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和亲的基础
随着一条条命令自咸阳宫和丞相府发出,整个关中在最短的时间之内被动员起来,大批的青壮,将粮草军需物资沿着直道送到前线。
少府也开始昼夜生产前线急需要的物品,国库之中的钱粮如流水一般,哗哗的流出去。
所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此时,虽然大炮还没有被造出来,可是,战争的开启,所耗费的资源依旧达到了一个难以估量的地步。
而关中地区,秦人好战的性子已然镌刻到了骨子里,此时骤然听闻战争开启,并未显得惊慌失措,眼中反倒露出亢奋之意。
而前线,则是一片肃杀的氛围!
扶苏已然带着三万蒙恬的亲卫以及新军,开始向雁门郡和代郡行进。
望着前方无尽的路途,扶苏心中亦是感到激动兴奋,如果冒顿在东路,那么这一次,将是一个极大的机会,为大秦除去这样一个隐患。
而照目前的情形来看,冒顿在东路的可能性很大,扶苏综合自己得到所有的情报,做出了这样一个判断。
只不过,具体如何,扶苏却是不知,而当日乌倮所言,对照如今的情形,已然是全乱了!
胡人并未完全按照计划进行,而是在其中进行了变通,单单是东路,就分成了五路人马,且是分批入侵秦地。
扶苏眉头微蹙,在他想来,这样的分兵固然有好处,就是短时间内,秦军无法查清这五队胡人各自实力如何,谁强谁弱。
只是,这样做的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很容易被秦军各个击破。单纯的那一支队伍,都不会是秦军的对手,若是聚合在一起,尚能令秦军忌惮三分。
这样一个问题,扶苏觉得胡人那边不会想不到,若是之前,扶苏还真得不觉得胡人会有人考虑到这一层。
只是,如今这东路的胡人行军变的如此有章法,不得不令人生疑。
天知道这一次东路来了多少胡人,若是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胡人悄悄集结,然后将自己包围起来,那局面可就真的精彩了!
这样的事情,扶苏不得不提防,扶苏可是清楚的记得,在原本那个时空,刘邦带着十万汉军北击匈奴,结果就在白登山被围了!
史书上虽然是说陈平献计,利用冒顿的爱姬游说,才最终解围,可稍微了解一点军事的人就知道,这压根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说别的,刘邦被包围了七天,陈平要在七天之内,想要摆平冒顿的爱姬,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又不是玩游戏,鼠标一动就完成了!
而冒顿是什么人?草原千年难得一遇的雄主,杀自己老子眼睛眨都不带眨的,后来东胡威胁,向匈奴索要马匹和他自己的老婆,冒顿二话没说就直接给了,等后来要土地的时候,冒顿这一次却是没有再答应,而是带领匈奴人将不可一世的东胡人打的落花流水,这一战之后,直接奠定了匈奴草原霸主的地位。
如此狠人,会被自己的爱姬说动,放过敌对的君王?这样的故事骗骗不识字的老百姓还有可能。
而实际上,冒顿之所以退兵,是因为再不走,就走不了!周勃已经带着大队的汉军开始反包围冒顿,骑兵一旦被步兵包围,基本就是等死的结果。
因为只要步兵一步步压缩骑兵运动的空间,最后骑兵的优势将会彻底丧失,失去了高机动性的骑兵,与步兵相比,还剩下什么?
而趁此机会,汉军反倒收复许多失地,要知道,秦末大乱之际,谁有空去管匈奴如何发展?匈奴在冒顿的带领下,亦是趁机侵占了不少地方。
平城之战,则是让匈奴看到了汉军的力量,即便此刻中原大地历经战火,百废待兴,可是,想要趁机讨得什么便宜,压根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才有了后面的和亲,要知道,和亲的基础其实建立在双方实力对等的情况下,或者说实力不能相差太过悬殊,才有可能。
不然,和亲干嘛?难道匈奴都是善男信女嘛?直接抢岂不是爽的多?
而和匈奴人的和亲,基本和放屁差不多,毕竟,那时,汉室还未曾在北疆构建有效的防线,匈奴人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真正让匈奴开始重视和亲,是老上单于与汉文帝约定,长城以内冠带之室皇帝治之,长城以外引弓之民单于治之。
而这件事发生的基础是,老上单于火烧了回中宫,而匈奴右贤王麾下则有一个大当户死在了汉军手中,匈奴士气大损。
可以说,那时,长城的防线已经基本构建起来,匈奴即便能够入侵,想要走,也要付出足够的代价。
和亲,从来建立在实力对等的基础上,尽管那时汉军并未具备战略进攻能力,可是,防守却是绰绰有余,甚至于反杀也不是没有可能。
而扶苏现在拥有的条件,可比原本时空的汉军,优渥许多!
不说别的,单单是已经列装的马蹄铁、马鞍、马镫的三千新军以及三万蒙恬的亲卫,其战斗力就已经远远超出想象了!
倘若在这种情况下,最后这场仗却是打的一塌糊涂,要是还被胡人给算计了,那他扶苏可真就是将脸丢尽了!
更应该在自己的脑门上贴个“穿越者之耻”的标签!
正在此时,一名士卒疾驰而来,翻身下马,便将一份竹简递到了扶苏手中,然后转身离去。
扶苏打开细看,脸上渐渐浮现出凝重之色,东路的胡人,根据探查,人数不会少于二十万,总共不过三十二万胡人,可来到东路,却是占了一大半。
而情报显示,五路胡人有会合的迹象,一旦这五队胡人会合,将会更难办!
届时想要将东路的胡人,彻底消灭,难度大了十倍都不止,弄不好,还能让胡人突围出去,返回到草原。
一念至此,扶苏当机立断,朝身旁下令道:“英布,命令士卒加快速度!”
“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