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凌然 第41节
在不用考虑术前消毒,术后愈合的情况下,凌然只做几个关键步骤,快速的消耗着白生生的猪蹄。
滴滴。
滴滴滴。
吕文斌的手机轻声的叫了起来。
“那个……猪蹄到时间了。”吕文斌小声的道。
他这么一说,王佳顿时觉得饿了,连声道:“快去拿快去拿,一会吃饱了才好做手术。”
吕文斌看了凌然一眼,道:“凌医生,那我先去取猪蹄?”
凌然点了点头,又道:“把这些带上。”
吕文斌随之将目光落在了一堆刚刚缝合过的一堆猪蹄上。
“猪蹄凉了也好吃。”王佳非常赞同。
吕文斌于是辛苦的抱起它们,快步返回了宿舍楼。
……
二十二点。
患者比预计时间更晚抵达急诊科,随同而来的是患者的父母、妻子和两个兄弟。
急诊科的保安如临大敌,但还是乖乖的将人放了进来。
霍从军略显疲惫,见到凌然也没有太多的叮嘱。有什么话都可以放在手术室里说。
吕文斌又是紧张又是兴奋。
他进手术室总有几十上百次了,但多是一二级的手术,tang法这么大的手术,他是很少有机会参与的。
如果不是凌然的身份让大家抹不开面子的话,适宜的一助应当是一名熟悉该手术的主治或住院总医师,后者是即将晋升主治的住院医,通常需要承担高强度的训练,7x24小时的呆在医院里,让他们的医术大大提升,会明显强于普通的住院医。
相比之下,吕文斌只是一名最浅资历的住院医,若非如此,也不会将他给派遣到凌然身边来。
吕文斌机械的穿上洗手服,机械的刷干净手,再机械的来到手术室。
一号手术室灯光全开,比旧库房的亮度高的多,竟让吕文斌莫名的生出一些信心来。
趁着巡回护士、麻醉医生和病人没来,吕文斌问道:“凌医生,手术就要开始了,还有啥要叮嘱我的吗?”
凌然想了想,道:“老汤别倒。”
吕文斌初生的信心,咔嚓一声,碎了个一干二净。
……
“准备好了吗?”
霍主任戴着口罩和帽子,扎着手进入了手术室。
吕文斌和王佳等人,不自觉的停直了腰板。
霍主任笑一笑,问凌然道:“资料都看过了?有什么判断?”
“典型的ii区屈肌腱损伤,应该能有较高的成功率。”凌然道。
“有信心是好事。”霍主任说了一句,又道:“咱们私下里说话没关系,在患者家属面前,不要和他们谈成功率。”
知道凌然是新人,霍主任旋即解释道:“患者不会认为自己是大样本下的小概率的。他们只会说,自己原本有很高的概率手术成功的,是你做失败了。算了,现在不说这个,一会的手术,期望能有较高的成功率吧。开个好头,哈哈……”
在凌然看来,在场的几个人里,现在最紧张的,反而是霍主任,他说话的逻辑性明显不如平常了。
铺巾、消毒,再确认。
霍从军连手术刀都没有拿起来,就道:“凌然,你来主刀。”
“好。”凌然并不多说什么,将患者的手指轻轻的翻看之后,拿起一只笔来,轻轻的划出了一条折线。
患者是被一根铁条戳入虎口,导致大拇指的屈肌腱断裂的。
这个位置,并不足以暴露出断口,所以,还得再切一个口子。
霍从军只看不说话。
他是普外出身的军医,对创伤有一些研究,现在更多的转向了烧伤,肌腱缝合的经验也是有的,对手指的屈肌腱,却是从未尝试过。
在确认了凌然成功的案例之后,霍从军更是不会多说废话。
凌然拿起刀来,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接着,缓缓的划了下去。
相比大师级的间断缝合法,凌然开刀的水平,顶多就是入门,这还有赖于他最近一段时间做清创缝合时的磨练。
但是,相比于清创所用的刀法,手术开刀的要求要高的多。
凌然一层一层的划,差不多用了四五分钟,远远弱于外科医生的平均水平。
负责麻醉的苏嘉福奇怪的瞅了凌然几眼,没敢说话。
霍从军依旧保持沉默。
“打开了。”凌然自己,也是出了一身的汗。
与此同时,他的脑海中响起了系统的声音:
新手任务:治疗病人。
任务内容:为病人缝合屈肌腱。
任务奖励:切开(持弓式专精)
任务限时:10天。
第61章 针芒
凌然观察着暴露出来的屈肌腱,没有立即动手。
尽管看过数次影像资料了,但是,以他看片的弱鸡水平,还是非常需要直观阅读的。
霍从军静静地等待着,他知道凌然在做什么。
外科医生都喜欢直观阅读。
如果关注外科手术的发展的话,可以看到,所有直观的手术的发展都很快,比如器官移植,包括心脏移植,以21世纪的观点来看,是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进行的,然而,外科医生们依然前仆后继——或者是病人们被前仆后继。
总而言之,目视操作是外科医生的嗜好,亦是他们最喜欢的手术方式,如腹腔镜或者达芬奇之类的,都要等而次之了,心脏支架更是被心脏搭桥所歧视……
“再切大一点吧。”凌然似乎是喃喃自语了一句,就动起手来。
听到他说的话,吕文斌不由瞪大眼睛:还可以这样?
霍从军是强忍着才没有说话。
开刀开两次什么的,说起来好像都有些丢人了。
然而,凌然并没有类似的认识。
在此之前,他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处置室和抢救室,既没有在其他科室呆过,急诊室的手术室也没来过几次。
他开刀时的判断不准,此时想要暴露多一点的视野,自然就应该再将刀口切长一些。
只有这样,接下来的操作才会更容易。虽然病人的疤痕会就此多一点,但是,在肌腱断裂这种手术中,疤痕显然不是考虑的首要问题了。
他会在清创缝合的时候注意疤痕,但不会在这种时候多为疤痕着想。反正,疤痕总是要留下来的,长一点短一点的,不会有本质的区别。
倒是肌腱的缝合,差别会很不小。
情况最好的,是术后的总活动度(tam)达到100%,也就是手指的活动范围与常人无异,tam的评价是优。超过75%的活动度,则是良,日常的生活也是能够保证的。
大师级的tang法缝合能够达到85%的优良率,也就是缝合100个人,能有85个人恢复正常生活。这个数据,别说是无人区了,就是缝合难度更低其他位置的肌腱,也是非常难得了。
而在大部分的普通医院的普通优秀的医生手里,屈肌腱缝合能达到“可”的标准就很满意了,也就是活动度达到50%到75%。这个数据,只能说是手指还能用,很多事情都会变的有难度了,例如扫地,端碗,剥鸡蛋,几乎都难以完成。
可即使如此,许多医院的屈肌腱缝合,能达到“可”的标准的也不会有85%这么多。
凌然并不关心普通医院的普通医生们怎么做。
他的目标不仅于此。
但是,他也不确定自己缝合之后的成果如何,所以,只能尽可能的提高成功率。
“把皮往两边扯一下。”凌然用钳子扯住翻开的皮层,顺手递给吕文斌。
“哦,好。”吕文斌有点紧张,但还是顺利的将皮层挂在了边上。
重复几次同样的步骤,肌腱就彻底暴露在了凌然的视野中。
以他获得的大师级技能来判断,暴露的其实有点多了,但是,会因此降低难度,提高容错率。
患者的肌腱已经断裂了接近20个小时了,肌腱挫伤或损伤基本不可避免,势必降低成功率和优良率,凌然因此宁愿开一个大口子。
当然,也是他的开刀水平太初级了。
凌然再次观察暴露出的肌腱,依旧没有动手。
人体的屈肌腱,是手指能够屈伸的关键。每个人从手腕处,会分出五根屈肌腱,一直到五根手指的前端,若是看解剖图的话,就像是手腕上压了五根橡皮筋,然后连到五根手指处。
每根屈肌腱的粗细,大约就是一根苹果手机充电线的粗细,但弹性和强度极好。
而缝合屈肌腱的难度,就在于要保证它的强度和弹性。
强度是要保证肌腱不再断裂,弹性是保证它的功能。
失去前者是手术失败,失去后者也是手术失败。
凌然望着血糊糊,白生生的肌腱,脑子里转悠着几种方案。
他的水平不够,没可能在术前就考虑好怎么做,不过,现在花费的时间也不多。
很短的时间内,凌然就伸出了手:
“持针钳。”
王佳松了一口气,连忙将装好了线的持针钳递上,如果凌然再要一次手术刀的话,她都要为他担心了。
凌然找准了位置,毫不迟疑的将针穿了进去,动作比开刀的时候娴熟了几百倍。
如果做个形容的话,开刀对于凌然来说,相当于养牛。而缝合,相当于吃牛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