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小说>书库>历史军事>初唐峥嵘> 初唐峥嵘 第46节

初唐峥嵘 第46节

  和其他地方截然相反的情景让窦轨、李乾佑都心有感触。
  第六十八章 善意
  袅袅炊烟不在村中,而在村外,数以千计的难民有条不紊,炉灶后方,约莫五十青壮手持长矛默然肃立。
  窦轨看了片刻后,皱眉问:“只几十青壮看守?”
  “窦公请看。”李善轻声说:“难民青壮出工,以五十人为一队,村中出青壮两人为首。”
  顿了顿后,李善轻声解释,“若难民作乱,必然暗通,村中青壮在侧,无暗通,难以作乱。”
  窦轨嗤笑摇头,“也难保万一。”
  一旁的李乾佑笑道:“有何布置,尽皆道来。”
  “难民青壮每日出工,颇为劳累,一日三餐,实则只有早、中两餐饱腹。”李善轻声道:“晚上亦只是粥米充饥。”
  这句话意思很明显,难民青壮吃不饱那是不行的,干不了活,但白天吃得饱能干活,晚上那一顿吃不饱,加上疲累,必然是早早入眠,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难民青壮对朱家沟可能的威胁。
  “难民五十人为一队,每日选出两人,一碗肉食。”
  “夜间严谨喧哗,若是骚乱,立时驱逐。”
  李善慢条斯理的一条条叙述,每一条都很有针对性,每一条都言之有物。
  窦轨轻笑道:“以小见大,倒是不愧秦王赞誉有加。”
  “但理应不止如此,均说来听听。”
  李善犹豫了下,咳嗽两声,“村中族老仁德,容难民在村外容身,更收容孩童入村。”
  窦轨一怔,转头看了眼李乾佑,视线对撞,登时都了然于心。
  难民都是河东、关内道逃来的,这些日子官府少有赈灾,即使世家大族赈灾也是量力而行,而这些难民一直将孩童带在身边,不离不弃,自然是非常重视。
  李善将那些孩童送入村中,说得好听点那是有仁德,说的难听点那是将其扣作人质。
  李乾佑对此并不在乎,倒是更看重李善小小年纪,处事得当,考虑周详。
  而窦轨是对李善此举大为赞赏,笑着问:“如此仁德,难怪有高僧落脚东山寺。”
  李善眯着眼回道:“菩萨有好生之德,但若遇不轨,亦行霹雳手段。”
  其实这些难民管理起来非常轻松,李善立好规矩,第一日亲手带着随从将流程走了一遍,到第四日就基本丢开不管了。
  一方面,难民作乱,主要是盗匪领头,难民本身只是求活。
  另一方面,李善杀鸡儆猴,那些难民就是那些猴子中的一只,九十二名盗匪,三十六死,余者不论伤降,均斩。
  挖坑的,搬运尸体的,埋土的,都是这些难民,早就瑟瑟发抖了。
  目送窦轨、李乾佑离去,李善沉默的低着头在荒草间来回踱步,他明显感觉到李乾佑对自己的善意,但为什么?
  论关系亲近,李楷和自己更亲近,李昭德至今都不知晓自己的身份。
  而李乾佑是齐王麾下,自己与秦王府子弟来往密切,而且还得李世民赞誉有加。
  摸了摸鼻子,李善苦笑摇头,无论如何,长安县衙这一关是自己必须要过的。
  朱玮这两日也曾去打听过,朱八昨日也和吴忠见过一面,没听说李德武就任长安县尉的消息,但却打听到了,长安县衙的确出缺。
  如果真的是李德武出任长安县尉,那自己想科举入仕,李乾佑这条线是不能断的。
  心事重重的回了家,李善还在苦思,娇蛮的呵斥声在里间响起。
  “嗯?”李善皱眉看去,小蛮正叉着腰训斥两个八九岁的小丫头。
  “郎君回来了。”小蛮上前帮着李善宽衣,嘴里还不依不饶,“粗手粗脚,适才将砚台摔了。”
  李善没吭声,看了眼那两个小丫头,穿着粗布衣衫,神情畏缩,脸上还挂着泪痕,头发微微发黄,看起来瘦的很,不过倒是眉清目秀。
  村外难民带了两百多孩子,其中不少都是孤儿,朱玮今日特地从中挑了四个送来服侍,李善是真的不想要……但礼法在先,长者赐不敢辞啊。
  “如何安排的?”
  “其中一个识字,安排在书房。”
  “还有识字的?”李善有点意外,这个时代女子识字,不可能是寒门出身。
  “河东道汾洲人氏,十四岁,遭突厥破家,其母携其与幼子南逃。”小蛮气鼓鼓的说:“七伯可没挑中她,自个儿跳出来的。”
  李善瞥了眼小蛮,还挺有危机意识的,那今晚是不是可以换个芝士?
  “不是挑了四个吗?”
  “其余三个……还没灶台高,总不能去炊房吧。”
  “那就你管着吧。”李善懒得管这些小事,“摆饭。”
  不多时,两个仆妇捧着各式菜肴进来,仆人也去请了周赵来。
  周赵此人,其他不论,确有才学,而且有理事之能,李善定下规矩,周超查漏补缺并指点村民,这几日也很是辛苦。
  当然了,那张嘴还是那鸟样,一进门,周赵就皱眉,“某月钱十贯授经,这几日疲累至此,居然无酒?”
  李善面无表情的冲着桌上努努下巴,简洁明了的说:“有红烧猪肉。”
  周赵脸色登时惨白,瞥了眼就扭过头去,忍了又忍还是呕的一声……
  那日盗匪来袭,李善随口一言,老范还真的将一锅猪肉都塞进周赵嘴里了。
  然后……然后周赵好不容易缓过来,出了门正好撞见村中青壮正在斩杀俘虏,吐得是昏天黑地。
  此时此刻,长安令李乾佑已经回了县衙,翻身下马进了门,一位中年人疾步而出,行礼道:“拜见上官。”
  “你就是裴相快婿李德武?”李乾佑点头笑道:“县尉一职出缺已有两月,既然补上,当尽力而为。”
  “上官主持,属下遵而行之。”李德武恭恭敬敬的又行了一礼,嘴里歌功颂德,他是个明白人,陇西李氏丹阳房,即使是前朝,也是自家够不上的门阀。
  李乾佑心里有事,只寒暄了几句将人打发走,自己进了后院,“大郎,这些时日没去过朱家沟?”
  李昭德这些天都在县衙帮忙,这也是世家子弟出仕后大都能有所作为的原因之一,听了这话纳闷道:“这些时日父亲忙碌,孩儿哪有空暇?”
  看李乾佑不吭声,李昭德想了想,“城外难民作乱之前去过几次,有时候是和七兄一起,有时候是和孝卿兄一起,不过后来……”
  后来李善和秦王府子弟打得火热,李楷是无所谓,但李昭德毕竟是齐王府子弟,自然是不好凑到一起的。
  李乾佑沉默片刻后,低声吩咐,“五日后是你生辰,当请好友一聚。”
  古今一致,生日自然是要请好友聚会的,但李乾佑特地点出来,李昭德当然知道这是在指李善。
  想了想,李昭德躬身应是,补充道:“还请父亲示下。”
  第六十九章 招揽
  书桌上整理的颇为整洁,几本经书被放在左侧,杂乱的草稿被叠放在一旁。
  几日下来,李善明显察觉到这个十四岁的婢女对书房有诸多了解,笔墨纸砚放得恰到好处,让人使用起来相当的顺手。
  砚滴磨墨、笔架分支、洗笔用纸,这些都是李善半懂不懂的,毕竟前世没经历过,而小蛮就别说了……歌舞堪称绝妙,这方面也是一窍不通,而这位十四岁的婢女处置的妥妥当当。
  外间传来嘈杂声,李善放下书,叹了口气,“一群憨货。”
  李宅本就在村子东头,位处水渠上游,离东潭不远,昨日李善提起日后取水烧水洗澡方便,朱玮立即让朱八领着难民将这一段水渠全都用青石砖砌起来。
  其实没有太大的必要,东潭纳水,一方面在于调控水量,另一方面也有过滤的功能,李宅门口的水渠位处上游,水质不会差。
  抬头看了眼垂手肃立的婢女,李善笑道:“倒是大家闺秀的模样。”
  “奴婢不敢当。”声音略有些沙哑。
  这张脸倒是没有小蛮那般美貌,只是清秀而已,不过言行举止很有分寸。
  “有什么不敢当的。”李善轻笑道:“你家在汾洲也是富户,田地数百亩,高屋大宅,如今却……”
  李善住了嘴,侧耳细听,果然听见那喘息声隐隐加重,朱玮送了四个丫头来,朱氏虽然都收下了,但细细问过后很果断的让她们签卖身契。
  其中一个女孩不肯……立即被送出村外,其余三个都签了卖身契,这个婢女是最早签的,而且还不是手印而是签名。
  “小红……这个名不好听,既然在书房,以后就叫墨香吧。”李善随口吩咐了声,心思却飘到别处。
  五日前,李乾佑来了趟朱家沟,第二日,李昭德就送来帖子,邀自己入城一聚。
  李善相信,李昭德相邀肯定是李乾佑的意思,毕竟自己和秦王府子弟来往密切后,李昭德就不再频频来朱家沟了,但他想不通为什么?
  自己有什么地方值得李乾佑看重吗?
  李乾佑是不是已经知道了自己的身份?
  会不会是李客师告知的?
  明日李楷也在场,要不要找个机会问个清楚?
  “郎君,该启程了。”小蛮端着盘子进来,“炊房熬了鸡汤,吃完再出发吧。”
  李善苦笑点头,几次入城都是大醉,实在有点怕了,这次提前就让炊房炖了只鸡,空腹饮酒实在有点吃不消。
  喝了两碗鸡汤,吃了两只鸡腿,两只鸡翅,打了个饱嗝,李善再起身更衣,小蛮一个人忙前忙后,墨香老老实实的站在一旁不敢插手。
  不过今日李善是多虑了,李昭德生辰设宴,除了李善,只有李楷、王仁表两人。
  “这次实在要谢过德谋兄。”李善作揖笑道:“若不是郭叔骁勇,不说胜败,至少村中多有挂白。”
  “郭叔盛赞李兄胸有韬略。”李楷大笑,难民之乱平息后,这还是他们第一次碰面。
  “这是给昭德的贺礼。”李善从身后取过一个盒子递过去。
  李昭德打开盒子,里面是一副大弓,不禁泄气,“这送给七兄倒是合适……”
  李楷拿起大弓试了试,“真是副好弓,十二弟不喜……那就转赠为兄好了。”
  “这是李兄给我的生辰礼,七兄太过分了!”
  不理会那边兄弟相争,李善从怀中取出个小盒子递给王仁表,“这些日子实在无暇入城。”
  “不碍事。”王仁表打开盒子,讶然道:“太破费了吧?”
  一块纯白无瑕的玉牌,寥寥几笔雕琢出若有若无的山峰,上面还能隐隐看见有鸟儿出没,道士登山。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