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小说>书库>历史军事>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第832章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

第832章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

  吕布即将发檄文传遍天下辱骂袁绍揭黑料的时候,诸葛亮并不在太原,刘备阵营当时的工作重点也不在这方面,所以看起来,一切都像是自然而然发生的,没有什么幕后主使。
  主要是诸葛亮身上还兼着河南尹的差使呢,今年他大部分的时间都在为李师做事,只分出了三个月的时间来履行“大将军长史”的义务。
  五月初北上,八月初确认关羽进了太原城后,诸葛亮就回来了。
  不是李素要奴役诸葛亮,而是雒阳周边地区重建,这才第一年,秋冬时节确实忙得不行。
  这是益州移民来河南的百姓,第一季秋收,事关河南尹和河内郡明年能不能完全自给自足、存粮是否够吃、还要不要朝廷从后方输血运粮。
  各级官府都得好好巡视劝农,遇到百姓有困难还得临时想办法解决,务求平稳过渡。
  同时,今年也是刘备阵营工商税改革后的第一年,八月份北方秋收之后,工商税的征收工作才第一次正式执行。这个过程中同样会遇到很多问题。
  诸葛亮不得不回来,帮李素一起解决一系列的财政工作。
  而且这项工作必须确保平稳推行,
  因为今年全年都是雒阳新城建设和南阳博望运河施工的高峰期,刘备阵营今年的财政支出压力,也是飙升到了历年之最。
  南阳郡那条运河,总支出已经确定会攀升到一百五十亿钱,这笔钱是分配在两年半之内花出去的,也就是去年小半年、今明两年整年,后年(201)年初春耕前,还带到一个尾巴。
  而且因为今年是爆破攻坚和挖膨胀土的高峰期,施工强度大,全算下来运河工地今年就要花掉六十多亿钱。
  雒阳新城的建设,全周期也能花掉一百多亿的政府基建投资。不过那个项目拉的时间比较长,而且不像运河要全程通航才能开始收回投资。
  城市建设是造一点就有一点收益的,还可以增加税源,所以可以用前面的基建养一部分后面的基建。
  加上雒阳的“伊阙龙门高架水渠”项目已经说好了,起码要等五六年之后、雒阳新城周边人口膨胀到非建不可时再开工,到时候统一战争多半也已经打完了。所以这个五十亿暂时不会产生财政压力。
  不过,河南尹地区今年还有一笔比较庞大的基建开支,那就是诸葛亮受李素之命,要在孟津、成皋修建新的船厂,并且储备建造一批黄河里用的运输船只和战船,为将来对关东河南河北地区的决战做准备。
  毕竟,当初刘备刚刚拿下河内和雒阳时,之所以不能立刻追击,最大的问题就是后勤补给很困难。
  袁绍军撤退的时候虽然没有搞“焦土政策”、把城池和道路这些“不动产”都破坏掉,但车船这些“动产”可都是能轻易开走的。
  众所周知大中型船舶只能在使用水域范围内建造,没法在不连通的其他水域造好了把船陆路开过来。有三门峡的阻挡,刘备阵营占领雒阳和河内之后,只能是在黄河中下游从零开始重新造船,无论是战船还是大型运输船。
  这个过程同样要在两年的时间内均匀完成,将来出兵时才能压制住袁曹的黄河水上力量。而今年是第一年,上半年基本上都在忙着造船厂,下半年开始才是造船,明年一整年都会按计划进度细水长流建造。
  这样既确保供应链平稳推进,也防止产能过度建设产生严重浪费。因为你不可能为了短期内要爆很多船,就一下子把船厂扩张到太大、将来几年之后产能过剩,船厂又闲着浪费。
  一言以蔽之,南阳郡今年的基建开支有七十亿钱,雒阳河内这边基建、恢复生产花费三四十亿,还有一二十亿是这两个郡造船厂和船、储备木料的开支。
  全加起来,今年的基建财政支出,达到了一百二三十亿钱。
  军费方面,看似今年打仗不是很激烈,关羽那边收复整个并州,人员战死和伤重不治也就两千人左右。最后太原也被逼得和平解放了。
  但人死得少,不代表钱花得少。关羽一开始是靠优势火力和兵器科技,疯狂火力压制才把吕布的信心和士气给打掉了,逼促了后来的和平交接。
  箭矢累计花费两百多万支,光这一项就值十亿钱了,九万大军人吃马嚼三四个月,按照人月一石半,就是五十万石军粮。
  或许有人会说:既然是最终和平解放,吃不完的军粮还有多出来,或许能减少一点开支。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因为跟吕布的和平谈判条件里,还要给吕布发遣散费粮食呢。
  关羽军没吃完多出来的,全部给吕布还不够。当然这笔钱也是该花的,主要是鲜卑对汉地的威胁一直没有彻底解除,给吕布一笔钱,至少可以让吕布帮着先扛住鲜卑劫掠的压力,这是合则两利的事情。
  如果刘备自己光复并州的长城以内区域后、直接就亲自分兵扛鲜卑,那开支还不止每年十几亿。
  另外,南线的赵云对林邑国的征服,虽然是去年八月就出征了,不过仗却是一直打到今年二三月份才打完。另外几万部队万里远航的补给消耗也是一笔巨大的钱粮。
  好在这部分物资都是靠荆南、交州和扬州沿海几个郡的财政来承担的,所以还算物尽其用,把运输损耗压到了最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