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小说>书库>历史军事>1627崛起南海> 第1637章 战略与战术

第1637章 战略与战术

  只是“勇士”级所配备的这种先进的舰炮目前根本无法批量制造,海汉兵工折腾了几年也就弄出来这么两门合格产品装到船上。用两门舰炮对付拥有超过二十门岸防炮的防御工事,这样的操作怎么看都是挺悬乎的。即便是最为了解舰炮性能的颜楚杰,其实也明白这种挑战并没有十足的把握,万一有个闪失,这艘船结构复杂,可很难就近进行修复。
  颜楚杰所能做的,大概也就是让这艘试验舰尝试一下对岸防炮台发动炮击,而这还得先将港湾附近的海面清理干净,把近岸航道全部腾出来,以便能让试验舰在炮击过程中随时调整方位。万一在对射过程中出现危险,也能及时地从危险地带撤离出来。但真正要完全摧毁这些岸防炮台,恐怕仅仅只靠海军战舰的打击是不够的,还是需要陆军登陆配合作战才行。
  军方早就知道马尼拉港有岸防炮台的存在,在冉天禄送回关键情报之前已经进行过数次战术推演,作战目标就是要以最小的代价攻克这些拱卫马尼拉港的炮台。但制定的战术是一回事,真正在陌生环境下实施这些战术又是另一回事,之所以有的军队和将领会被冠以“纸上谈兵”的蔑称,便是在实战中无法将策划的作战方案实施到位,亦或是对战局的变化缺乏应对手段。
  当然了,若要论实战经验,海汉军在整个远东地区都要算是佼佼者,没有哪一个国家军队在短短不到十年的时间内,能像海汉一样与多个国家在战场上交锋并且击败了遇到的所有对手。这样的战果除了先进的武器和战术之外,也有经验丰富的指挥官们一份功劳。
  海汉早期成军的时候,穿越者当中凡是当过兵的几乎都在军中兼任了军官职位,而基层军官的来源更是五花八门,绝大部分都是来自于归化民,其中也不乏曾在大明、安南等国有过从军经历的人,甚至有的人曾经就是其他国家的军官。比如海军中目前已经升至三亚舰队副指挥的武森,在投靠海汉之前就是南越水师的一名将官了。
  这些有过从军经历的人员,加入海汉军之后的攀升速度一般都会略胜旁人,最先被提拔起来当军官的一批人,十之七八都是有类似这样的个人背景。而海汉后来便设立了陆海两军的军校,给这些军官提供专门的培训进修课程,以提升其军事素养,改变他们原本所掌握的那些冷兵器时代的战术习惯。
  海汉军的战略战术对于外界而言是一种难以破解的招式,其实很多国家的军队在与海汉交手过一两次之后,就大致明白海汉这套依靠武器性能来控制交战距离的战术体系了。不管是海战还是陆战,海汉军队的武器最大的优势莫过于杀伤距离和精准度,这些先进武器的有效射程对于海汉的对手们来说,就是一道难以逾越的生死线。
  被重新定义的远程攻击方式,让所有与海汉交手的国家都难以找到破解之法。绝大多数对手都将注意力放在了如何克制海汉军装备的各种先进武器上,而忽略了海汉在战略和战术层面也同样领先于这个时代的所有竞争者。就算是同样大量装备火器的西方殖民武装,也不免陷入到战术上的误区,将双方的实力差距等同于武器性能的差距,而忽略了战争走向的真正决定因素还是参战人员的军事素质。
  海汉军人从入伍开始所接受的训练便与这个时代的军队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走精兵路线虽然军费投入巨大,但效果也是十分明显,再加上常年不断的轮战安排,几乎所有部队都有在战场上得到实战锤炼的机会。以战代练这种路线,整个远东地区大概也只有海汉才能这样的战斗力和财力能够支撑下来。而如此数年操作下来,换来的便是现在这支百战不殆的常胜军了。
  虽说海汉军的战绩还不至于让西班牙人闻风而遁那么夸张,但光是发动前营造出来的战争气氛就已经让马尼拉当局惶恐不安了。像冉天禄这样设法去找西班牙人探口风的商人毕竟是少数,更多的大明商人察觉到风向不对,或是消息灵通者从私人渠道了解到海汉有对马尼拉开战的兆头,便已经收拾细软不声不响地离开此地了。既然知道马尼拉城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变成战场,那自然是谁都不愿深陷险地,有能力离开此地的人肯定不会再留下来。
  虽然冈萨洛这样的军官会对商人们信誓旦旦地声称一定会护卫马尼拉城的安全,但看衰西班牙的外国商人明显更多一些。在冉天禄将情报送出之后的几天里,马尼拉城的外国商人便开始成批离开,看样子尽管马尼拉当局提前进行了消息封锁,但并未能完全隔绝民间的消息传播。
  阿拉贡内斯当然也从下属的报告中注意到了这种趋势,但他又不能下禁令禁止外国人离开马尼拉,那样做除了引起更大的混乱和更多的恐慌之外不会有任何其他结果。当务之急,便是要设法安抚本地民众,让他们不要被毫无根据的传闻所动摇。
  一月五日,阿拉贡内斯召集了手下的主要文武官员,马尼拉各个地区的负责人,汉人与土著居民的代表,要求他们尽管向民众澄清目前市面上的流言,并没有海汉在筹备攻打马尼拉的这种可能性存在。而且马尼拉本地有坚城可守,备战工作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就算海汉军渡海前来,也只能撞到铁板上碰个头破血流。
  阿拉贡内斯声称海汉人不会对马尼拉城发动攻势,但他也没有任何证据能够支持这个论点。而近期本地贸易市场的反常状况,却很难让人不相信战事爆发在即的现实。
  阿拉贡内斯这个会开完之后,非但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反倒是本地的一些西班牙人也开始安排后路了。西班牙在菲律宾群岛占领的殖民地并不止有马尼拉一处,一些人有门路的人便开始安排家人暂时离开马尼拉,乘船去别的地方暂避。
  即便是没有船的普通平民,在察觉到这种气氛之后,也开始向北方内陆地区的圣拉斐尔和巴利瓦格这些偏远的农业小镇转移。这些近几年才开始组织开发的农业区距离马尼拉城有足足两天的路程,至少不会在第一时间被战火直接波及到。
  这下马尼拉当局就不能再继续装聋作哑了,否则很可能还没等海汉人打过来,马尼拉城就已经分崩离析了。阿拉贡内斯不得不撕破脸签署了总督令,对马尼拉城实施战时管制,凡是在民间散布战争谣言者,一律视作敌人奸细先抓起来再说。一时间马尼拉城内人心惶惶,而住在城外的民众则是赶紧设法离开此地,以免被战争殃及池鱼。
  马尼拉城近几日的变化,冉天禄自然是看在眼中。虽然他在劳军之后为了避嫌就一直闭门不出,但外界的动向还是会在第一时间就由下属报告给他。马尼拉城的社会舆论突然被引爆,冉天禄可不会认为这只是巧合,多半是潜伏在本地的同僚已经在暗中开始发动,故意在民间放出一些不利于马尼拉当局的消息。
  这种手段当然也是情报战的一部分,虽然冉天禄不负责实施这个任务,但他能够想到这应该是上面安排好的计划。在开战之前利用舆论在敌控区制造社会混乱,这种手段在海汉过去的对外战争中也多次使用过,而且效果相当不错,这次用在马尼拉也起到了很明显的作用。马尼拉当局对于这样的非常规手段显然缺乏应对措施,根本就没有能够彻底止住本地民众逃避战乱的心思,短短几天之内,马尼拉城至少有超过两千人分别从水路和陆路离开。
  阿拉贡内斯差点就被气到心脏病发作,若是平日他并不介意马尼拉城的民众分流到其他殖民点去定居,但眼下可是马上就要开战的节骨眼,这些不知好歹的贱民竟然只想着保住自己的钱财和性命,而弃马尼拉城于不顾,这真是让他感到极为寒心的举动。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西班牙移民还是基本都留在了马尼拉城,毕竟他们在本地没有根基,也只能寻求官方的庇护。当然如果不是阿拉贡内斯签署了总督令,或许就连本国的移民也会有更多的人选择外逃。
  三支海汉舰队中,最先驶入菲律宾海域的自然是从高雄南下的北路军。另外两支舰队才走到航程一半的时候,北路军便已经见到了吕宋岛北部的海岸线。为了等待另外两路人马的进度,北路军便沿着吕宋岛西岸缓缓南下,并于一月九日抵达了位于马尼拉湾西北方向约一百公里处的苏比克湾。
  苏比克湾位于吕宋岛西南部,是一处易守难攻的天然深水良港。在国防部的诸多扩张计划中,苏比克湾也是备选的海外军事基地之一。不过执委会认为这个地方距离马尼拉湾太近,即便占领该地区也迟早会与西班牙人一战,既然如此不如直接去攻打面积更大,拥有一定基建设施的马尼拉港,总比自己从头开始修建一个港口要简单得多。
  国防部制定的兵分三路行军方案,其集结点便是这处海湾了。之所以选定这个地方,主要还是考虑到这里便于舰队停靠休整,也不用担心恶劣天气带来的海况变化。三路人马在途中的耗时各不相同,于是便约好了先到先等,待集结之后再共同南下进入马尼拉湾。
  虽然苏比克湾是一个天然深水港,但在这地方定居的人口不多,也就寥寥两个渔村而已。不过其中一个渔村居然是由西班牙移民构成,这倒是让王汤姆稍稍有些惊讶。要知道在远东地区,这些来自欧洲的移民都是极为宝贵的劳动力,是西方国家在当地实现殖民统治的基础,但让这些移民自行组建渔村确实是有点浪费资源。
  这些西班牙移民对于海汉舰队的出现惊恐不已,但却没有表现出太强的敌意。王汤姆找人打听之后才知道,这群西班牙人甚至都不知道马尼拉当局在去年与海汉交过手,自然也就不明白这支武装舰队闯入苏比克湾的目的是什么。
  “可惜这地方我们用不着。”王汤姆看着海湾里上方的蓝天白云,不无遗憾地说道:“这地方就算不当军事基地,当个度假地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自己开发吧,等把马尼拉打下来,你有空了就可以过来慢慢经营。”钱天敦带着墨镜躺在沙滩椅上,享受着热带特有的冬日暖阳,边晒太阳边跟王汤姆搭腔道:“花点钱在这里弄个上档次的度假村怎么样?”
  “弄了也没空来享受,算了。”王汤姆摇摇头回绝了钱天敦的邀约。他自从被任命为海军司令之后,极少有在同一个地方待上三五个月的时候,去年在辽东作战就已经算是一个特例了。像他这样的工作,就算自己给自己放假,也未必有精力专门跑到某个地方去度假。毕竟这个世界没有飞机,只能乘船前往,光是路上的时间就未必够了。
  对于定居在苏比克湾的西班牙移民,王汤姆也没有故意为难他们。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很残酷,而像这些小人物在其中的作用更是几近于无,就算把他们全抓起来或是杀掉,也不会对即将到来的战事起到阻碍作用。但为了避免有人通风报信,王汤姆还是下令暂时禁止了这里的渔民出海,免得节外生枝。
  在北路军抵达苏比克湾两天之后,另外两支舰队也前后脚抵达了这里。虽然没能像国防部最初计划的那样,三支部队抵达目的地的时间差控制在一天之内,但好歹总算是顺利完成了在前线的集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