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将西夏纳入大宋的版图
结果消息传到大宋西北边关的第一时间。
总领西北军务的范仲淹,以及手下两元大将石元孙、种世衡,便也都是忍不住古怪了。
这才过去多长时间?李元昊便先杀母、杀舅,如今又强夺了大舅子野利遇乞的老婆,光明正大跟大舅子的老婆没藏氏姘居在了一起。
更尤其诡异的是,李元昊不仅强躲了野利遇乞的老婆,竟然还将身边左膀右臂的两员大将野利王、天都王给杀了。
而曾经十年间,却就是枢密使曹利用三十万兵马,都奈何不了西夏两位大王分毫,不想短短时间内西夏就已经几乎天翻地覆,一片的乌烟瘴气。
范仲淹看完消息直接忍不住古怪半天。
还是石元孙先忍不住开口:“大人,照这样下去的,我等岂不是真无功可立了?”
种世衡则明显要更加沉稳一些:“应该是赵大人往西夏的第一天,李元昊便下了一个秃发令,让那张元、吴昊也都不得不跟着一起秃发;
紧接太子李宁明神奇的练功将自己活活饿死,李元昊又毒杀自己生母,杀掉母亲卫慕氏全族,数万人一起沉河活活淹死;
如果说这些都与赵大人无关的话,这一次以两箱无价之宝琉璃珠的代价,又除掉那野利王、天都王,竟然让李元昊强夺了野利遇乞的妻子……”
瞬间范仲淹、石元孙也都是古怪的说不出话了,跟赵治没关系?三人却没有一个相信的,关键问题赵治人在西夏的准确消息也已经传出。
如果说跟赵治没关系的话,为何过去那么多年,李元昊都一直没下秃发令,赵治一去西夏,李元昊就立刻下个秃发令。
为何赵治没去西夏的时候卫慕山喜不造反,赵治刚一到西夏,卫慕山喜便就造反,然后全族被沉河活活淹死。
为何太子李宁明练气功许多年都无事,偏偏赵公子一到西夏,紧接那李宁明便诡异的什么不能进食活活饿死了。
大宋也有许多人练气功,怎么就没有一个像那李宁明一样死法的?
又为何那没藏氏为野利遇乞老婆许多年都没事,怎么赵大人刚到西夏,那没藏氏就被李元昊看中?却也就太巧合了!并据消息所说,李元昊更急色到在宴会上便将那没藏氏给推了,声音从宫中传出许久,久久不息。
如今又接连再杀野利王、天都王,李元昊却已是正在向着众叛亲离的方向前进,而没有人能够拦住。
结果范仲淹诡异沉吟一下,也只能遥望看不到的西夏皇宫一眼道:“我相信这些都是跟赵大人无关的,但同时……
那赵大人我却是也曾接触过,却不仅是一真正大才,更是一洒脱之人,却还不至于会让那李元昊杀母、杀舅、强夺妻舅女人。
就像当初在汴京城,赵大人其实就只是简单破了太子下毒案,当时我在宰相王大人门下却是清楚,其实赵大人什么都没有做,并非像传言说的一般。”
并非像传言说的一样,八王爷赵元俨是被赵大人刺激疯的。
但石元孙却立刻神色一动道:“虽然与赵大人无关,但西夏之功明显赵大人却当为首功,这一点应该对吧大人?”
终于范仲淹不禁点点头,也忍不住古怪道:“没错,赵大人绝不是如此叫人杀母之人,但西夏若拿下,赵大人却当为首功。”
大方向,赵大人必须为首功,即坏事不是我大宋赵大人做的,但功劳却是必须是赵大人的。
种世衡也再次不由神色一动道:“那大人,我们策略要不要调整一下?”
范仲淹沉吟道:“太后并没有对我等有明确的命令,但如果你们想立功的话,却就要准备改变一下方向了,下一步当再不是防御西夏,而是要攻入西夏;
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太后没有对我等明确的命令,却就是为麻痹西夏,下一步却就是以雷霆之势,永久除掉西北边关之患,将西夏纳入动的版图!
太后的魄力你们可别都忘了,当初那寇准多大的势力?几乎是一手遮天,不还是被太后说罢相就罢相,并一贬再贬,等于是打入万劫不复。”
瞬间两人闻听将西夏纳入大宋的版图,也都是忍不住激动眼睛一红,如此大宋开疆拓土之功,就算赵大人首功,自己等人喝点汤水总行吧?
说完范仲淹才又是一叹:“所以我上次就说,我们唯一能立的最大功,可能就是将赵大人‘救’出西夏了。我却知道赵大人为人,到时两位将军若能第一个杀到赵大人面前,将来则必得赵大人重用。”
至于赵治将来在大宋的身份地位,范仲淹却是鲜有知道的一人,却不仅仅是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名满天下的大宋第一鬼才身份,同时却还是将皇上养大的哥哥。
更还有心中没告诉任何人的关键一点,太后刘蛾也才不过二十七岁,且又为尊贵至高无上,并美艳无双的大宋太后娘娘。
那赵治甚至还比太后刘蛾大点,又为那太后刘蛾亲近之臣,可谓一个尊贵美艳无双,一个为名满天下的大宋奇人鬼才大英雄,这中间要没有点什么,范仲淹是绝不相信的。
但无论就只是猜测,还是真有什么,范仲淹自都绝不会跟人说出来,明显以那赵治之才,未来在大宋的身份地位已是可想而知,甚至是‘不敢想象’的。
或者准确的说,无论是包拯的聪明智慧,还是真正范仲淹的智慧,心中都已是基本确定,不然太后刘蛾就算为一重要臣子,当也不可能那般魄力。
但石元孙、种世衡两名真正的武将,自听不出范仲淹话里边的隐意,而只明白赵大人的重要性,只要过后第一个杀到赵大人面前,就算是大功。
但究竟怎样的‘重要性’,在两人眼中却就仅仅只是赵治之才了,为让大宋能够日入数十斗金,以及短短时间让大宋兵马脱胎换骨之才。
并同样紧接消息也是传进大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