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小说>书库>历史军事>宋仕妖娆> 第一百七十一章 大理第一人

第一百七十一章 大理第一人

  彩云之南,并非是处处见彩云。
  尤其是寒冬。
  在乌蒙部就和大理的迎送使会面,双方本着友邦的精神,友好交流大醉不归……其后共同启程,前往会川府。
  大理迎送使是一位叫段昭平的王室子弟。
  可见大理对大宋使团的重视。
  只不过段昭平看到那一千神卫军护卫后很是吓了一大跳,还以为大宋使团是来大宋打架的,别看神卫军只有一千。
  一千破一万,对这股精锐中的精锐而言,完全存在可能性。
  皇帝亲手打造出来的禁军,岂可等闲视之。
  到了会川府,短暂休憩两日,歌舞宴席不休,大宋使团和大理迎送使们那个勾肩搭背只差没有兄弟相称了。
  这基本上反应了两国的交往状况。
  一路上倒是没出什么幺蛾子,于是乎休息两日后,使团整装出发,前往大理。
  因早有分工。
  李凤梧和王之望清闲得很,和迎送使的往来交谈,都交给了柳子承和钱象祖,这俩人也没让李凤梧失望,表现的不卑不亢。
  既没有辱没大宋的高傲,也没有凌驾大理的卑微。
  于是乎愉快加轻松的,在春节还有四日的时候,赶到了大理。
  遵循礼制,抵达大理的第一日,接见使团的将是大理朝堂比王之望高一个层次的大臣来接见,所以别说大理国王段正兴,就是相国、中国公高寿昌也不会出现。
  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高寿昌来了。
  彩旗飘飘,歌舞妖妖。
  这位大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或者说实质上的一人之上亦是万人之上的相国、中国公并没有去迎接使团,而是晚宴准备妥当之前,才出现在国宾馆。
  段昭平似乎早就知晓,并无意外,也备足了相应的仪式礼节。
  比如主位……其尊贵豪华程度,不亚于皇帝标准。
  几百精兵护卫着十六抬的大轿到来,这位当今大理实质上的主宰者面容沉静的走下轿子,四十出头的高寿昌已有白色鬓发。
  顾盼间官威隆重。
  除去大宋使团诸人,大理臣子无人不低头,不敢和他对视。
  王之望和李凤梧并肩而出,同时对高寿昌行礼,“大宋使臣王之望、李凤梧见过中国公。”
  两人的心里同时窃喜。
  从高寿昌一出现,两人就预感到此次出使大理,怕是要成事。
  以他的地位,原本是不应该此刻出现的,但却亲自来了,说明一件事:高寿昌也很在意大宋的这次出使。
  大理国早知晓大宋使团名册,倒是不奇怪使君李凤梧的青葱。
  况且大宋除去大使节,其余三位使臣都极年青,能作为使臣来大理,高寿昌当然不会轻视任何一人。
  不过高寿昌还是仔细打量了一阵李凤梧,回礼道:“两位使君不必多礼,请入内就座。”
  柳子承和钱象祖识趣的没有上前见礼。
  宾主入内就坐。
  待丫鬟们斟酒,高寿昌端起专属于他这个档次身份的高脚琉璃杯,不疾不徐的对众人道:“诸位使君远道而来,本相代表陛下敬诸位一杯!”
  说完浅酌一口。
  李凤梧等人不敢怠慢,纷纷以袖遮口,将杯中美酒一饮而尽。
  高寿昌敬酒,他只喝半口,不代表你就能只喝半口,为表示尊敬,哪怕酒量再不好,这第一杯也得一饮而尽。
  不从国家大小而论,但从低位身份,高寿昌的身份地位远远高于大宋的相公们。
  说他才是大理皇帝都不遑言过。
  放下酒杯,高寿昌终于浮起一抹淡淡笑意,“大理不如上国,酒食薄鄙,还望使君们不要见怪,但请用筵,若有招待不周之处,还请海涵。”
  大理和大宋交好,但并非属国关系。
  称呼为上国,也昭显了这个时期大理对大宋的态度。
  王之望起身哈哈一笑,“相国客气,我等再次敬您一杯,打扰之处,还请见谅。”
  李凤梧等人只好起身,又一杯饮下。
  高寿昌端起酒杯意思了一下,待大宋使团众人坐下后,这才笑着道:“久闻大宋雏凤,未及冠而中探花,使金,于宿州气得刘仲洙吐血,在毫州沽月山更是舌战群儒,气煞金国四元状元孟宗献,今日一见,果然是人中天骄!”
  王之望笑了笑,淡定的吃着面前的大理美食。
  后面若非被高寿昌提起,或者需要自己出面,基本上没自己什么事了。
  话说,高寿昌果然不简单,身在大理,竟然将使团的情况摸得如此透彻,一下子就看出了使团的核心人物,上来就找到李凤梧寒暄。
  若是早一两年的李凤梧,哪怕是中探花前后,李凤梧都会受宠若惊。
  不过现在……连大宋天子都想见就见,何况一个高寿昌。
  不卑不亢的笑道:“中国公谬赞,非在下天骄之才,实在的刘仲洙、孟宗献之流徒有虚名,我大宋人才济济,胜我才百千倍者甚众,远的不说,但说本科状元郎木待问、榜眼黄洽,那都是千古难逢一见的大才之人,中国公谬赞,在下实在受之有愧。”
  先低调一点,毕竟这货是大理第一人。
  高寿昌哦了一声,“可惜了,不能得见能凌驾于大宋雏凤的千古大才。”
  李凤梧哈哈一笑,“大宋与贵国世代交好,友邦事密,今后必然会有机会,且大理人杰地灵,想必亦有不少绝代天骄,中国公可莫要舍近求远。”
  都是些不痛不痒的屁话。
  事实上两人此刻的交谈,真的都是废话。
  不过高寿昌可不是来说废话的,话锋一转,笑里藏刀的道:“李使君谦虚了,使金之威犹在耳畔,本相亦心有戚戚焉。”
  这就是在探视大宋使团的目的。
  李凤梧心中暗凛,这个场合当然不能直说,只好使出太极,“中国公折煞在下了,金国乃虎狼之邦,觊觎我大宋大好河山,在下使金,自当抱着风萧萧兮易水寒之情怀刀藏剑而去,贵国与我大宋世代友邦,在下来大理,怀中无刀,胸中无剑,仅有一颗愿两国长远久情、共筑盛世繁华之心耳。”
  明确的告诉高寿昌,相国大人不必担心,大宋此次使大理,并非是要来闹点什么,而是怀着友好交往互通商贸的初衷。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