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小说>书库>历史军事>发家致富奔小康[九零]> 发家致富奔小康[九零] 第42节

发家致富奔小康[九零] 第42节

  其实要王咏说,江柠真想给她爷爷开个店,最好是去四中和二中所在的那条街,那条街才热闹,人流量大,一中、吴中所在的这条街上都没啥人,尤其和邻街对比十分明显。
  “不急,等到年底再看看吧,刻章的事情怎么样了?”
  王咏忙了几张画着章的设计图案给江柠看:“找了四中的一位国画老师,这是他设计的几款字体,你喜欢哪个?还有刻章的材料不同,价格也不同,有贵的,有便宜的,这个还要等周末了你自己去看。”
  江柠和王咏二人隔着学校大铁门说话,颇有种探监的感觉。
  门卫还悄咪咪的竖起耳朵偷听,生怕两个人在他眼皮底下谈恋爱。
  虽然那小姑娘看着就不像会谈恋爱的,但社会上小伙子坏呀,小姑娘单纯被哄了怎么办?
  江柠望着时不时将目光瞟过来的门卫,快速和王咏沟通完后,对门卫笑了一下,转身回教室。
  又过了些天,沪市那边的体检报告和出版社那边寄过来需要她签名的书,也前后寄了过来。
  江爷爷此时的身体尚没有太大的致命的问题,主要还是长期营养不良造成的慢性病和老年病,这些都是通过治疗和调理进行改善的。
  这算是让江柠放下了自重生以来,压在她心头最大的一件事。
  出版社寄过来的书全都在王咏那,要江柠说,全部寄书签过来,名字签在书签上就好,省的这么多书搬来搬去。
  可出版社那边就是要她在书上签名:“签名书签名书,不签在书上怎么能叫签名书?”
  江柠无奈,到了王咏租的小房间,整个房间都堆满了出版社那边寄过来的书。
  江柠觉得,她眼有些晕,手也有些晕。
  她有些可怜巴巴的问王咏:“咏哥,我只盖章,不签名行不行?”
  王咏默默的打开一本书,翻到扉页放在她手边:“写吧,后面还有两千本要寄来呢。”
  第44章 44 【二更】
  听到要签三千本书的时候, 江柠对比前世签过的五千本,居然还挺淡定的。
  她和王咏配合默契,她每签一本, 王咏就负责的在她名字旁边盖上她新刻的私章, 印泥还是刻章的老师送给他的。
  两人花了大半天的时间,签完了一千本书, 之后江柠还有时间去了趟网吧,又撸了一万字回来,才回了学校。
  门卫大爷看看天色,又看看她,慢悠悠地说了句:“回来了啊?”
  他都已经记住江柠了, 让她在出入登记本上签字。
  江柠今天签了一天的名字,条件反射就在出入登记本上写下了龙飞凤舞的‘柠萌’二字, 然后离开了。
  宿舍里只剩下何小芳一人。
  何小芳在宿舍等了江柠一整天,可算是把江柠等回来了, 整个人都从床上跳了起来,没掌握好力度,头碰地一声撞到天花板上,痛的她哀叫一声,捂着头高兴地喊:“柠柠你回来了!”
  “吃晚饭了吗?一起去吃饭?”江柠来拿她的饭缸。
  何小芳哧溜一下就从上铺滑了下来, 粗马尾一甩:“水我已经给你打好了, 去打饭就行了。”
  江柠注意到, 她原本放在床铺下面的鞋子, 也被何小芳刷了晒在了阳台的窗户上。
  “谢谢你啊小芳, 下次不用这样, 我自己会刷的。”
  “没事,我刷自己鞋子, 顺手就帮你刷了,又不费什么事。”何小芳很开心自己能帮江柠做点什么,如果什么都不让她做,她反而不开心。
  可惜江柠每天换的衣服,洗完澡就顺手洗了,一点都不给她发挥的余地,不然她连江柠的衣服都可以一起洗了呢。
  江柠依然是打红烧肉吃,打菜的小姐姐并不是每次都在打肉的窗口,江柠也从不特意去看她在哪个窗口,都是想吃哪个菜,才去哪个窗口,倒是那小姐姐,每次见到是她,都会和她打招呼,还会给她多打些。
  今天江柠回来的晚,食堂又没人了,打菜的小姐姐干脆将剩下的菜一股脑儿的都给了江柠,一个饭缸装不下,小姐姐还问她:“还有没有饭缸了?刚好一起给你,我也下班了。”
  这个点基本是没人了,菜盆里也只剩下最后一点菜,肉也剩的不多了。
  江柠忙将何小芳和江柏的饭缸也拿了过来。
  小姐姐还挺偏心,给何小芳饭缸里打的都是素菜,红烧肉全打在江柠递过来的空饭缸里了。
  看的何小芳羡慕的要命,她已经不止一次的看到打菜阿姨对江柠的偏爱了,每次看到是江柠来打菜,都会给她比给别人多,今天她算是沾了江柠的光,才也被多打了些菜。
  江柠又去给江柏饭缸里打了些饭,小姐姐就直接关上了打菜的窗口下班了。
  江柠分了一半的红烧肉给何小芳,“你帮我打水,饭票我就不给你了,但肉不许拒绝。”
  一瓶水是一两粮票,红烧肉是八两一份,她如果每次都给何小芳肉,何小芳也不会接受,再说朋友间也不是这么交的,现在她帮她打水,她分给她一些肉,反而让何小芳更容易接受些。
  可自觉占了便宜的何小芳还是很不好意思,“我……我就是见你没回来,怕你回来没热水了,就顺手打了。”
  江柠笑着点头:“我知道,谢谢你啊。”
  打开水的地方一般七点钟就没人了,江柠周末有时候会踩着学校七点多门禁回来,等跑到打开水的地方,运气好,打开水的人还没走,运气不好,那里已经关门了。
  比如今天食堂旁边打开水的地方就关门了。
  江柠吃完饭,把打好的饭菜给江柏送去。
  江柠一到五楼的高三八班后门,童金刚就激动的推着江柏:“江柏,江柏,咱妹子来了,她是不是又给咱们送吃的来了?”
  原本在专心刷题的江柏转头,还真看到了江柠手中的白色搪瓷饭缸。
  “你怎么又来送饭?不用给我送饭,我自己回去打。”江柏说是这样说,可胸腔中莫名的泛起他自己都不懂的暖意。
  江柠将饭缸塞到他手中:“打菜的小姐姐把最后的一些菜全给我了,我一个人也吃不完,就给你打了些饭在上面,给你当个夜宵。”
  他们兄妹三人中,只有江柏最像江妈。
  不是像她的脾气暴躁,而是像极了江妈的省钱和抠门,一直到十几二十年后,江柏都还保留着一直存钱的习惯。
  他对别的事情的物欲很低,只有两个爱好,一是下棋,一是赚钱。
  江柠觉得,他即使多了一百斤饭票,他也舍不得打肉吃。
  她可不想二十年后,再听他说他高中经常饿的晚上睡不着,睡着了又被生长痛疼醒的事了。
  出版社的稿费全部到账后,江柠的小金库再次丰厚起来,便想着找个周末再去趟沪市,把房子装修的事情敲定,而且还得请一天假,把房产证办下来。
  就是这请假的事情,除非是病假,不然在一中,想请假,非常难。
  *
  江爷爷回到江家村的时候天已经黑了,村口的大槐树下早已没了人,大家都各自回家看《包青天》去了,家家户户的电视机都传出‘开封有个包青天’的歌。
  江爷爷快步的往山上赶。
  江大伯已经在山上住了两天,是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山上到处都是蚊子,江大伯觉得,江爷爷再不回来,他就要被蚊子抬走了。
  看到江爷爷回来,他是一秒钟都没有多停留,立刻就扔下手中的大蒲扇,摸黑就下了山,还没到家就扯着嗓子喊:“桂香!桂香!”待见到江大伯娘的身影从家中出来,他才总算舒坦起来,喊:“桂香,快给我下碗面吃。”
  旁边邻居听到江大伯的叫喊声,还出来取笑江大伯:“我的天啊,都这么多年老夫老妻了,还一天都离不得啊?”
  江大伯才不承认他离不得江大伯娘,说:“我哪是离不得她?我是离不得她烧的菜,你嫂子做菜有多好吃你是知道的,啧啧。”
  说着说着,他就忍不住炫耀起来,听得邻居一阵牙酸。
  江大伯还补刀了一句:“你不懂。”
  江妈看到江大伯下山,就知道江爷爷回来了,脸阴沉的能滴出水来。
  她已经知道江柠回来过,并将江爷爷接走的事了,见江大伯回来,冷着脸问了句:“老爷子回来了?”
  因为找不到江松的事,她这段时间憔悴了很多。
  “回来了,再不回来我也待不住了。”江大伯回屋端了一壶茶出来,一口牛饮了大半杯,才觉得自己又活过来了,舒坦的长吁了一口气。
  “他有没有讲柠柠什么时候回来?他们去哪儿了?做什么去了?”
  “这我哪晓得?”江大伯满脸莫名:“这事你不如去问老爷子去,我还管这些事?老爷子一回来我就赶紧下来了,好几天没吃到桂香烧的饭了,这两天都把我饿瘦了。”江大伯摸了摸自己并不突出的小肚腩。
  江大伯突然想到什么:“估计跟柠柠一起去捡破烂了吧?你没给钱给柠柠念书,他们不去捡破烂还能去做什么?”江大伯理所当然的说。
  他倒并不是让江妈给江柠读书的意思,而是一句纯粹的陈述句。
  江妈想想也是,想到江爷爷捡破烂和打猎的钱,全都给了江柠,她心里又不舒服起来,松子都不念书了,她一个姑娘倒是去念书了,她念那么多书有什么用?
  松子不愿意复读,搞不好就是心疼家里供他们兄妹三个人读书,怕他们没钱,这才不愿回来复读,一定要去深市打工挣钱的。
  想到长子如此懂事孝顺,知道心疼她这个妈,江柠却一点都不晓得心疼兄长和她这个妈,越发心疼大儿子不容易,恨江柠不懂事不贴心不孝顺。
  想到江松,江妈心里又是一阵不得劲,回去问江爸:“还没找到松子吗?”
  江爸也郁闷:“没有,他在省城还好找一些,他跑到深市去了,我去哪儿找?一点消息都没有,他也没打电话回来。”
  这段时间,江爸真是头发都急白了许多,都是为江松。
  可江松早已被他们惯的只以他自己为中心,又哪里会想到他不联系家里,他父母会不会担心?估计知道他们会担心也不会在意,不然也不会连地址和联系方式都不和他们说一声,这么久都不给他们打电话,一声不吭就跑到深市去了。
  江妈忍不住说:“要不是江柠天天吵着要念书,松子哪里会不回来复读,要去工作挣钱?现在好了,她去读书了,松子打工去了,你这下开心快活了。”
  江爸这段时间也着急上火,闻言忍不住和她吵了起来:“你能不能别每天说这些有的没的?柠柠读书和松子不愿意复读有什么关系?松子高考结束就去了省城,之前叫他回来去补习班都不愿意去,一定要去打工。”
  江妈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可她就觉得是江柠吵着要念书,江松是怕家里困难才不愿意读书的,如果不是江柠,江松一定会回来复读,考大学,将来吃公家饭,光宗耀祖。
  江妈气的在一旁抹泪。
  江爸一看江妈哭,就没办法了,也坐在旁边叹气:“他怎么就不晓得往大队部打个电话,至少要告诉我们他到哪儿了,在做什么呀?”
  家里三个孩子现在都不在家,家里冷冷清清,江爸连做饭的欲望都没了,只简单的炒了个饭,夫妻俩随便吃了点,就睡下了。
  江爷爷连着在山上巡了几天山,才终于有人牵着老水牛来山上放牛。
  他们这里的人放牛,一般有两个去处,一个是山上,一个是大河两岸的河堤两侧,他们都是两处轮着放牛,今天在山上吃几天,明天到河堤两侧吃几天。
  放牛的人都是一群一群的,老人和孩子们一起,牵着小牛老牛,小孩们还会骑着大水牛,将牛赶到山坳处,牛们在吃草,他们自己就找个大石头,一边看着牛,一边吹牛打屁。
  小孩子们不耐烦听他们讲这些,就自己跑山坳处,挖一种会结手指头大小宛若瘤子吃起来口感清甜的东西吃。
  江爷爷早上巡山回来,便看到了他们,忙喜气洋洋的下去,和他们说起前些天他去沪市两日游的事:“我大孙女作文比赛得了一等奖,去领奖的时候,还特意把我带过去玩了两天,路上所有车票、住宾馆、吃饭全都主办方报销。”他夸张地说:“乖乖龙地咚,那沪市,遍地都是高楼大厦和小汽车,我这回跟着去沪市,还坐了小汽车呢,一点声音都没有,稳的就跟没坐车似的。”
  “大城市的灯,晚上都是不关的,我们到沪市都晚上十二点了,外面的灯还是亮着的,灯都是彩色的,一闪一闪。”
  “我们晚上睡的还是招待所,那马桶干净的就像被舌头舔过,上完厕所水一冲,什么都干净了!”
  周围挖那野地瓜的孩子们,不知道什么时候也都围了过来,听江爷爷讲他去沪市的见闻,听的如痴如醉,心向往之:“大爷爷,城市里真有你讲的那么大,那么好啊?”
  江爷爷说:“要不怎么说知青们一个个都想回城呢?你看我们大队,除了小安老师,还有没有知青了?”
  这一代新出生的孩子们,连知青是什么都不知道了,都摇摇头,放牛的老人们说到知青,也忍不住回忆起他们年轻时候,一听到他们讲古,小孩子们又一窝蜂跑开玩游戏去了。
  江爷爷炫耀完了孙女,吹完了牛,心满意足的回了小屋,又坐回到他的摇椅上,泡着一壶他自己炒的野茶,慢慢悠悠的晃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