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小说>书库>古代言情>明宫小食光> 明宫小食光 第29节

明宫小食光 第29节

  “怨是怨过的,不过那毕竟是爹娘。再说,毕竟女儿嫁了人,就是别人家的人了。要不怎么说,生儿弄璋,生女弄瓦呢?”
  “这样不对的!”
  张羡龄很气愤,想要解释了一番道理,却见周姑姑一脸的茫然。
  她不知道娘娘为何生气,却下意识的请罪。
  “奴婢说错话了,请娘娘息怒。”
  张羡龄看着周姑姑,摇了摇头:“算了,说了你也不懂,快起来。”
  她望着窗外渐渐黑下来的苍穹,心里的落寞也同夜色一般,逐渐蔓延开来,有一种沉在水里的无力感。
  直到提起笔,将“和光同尘,与时舒卷”反反复复抄写了好多次,张羡龄心里那一股气方才渐渐平息。
  这时朱祐樘过来,将手搭在她肩上:“笑笑,我有一个惊喜要说给你听。”
  “什么惊喜?”张羡龄侧过身,看着他。
  “明日,你娘亲金氏会带着你的两个弟弟,来坤宁宫相见。”
  第39章
  天不亮金淑就起来了。
  张家五口人, 女儿张羡龄出嫁以后是四口人,四口人里,就数金淑起得最早, 没法子,一家子的事都要靠她操劳。
  金淑揉了揉眼, 在床上坐定,闭目养神, 顺便梳理起今日要做之事。盯着厨娘做早膳, 看着丫鬟收拾箱笼,叫张鹤龄张延龄这两个小祖宗起床,伺候丈夫张峦用早膳, 然后进宫去看女儿。
  想到久违见面的女儿,金淑嘴角闪过一丝笑意。
  她此生最得意的一件事, 就是养了一个争气的女儿。当时她嫁到张家,生下大姐儿张羡龄之后,连着四五年都未曾生育,婆婆总是吹胡子瞪眼、没事找事,丈夫张峦不直接说, 却长吁短叹自己的堂兄堂弟又得了个大胖小子。
  金淑性格要强,但无子却是心头的一根刺,听了再难听的话,也只能忍气吞声。于是金淑将全部精力都花在了女儿身上, 甚至动用自己的嫁妆, 给大姐儿延请女先生,读书认字,学琴学画。张羡龄的一手字,倒强过大半张家男儿。
  小女孩, 总有贪玩不想上学的时候。这时,她就将女儿抱在膝头,哭自己命苦,哭自己只有一个女儿可以依靠,一直哭到大姐儿乖乖去练字,方才止啼。
  几年下来,大姐儿的一手字,倒强过大半张家男儿。
  正在金淑扬眉吐气的时候,忽然受了当头一棒,婆婆买了一房小妾,抬进张家门。
  忍无可忍,金淑终于拍了桌子:“姓张的,当时你家求娶的时候,可是说过此生不纳妾的!”
  张峦以沉默相对,不发一言,只用歉意的目光瞧着她。婆婆倒冷笑起来:“年少时说过的荒唐话多了去了,我怎么不记得有这话?又没签字画押。退一万步讲,你进门五年了,只生了一个大姐儿,就是闹到族里,闹到公堂上,也没有拦住张家纳妾的理儿。”
  金淑气得浑身发抖,却无话可说,大哭一场,与张峦分室而居。
  谁知小妾进门一月,金淑却查出了身孕。这一回终于是个儿子,张峦起名为张鹤龄,全家上下,爱若珍宝,要什么给什么,少了谁的,都不会少了鹤哥儿一口吃的。抱着好不容易得来的儿子,金淑终于松了一口气。
  小妾也自然而然没了用处,成了一个打帘子、伺候吃饭的摆设。张峦看见她,就跟看见多宝阁上的花瓶一样,熟视无睹。
  在外人眼里,金淑与张峦还是和新婚之时一样,是一对恩爱夫妻。
  又过了几年,在大姐儿十五岁的时候,金淑又生下幼子张延龄,如今只有三岁半。张延龄年纪小,还没学会说“姐姐”两个字,张羡龄就进宫选秀去了,然后竟一去不回,是以他对姐姐几乎没印象。
  梳洗过,一身宫装打扮的金淑笑盈盈地抱起张延龄,同他说:“今日我们看姐姐去。”
  “姐姐是谁?”
  “你见了就知道了。”
  她望向十岁的长子张鹤龄:“鹤哥儿应该记着姐姐,对吧?”
  张鹤龄正在玩蛐蛐,不耐烦道:“记得记得,你总说我的字没她写得好。”
  金淑见他一心摆弄蛐蛐,蹙眉道:“别玩了,咱们等会儿就进宫去了。”
  张鹤龄不动,仍逗蛐蛐玩。
  金淑喊了两三次,他都没有反应,脾气上来,一把将蛐蛐罐抢过来:“你是聋了还是怎么?”
  张鹤龄不服气,伸长了胳膊想要抢回来,嚷嚷道:“还给我,这是爹买给我的!”
  “怎么了这是?”
  张峦匆匆从屋里出来,和稀泥道:“大过年的,闹什么闹。鹤哥儿你急什么,这蛐蛐又跑不了你的。淑娘,你把蛐蛐罐儿给我,我收起来。”
  金淑把蛐蛐罐给张峦,抱怨了一句:“老爷,你也得好好教鹤哥儿一些规矩。这要是进宫惹了祸,不给大姐儿添麻烦?”
  “大姐儿如今是皇后,哪里麻烦了。”张峦道,“何况鹤哥儿只是贪玩了些,人聪明着呢。”
  正说着话,宫中的内侍便来了,接金氏与张家二子入宫。
  张府门前,已停了两顶蓝色轿衣的暖轿,金淑正欲登轿,忽然听见张峦悄声对她说:“你记得同大姐儿提那件事。”
  “有合适的机会,我自会提的。”
  说完,金氏便坐进暖轿中,往皇宫去了。
  ***
  坤宁宫中,张羡龄坐在蒹葭堂前,发了小半个时辰的呆。
  听说金氏并两个弟弟要来,她的“惊”大于“喜”,一来她是穿越的,虽说继承了原主的全部记忆与情感,但面对着原主的家人,张羡龄难免会有一些心虚;二来她依稀记得,这两个弟弟长大以后,似乎是那种标准的反派型国舅爷,最后也没个好下场;最重要的一点是,她穿越前是独生子女,到了快二十岁的年纪,忽然多了两个弟弟,张羡龄完完全全不知道该如何与弟弟们相处。
  她回忆了好久,将脑海中与娘亲、爹爹以及弟弟们有关的记忆翻出来,细细品味。张家的规矩,一贯是娘教女,爹训子。是以管她管得最多的,是娘亲金淑。也许是因为很长一段时间内,金淑只生了一个女儿,所以待张羡龄格外严厉,就期盼她争口气。
  大弟张鹤龄则不一样,作为张家上下盼星星盼月亮才盼来的好大儿,他小时候一直是养在祖母身边的,后来祖母去世,重新回到爹娘身边,却还是一副霸王脾气。金氏每回要教子,他一装哭,便也下不了手了,更别说旁边还有一个拉偏架的张峦。纵使张鹤龄砍了领居家的树,打了学堂的同窗,到最后,还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至于小弟张延龄,她离家时还是一团孩子,完全没什么印象。
  印象格外深刻的,是祖母临终之前,拉着张羡龄的手,好好嘱咐了一番:“大姐儿,都说长姐如母,你一定要尽好长姐的责任,照顾好两个弟弟,让着两个弟弟。即使出嫁了,也要对弟弟们好,不要有什么事,谁给你撑腰呢?”
  想到祖母的耳提面命,张羡龄抿了抿嘴。
  焦急等待了许久,她终于听见宫人通传,说金夫人和两位小少爷到了。
  等到亲眼见着金淑,张羡龄原有的那一点疏离之感顿时烟消云散。金淑和她穿越前的母亲长得几乎一模一样,连左边眼睛下那一点泪痣的位置都分毫不差。
  金淑抱着张延龄,与张鹤龄一起按照宫中的礼仪给张羡龄行礼请安。
  “快起来吧,赐座。”
  几人在圈椅上坐定,金淑注视着女儿,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没瘦,精气神也好,她便心下稍定,看来大姐儿在宫中的日子还不算难过,这便好。
  一年多不见,母女见了面,倒不知从何说起。金淑摇一摇张延龄,教他叫“中宫娘娘”。
  张延龄很疑惑:“不是姐姐吗?”
  “从前是姐姐,现在是娘娘。”金淑拍了拍他的小手。
  张羡龄忙道:“没事,还是叫姐姐罢,一家人,也不必如此生疏。”
  张延龄便唤了一声“姐姐”,张鹤龄则把脸扭过去,不说话。
  金淑瞪了一眼张鹤龄,笑着说:“鹤哥儿如今习字,倒有了些长进,拣了几张好的,给娘娘看一看。”
  “随便写的。”张鹤龄急急地说了一句话,瞧着是漫不经心的样子,两只手却抓紧了椅子的扶手,偷偷看了一眼张羡龄。
  宫人将张鹤龄的大字呈上,张羡龄一张张翻过,看得很认真。
  “梅香,拿笔墨来。”
  她用红笔,将张鹤龄每一张纸上最出彩的大字圈了出来:“写得不错,这几个字尤其好,再接再厉。”
  张羡龄叫人赏赐了一方端砚给他,张鹤龄领了赏,却并不高兴,只皱着眉头。
  “怎么?你不喜欢这赏赐。”
  张鹤龄嘴角向下撇着,口气很冲:“没有,很喜欢。”
  张羡龄刚想说话,忽然听见张延龄闹腾起来:“放我下来,放我下来。”
  三岁半的孩子,哪里肯规规矩矩的坐着?见娘亲不肯放他下来,张延龄立刻使出了幼童常用的尖叫大法,声音之尖让张羡龄下意识的想要捂住耳朵。他一边叫,一边用小手扑腾着去打金淑,猴子一样闹腾。
  金淑很不好意思:“延哥儿太小了,坐不住。”
  “放他下来吧。”张羡龄顶着小孩子的尖叫声,大声说。
  这小祖宗落了地,立刻撒丫子转起来,摸一摸螺钿彩漆桌子,扯一扯水仙花的叶子。金淑原本想好好和张羡龄说两句话,见此情景,只能作罢,一边告罪一边去捉张延龄。
  张延龄以为大人在和他玩游戏,左跑右跑,咯咯地笑。
  张羡龄愣愣看着,这张延龄瞧着白白嫩嫩、可可爱爱,怎么闹腾起来,却这般厉害呢?她没有和这样年幼的小孩子打交道的经历,因此颇有些手足无措,只叫宫女帮忙去捉人。
  张延龄灵活得跟泥鳅一样,劲又大,横冲直撞的。宫女怕伤着他,也不敢用力,所以追了一会儿,还没追到。
  “你大爷的,吵死了!”张鹤龄“腾”一下起身,三两下捉住张延龄的衣领,把他一把提溜起来,丢进金淑怀里。
  小家伙笑了一阵,发觉自己被限制了自由,不能下地了,立刻哇哇大哭起来。
  最后,周姑姑拿着一盒子糖给张延龄吃,看在糖的面子上,张延龄终于消停下来。
  坤宁宫这才恢复了往日的安宁。
  正在这形式大好的时候,朱祐樘回到了坤宁宫。
  金淑忙拉着张鹤龄行礼:“给万岁爷请安。”
  “无需多礼。”朱祐樘观金淑与张鹤龄的模样,与笑笑颇有些相似之处,不由得起了亲近之心。
  彼此寒暄了几句,眼看到了用午膳的时辰,便叫宫人传膳。
  第40章
  等待进膳的时候, 金淑将自己带的贡物拿出来,头一样两双白色千层底缎面鞋,一双男鞋, 一双女鞋,样式相近, 简单大方。
  “这是妾身一针一线,自己纳的千层底鞋。手艺不好, 让万岁爷和娘娘见笑了。”金淑捧着鞋, 喃喃道。
  得到进宫的消息,她想了许久,要带什么东西作为贡礼。皇宫里定然是什么都不缺的, 要是送寻常的珠宝,更是可笑。金淑思来想去, 最后还是做了一对千层底鞋。她的家乡有这样的习俗,出嫁的女儿回门时,娘亲会亲手为女儿女婿做一对千层底鞋。给大姐儿的那一双鞋,金淑在三年前就开始纳鞋底了,她纳了拆, 拆了纳,折腾了一两年,这才将女儿的鞋做好了。
  只是没料到,张羡龄竟然选中了太子妃, 一入宫门, 什么回门之类的压根没有,金淑纳的这一双千层底鞋,也只好收拾在箱子里。
  隔了这么久,这双鞋终于送出手了。
  张羡龄试了一试鞋, 鞋底很柔软,大小分毫不差。她在银丝小团花地毯上走了好几步,回头向金淑道谢。
  “多谢娘,这鞋很合脚。”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