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洗脑(2)
庆暦元年六月壬午(初五)。吕公著骑着马,来到东华门下,奉命在此等候的刘永年立刻迎上前来,拱手作揖:“吕赞读,在下刘永年,奉国公之命,特来迎接赞读入春坊……”
“有劳刘春坊!”吕公著立刻下马回礼而拜,态度谦卑至极,毫无半分宰相之子的架子:“往后春坊之中,或许还需刘春坊多多提点一些……”
“赞读言重了!”刘永年打了个哈哈,便带着吕公著,从东华门下,直入皇城。
吕公著却是心情忐忑,紧张不已。
他找了个机会,趁机问道:“刘春坊,不知国公如今何在?”
“正在与诸入宫大臣子侄做早课呢!”刘永年笑着答道。
“早课?”吕公著不是很能理解。
自上月甲戌,最后一位在京两制官员子侄被送入春坊后,就鲜少有人能知晓春坊之中的事情了。
因为,上月的那次刺杀,使得春坊戒备与警卫力量大增。
风口之下,连汴京小报的大内密探,也不清楚春坊之内的变故。
只是隐隐约约听说了,所有春坊之中的大臣子侄,似乎都是亲自受那位寿国公的指挥与口令行事。
这就让无数人把心放回了肚子里,纷纷弹冠相庆。
因为,即使不提那些这位皇嗣身上如今的光环与传说,仅仅是其为皇嗣,未来的君主,竟屈尊降贵,折节亲为,替臣子教导、教训子侄。
这就已经是天恩浩荡,更可成为一种正治资本!
未来,就算这些人现在在春坊里的人再废柴,再没用,他们的脚色上也可以写上一个‘随龙人’的出身。
这可了不得!
为官转迁任免,是有优先级的。
更何况,那位国公身上,如今戴着不知道多少光环,有着多少传说。
特别是那得感生大帝授种痘法的故事,如今随着种痘法从汴京,向全开封府普及,并开始在京东路试种。
不分贫贱贵庶,无数百姓都得了恩典,纷纷感恩、膜拜,甚至在家里立生祠遥祭。
于是有传说,这位国公乃是带着赤帝爷爷的眷顾的。
只要在他身边的人,必然为赤帝所护佑,无病无灾,平安喜乐。
此事,汴京上下都传遍了。
朝中大臣也难免不被影响,即使有人不受其动,却也架不住他们家中妻子、老母信啊!
老太太妇女们,最迷信这种传说了。
没看到汴京城内外的寺庙道观的香火,基本都是这些人撑起来的吗?
所以,大臣们基本都对自己在春坊的子侄无比安心。
这些天来,基本没有人去春坊探视。
这也就使得春坊之中的事情,被人为的笼罩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哪怕吕公著,也很好奇。
因为他的侄子吕安民,也在春坊之中。
“赞读放心……”刘永年神秘的笑道:“是好事!”
“国公亲为督办、安排的功课……”
“赞读稍后便可亲眼看到,亲耳听到,早课的庄严、肃穆……”
于是,当吕公著在刘永年的引领下,穿过被禁军层层把守和严密设防的春坊外围,进入内殿区时,他就听到了一阵整齐、响亮和有力的诵读声。
声浪向潮水一样,一波接一波,砸在他的耳膜,而那些文字,则如雷霆,直击着吕公著的灵魂,让他浑身战栗,忍不住停下脚步,侧耳倾听那殿院之中的声音。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月……”
稚嫩而青涩的声音,一遍又一遍,高亢而整齐的吟诵着。
吕公著听着,良久,他深深吸了一口气,看着正回头笑眯眯的看向他的刘永年。
吕公著动了动嘴唇,咽喉吞下一大口口水:“此大道之教也!”
刘永年面带微笑:“然,确为大道之教,吾初闻之时,如闻夫子讲道,只觉有浩然正气,充沛于心胸之间,激动之情,难以自抑,于是彻夜难眠,辗转反侧,几不能自制!”
“此……国公作?”吕公著小心翼翼的问道。
刘永年点点头。
于是,两人四目相对,一切尽在不言中。
吕公著低下头去,想了许久,由试探着问道:“既有早课,必有晚课……”
“晚课也是国公所作?”
刘永年摇了摇头,道:“晚课乃诸葛武侯之《出师表》!”
吕公著这才松了一口气,若晚课也是一篇这样水平的近道之文。
那他恐怕没脸去见那位国公了。
即使如此,吕公著的内心也是无比忐忑和自卑的。
赞读?
他配吗?
吕公著深深的认为自己不配!
于是,他马上就摆正了自己的位置,他不是来教导那位国公的。
而是来辅佐,来匡弼,来服侍的。
这么一想,他心中的尴尬终于得以缓解。
就听刘永年道:“除了早晚双课,国公还定了其他课程……此外还有诸般规矩与制度……”
“真是圣心宽厚,仁德如海,泽被苍生啊!”
吕公著一听,却是吓了一跳。
这两制官员的子侄,可都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除了家教严格的一些人外,其他人的子侄,那可都是娇生惯养,脾气和性子都大的很的。
那么多规矩和制度……
这些人会听话吗?
要是有人顽劣,不小心牵连自己的侄子怎么办?
于是,吕公著小心翼翼的问道:“国公定下的规矩与制度,没有人破坏吧?”
“当然不会!”刘永年得意的道:“国公何许人也?”
“天降圣王,布德施仁,圣躬亲为,诸生除了感激涕零,全心全意的服从与忠诚之外,还能有什么其他想法?”
他回想着这些日子以来,自己亲眼所见的种种事情,内心无比感慨:“赞读日后会亲眼看到,什么是真正的圣王施教,有教无类,何为德音广播,顽石自开!”
“以吾观之,当代书院的山长,都应该学学国公的教育之法!”
“如此,翌日大宋,将人人成材,再无顽劣之子,再无败家毁业之人也!”
吕公著听着,顿时神往不已,便道:“若如此,愿为国公身边洒扫之人,服侍左右,此生不改!”
儒生士大夫们,在年轻的时候,还是很可爱,很天真,也很单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