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凭乌鸦嘴在乱世发家日常 第81节
倘若自家真有那么造化,倒是真不能轻易许嫁崔舒若了。窦夫人一直觉得崔舒若是舅氏血脉,武帝的外孙女,又有一半崔家的血,高贵无匹。她虽然不能宣之于口,可总觉得得要天下最好的男子才能匹配崔舒若。
若是赵家真有登上大位的一日,她势必要为崔舒若请下公主封号,到时名正言顺的择婿。
驸马和郡马可不同,到时住在公主府,处处都要受公主管辖。
如此看来,倒是不必着急。
崔舒若在窦夫人沉思度量时,和系统聊起了天,“平娘先前同我说阿娘在替我择婿,我就怕哪一天突然就定了门亲事,过个一年半载把我塞进花车。
我这具身体才多大啊,草草嫁人宛如噩梦。还好今日借着种棉花一事挑明了,否则时不时偶遇几位高门郎君,被迫相看,想想就麻烦。”
窦夫人犹豫再三,到底还是认同了崔舒若所言。
“也罢,那便不急,我儿聪慧灵秀,必定是有大造化的。”窦夫人能首肯,很大缘由还是因为并州适龄的郎君们委实没一个能入得了眼。
也不是不好,窦夫人就总是觉得崔舒若值得更好的一切,包括夫婿。
寻好夫婿的事了了,但种地的事还没成,窦夫人关怀道:“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阿娘不拦着,但自己的身子最要紧,其实田地里的事,你叫给下人也就是了,怎么还要自己动手?
瞧把你累的,一会儿我叫郎中给你把把脉,开些活血化瘀的药。”
崔舒若笑着应下了。
窦夫人抛开定亲的事以后,还是相当宠溺开明的。
崔舒若连忙依偎到窦夫人身边,好话一箩筐一箩筐的往外蹦,像什么阿娘最好了,等棉花种出来,头一件事就是给阿娘做身柔软的衣裳等等,将窦夫人哄得开怀大笑。
等回到芳芜院时,崔舒若除了能堆成小山高的布帛,还带回了窦夫人送的药材、吃食,跟着崔舒若一同去的婢女们各个都捧着东西了,还是没拿完,得要窦夫人院里的下人帮着一块送回来。
从窦夫人的院子再到芳芜院,走上这么一遭,人人都知晓崔舒若受宠,即便她胡闹,也不会挨罚,只有更丰厚的赏赐。
崔舒若回去以后,干脆更努力的盯着自己种的田。
然后……
第八天的时候,雁容种的田冒芽了!
紧接着是行雪管的那一块。
唯独崔舒若种的迟迟不发芽,她都快要望眼欲穿了,甚至半夜更深露重的时候,还拎着灯笼跑去小花园盯着自己种的田。
原本夜里是系统身为打工统的快乐歇息时间这种时候若不是主系统有紧急任务,它是不想搭理宿主的,但奈何崔舒若一直碎碎念念。
她身为宿主,每一次主动在脑海里和系统对话,在系统的小工作间里都是近似广播一样的存在,即便崔舒若的声音不大。
最终系统只能充满怨念被迫爬起来回应崔舒若。
【亲亲,种植作物这种事,也是需要一定天分的哟~】、
【请您不要着急呢!】
崔舒若盯着毫无动静的土地,皱着眉,“统子,你说是不是因为我的运气不够好,才一直不发芽呢?”
【亲亲,您要不要考虑一下使用‘好运连连’卡牌呢,使用之后,您会有一整天的好运气呢~】
崔舒若置若罔闻,“说不定只是长得比旁人慢一些?厚积薄发,往往蓄力越久,后面的劲势越足。”
系统成功被转移注意力。
【哦~我的亲亲,这也是很有可能的呢,您不必担心,不如回去睡一觉?】
崔舒若见系统被自己不着痕迹的转移了话题,松了口气,好运连连能好运一整日,说不准关键的时刻能救命,怎么能因为自己心急就浪费了呢。
但她也继续回答系统的问题,“虽然但是,你说会不会夜里那些芽就冒出来了,若是我一直在着守着,兴许就能亲眼见证那一刻。”
系统想起这个点自己本应该自由地玩乐刷剧嗑数据小瓜子,它保持着自己身为一只统的良好素养,咬牙继续回答崔舒若,不过机械音是听不出咬牙切齿的。
【亲亲,也许您一直盯着,反而不会发芽呢?】
崔舒若想了想,觉得系统说的有道理,说不准自己种的那些棉花确实比较羞涩……
就如同考试前明知不可信,但还是忍不住拜孔子、拜鲁迅、拜历任校长与考神的学生们一样,崔舒若为不冒芽的种子找了各种奇奇怪怪的理由。
她当即决定笃信这些看起来就不靠谱的解释,头顶满天星空,迎着沉沉夜色,脚上的云头履沾染泥土与露水,候在外头的左右婢女提着灯笼围住崔舒若,有在前面开路的,有为崔舒若扫去裙摆的露珠的……
等到第二日起来后,崔舒若头一件事便是去后面的小花园看一看棉花种子们发芽了没有。
结果,一转身拐进门的功夫,果不其然,看见了嫩生生的小芽,在黄土地上顽强的冒头。
崔舒若眼睛一亮,她平日里是极为冷静的人,可毕竟是亲手种的作物,这时候不必要勾心斗角、步步筹谋,一切的一切都要看植物,由着植物自己的心意。
崔舒若欣喜归欣喜,但立刻就拿出了自己用来记载种植过程的小札,细致到记下冒出了几颗芽,合适发现,这几日的气候如何,风大还是小。
她对待这些小芽,简直如同伺候宝贝疙瘩,事无巨细,拿出了比她当年上大学做试验还要多的耐心。
其实真的种起来,并没有想象中的难。
但种的最好的却是雁容,据雁容说,她被卖掉以前,家里世代为农,而且那还是自古以来产量最多的州郡,想来这就是天赋吧。
有些人天生就会种地,不管是什么作物,只要到了他们手里,怎么都能种活。而到了有些人手里,即便是娇贵精细的养着,哪怕是多了一滴水,都要死给他们看。
崔舒若就那么小心的养着,可算是在秋日收获了棉花。
秋老虎正厉害着,明明到了秋天,可还是热得不行。
即便如此,可当真的收获了棉花以后,崔舒若的心情好得不行。
她自己就种了二三十棵,一直收获到霜降前,差不多有十几斤的棉花,还不算上雁容和行雪她们种的。可见在并州种棉花是完全可以的,虽说种植的周期要比西域稍微长一些,可若是在农田的边角,作为补充作物种上,既不影响粮食收成,到了冬日还能做被褥,缝进衣裳保暖。
而崔舒若也把自己之前反复做过的机具都搬出来试验。
轧车用来去棉花籽,基本上都是用木头造的,基本上是利用细钩齿的圆筒,当滚动时,将棉花籽祛除出来。其实若是一般的百姓种植棉花就不需要这些,因为种植的量少,自己动手去除棉花籽就是了。
可在崔舒若的设想里,她不仅要让并州的百姓种,最好能让绣坊也大规模的纺织棉布,相较丝绸绫罗这些,棉布柔软透气,到时也不是能把这些卖出去。
达官贵人们的钱帛不赚白不赚,而且也可以捎带运输价钱低廉,仅仅是将棉花缝制在粗布里的衣裳,那些则是卖给没什么余钱的平民。
民生艰苦,倘若能多造福些百姓岂不妙哉?
在崔舒若的眼里,并州的百姓也好,建康的百姓也罢,其实一旦起了战事,最终都要遭罪,并没有一定要只造福并州百姓的说法。
不过是受局势困囿罢了。
崔舒若心中有了念头,但并不妨碍她将辛苦种出来的棉花纺织成布,刚好用来试试自己做的机具。虽说有些用起来不大顺手,譬如弹棉花的弓,似乎弹得颇为艰难,崔舒若想是不是自己的尺寸定得还是太小了,也可能是没把握好使用的技巧,还需要再研磨研磨。
但确实能将棉花们纺织成布。
而且可以放进绣坊,类似流水线一般各司其职。
若是不讲究布料上的图案,其实很快就能上手,不必如其他精美繁复的布匹,需要熟练后才能不出错,如此一来,也就用不着太费物力。
崔舒若真的用棉花纺织成布以后,就让行雪她们帮着一起缝制衣裳,兑现先前的承诺,给窦夫人送去了一套里衣。
不是崔舒若不想做能穿到外头的衣裳,实在是那棉布织的粗糙,倒不是摸起来糙,而是不仅连图案都没有,甚至还只是简简单单的白色。
做成里衣,在衣摆出绣些花也就罢了,若是穿成外裳,怕是要叫人以为家里出了丧事,或是老皇帝驾崩,贵胄们要脱下艳丽衣裙了。
收到崔舒若送去的里衣后,窦夫人高兴的不行,尽管崔舒若一再解释,说不是自己缝制的,她只是亲手种了棉花,又从摘籽到晾晒纺线织布都不曾假手于人,原本只是高兴的窦夫人被感动的泪眼盈盈。
窦夫人擦着眼泪,只敢小心的摸这套十分简陋的里衣,仿佛在摸珍宝一般。
“你能有如此孝心,着实叫阿娘欣慰。”窦夫人牵起崔舒若的手,一看原本柔嫩的小手竟粗糙了不少,眼泪就落了下来看,怎么也止不住,“但往后可别亲自动手了,你瞧瞧,这手怎么勒成这样了,疼在儿身痛在娘心。
你若是想让阿娘开怀,多陪陪阿娘,也同你阿姐多出去走走,我这心底啊就已经比饮了蜜水还甜了,可别再做那些粗活了。”
窦夫人对崔舒若当真是小心翼翼,又怕她做粗活不小心伤着了,又怕自己管得多会叫她不开怀。
但窦夫人显然是多虑了,崔舒若并不少伤春悲秋的娇贵家世女,她直接笑盈盈的应下。毕竟先前亲自动手,也不过是为了将如何栽种的过程都记下来,有利于来日教给更多的人来,这些倘若假手于人,总觉得不放心。
其实崔舒若忽略了一点,栽种对汉人而言是最容易的。哪怕是最平凡的农人,也是世世代代耕种,旁的也许不行,可种地就和呼吸一样容易,即便是从未见过的种子,多摆弄几次,也就摸清楚习性了。
真正困囿住棉花在中原大地广泛种植的,一是不知作用,二是不晓得如何将它们变作丝线。
可偏偏后两种,崔舒若都能做到。
她将自己亲手种的缝成衣裳送给了窦夫人,至于雁容和行雪种的那些,大部分被织成棉布,还有一些则缝在了衣裳里头。
旁人先不提,但齐国公那却是一定要送的。
若是想广泛种植,不得齐国公首肯,简直是痴人说梦话。
崔舒若身后跟着两排婢女,浩浩荡荡的去寻齐国公了。
比起在窦夫人面前偶尔可以小任性,露出些真面目,齐国公那就得是聪慧乖巧、大方得体的女儿模样。
这对崔舒若而言,并不难。
她一进书房,既没有左右观望,也没有谈及政事,而是笑吟吟的进去,关怀阿耶案牍劳形,称他是并州的支柱,可万万不能累倒了。
好一顿夸之后,崔舒若才命婢女将托盘端上来,上面放的是棉布和夹层里缝了棉的衣裳。崔舒若一副孝顺女儿的姿态,说是自己根据仙人指引,用种出的棉花纺织成布,还做了衣裳,想着要孝敬阿耶。
齐国公武将出身,行伍粗人,对女儿一向宽容疼爱,何况是崔舒若这样懂事乖巧的,平日里见了都会不自觉说话小声些。今日她还特意送东西孝顺,自然是开怀大笑。
然而等目光当真落在棉布上时,他眼睛立刻就没离开过了,甚至上前摸了摸,没想到触感也十分柔软。
他啧啧称奇,“那些白花花的东西,竟真能织成布?”
齐国公毕竟是一州刺史,在庶务上嗅觉灵敏,很快就察觉到了这里头的暗藏的益处。
他脸上的笑容愈发和蔼,“舒若啊,你能否告诉阿耶,是怎么种成棉花的呢?织成布耗费的时日多不多,都要哪些工序?”
崔舒若早有准备,她献上自己准备好的小札,甚至还勾勒了图,细到纺车的尺寸、棉花该晒几日到何种程度为宜……
齐国公在听到棉花只需要一小片土地,甚至能种在其他作物不要的犄角旮旯边,只需要保持良好的日照时,眼睛都亮了。
至于后头纺成布虽然要好几个工序,可细究起来并不难,尤其是崔舒若说了,只要把棉花缝在衣服的夹层里便能暖和,甚至胜过穿五六层单衣时,齐国公的欣喜已是掩都掩不住了。
崔舒若自然也发觉了,但她恍若不知,只继续认真的将一切娓娓道来。
直到齐国公开口问崔舒若,要是将棉花普及在并州百姓间是否可行的时候,崔舒若假做沉思,“行是行,可没什么种子,棉花在西域种得多,中原几乎没怎么瞧见。”
确实是个问题,但齐国公很快就有了对策,“无妨,訾家有商队往来西域,虽说如今行路艰难,可凭我与訾老家主的交情,托一托他,当是可行。
至于如何令农人耕种……”
齐国公才道,崔舒若便言笑晏晏,“您不是拨了荒地给流民们种么,不若定下让他们在所予的田地里,必须种些许棉花的令,也不必多,能有二三十棵就够了,等到棉花可以摘取了,再派人教导,若是尝到了甜口,往后不必您下令,也会争着种棉花。
其他并州原来的百姓,又岂会不心动?”
崔舒若说的很有道理,齐国公点头大赞,当即开了库房,命人给崔舒若送去不少珍稀之物。
他对崔舒若的赞赏一日胜过一日,兴许是想到将来会有的繁盛景象,百姓冬日里能扛得住严寒,少冻死许多人,心中大喜,甚至脱口道:“我儿如此,胜过诸子。”
这话很快就被传了出去。
崔舒若自己是没当真的,她可不信将来真到了让齐国公将她和赵仲平他们二选一的时候,齐国公会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