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小说>书库>现代言情>簪头凤> 第296章 盘算

第296章 盘算

  天子要设东宫詹事府,要挑选东宫属官一事,朝中百官皆有耳闻。
  心中意动的,不在少数。
  太子李景才十七岁,还在听政学习的阶段,尚未正式接触朝事。这时候投到太子门下,等日后太子上位,东宫属官们就是新帝心腹。有潜邸从龙之功,还愁日后没有好前程吗?
  这样的堂皇大道,谁不想走一走?
  和乔阁老有些私交的,便私下去乔府求见乔阁老。
  乔阁老是文官之首,当朝首辅,深得天子器重,又是太子嫡亲的外祖父。东宫属官的设立一事上,乔阁老张口自然有分量。
  乔阁老为人老道,不管谁来求情,都未张口应承:“东宫之事,自有皇上做主。太子殿下也是有主见之人。你我身为臣子,岂能多嘴多言。”
  前来求情的人,一个个碰了软钉子,讪讪离去。
  乔阁老心中自有一杆秤,私下对李景进言道:“皇上正当盛年,明年还要领兵征伐燕楚。眼下,东宫詹事府的架子先搭起来,选忠心得用的臣子兼任便可。倒不必太多人,免得人心不一,心思浮动。”
  也免得动静太大,惹得永嘉帝不快。
  父子相疑,在天家绝不是什么好事。
  李景郑重应道:“外祖父所言极是。此事我也细细思虑过了,太子太傅一职,我想请礼部尚书兼任。东宫詹事,由户部的沈侍郎兼任。另外,我意欲从新科进士中择两人为属官,方子詹和周礼都是年少英才,他们两人,一个为东宫少詹事,一个为东宫舍人。还有,再挑赵瑞和李晏进东宫詹事府,做东宫洗马。”
  乔阁老先是一惊,仔细一想,又觉得李景挑的人都很合适。
  礼部的罗尚书,曾是李景的太傅之一。且礼部掌管科举,罗尚书是本朝有名的博学大儒,由他做太子太傅,确实合适不过。
  沈侍郎的女儿嫁到了陆家,和太子也算姻亲。且沈侍郎为人精明能干,被视为下一任户部尚书的不二人选。李景挑中沈侍郎为詹事,也是合情合理。
  方子詹是乔阁老的孙女婿,是太子的表妹夫。
  周礼是陆家的女婿,和太子是连襟。
  这两人皆是新科进士,在翰林院里待了一年多,年少力盛,先拉进东宫阵营来。
  赵瑞是濮阳侯的儿子,和李景是表兄弟。李晏是东平郡王的嫡长子,也是宗室少年一辈中最年轻出众的一个。
  选了他们两个做东宫属官,以后,濮阳侯夫人和东平郡王妃进宫,就得在赵太后面前多说说太子的好话。如此,也能缓和东宫一派和寿宁宫之间的关系。
  李景这算盘,简直打得叮当响。
  乔阁老颇为欣慰,想了想又道:“殿下挑的人都很好。老臣再给殿下推荐一个人。”
  乔阁老推荐的,是吏部郎中孙郎中。
  这位孙郎中,是举人出身,从前朝就开始做官。一直做到了知府。后来前朝亡国,孙郎中慧眼识珠,投奔了乔阁老,做了几年的幕僚。
  三年前,吏部出缺,乔阁老向吏部尚书举荐了孙郎中。
  “这个孙郎中,今年已有五旬,年龄大了些,为人谨慎,当差尽心。”乔阁老低声道:“他是从末流小官做起来的,对底层官吏十分熟悉,当差经验丰富。殿下年少,挑的多是年轻俊彦。”
  “年轻人最易热血气盛。有孙郎中在,也能稍稍弥补年轻人的不足之处。”
  李景欣然笑道:“外祖父考虑得十分周到。多谢外祖父。”
  乔阁老说话颇为委婉,其实是在暗指李景要以稳为先,别冲动热血早早露出争权之势。
  乔阁老见李景采纳了自己的意见,眉头舒展开来,笑着说道:“既如此,老臣便上奏折,将名单呈给皇上。”
  ……
  过了几日,乔阁老上了一道奏折,附了一份东宫属官名单。
  永嘉帝细细看了一回,提起御笔,又添了两个名字:“太子太傅只设一人,未免不足。设三个吧!”
  新添的名单里,赫然多了乔阁老和荥阳王陆临的名讳。
  乔阁老看了名单,忙张口推辞。
  永嘉帝笑道:“举贤不避亲。乔阁老是太子的外祖父,由你亲自辅佐太子,朕没什么不放心的。”
  “荥阳王是太子岳父。平日在军营里练兵,以后,每隔五日,让荥阳王进宫一日,给太子讲一讲用兵之道。大魏朝的太子,不能只会坐在朝堂里,还得懂行军打仗。”
  永嘉帝确实胸襟广阔,直接就让乔阁老和陆临做了太子太傅。半点没有忌惮太子结党的意思。
  乔阁老推却一番,到底推辞不过,便谢了天子恩典。
  李景当时避嫌,并未在场。在被宣召进殿的时候,才知道此事,也是一阵惊喜,忙拱手谢恩。
  永嘉帝笑着说道:“你是朕的儿子,也是大魏太子。朕打了天下,以后总要交到你手上。你在朕面前,还耍什么心眼。”
  “瞧瞧你挑的这些人,除了罗尚书沈侍郎孙郎中之外,一个比一个年少。方子詹和周礼也就罢了,好赖都是新科进士,才学是有的。赵瑞就是个会吃喝玩乐的纨绔,还有李晏,还没成年,进了东宫能做什么?”
  “你这是在担心什么?怕朕会忌惮你不成!”
  “也罢,你挑的人,朕都给你。你好好培养他们,日后为你当差办事尽忠。不过,太子太傅,只一个太少了。”
  “乔阁老是文臣之首,荥阳王是大魏名将,他们两个,也都是你的至亲。一心为你谋划考虑。朕让他们做你的太傅,你要好好学***之道,也算是对朕的孝心了。”
  这一番推心置腹的话,令李景心头一热,鼻间阵阵酸意:“父皇处处为儿臣考虑着想,儿臣感激不尽。”
  永嘉帝笑着叹了一声,拍了拍儿子的肩膀:“你往日对朕有些怨气,朕不怪你。是朕疏忽了你,朕不是个好父亲。如今朕立你为太子,自要好好教导你,为你谋划考虑。”
  “阿景,别辜负了朕对你的厚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