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小说>书库>其他类型>(历史同人)盘点千古风流人物> (历史同人)盘点千古风流人物 第89节

(历史同人)盘点千古风流人物 第89节

  文人一向是心高气傲的。
  可是苏轼这个朝廷大员被投入牢中,面对接近半年的严刑拷打,普通人估计旱就受不了了,可苏轼却能很快走出来,还写出如此豁达开朗的文章。
  在他身上,好像找不到什么负面的情绪。他们读
  他的文章,便觉得心中豪迈,浑身畅快,也被这种快乐的情绪所感染。
  他们突然有些明白苏轼为什么能被称为词中圣人。
  虽然有点夸张,但他确实值得人敬佩。
  不光是历朝历代的中原人通过这一首《赤壁怀古》喜欢上苏轼,其他国家的人也不例外。
  天幕的播放范围仅限于中原。
  辽国太后收到探子的消息之后,非常不满:"终于盘点到苏东坡了,可是那天幕却如此偏心,只在宋国播放,导致我国人没有办法去看坡仙的文章。"
  在她眼中,这首《赤壁怀古》写得多好,多陶冶情操啊!
  她颇为心烦,吩咐:“来人啊,派一些读书人去集市上,朗读坡仙的《赤壁怀古》。别到时候所有人都知道苏东坡的文章,我辽国人却一个都不知道,倒显得落伍了。”
  左右说道:“娘娘,感觉没什么必要。”
  辽国太后好奇地问:“为何?”
  左右:"之前苏轼的弟弟来到我大辽,当时举国欢腾,多有官员和百姓询问苏轼的消息。举国上下,知道苏东坡的人多了去了。”
  当时,很多人以为苏辙是苏轼,所以频繁宴请苏嗽,后来才知道搞了个大乌龙,所以很多人改问苏轼的下落。
  苏辙回去还给他哥哥写了首诗———谁将家集过幽都,逢见胡人问大苏。
  辽国太后闻言,有些为苏东坡高兴,可转念一想对方频繁被贬的遭遇,又非常不满。
  垃圾大宋!
  早晚有一天,大辽要攻破大宋,把苏东坡变成大辽人!
  与此同时,海的另一端日本也不平静。
  乌台诗案之前,苏轼光芒万丈,蜚声国际。乌台诗案之后,苏轼依旧很有名气,可中原人都有点不敢在明面上说了,毕竟苏轼是个罪官。
  在宋徽宗时期,顶流苏轼还因为站队问题被封杀,诗集都成了禁书。
  而另一头的日本人却不在乎这点小事,苏东坡的文章从传入日本,就开始飞速扩散,人人都以诵读他的文章为荣。
  苏东坡在黄州写了一幅著名的行书作品寒食帖,日本人也觊觎不已。
  后来,这篇寒食帖被清朝皇帝收藏。
  直到联军火烧圆明园,这幅作品流入民间,被日本收藏家收购。
  后来,日本突发东京大地震,这位收藏家的作品遭了殃。他冒着生命危险,从烈火中抢救出了寒食帖。
  当时的学界却认为:“即使炸掉半个日本,只要这幅作品在也是值得的。”
  后来这幅作品被台湾人收购,捐给了台北博物馆。
  ……
  天幕中的苏轼在大江上,把酒祝月亮。
  天幕下的明朝文人杨慎心情激荡。
  他是个妥妥的官二代富二代,如今却遭到贬谪。
  他看着豁达的偶像,暗暗自勉:"苏轼都能做到如此豁达,我为何做不到呢?"
  他心神激动之下,写下了那首《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他望着最终的成品,有些满意。
  这也算他和苏轼隔着百年的唱和了吧。
  苏东坡的坡粉们为偶像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而哐哐撞大墙,也有些人对苏轼颇有微词。
  李清照就是其中之一。
  李清照正在临墓苏轼的文章,望着天幕,微微壁眉:“苏轼的词根本不通声律,完全是用写诗的方法在写词,怎么能叫做词呢?虽然叫念奴娇,但根本不符合念奴娇的要求。”
  宋词是用来唱的,可以说宋词就是歌词,每个词牌名都规定了曲调。词人根据这个曲调来填词。
  苏轼写的念奴娇不合这个词牌名的韵律,也不符合平仄,错得离谱。
  丫鬟说道:“小姐,他是李大人的师傅,是你的师祖。”
  向来不循规蹈矩的叛逆少女李清照瞪着眼睛:“师祖怎么了,师祖乱写词,还不能说了?”
  她一心想把诗词分家,让词这种文体发扬光大,当然看不惯这种不通声律的词了。
  强迫症^李清照非常头疼:“他把正统改得乱,七八糟,导致后来好多人学他乱写词,填起歌词来根本不管词牌名。”
  李清照简直恨铁不成钢:"再说了,他明明精通音律,特别会弹琴。又不是不懂声律,为什么非要这么乱写?”
  丫鬟和李清照关系好,调侃道:“那小姐你为什么还要临摹坡仙的文章?”
  李清照清咳两声:“我这是就事论事。把坡翁当诗人看,还是非常优秀的。”
  在李清照的文集中,只要提到苏东坡,就一定是“苏公”和坡仙。
  虽然不合韵律,但内容很好,李清照很欣赏。
  苏轼看到自己的这篇文章上榜了,笑意盈盈,知道肯定有很多文人批评他不通声律。
  而他不在乎。
  如果他知道李清照这么批评他,一定会说:"非要拘泥这么多做什么,开心最重要!"
  另一旁,羽扇纶巾的周瑜则非常高兴。
  他最近小病不断,身体不是很好,可看完天幕之后、便觉得浑身爽快。
  哎呀,这诗人的嘴太会夸了,夸得他都有点不好意思了,他真的有这么帅吗?
  其实他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不仅如此,他长得帅,家世好,还精通音律,"曲有误,周郎顾!",江左风流美少年。
  周瑜矜持地说:"我和苏轼都精通音律,可惜了,如果苏轼也是大汉人,我们未必不能成为知己。"
  小乔笑着说:"夫君真厉害。"
  周瑜志得意满,摇扇子的速度都不自觉地加快了一点。
  结果这个时候,周瑜便看到了弹幕。
  弹幕:(啊,羽扇纶巾,这不是在说诸葛亮吗?怎么变成说周瑜的了?)
  (不懂就问,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不是诸葛亮吗?!)
  (??前面是小学生吗?)
  周瑜突然摇不动扇子了,捏紧扇柄,满脑门问号:“什么?赤壁之战跟诸葛亮有什么关系?他当时还是个无名小卒啊。”
  他的功劳和诸葛亮有什么关系?
  羽扇纶巾是文人的标配,怎么就被诸葛亮垄断了?
  仿佛天幕听到了他的疑惑,古青青解释:【提到这首词,不得不提一下四大名著之一,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
  想必很多观众小时候看央妈播的《三国演义》,感觉赤壁
  之战中最靓的仔是诸葛亮。孔明草船借箭,借东风火烧赤壁,简直帅爆了。
  长大之后,才慢慢了解到赤壁之战的主角其实是周瑜。】
  【在正史上,其实是刘备和孙权共同抗曹,刘备派出诸葛亮当说客,说服孙权抗曹。
  孙权派出了周瑜等人为主帅,周瑜大破曹军,火烧其船。曹操军中瘟疫爆发,士兵多惨死,不得不退回北方。
  简而言之,赤壁之战是周瑜打的,和诸葛亮关系不大。
  曹操评价赤壁之战的时候说:“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
  天幕下,周瑜额角青筋直跳,手里的羽扇几乎要被他捏断,气不打一处来:“这元末明初的罗贯中到底是谁!他的祖先和我有仇吗?我挖了他家祖坟吗?”
  他打赢了一场以少胜多的大胜仗,把曹操打得落花流水,结果这功劳居然被换名字了。
  这完全不亚于后世人好不容易憋出论文,结果被抢走了一作。
  哪有这样凭空转移功劳的?!
  如果罗贯中是同时代的人,他一定要好好和他深入交流一下。
  小乔难得见夫君这么生气,连忙安慰:"夫君,罗贯中好像只是个写话本的,不就是一点功劳吗?夫君智谋无双,威风赫赫,战绩斐然,还在乎这点小功劳吗?”
  周瑜一听,觉得也有理,心中的火气渐渐消散,玉面肃然:“嗯,你说得对,我不和写话本的人计较。”
  和这些碎嘴子的文人计较的话,显得气量太狭小了。
  可是紧接着,天幕又说。
  【诸葛亮三气周瑜,让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
  在书中,周瑜痛苦不甘地说了一句:"既生瑜,何生亮。"最后周瑜活生生被气死了。
  其实在正史上,没有这回事,他是病死的。】
  周瑜:“……”
  罗贯中怎么回事?不仅抢他的功劳,还污蔑他!
  他心口绞痛,捂着胸口,感觉气死他的不是诸葛亮,而是罗贯中!
  第52章 苏辙:东坡肉?哥哥苦啊!
  【诸葛亮不仅草船借箭,还火烧赤壁,三气周瑜,未来还有空城计和七星灯续命。这些都是虚构的内容。诸葛亮在小说中的形象被神化到了一种空前的程度。】
  很多谋士看向诸葛亮的眼神都不对了,罗贯中到底有多喜欢他啊?都把他描写成神乎其神的道士了。
  诸葛亮有些无奈:"在下真的不是术士,招不来东风,点不了什么灯。"
  什么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给诸葛亮本人都弄沉默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