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小说>书库>历史军事>护国大将军> 055章 草原大乱

055章 草原大乱

  自从接到王铮的方略,皇上郑成就和诸位宰执,以及在京的各位柱国,甚至就连还在家面壁思过的代上柱国也被请了过来,连夜召开了个紧急会议。
  会议一直进行到了第二天的早饭后才结束,除了这些参加会议的人外,其他人均不知会议的具体内容,皇宫内各衙门的所有官吏,只知道从内宫里传出了几个字:微臣抹酱,带兵打仗。
  微臣抹酱,带兵打仗?啥意思?哪位同僚吃过抹了酱的馍馍后要去带兵打仗了?咋没听说过?
  只有兵部和工部等等有数的几个侍郎,好像模糊猜到了一点什么,估摸着是雁山出了什么事儿?所有的边境重镇里,最近也只有雁山卫偶有动作,比如调拨钱粮兵甲和调派两万轻骑之类的。
  另外,几位侍郎也从宰执们焦虑但却偶尔展颜一笑的神态中,猜到不会是太大的坏事,很有可能还是好事。宰执们焦虑不安的,应该是在等消息,等待让他们欢欣鼓舞的好消息。
  这几天,房相虽然推却了大部分的公务,但却唯有对雁山卫的消息情有独钟。
  不仅是他自己,还有兵部和其他各部的尚书同样也是。
  六部尚书均是副宰相,虽然也是各自主抓一项或者几项具体事务,但也都有权利知道并且参与大郑军事方针的制定和执行。
  这些天,六部尚书们也是一反常态,再也无心处理普通的公务,而都把目光瞄准了兵部,不时地派人打听兵部有没有新来的公文,主要是雁山卫的军情急报。
  可让他们都很失望的是,一个月内都没有雁山卫的军情急报,有的只是普通的公文。
  没有任何消息说明了两个可能,一个是,进入草原的那些将士已经被全歼了,没有一个活着回来。这是最坏的猜测,但也是让皇上让房相,让六部尚书最不能接受的猜测。
  “不可能,草原浩瀚无边,太过广大,我大郑一万两千余将士进入草原,和大海里滴入一滴水也差不了多少,那些将士是从近十万人里经过层层选拔,才挑选出来的百战悍卒,不可能一个也回不来,没有消息本就是好消息。”
  最近一个月,房相的胡子头发好像又白了一些,为了这个草原方略,他日夜睡不安稳,即便晚上回了家,他也让家人随时打听雁山卫的军情急报,随时告诉他。
  皇上和六部尚书基本同意房相的猜测,没有提出不同意见。谁也不想有任何意外发生。
  另一个可能是,草原太大,人口太稀少,消息太闭塞。即便西边的一个部落被屠了全族,东边数百里外的其他部落,最快也是十天后才能得到消息,并且还是碰巧有商人,或者其他的人碰到了才传出来的消息。
  否则,现在哒突所有部族的人们,正忙着自北往南迁徙,正准备找一片好牧场放马牧羊,在没有军事行动没有大量哨探的情况下,不可能像战时发现情况那么快。
  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宰执们勉强都相信了这个说法,然后各自回衙,各做各的事。各自依旧焦急地等待。
  又半个月后,雁山卫终于有消息传来,就像他们给王铮的公文一样,卫晃给他们的这个公文也是特别简单,只有四个字:草原大乱。
  没有说明没有解释,甚至都没有稍微安慰宰执们一下的猜测。
  “哈!皇上,以老臣看,这是个好消息。”正在举行的朝议紧急暂停,皇上又把代老将军以及其他在京的高级将领紧急招到偏殿,召开临时军事会议。
  会议上,房相作为当朝首辅,自然是首先发言。
  “房相,怎么说?你细细讲。”皇上郑成是个有道的明君仁君。通常,他都是仔细聆听朝臣们的所有意见和建议,经过认真斟酌后,才最后发言决定该怎么办。这次也不例外。
  “皇上细想就会明白,草原大乱,雁山卫的公文里却没有细说草原大乱的原因。老臣猜测,应该是这样,此消息不是我大郑进入草原的将士报给燕山卫府的,而是道听途说来的,没有根据的情报,有可能是子虚乌有。所以,雁山卫不敢用军情急报,而只是一件普通的公文。此其一也。”
  “其二,草原为何大乱?应该是方略所说的战术已经成功,或者说是部分成功,这才导致草原大乱人心惶惶。”
  “可微臣抹酱的方略说过,哒突人围堵不到我大郑进入草原的将士,必会围魏救赵,派兵攻打信州庸州或者是林州,为何到现在还没有动静,微臣抹酱算错了吗?”郑成焦急地问道。
  “这个还不好说,皇上,以臣猜测,我大郑将士主动进入草原骚扰破坏,哒突狼王必然大怒,前期,他肯定会派重兵围堵,可我大郑的将士们运用游击战术避实击虚,在哒突各路大军的围追堵截中见缝隙就钻,他们没有任何办法,后来才会下令攻我信州庸州林州一线,以解草原燃眉之急。皇上,算算时间,假如真如微臣抹酱所料,最近这几天,雁山的那三个州,也该看到哒突大军的踪影了。”
  房相猜测的不错。就在偏殿正在召开军事会议的时刻。永州城头,王铮冷眼看着北面缓缓涌来的哒突大军,突然笑了起来。
  “王副总管,哒突已大军压境,你不思退敌良策,却因何发笑?”郑耀神情紧张地手扶垛口,看着黑压压一眼望不到边汹涌而来的哒突军,不解地问道。
  这种危急时刻,王副总管居然还能笑得出来,果然还是年轻啊!这就叫初生牛犊不怕虎吧!
  “呵!郑知府莫怕,哒突大军仓促而来,粮草辎重肯定准备不足,他们三五天内攻不下庸州,必会撤军。只可惜,我手里现在的轻骑太少,要不然,我就给他再来一次林州之战的翻版。”
  “可是,庸州不比林州,林州北城墙建在山口之中,尚不足一里,我军据险坚守,实在是占了大大的便宜。可庸州北城墙近五里,咱们城里这三万余人马,如何能抵挡得住哒突大军的拼死猛攻。”
  “无妨,有杜老将军防守庸州,可确保庸州不失。”经过上次的庸州之战,王铮对庸州守将杜严的防守能力很有信心。
  杜严今年五十岁整,正是老当益壮的好时候,他也是先朝老臣,曾跟随过郑成的父亲南征北战东挡西杀数十年,作战经验丰富,也算是百战名将。如果仅是死守庸州的话,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王副总管过奖了,老夫愧不敢当。不过,郑知府无须担心,末将观哒突大军,也不过五六万人而已,仅凭他的五六万人,就想拿下老夫把守的庸州坚城,呵呵!哒突狼王也不过是想想而已。”
  杜严轻蔑地看着城外正在列阵的哒突大军说道。
  他也看出来了,这次哒突大军的确是准备不足,要不然,他们不会这么着急地刚来就想攻城。看来,哒突狼王这是想一鼓而下庸州城,逼迫深入草原的大郑将士撤军。
  杜严也想错了,哒突大军只是在城外列阵,却并没有攻城,甚至都没有安营扎寨做长期攻坚的打算。
  王铮猜不透哒突人的目的,杜严和郑耀就更猜不透了。
  就这样,两军对峙了三天,哒突军也只是小规模虚张声势地佯攻了两次,其他再无任何动作,依旧是不扎营,不猛攻,但也不撤军。
  这三天,王铮只打算死守,都没派一兵一卒出过城。他在城门楼上看着对面的哒突大军,对面的哒突人也每天派出数千人防止庸州城出兵骚扰,双方人马大眼瞪小眼互相对视,却都没有任何稍大一点的动作。
  庸州城的对战双方,出现了大郑战争史上从没有过的诡异。
  又是三天后,一份信州军报被十万火急送上庸州城头,王铮查验了火漆,确认无误后撕开军报看了看,然后转身递给了郑耀。
  “呵!果然是围魏救赵,只是,他们这次的目标是信州,信州城不高墙不厚,倒确是不太好守。不过,有我大郑四万余将士在,有卫将军亲自坐镇,也可保信州不失。”
  “王副总管,这份均报上说,信州势危,你怎却说信州可保不失?”郑耀抖索着军报问道,神色已稍显惶急。
  这是和王铮在一起,他对王铮还有信心。要不然,他这个从没上过战场的文官,怕是更为惊慌。
  “嘿嘿!信州受近八万哒突大军彻夜猛攻,势危是必然的,哒突狼王想尽快拿下信州,逼迫我草原上的将士不得不回援,以解草原各部族民众之危。可他想错了,深入草原的将士们不可能知道信州庸州的战事,更不可能轻易地就回来,我早已对曹将军下令,就是这三个州都打烂了,他也不用管,必须得达到我们的战略目的。”
  王铮摸着上午刚刮的光溜溜的下巴,看着城外耀武扬威的哒突军慢慢地说。
  “卫晃的确是提到了信州势危,可他也说了,他今早上吃了四个包子一只羊腿,他都有空吃包子啃羊腿了,信州再是危急又会到什么程度?这不过是他这个文官转为武将的家伙,很少见到最是惨烈的攻城战,有些心慌罢了。信州的形势,还没到即将被攻破的最危急时刻,不用理他。回信就说知道了就行,别的别和他废话。不受到点刺激,不经受磨练,他就永远被人嘲笑是个瘸腿将军,永远也难独挡一面。”
  的确如王铮所料,信州城的守城战确实很艰难,但也确实没到最危急的时刻,信州庸州林州,三座城池数信州最难守,但信州人口最少并且也是最为贫穷,也没有像林州那样储存钱粮的大库,历来就不是哒突人攻击的主要目标。
  这一次,王铮为防万一,还特意给信州多派了一万多兵马加强防御。哪知道王铮也想错了,哒突人的主攻方向,居然抛下庸州和林州这样人口多有大库的城池,而选择了处在黄土高原上最为贫瘠的信州。
  恰巧,奉命防御信州的还是最没有作战经验的瘸腿将军卫晃,王铮虽然很是淡然地和郑耀说话,可他只是为了稳住郑耀的心,他的心里,也在为信州担心。
  王铮担心的,倒不是怕卫晃不指挥防御守城,他最担心的恰是卫晃瞎指挥。
  卫晃是文职转为武职的瘸腿将军,他的作战经验和百战沙场的信州守将严阔相比,怕是大有不如。
  可卫晃偏偏还是卫府的首官,严阔也得听他的军令行事。王铮现在期待的,就是卫晃只把自己当成一面旗帜,只为鼓舞军心才坐镇信州,或者把自己当成一个小兵,在城头和哒突军奋勇拼杀,这也是王铮曾经专门交代过卫晃的话,他不想让卫晃当成主将而瞎指挥。
  唉!失误,绝对的失误,我千算万算,却没算到哒突军的主攻方向会是鸟不拉屎的信州啊!看来,我还是太年轻了,战争经验不足,以后还得加强学习。
  王铮暗恼但却不敢表现出来,现在,庸州的数万将士都看着他,城外的哒突大军也看着他,他的一举一动,甚至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关系着庸州的得失,他不敢不小心,不得不谨慎。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