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后娘
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院门突然被拍响了。
沈青枝就去开门,看到来人,不由得愣了一下,“二婶,你怎么来了,小维这是怎么了?”
“这孩子怕是吃坏了什么东西,上吐下泻的,折腾了一个晚上,康伯也不在,我就上青宁这儿来让她给看看了。”
沈二婶抱着蔫头巴脑的儿子,连珠炮似的说,又觉得院里气氛有点不对,就问:“是不是家里出了什么事?还是青宁不在?”
“没,青宁姐在屋里呢,您进来吧。”沈青枝带着沈家二嫂就进屋了。
沈青宁看到她的时候也愣了一下。
“二婶你怎么来了?小维这是怎么啦?”
沈二婶又把刚才的话说了一遍,把自己儿子放在炕上,转头看到炕上的虎子,咦了一声,“这不是林家的虎子?他怎么在你家?”
“唉,这说来就话长了。”沈青宁一边说一边给沈维把脉,才道:“是吃坏肚子了,可能吃了什么凉的,又没熟透的东西。”
“我给扎几针,也不用吃药,回来多喝点热水热粥,躺个一天,就有胃口了,小孩子恢复得快,二婶子不用太担心。”
“不用吃药?”
“小维这是小病,这是药三分毒的,没事还是别乱吃,而且小孩子都不喜欢喝苦药。”
她一边说一边快手快脚地在沈维身上扎了两针,立即原来蔫头巴脑的沈维睁开眼睛对他娘说了,“娘,我的肚子舒服多了。”
“那还不快谢谢你青宁姐姐。”沈二婶也没想到那么灵,没好气地对儿子道:“以后看你还乱吃东西不。”
沈维嘿嘿地笑了两声。
沈青宁让沈元安拿家里的核桃酥来给沈维吃。
看自己儿子真的没事了,沈家二婶子又问起虎子。
沈青宁叹了口气,“身上都是伤,胸口被踹了一脚,都踹黑了,一碰就疼的直冒汗,我刚才仔细瞧了一下,这都伤到内脏了……”
“全身上下就没有一个好地方,屁股都被打肿了,就因为小孩子洗衣裳把水弄洒了。”
“虎子在家里呆不下去了,都两天没吃饭了,饿的直哭,还是我们家小安听到他哭跑出去才知道的,听说虎子奶奶那腿摔坏了,也两天没吃饭了。”
沈家二婶都听傻了,“这是虎子说的?”要不是孩子的话,她真是不敢相信啊。
一个小孩子饿了两天没吃饭,这人怎么这么狠心呢?
虽说这庄户人家的孩子是从小就干活,可那都是力所能及的活计,挖个野菜捡个鸡蛋什么的,那也得是七八岁的孩子才去做,没见谁家五岁的孩子让洗衣服的。
这可真是后娘啊,就是心狠。
“可不是怎么的,虎子那孩子才五岁,怎么地也不能说谎,再说那一身的伤。”沈青宁掀开小被子,虎子正光洁溜溜的趴在炕上,那小屁股即使涂了药还是红肿的。
沈家二婶看的直挑眉,“我可真没看到过这样的。”
“谁说不是呢。”沈青宁也叹气。
正说话的功夫,炕上虎子突然嚷嚷一声,“娘,别打我……”声音里带着哭腔。
沈元安和沈维吓了一跳,凑过去一看小声道:“姐(青宁姐),虎子说梦话了。”
沈家二婶听的这个心酸啊。“瞅瞅,这得把孩子打成啥样,做梦都挨打,唉,可怜了虎子这么乖巧的孩子。”
顿了顿又道:“看着虎子爹也是个老实的,怎么就让自己儿子这么挨打,怪不得人家都说有了后娘就有后爹,这话可真不假。”
“虎子爹似乎去省城了,估计不知道。”沈青宁就道。
“一次两次的不知道,虎子都被打成这样了,他能什么都不知道?”沈家二婶才不信呢。
“唉,虎子这孩子以后的日子可要难过了。”
沈青宁就是要引起沈家二婶的同仇敌忾,“谁说不是呢,这一次虎子脑袋上开了个口子,这要是撞的狠了虎子的命都要没了。”
“我合计着,是不是跟陈爷爷说一声,让他跟虎子爹说说,再这样下去,虎子这孩子……”沈青宁欲言又止。
沈家二婶更直接,“说说能有什么用?要我说啊,这样的毒妇就该休了!”
“谁家媳妇这么对人家孩子啊,就算不是亲生的吧,那人心都是肉长的呢,怎么就能下得了手呢。”
沈家二婶越说越气愤,“不行,这事儿不能这么算了,我回去跟你叔婆说说,你叔公去县城了。怕是要晚上才回来,到时候让你叔婆想个法子。”
这就是想让村里辈份大的老人跟村长说了了。
沈青宁松了口气,“婶子,那虎子的事儿可就麻烦你了。”
有了五叔公开口,沈青宁相信这件事儿应该能好解决。毕竟老人都是心软的,林汪氏的行为也太出格了。
“放心吧,这件事儿婶子就办了。”沈家二婶小声道:“就让虎子先在你们这待着吧,我看他回家去也得挨打。”
沈青宁送她和沈维出门,“嗯,我也这么想的。”
沈青宁想着跟吉祥酒楼的生意,左右无事就去后园子摘菜,太阳快落山了,好在这天气也不热。
沈元安自告奋勇的提着个篮子,沈青宁没让他去地里。到处都是垄沟,怕再摔了他。
小家伙就接着菜,沈青宁摘了一把他就接到篮子里。
“姐,豆角摘了一筐了。”沈元安肉滚滚的身子提着个篮子,里面大概能有十来斤的豆角,还真有点儿提不动了。
“嗯,那边不有个大筐吗,倒进去,咱们再去摘茄子。”沈青宁准备了一把剪刀,茄子上面都是小刺,扎手,还是用剪刀比较靠谱。
他们家的茄子都是那种紫色的茄子,味道好,沈青宁每颗茄秧上都挑那大的摘了一两个,因为种的多,这一摘下去就差不多有五六斤了。
黄瓜、西红柿都结了不老少,沈青宁每样都摘了十多斤左右。
因为刚接,还长得不是很大,就寻思着好好养养,别一次性摘完下一茬就不知道什么时候了。
沈青宁想着可持续的采摘,就保留了那些不太大的。
前世她也是农村出生的,所以知道不少伺候菜的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