讲,我爹肯定答应我!还有姨公,他肯定也会答应!”
  任安对此只能付以一笑。
  霍善在线呼叫苏轼,问苏轼能不能给自己来一篇奏疏,陈述让他去当县令的必要性。
  苏轼:?
  苏轼道:“这种东西你还是自己写比较好,找我写容易出事。”
  天知道他这次为了回京克制住自己不要自由发挥克制得多辛苦,霍善找人求助算是找错人了。
  苏轼给他分析了一番,说想要让刘彻看到他的真切心愿,最好还是自己写比较真诚。
  否则一个四岁大的娃娃把奏章写得那么成熟,刘彻肯定觉得是旁人给代笔的,你这想出去当官的心不够诚挚!
  霍善经过苏轼这么一忽悠,也觉得极有道理,每天一有空就琢磨着怎么给刘彻上书才能当上县令。
  这一琢磨就琢磨到休沐日霍去病过来看他。
  霍善已经绞尽脑汁地写好了奏疏,见到霍去病以后马上跑过去和他分享起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