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小说>书库>历史军事>三国之暴君颜良> 第七百七十五章 救与不救

第七百七十五章 救与不救

  次日,十四万楚军由略阳而出,大举南下。
  颜良此役兵分三路,东路由朱桓率两万兵马,攻清水、临渭二城,再由临渭南渡渭水,转向西攻上邽,从冀城东南侧后进击。
  西路由李严率两万精兵,攻兴国、显亲二城,从西北面钳击冀城。
  颜良自己则统十万大军,从略阳南下,直取冀城。
  十几万大军浩浩荡荡南下,杀奔秦国腹心而去。
  正如曹操自己所担心的那样,他的秦国眼下最缺的就是兵马,仅仅四万余的军队,如何能挡得十四万楚军的三面攻击。
  面对颜良的三路攻击,曹操只能放弃全线防守,而以主力集中在了冀城附近,屯重兵布署于渭水南岸,阻挡颜良的主力兵团,却在冀城东西设下营垒,防御东西侧翼进击的两路楚军。
  颜良统帅主力大军,一路长驱直入,不数日间便兵临渭水北岸,与曹操的主力形成了隔河对峙的态势。
  而其余两路兵马也进军顺利,李严所部拿下显亲城后,向西夺取了洛门,堵住了冀城与西面南安郡的联系。
  至于朱桓一路,渡过渭水后,几乎兵不血刃的拿下了上邽城,不但威胁了冀城的侧翼,更使得夏侯渊的祁山军背后受到威胁。
  曹操攻夏侯渊两面受敌,无奈之下,只得令夏侯渊弃了西城等南部诸县,率军退往了冀城,全力守备都城。
  夏侯渊一退,陆逊所率的三万川兵,得出越过祁山,扫平了西县等天水南面诸县。
  是年夏,颜良的近二十万大军,将曹操和他的四万秦军,包围在了以冀城为中心的狭窄地带,秦国之势,已是摇摇欲坠。
  这一次,曹操没有选择逃走,而是决定留在冀城,决死守城。
  曹操很清楚,此时形势,他已经没有再遁往他处的余地。
  冀城乃秦国之都,也是陇西最坚固的城池,更是他皇权的象征,他让城别走的后果,只能造成秦国人心瓦解,再无抵抗之心。
  那时候,颜良所要做的,只是如虎狼一般,不断的驱赶他一路撤逃。
  即使曹操逃到凉州,颜良也会穷追不舍,以那时的败溃形势,根本无法再阻挡颜良的兵锋。
  倘若凉州再失,他曹操还能逃到哪里去呢?
  难道,要他逃往西域,或者是鲜卑、羌胡那些外族领地,苟延残喘吗?
  曹操当然不愿意,所以他决定固守冀城,把曹家的生死,把秦国的存亡,全部都寄托在此役熬退楚军的希望上。
  曹操当然也不是完全绝望,他还对曹丕寄予了厚望。
  曹操相信,曹丕必能说服凉州人发兵相援,只要到候凉州的铁骑南下,攻击颜良的侧后方,那么颜良就不得不撤冀城之围。
  颜良很清楚曹操的想法,对此,颜良早就做好了准备。
  在颜良的授意下,赵云和胡车儿率领着近一万五千的大楚骑兵,一直巡游在冀城的西北方向,随时防备着凉州铁骑的南下。
  颜良事先估算过,就算曹丕能调来凉州骑兵,其数量最多也不超过三万,此等数量的兵力,并不能对楚军形成绝对的优势。
  颜良相信,凭着赵云统帅骑兵的能力,再加上胡车儿这个西凉人,对西凉骑兵战法的了解,他的骑兵军团,足以挡住西凉铁骑的南下。
  侧后安排妥当,颜良则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围攻冀城上面。
  因是曹操将重力都集结在哪渭水南岸,使得颜良从正面不易强攻过河,在法正的建议下,颜良把进攻的重点,改为了东路侧翼。
  于是,颜良便叫徐庶打着他的旗号,继续在北岸与曹操主力对峙,颜良自己,则率主力改由临渭南渡渭水,转从上邽方向直取冀城之后。
  曹操似乎也猜到了颜良会有此计,但兵力不足的他,却无力阻止颜良主力渡河。
  颜良大军渡河,遂与陆逊所部会合,十余万大军,沿着渭水南岸,向着冀城步步逼近。
  颜良也不急于求成,只步步为营,每日前进数里安营,一步步的压缩曹操的生存空间。
  经过十余天的时间,颜良的大军把曹操逼得,只能龟缩在冀城方圆七八里的范围。
  当然,颜良兵马虽众,却也没有把冀城围成铁桶,后而在城西方向留了个口子。
  颜良希望通过这种方试,打消秦军决死守城之心,让他们存有一丝弃城突围的希望。
  而颜良在故意留下的缺口外面,却早已暗中布下伏兵,只要曹操敢弃城而逃,必然会落入颜良的陷阱。
  冀城中的曹操,面对着楚军的日益逼近,他是越来越焦虑,越来越没有信心。
  眼看着凉州方面半天没有动静,曹操越发的坐不住,遂是命了杨阜趁夜出城,去往凉州向曹丕催兵。
  杨阜从冀城西围逃出,经由南安郡北入金城郡,一路马不停蹄的赶往了武威郡的治所姑臧城。
  这座姑臧城,此时也是凉州刺史部所在。
  早在楚军兵围冀城之前,曹丕就已经抵达了姑臧,包括凉州刺史韦康在内的凉州地方官,热情的迎接了大秦太子的到来。
  曹丕入姑臧城后,与韦康等人进行了促膝的长谈,向他们说明了颜良西侵的危害性,号召他们团聚在自己周围,助朝廷抵抗楚军的入侵。
  韦康等人出于维护自身利益,也出于曹丕的个人魅力,均纷纷表示愿意听从他这个太子的调遣。
  于是,曹丕没有费多少功夫,便得到了凉州文武的支持,并拿到了凉州三万骑兵的调动之权。
  然而,曹丕得到了凉州兵团后不久,就闻知冀城已为颜良二十余万大军所围,而颜良的赵云骑兵团,巡游于侧后,明显是准备防范他的凉州骑兵南下,见得这般形势,曹丕便在郭嬛的提议下,暂时不发兵南下,只拥兵观望。
  是日,曹丕正与朱铄、韦康等人,研究着陇西战事时,侍卫却来报,言是杨阜从冀城逃来,正在外求见。
  曹丕的眉头微微一皱,他已是猜到,杨阜此来,必定是奉了曹操之命,前来催他发兵南援冀城。
  “传他进来吧。”曹丕摆手道。
  未多时,满脸焦虑的杨阜步放了堂中,拱手拜见。
  “杨侍中,你怎么来了?”曹丕显得很吃惊。
  杨阜道:“禀太子,臣乃是奉了天子之命,前来向太子求援,请太子速发凉州之军南下,救援冀城!”
  “冀城怎么了?”曹丕惊诧不已,显得好似不知冀城形势一般。
  杨阜便是苦着脸,将冀城被围,形势危机的情势,向曹丕大吐了一番口水。
  “颜贼二十万大军围城,我军兵微将寡,城中军民人心惶惶,太子若不及时发兵来救,只恐天子和一城军民,皆有倾覆之危啊。”杨阜声音哽咽的呼道。
  听得曹操有危,曹丕的心头一震,当场就想答应杨阜所求。
  可是,下一个瞬间,曹丕却瞥见那朱铄,正悄悄的向自己摇头,暗使眼色。
  朱铄的那般眼神,显然是在暗示曹丕,休要去援助天子。
  曹丕眼珠子一转,便忙将杨阜扶起,叹道:“父皇有危,我这个做儿子的,自然巴不得立刻率军去为父皇解围,只是眼下我才初到凉州,尚未说服足够的凉州将士随我勤王,倘若兵力不够就仓促南下,不但救不了父皇,只怕还要徒自损伤士卒呀。”
  “那……那怎么办?”杨阜焦臣道。
  曹丕想了想,说道:“这样吧,杨侍中且在姑臧城休息几日,我会尽可能快的说服其余凉州兵将,争取能早已发兵去救父皇。”
  曹丕有难处,事到如今,杨阜也没有办法,只能听从曹丕的安排。
  打发走了阜后,朱铄当即劝道:“殿下啊,冀城有二十万颜良大军,咱们若归兵前去,等于是自取灭亡,千万不能去啊。”
  “颜贼兵势是浩大,可是,父皇有危,难道我能坐视不顾吗?”曹丕苦着脸道。
  朱铄叹了一声:“殿下的孝心,臣等自然知道,可是冀城覆没已成定局,殿下若是前去援救,只怕就会和天子一样,随着冀城覆亡,殿下若是有危,整个大秦国便将就此覆没呀。”
  顿了一顿,朱铄又道:“可殿下若是不去救,即使冀城破了,天子……那个了,尚有殿下这个太子在,依然号召大秦子民,据凉州抵抗颜贼的入侵,则我大秦尚存兴复的机会啊。”
  朱铄的说词慷慨大议,俨然曹丕不去救自己的父亲,反而是为了大秦国好。
  曹丕沉吟许久不决,心中烦闷,便叫朱铄等人屏退。
  这班臣子们一退,后堂处,太子妃郭嬛从中转出,款款上前来安慰曹丕。
  曹丕握着妻子的手,叹道:“嬛儿啊,杨阜和朱铄的话,你想必也听到了,那依你之见,我到底该不该去救父皇呢?”
  郭嬛只淡淡一笑,不以为然道:“救就是死,不救就是生,这么简单的选择,难道殿下还不知道该选吗?”
  听得郭嬛之言,曹丕身形猛然一震。
  沉吟半晌后,曹丕的脸色阴沉了下来,眼眸中已浮现出决然之色。(未完待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