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小说>书库>科幻未来>大明镇海王> 第1545章,取消户籍限制

第1545章,取消户籍限制

  “下面再来说下全面取消户籍限制的事情。”
  弘治皇帝见大家都没什么一件又继续提出了刘晋提到的另外一件事情。
  取消户籍限制,推进城市化发展一事。
  这事情,刘晋给出的理由是打击地方宗族势力,但其实这仅仅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还是为了推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资本主义的发展,大量工厂、作坊的兴起,它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在大明海外,还可以大量使用奴隶来满足需求,可是大明本土不允许奴隶的存在,劳动力又大量的分布在农村地区。
  不将这些劳动力弄到城里来的话,工厂、作坊、商行等等哪里去找到那么多工人来。
  历史上的英国为了这事情,硬是搞出了一个羊吃人运动,大肆的圈占土地用来养羊,一方面满足纺织厂对羊毛的巨大需求,另外一个方面则是将大量的劳动力从农村赶到了城市之中。
  在城市里面,这些劳动力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又没有属于自己的资产和房屋等等,自然而然一切都需要依靠工厂,必须要出卖自己的廉价劳动力来获得生活所需的物资。
  而且因为被驱赶到了城市里面,失去了原先的一切,又必须要重新置办家家当来,无形之中,又多出了更多的开支和支出,扩大了内需,又为资本主义寻找到了市场。
  现在大明的情况其实也差不多,一方面城市里面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工厂、作坊、商行、工地都需要非常多的劳动力。
  另外一个方面,大明需要扩大自己的内需,这人一直留在农村,有自己的田地、菜地的话,处在小农经济之下,内需很难拉动起来。
  所以需要将农村的人口逐步慢慢的迁移到城市里面来,让他们从农民变成工人,一旦到了城市里面,小农经济的模式就没有办法再继续下去。
  进了城,房子要买吧?
  买完了要装修吧,这装修了还要住吧,各种各样的家具、家庭生活用品等等都要添置吧,还有就是生活所需的各种东西都需要购买吧,内需自然而然就扩大了。
  其实大明的情况要比历史上英国的情况好不知道多少倍。
  至少来说,大明不需要采取强制性的手段来将人口从农村迁移到城里面来,因为大明本身的市场体量足够大,而且还有全球市场在这里帮忙。
  其次就是大明的劳动力并不廉价,甚至于可以说是非常的昂贵,即便是进了城,大明人也一样可以过的不错。
  只要在工厂上班,基本上都包吃包住,开销很小,工钱又高,两夫妻一起打工的话,干一年,回家就可以轻轻松松盖起不错的新房子来,再做上几年,在城里面买房也是轻松的事情。
  这些都说明,拥有雄厚底蕴的大明,可以掠夺全球财富和市场的大明,它所走的道路必然要更加的顺畅很多,大明人也不必经历资本发展道路上的诸多苦难。
  现在唯一摆在大家眼前的问题,那就是户籍限制的问题。
  在大明,一般人是不可以轻易外出的,想要外出必须要有官府这边开设的路引,如果没有路引就可能会官府给抓起来,当成是流寇、盗匪之流的。
  所以在古代,一般能够随意的外出的游山玩水的基本上也就只有读书人了,读书人有功名在身,基本上都可以随意到处游玩,而且能够读书的人,基本上家庭条件都不错,有条件支持外出游玩。
  至于一般的老百姓,绝大多数人可能一辈子连自己的县都没有出过。
  当然,这些年朝廷对这方面的管控是很松的,各地官府也不管此事,因为工厂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你一管,谁还来打工?
  此外就是海外需要大量的移民,朝廷鼓励移民到海外去,对这方面的管控也是一下子就完全放松。
  但户籍的限制还是在的,有些地方的官员甚至于专门以此来敲诈勒索进城打工的人员。
  此外,户籍制度的限制不仅仅在于限制人口的流动,还限制了职业,朱元璋同志当初一厢情愿的给所有人都定下了身份。
  什么煮盐的炤户,做工匠的匠户,保家卫国的军户等等,这些也是含在了户籍制度里面,炤户世世代代都是炤户,军户世世代代都是军户,不能做其它的事情。
  后来刘晋进行军事改革,全面废除了军户制度,但其它一些相关的制度依然还在实行,影响了大明资本主义的发展。
  “陛下,臣也以为确实是有必要取消户籍限制,同时出台新的户籍制度,以确保进城务工人员也能够享受到应有的权益。”
  张懋首先站出来表示支持。
  他是大资本家,麾下工厂众多,工人众多,取消户籍限制的好处显而易见,没道理不支持。
  “陛下,确实是有必要取消户籍限制,允许人口的自由流动,同时允许进城务工人员在城里面落户,允许他们的子女就近读书。”
  李东阳也是跟着表示支持。
  京津地区发展迅猛,现在也是出现了一些后世城市化发展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
  比如因为人口的大量涌入,导致读书困难,大量在城市里面购买房产的人无法在城里面落户的问题。
  这些问题看起来很小,但却是关系着大量人的切身利益。
  就好比后世,想要在城市里面落户并不是容易的事情,特别是在帝都、魔都这样的地方,那更是难上加难。
  城市发展离不开广大前来城市务工的劳动者,但他们却是享受不到城市发展所带来的诸多红利。
  这本身来说是极为不公平的。
  特别是在教育上面,城市发展的过程当中,教育配套明显根本上,读书难也是成为了时代的一个焦点话题。
  进而衍变出了诸多的怪像,像什么嫁人只嫁城市的本地土著,要求身份号码是什么开头的,还要求父母也是一样,还有诸如极其看不起外地人等等之类的,实在是太多了。
  说到底其实还是户籍制度的一种延伸和惯性,一直延伸到了21世纪依然难以解决这个问题。
  不过后世的情况还是有很大的不同。
  后世华夏人多地少,资源稀缺,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带来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但同样带来了大量的问题。
  在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也只能够牺牲一代人、两代人的幸福来换取崛起。
  现在大明的情况就不一样了。
  大明在这方面可以游刃有余,其实更多的还是希望能够将人从农村弄到城里面来,让他们成为城市的劳动力,成为产品的消费者,推动大明的资本主义发展。
  只是现在的大明人似乎好像并不是很喜欢到城里来。
  一方面是一直以来故土难离的观念,大家还是喜欢在家乡过过自己的小日子。
  另外一个方面是在农村同样能够过上不错的小日子,大量人口都迁移到关外、海外去了,农村的竞争一下子小了很多。
  很多地方,甚至于大量的土地都无人耕种,在农村随随便便也是能够过的不错,没必要去城里面吃苦受累。
  再者还可以移民去关外和海外,诸多优惠的政策依然在源源不断的吸取大量的人口迁移出去。
  这城里面需要吸引人,不出台一些优惠的政策是肯定不行的。
  “陛下,是必须要出台诸多有利于城市落户和生活的政策,取消原先的诸多种种限制。”
  “现如今的南京,因为去年年底的事情,原先去南京打工的人员都不愿意去南京,上百万人口流失,导致如今的南京百叶凋敝,工厂停工,发展陷入迟滞之中。”
  “这一方面说明我大明繁荣鼎盛,我大明人有诸多的选择,随随便便都可以过上不错的日子,另外一个方面也是说明,城市想要吸引大量的人口和劳动力,那就必须要出台诸多的有利政策,以此来吸引人口迁移到城市之中。”
  刘晋拿出南京的事情来举例子。
  现在大明人的选择余地很多,小日子过的不错,但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劳动力和市场,不能采用强制的办法,也就只能够出台一些吸引他们的政策了。
  “陛下,臣也以为应全部取消户籍限制,允许自由流动,允许在城市落户,同时出台相关的法律制度,规定和保护他们的权益。”
  刘健思索一番,也是表示了支持。
  家里面新办了几个大工厂,招工都是一个头痛的问题,如果能够让更多人到城市里面来,工厂招工的问题就不用头痛了。
  “嗯,那就按照这个去办吧,取消诸多不利于人口流动的限制,全面取消路引制度,允许进城务工人员在城里落户,允许他们的子女就近读书。”
  弘治皇帝见大家都没有什么意见,也是拍板定下来。
  “陛下圣明~”
  众人连忙起身,齐声的喊道。
  “还是现在的大明好啊,老百姓过的舒服,放在后世,人多地少,资源稀缺的情况下,人是最不值钱的廉价劳动力了!”
  刘晋心里面忍不住感叹一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