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小说>书库>历史军事>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第571节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第571节

  言之于此,王朝辅也不再继续说下去了。
  “是啊,他们都没什么过错。”朱由校叹了口气,神色旋即坚定了下去,说道:
  “可是他们的儿子,犯了大错。”
  “他们将子嗣送到军营历练,可这些儿子不知祖辈跟随太祖皇爷打天下的艰辛,吸食兵血,空占名额却不操练。”
  “这虽然不是他们的过错,他们也逃不过这一罚!”
  王朝辅何等的聪慧,立即听出了皇帝想要从宽之意,毕竟,这事只有皇帝和陈策两个人知道。
  皇帝决心从宽,也不会有人多说什么。
  他连忙笑道:“如此说来,要不要奴婢亲自去一趟三千营,传个话把这些府中的子弟们放了?”
  “放?”朱由校反问一声,靠在椅子上,说道:
  “他们的罪过之深,不得不罚,陈延祚、宋裕德、薛濂等人纵容各门子弟横行不发,也有罪过。”
  “那皇爷的意思是…?”这下,王朝辅有些搞不明白了,脸上写着大大的问号。
  “你亲自去一趟,告诉陈策,将这些人继续扣着,一个也不能放,传话名单上的这些老爷们,到军营去领人。”
  “朕亲自在军营恭候他们的大驾!”
  ......
  消息传出,众勋贵都很慌乱。
  尤其是阳武候薛廉,最近他的事儿好像实在是有点多了。
  起初是被坊间传闻自己横行不法,什么强抢民女、纵容家奴,这些帽子一股脑全都上来了。
  所幸皇帝给了个搬迁王恭厂的差事,这才化险为夷。
  谁承想,才搬了不到一个月的功夫,王恭厂居然他娘的炸了!
  这种三百年都没有一回的事,竟然也发生在了他的头上,这找谁说理去?
  如果真要算起来,王恭厂是你薛濂负责搬的,现在炸了,你能说你没事儿?一个办事不力跑不了吧?
  说能逃过这一劫,薛濂自己都他娘的不信!
  现在虽说刑部已经结案了,可薛濂还是虚得不行,整天净琢磨着什么时候请命带兵,出去立个战功好才安心。
  就在今天,勇卫营奉旨突袭了三千营,然后呢?又他娘是自己阳武候府的事儿!
  那个不成器的龟儿子,被勇卫营一名把总逮了个正着,当时正在跟几个哥俩好打牌呢。
  打牌不打紧啊,可这混小子是在哪儿打牌,是在军营,还是在三大营的营地里打牌。
  这事儿,也不是什么小事儿啊…!
  薛濂自知理亏,理亏在哪儿,理亏他送这小子过去,就是为了让他进去玩别烦着自己,也省得在外头整天给自己惹事。
  至于西宁候宋裕德等人,也都是同样的心思。
  他们虽说没有薛濂这么慌,却也好不到哪儿去,皇帝说是在大营恭候自己,可敢让那位爷等吗?
  几个人都是精明的,托关系的托关系,使银子的使银子,一早都问清楚皇帝今天要什么时候去了,所以提前一个多时辰就到了。
  等朱由校来的时候,发现有不少勋贵居然早就到了,正在那眼巴巴的等着自己训话呢。
  “臣等参见陛下,万岁万万岁——!”
  看见皇帝爷来了,众勋贵全然没了平日里那股子嚣张劲儿,忙不迭的围拢过来,态度极为谦卑。
  朱由校心里早就被他们这副样子给逗笑了,可是脸上却还是一副冷淡的样子,来到早被陈策摆放好的椅子前坐下。
  然后,环视了一眼跟过来的众人,面无表情道:
  “都别跟着了,找个地方坐下吧。”
  众勋贵也没什么好想的,纷纷在勇卫营兵士端来的椅子上做好,可却都只挨着半边儿屁股,自然是随时准备起来挨训。
  然而,意料之中的龙颜震怒并没有用出现。
  有人悄悄窥视上颜,发觉皇帝竟然在不断的叹气摇头,这样一来,他们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有人不禁在想,皇爷还是爱我们的。
  刚想到这儿,朱由校便就发话了:“你们哪,你们这些人,有多少是被朕寄予厚望的?”
  “陈延祚在山西要务在身,回不来,可是你们,朕得亲自跟你们唠唠,不然,今后你们还敢再犯!”
  朱由校叹了口气,道:
  “你们可知道朕为什么要整顿卫所吗?山西那次,还只是个开始,今后,朕要把这项改革推广到全国中去,彻底消除卫所弊病带来的隐患。”
  “你们这些人,都是朕今后要安插在地方的眼睛,是朕的拳脚。你们说说,朕要是眼睛瞎了,拳脚也都废了,朕能好受吗?”
  众人也不是傻子,听到这里,才都是恍然大悟。
  阳武候薛廉起身跪了下来,呼道:“皇爷,臣有罪,臣自请革爵,带着我那不争气的儿子,从头再来!”
  朱由校看他一眼,凝眸说道:
  “薛廉,你是有罪!”
  这话,登时令薛廉浑身一颤。
  “不过,你能主动说出这句话来,朕很欣慰。”朱由校忽然话锋一转,说道:“你罪不至此,革爵就免了,不过你活罪难逃!”
  说着,朱由校伸出手指向众人,道:
  “你们也一样!”
  “你们这次的罪过,朕全都不再计较了,以前的那些有的没的,朕知道的,也权当不知道,既往不咎了。”
  “谢过皇爷!”众人欣喜不已,全都没有想到,今日居然是这个结果。
  “你们别高兴的太早,朕话还没说完哪!”朱由校一脸恨铁不成钢的看了这群勋贵一眼,道:
  “你们的爵位,朕暂且留着,因为你们的祖上都对大明有功,可是也就仅限于此了,朕要革除你们后辈的袭爵之权!”
  “如要袭爵,你们就好好教导你们的儿子、孙子,能在你们死前建立功勋的,才能袭爵。”
  “都听明白了吗?”
  话音一落,全场鸦雀无声。
  第七百七十五章:帮朝鲜处理国政
  傍晚,从营地回到行宫里的朱由校将手里的文书扔在桌案上,壶里的茶水已然冰凉。
  宫娥正欲更换,却见皇帝茶水倒满一杯,一饮而尽,感受着茶水秦沁凉心脾,朱由校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王恭厂灾后,整个北京城异常的燥热难耐,这凉茶,正好去去自己身心内外的火气。
  处理了勋贵的事情以后,三大营的整顿业已迫在眉睫,这次朱由校打算让一个满朝文武都想不到的人去主事。
  都察院左都御史李邦华将挂兵部左侍郎衔,署理整顿京军三大营,勇卫营总督陈策从旁协助。
  这次,朱由校任用了文官和武将的势力,独独没有选择任何一家勋贵,为的就是敲山震虎,彻底解决三大营历朝以来的弊病。
  勇卫营是朱由校亲自建立起来,必须要护卫在自己身边的一支禁军。
  京师戍卫自有城西的城防军,而外出征战,还要有另外的兵马代表京师,总不能每次京师出人的时候,就让勇卫营去。
  况且三大营沿革多年,世人视其为京军门面的想法早已深入人心,不整顿三大营,天下人也会对官军没有根本上看法的改变。
  整顿三大营,现在是一百年来最好时机,正好借着王恭厂灾一事,彻底消除这个隐患!
  况且,勋贵袭爵毫无压力的事儿,朱由校也得考虑解决一下了,勋贵子弟没有一点危机意识,不是什么好兆头。
  这次朱由校只是利用这八十余家名气比较大的京师勋贵试试水,看一下全国勋贵们的反应。
  朱由校想到这里,低头看向桌案,脸色沉了下去。
  毛文龙这封密奏,正验证了之前朱由校的想法。
  皇太极被抄断了后路,也不与入朝的辽军接战,既然回不去,倒是利用骑兵的机动能力,与他们打起了游击战。
  辽军大部皆为步卒,虽然如今骑兵装备了手铳火枪,可人数上到底还是不如后金,根本不敢独自追击。
  加之朝鲜境内水土不服及不熟悉地势等原因,未敢孤军深入。
  皇太极随后放出了消息,声称要派遣使臣来北京议和,商谈条约,不再与大明为敌,共享太平。
  他正是抓住了辽东久战,民心疲弱,而朝鲜不修武备,急于想让后金离开朝鲜境内的种种人心,做了这个主动求和的“大好人”。
  实际上,根据熊廷弼的最新塘报,后金仅仅只是放出了议和的消息而已,皇太极另一面又分兵两路,分别往觉华岛和宽甸去了。
  这哪是想要罢兵言和的意思,这是贼心未死。
  然而属国朝鲜,以及辽东百姓,听闻后金主动求和的消息后,都是人心浮动,有些地方,甚至已经提前庆贺久违的太平了。
  人心,这就是人心啊!
  朱由校坐在椅子上,心知肚明,皇太极绝不会甘心一直在建州做个土酋长,而自己,也不会放着国仇家恨不去报。
  这次就算议和了,也是毫无意义。
  大明与后金的战争自万历一朝至今,持续近半个世纪,早成了不死不休的局面,可很多人还是天真得很。
  他们奢望着,只要这次大明撤兵,后金就会遵守合约,从朝鲜撤兵,从此两方过着罢兵言和的太平日子。
  想什么呢?
  少不得,这次要由自己这个宗主国的皇帝当坏人,现在朝鲜已经被后金打怕了,听说满朝百臣大部分都赞同议和。
  这个朱由校也理解,毕竟鞑子现在是在人家的地盘上肆虐,大明和后金不断大战,而朝鲜军队却只能在本土上看热闹,这滋味的确不好受。
  可能他们想的,是无论如何先把后金军从朝鲜境内弄出去,然后再徐图恢复。
  但是理解归理解,无论朝鲜内部现在怎么想的,朱由校能传出去的意思只有一个,拒绝议和。
  大明现在完全有能力把后金消灭,国仇家恨,就在这两年了,没有那个功夫跟他们徐徐图之。
  如果朝鲜属国内部意见不一致,那朱由校就只好派个人过去,帮他们达成一致!
  皇太极想要利用人心,使花招,多半又是那个范文程的意思。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