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师徒相商(下)
钟离昧又说:“两位师尊,可能韩师弟已经告诉你们,弟子惭愧,未征得你们同意,擅自做主拜丐帮帮主高九爷为师,学习武术。请两位师尊责罚。但我还没有加入丐帮。高九爷这次把丐帮帮主的信物帮鞭借给了弟子,允许我调动丐帮的一切力量为我云山所用。要不,我们把丐帮调来,让他们替我们守云山?”
卢生说:“你拜师的事情,我们听说了,你拜高九爷这样义薄云天的人作为师父,对于你,对于云山都有百利而无一害。你做的非常对,我们高兴还来不及,怎会怪你呢?但是你想调动丐帮的力量替咱们守云山,我们认为不妥。
丐帮的实力,我们不太了解。但是我想没有任何一个民间力量能强大到跟灭亡了六国的如狼似虎的秦国军队相匹敌。
如果我们把丐帮拉下水,他们会遭到秦始皇的疯狂报复,会死很多人,丐帮也会被官兵围剿的。
而且由他们守云山,能否得赢官军尚且两说,但是打起来要死很多人是肯定的。
他们与我们素昧平生,却要他们为了我们两个糟老头子去白白送死,于心何忍?
还不如让我们牺牲,让秦始皇消消气,此事就此打住,不好吗?
难道非要弄得血流成河,尸积成山?真要那样,我们活着也是生不如死,会永远愧疚不安的!”
钟离昧泪流满面,哽咽地说不出话来了。
他神色黯然地问道:“两位师尊,难道除了牺牲你们,就没有别的路子可以选吗?”
“甚么路子我们都合计过了,行不通。
蝼蚁尚且偷生,如若能不死,我们难道不想么?唉!”卢生微微叹了一口气,回答道。
钟离昧呜咽道:“那我留下来陪两位师尊,让他们都下山吧。”
卢生说:“你这孩子孝顺,我们知道,但是你这想法纯粹是意气用事。
你留在云山也只多一个人送死而已,于事无补。
而且更重要的是,你如果留在云山,这些孩子,我们俩交给谁?
他们都只服你,如果你不去带他们,他们一盘散沙,又怎么去应对外面如此险恶的情况?
你是他们的大师兄,今后带领这些孩子寻找活路的重担我们只能压在你肩上,尽管你还是个孩子。
我们没有别人可以托付,我们别无选择。
本来我们觉得你还小,是个孩子,力量稍显不足,把这么大的一个责任压在你肩上是不是有些草率了,心里也隐约有些担心。
但是现在你拜了高九爷为师,学了精妙的武术,手里又持有丐帮的帮鞭,可以调动丐帮作为强援,那么保护这些孩子的任务就非你不可,舍你其谁。
孩子,我们知道,这件事对于你来说太难了。但是我们只有把它交给你,才能放心,才能安安心心地上路。
虽然你年纪还少,但是我们知道你知书达理,见过世面,能成大事。
今后你要少喝酒,遇事要冷静,多考虑周全,我们相信你一定行的。”
从理性的角度,钟离昧知道,两位师尊的决定是对的。
但是从感性的角度,他怎么也不想眼睁睁地看着两位师尊就这么白白地去送死。所以,等卢生说完,他心情郁闷,半天没有回应。
“你不是知道要舍小我取大义吗?临头了你把道理全忘啦?”卢生看出了他脸上的犹豫,神情严肃地对钟离昧说。
钟离昧含泪点点头,双膝着地,伏地一拜。
他面色悲戚地回答:“弟子谨遵师命!”
钟离昧心痛不已,两位师尊待自己恩重如山,如果自己留在云山,替师尊去死能解决这个困扰云山的难题,他宁愿留下来等死的那个人是自己。
可是秦始皇恨的是两位师尊,指名道姓要官军捉拿的也是他们,他根本替代不了他们,再不情愿也无力回天。
事到如今,他无能为力,没办法再为两位师尊做什么。唯一能做的也只有保护好这1500个孩子,完成两位师尊的殷殷嘱托!
卢生又说:“咱们云山的孩子还小,势孤力弱,没有外援,万一官军逮住我们以后,还不肯放过你们,你们难免会遭了官兵的毒手。
丐帮是百年大帮,在此地根深蒂固,帮里人多势众,又是当地的地头蛇,消息灵通。
有他们作为助力,当可保你们安全。
你加入他们,就有一个强援,对你们有益无害。
你拜高九爷为师我们很高兴,你下山后回复高九爷,我们同意你加入丐帮。
我们也希望丐帮的兄弟大义相助,帮你保住六国的这一点血脉。
我们希望你不管在何等艰难困苦的条件下,都要坚持住,不要放弃这些优秀的孩子。
他们的父母把他们放心地交到我们手里,你一定要保证他们的安全,只有这样,我们在九泉之下才能安心。你一向知道以天下大义为重,自然也知道应该怎么做。”
钟离昧知道,这是两位师尊心存死志,临终托孤了。不由地泪如雨下,诺诺连声。
卢生又说:“你们下山后暂时还是化整为零,按平时的分组各自去不同的地方躲藏吧。
一是防止这么多人在一起目标太大,容易引起别人的怀疑。
二是万一官军逮住我们后不死心,还去逮你们,你们分散开来,他们要抓也只能抓住一队,不会被一网打尽。
至于说,你们下山怎么联络?最后的路怎么走?全靠你了,希望你能带他们走正道。”
钟离昧站在一旁无声流泪,连连答应。
卢生又说:“你跟我们学习制作丹药的时间太短。我们已经没有时间教你了,这两本记载了我和你师叔这些年制作丹药和修练道法心血的书我们也交给你了。在云山这些天我们也练了不少丹药,跟剩下的钱财一块交给你。你们在困难的时候会用得着。
钟离昧对两位师尊的大义钦佩不已,在地上磕了好些响头。卢生、侯生是秦国道行属一属二的道士,他们的炼丹术也是秦国最高超的,秦始皇给他们的待遇也是所有道士中最好的。秦始皇最信服他们,所以要他们去采长生不老药来炼丹。
现在他们把这些心得和技法都交给了钟离昧,实际上也是要钟离昧把他们的道法和炼丹术传承下去的意思。
卢生、侯生对道教的影响深远,至今云山仍为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云山上还有许多他们当年留存的遗迹。
在紫霄峰附近,有一片茂密的竹林,是卢生、侯生二位师尊所栽。此地就是他们曾经修炼丹药的地方。炼丹的地方要保持干净清洁,不染一丝尘土。否则练出的丹药就纯度不够,含有杂质,影响质量。为了减轻弟子整天打扫场地的负担,卢生、侯生在这里有意识地在山崖上横着栽种了一片竹子。这些竹子斜长着,形同扫帚,山风一吹,竹子摇动,竹枝竹叶将炼丹之地打扫得干干净净,不需要人工打扫。这里现在也是云山十景之一,叫做“竹坛风扫”。
清代舒作楫的云山十景诗中有一首《竹坛风扫》,是这样写的:
拂拭瑶台屈复伸,
乘风几倦化龙身。
此君抱节真潇洒,
不惹人间万斛尘。
炼丹需要用水,而且不能用普通的山泉水,必须使用带有灵气的井水。卢、侯二生在山中选了一个仙气浓郁的地方挖了一口井,这口井无论春夏秋冬,一直都是碧波荡漾,井水甘甜。奇怪的是,它从来不干枯也从不会有井水溢流出来。井旁常常云锁雾罩,视线飘渺。故称为“丹井云封“,也是云山十景之一。
关于“丹井云封”,曾在都梁建王城的明代朱王朱企銪写了这样一首诗:
绝顶池开一勺秋,
丹成抛去任云浮。
蒸然忽起空山满,
七十二峰翠欲流。
从这首诗里,我们了解到卢生、侯生炼丹技术特别高超,丹成之时紫气满山,霞光万丈,十分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