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小说>书库>历史军事>我的姐夫是太子> 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604节

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604节

  胡广:“……”
  杨荣安慰他:“当然,胡公不必慌,这也没什么,笑骂由人嘛,渐渐的也就习惯了。”
  胡广要哭出来,听着杨荣的安慰,有点扎心。
  此时,杨荣接着道:“依我看哪,你最紧要的不是想着别人骂你,而是该把心思放在……你的吉水老家。你快修书去信给你家中的叔伯长辈,教他们一定要打起精神,一定要看顾好你们胡家的祖坟。”
  “什么?”胡广一下子要跳起来。
  杨荣道:“只是以防万一而已,我想……应该也没人敢这样干。不过嘛,有些事毕竟难料,毕竟……张安世干的事,和挖人祖坟也没什么差别了。人家不能来京城找张安世算账,却总需找个地方出出气,对不对?”
  胡广瑟瑟发抖。
  杨荣又拍拍他的肩,宽慰道:“不过我这也就是提醒一下你,这就叫以有备防无备,不必担心了。”
  可是他现在显然更担心了啊!
  胡广期期艾艾地道:“为何最终什么脏事都算我头上?”
  “因为你是解缙第二。”杨荣微笑道:“因为你是君子,你是朝中出了名的老实人。”
  胡广咬牙道:“我……我……”
  只是杨荣已背着手,扬长而去了。
  可过了一会儿,杨荣去而复返,苦笑道:“我竟忘了,这是我的公房,好了,胡公……我有事,你……”
  胡广苦着脸道:“我不该上这奏疏……我……哎……我做个官,本该是光宗耀祖,怎么就成了过街老鼠?”
  杨荣道:“大丈夫在世,只需对自己交代,而不必在乎闲言碎语,若是当真有益天下的事,尽心去做,若是自以为不该干的事,纵万死也不可越过雷池。”
  “胡公啊,你不必想着这些,只需想一想,你所上奏的事,是否有益于天下即可,何必在乎人言呢?其实……我思来想去,看来不是因为你不够聪明,才陷入这样的境地,说到底,是因为你什么都想要,一个人,若是什么都想要,往往什么都求而不可得,你要学会舍得之道,世上的事,本就是有舍有得嘛。”
  胡广叹息道:“这样的大道理,我懂得比你多,只是……”
  “只是道理容易,可要做到却比登天还难,是不是?”杨荣微笑着道:“所以说啊,这就是你胡公的软肋,你终于还是落于下乘了。好啦,好啦,快去忙你的吧,总不能总在此,教我安慰你吧。”
  胡广哀怨地看了他一眼,道:“哎……”
  摇头,又是叹息,却依旧没有走的意思。
  ……
  朱棣得了奏报,好像早就知道,文渊阁大臣们会上此奏似的。
  不过对于此奏,他还是有些不满意,眉头拧起来,冷哼一声。
  亦失哈看他如此反应,便关切地道:“陛下,莫非又有什么心事?”
  朱棣道:“文渊阁的学士们,还是怕有人言他们的是非啊,终究还是摆脱不掉沽名钓誉四字。”
  亦失哈道:“这……从何讲起?”
  朱棣道:“朕的意思,已经传达给他们了,他们的奏疏,也还算是合朕的心意。只不过嘛……他们还是扭扭捏捏,终究还是爱惜羽毛。这左右都督的事,倒是稳重,唯独张安世竟是右都督,所辖的,却是太平府、凤阳、淮安、安庆、池州诸府。”
  “可那左都督……却辖制了南直隶人口最多,也数百年来最繁华的应天、苏州、镇江、松江诸府。朕若是记得没错,在张安世没有任太平府知府之前,左都督的所辖的诸府,无论是人口还是钱粮,都占了整个直隶的七八成以上。至于太平、凤阳诸府……与之相差甚远。”
  古人以左为尊,张安世这个右都督,摆明着比左都督要矮一截。
  这显然……也是平衡的意思。
  朱棣显得有几分不满。
  于是亦失哈道:“想来他们也有苦衷吧……陛下,他们毕竟是读书人出身,能做到这些,已是不易了。”
  朱棣点点头:“想来,这定是胡卿的主意。这个家伙……历来滑头,当初就和解缙相交莫逆。”
  亦失哈笑了笑道:“要不,陛下申饬一二……”
  朱棣摆摆手:“不必了。”
  亦失哈听罢,连忙点头。
  朱棣又道:“明日……廷推左都督和右都督,这左都督和右都督,朕的意思是……但在布政使之上,该为正二品。”
  布政使的情况很特殊,因为明初的时候,太祖高皇帝将布政使定为正二品,可后来,似乎觉得级别太高,于是在洪武十四年,定为正三品。
  却又因为品级太低,接过到了洪武二十二年,定为从二品。
  而到了建文皇帝继位,建文皇帝擅改祖制,便又将这布政使定为了正二品。
  接着,朱棣起兵靖难得了天下,斥责建文皇帝擅改祖宗之制,便又将布政使定为了从二品。
  可既然要显得这都督与布政使不同,那么定为正二品,也显然合理。
  等于是将这都督,当成了封疆大吏中的封疆大吏。
  当然,朱棣显然这不算是擅改祖制,毕竟太祖高皇帝时期,可没有封疆的都督。
  ……
  太平府府衙。
  张安世已召集了一批官员来见了。
  这上上下下的官吏,一个个兴冲冲地来,听着张安世对他们破口大骂。
  事情是这样的,这一次夏粮的征收,可以说是功勋卓著。
  只是李照磨的照磨所,还是从中发现了许多的问题。
  从粮站到县里,再到府里,有些账对不上。
  除此之外,便是一些权责不清的地方,当然,还有不少问题,是此前没有预案,引发的混乱。
  虽然都是一些小失误,可拿着照磨所的奏报,张安世大骂了一通。
  还将宣城县县令揪出来,指着鼻子喷了足足半炷香。
  虽是被骂了个狗血淋头,可大家的心情,却是出奇的愉快。
  被骂者虽是极力做出一副悲痛的样子,可嘴角却禁不住总想抽一抽,朝上扬一下。
  没错,因为……不出意外的话,可能……他们又要高升了。
  虽然现在还没有实际的任命下来,可傻瓜都看清楚了,至少这太平府要抽调走两百多个官员,升任其他各府县的官职。
  至于太平府内部,只怕又有一番调动。
  于是,这一边张安世吐沫横飞。
  另一边,大家很努力地绷着脸,虽是很严肃的样子,可心里头却掩饰不住一种情绪……乐!
  第338章 重赏
  张安世骂完了一通后。
  气也就出了,心情一下子就好了。
  随即便落座,看向高祥。
  高祥跟着张安世的日子也不短了,二人也养出彼此之间的一些默契。
  此时张安世的一个眼神,高祥便立马会意。
  他咳嗽一声,站起来,做了总结:“公爷方才这一番话,乃是肺腑之言,是为了你们好,诸公……咱们在这太平府里头,多少人虎视眈眈,又有多少人,就等着从咱们身上挑出一点错来?”
  “世途险恶啊!现在这点小错,公爷尚可以为你们遮掩,保全你们,可一旦积小错为大过,到时,就悔之不及了。”
  高祥环海浮沉许多年,其实早知道大家伙儿的心思。
  所以他的这一番话,倒是让这九县上上下下,一个个正色起来。
  说实话,他们能有今日,完全是因为张安世推行新政的结果。
  可以说,如果没有新政,那么他们这些人,绝对属于官场上的失败者。
  他们这些从前的官吏,某种意义而言,其实就是当初科举制度之下的淘汰者。
  这新政确实取得了极大的成绩,可任谁都清楚,这些成绩,也得到了无数人的记恨。
  现在还没有犯下什么大错,就已是被人虎视眈眈,为人所阴阳怪气,这若是当真出了什么事,那也绝对不是好玩的,到时候,必定是满朝有排山倒海一般的质疑,只怕连威国公,也无法保全了。
  因而,越是到了今日这个地步,就越发需要如履薄冰,不能出任何的差错。
  如若不然,那满朝的翰林和御史,一个个的,绝不是省油的灯。
  于是众人都忙肃然道:“是。”
  张安世这才满意,笑着对高祥道:“还是高少尹说出了我的心声。”
  高祥便谦虚道:“哪里的话,下官只是为公爷做一个总结罢了,不足挂齿。”
  张安世随即道:“现在夏粮是收了,可夏税,却依旧还没有彻底完成。商税所关系的,既是国库的钱粮,却也关系着来年太平府一年的开支,事关重大,非同小可,商税的问题,比粮税更复杂,正因如此,尤其要打起精神。”
  众人用心听着。
  却在此时,外头有人匆匆而来:“吏部来人了。”
  此言一出,所有人大吃一惊。
  虽然这事已有眉目,却没想到是来得这样的快。
  须臾功夫,便见走了一个吏部郎中徐步进来。
  这是新任的吏部功考清吏司郎中,人一到,便匆匆到张安世面前,行礼道:“下官黄靖,见过公爷。”
  说起来,吏部可没少吃太平府的亏,折了一个尚书,还有这黄靖的前任,可以说,黄靖来之前,是有心理准备的。
  总而言之,得好好敬着这位威国公。
  他朝张安世赔笑。
  张安世淡定地看着他道:“黄郎中来此,所为何事?”
  黄靖倒也不啰嗦,直言道:“奉太子殿下诏令,前来宣读一些任命。”
  张安世点头,落座,便道:“好,你宣读。”
  黄靖又行了个礼,道:“这敢情好,人都到齐了不少,奉太子诏曰:太平府府尹高祥……”
  听到念的乃是高祥,许多人有点懵了。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