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小说>书库>历史军事>古代科举之路> 古代科举之路 第106节

古代科举之路 第106节

  当天下午,天子就派人往霍家送了不少上品药材,还有一些精致摆件。一同去的,还有太医院院正。
  而过了两天,天子又下口谕,文绉绉一大堆,但中心思想就一个,孩子要以教化为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武力不可取。
  紧跟着又正式下旨,伴读虽不及王孙贵重,但亦是父母心头肉。更有古语道,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因此,王孙犯错,不许旁人代受。
  先后两道旨意,就差没有指名道姓。
  李少师一口气没上来,也躺家里了。
  霍英得意洋洋的把这事写进信里,让人寄给秦遇。
  秦遇不喜反忧,天子偏袒霍英,的确是件好事。但是如此这般,霍英的名声在文人那边,肯定不好了。
  秦秀生也通学问了,他见状不解:“遇弟,你为何这般神情,霍小公子出了口气,该高兴啊。”
  秦遇与他道:“文武素来不合,任何一点小矛盾都会放大。”
  秦秀生不以为然:“那总不能干等着挨打吧。”
  秦遇想想也是,就是圣人再世,恐怕也不能让所有人喜欢。
  他只是有点担心霍家,天子年龄大了,目前来看,天子倚重霍家,但太子呢?
  这些隐忧,不能外道。
  秦遇拿起其他的信件,上面写着霍英不懂的问题,秦遇略做思量,就提笔回答。
  他很快把回信寄了出去,紧跟着妻子的信也送了来,其中也提到了霍英之事。
  果然如秦遇所料,言书通过言父,知道了其他文官对这事的看法。一半以上文官,都对霍英不满。准确来说,是对霍家不满。
  不是每一个文官,都会关注战士守卫边关的困苦,他们只能看到自己寒窗苦读十几载,只知道自己读书辛苦。
  他们认为太平盛世,压根不需要武将,文官出力更多,天子却偏袒武将,心里不平衡。
  信件末尾,言书委婉的问了一下秦遇监督的工程,还有多久结束。
  秦遇心里估算了一下,大概在十一月吧。
  然而后续收尾工作完成的很快,十月份就做好了,秦遇请了陈南王的遗孀,令道士择了一个好日子,把陈南王迁入陵墓,随后又请高僧念经超度。
  一切都进行的十分顺利,而相比原本的工期,秦遇居然缩短了一半,郡守他们都是震惊的。
  郡守到底为官多载,三班倒制,郡守最初没明白,但时间久了,也看懂了。
  他心里惊讶秦遇的巧思,对这位年轻的钦差高看了两眼,连秦遇把账目做的太清楚,让他们没油水可捞,他都没那么生气了。
  大抵人还是佩服有真本事的人。
  至于使坏,或者故意拖后腿,郡守又不是脑子进水了。如果后续查出是人为破坏,拖延工期,秦遇跑不了,他也要受牵连。
  之前他想托人掺秦遇,是因为他觉得秦遇的处事方式不对。秦遇自然要担全责。
  但人祸,牵连就广了。
  再说,能做地头蛇,谁想上面压着一座山。他发现秦遇的三班倒很有效之后,也没其他想法了,就盼着秦遇早日完工,早早离开。
  但谁能想到秦遇会送郡守大人一份“大礼”呢。
  秦遇在此地一年多,也察觉到郡守的影响力太大了,于是密函中给天子讲述了此事。
  这厢秦遇圆满完工,给工人结算银钱后,他带着人马回京。
  郡守还没高兴两天,朝廷就派了一位总督过来,正二品官员,大了郡守好几级。
  郡守:………
  新总督上任,何止三把火,不消半月,以各种名义就把郡守的势力打散了。
  第108章 吏部验封司主事
  大气庄严的金銮殿上,秦遇这个七品小官,第一次得到天子召见,那道绿色的身影,在一片绯色,紫色官服中,格外醒目。
  秦遇低眉敛目,行至大殿中央,官袍一掀,行大礼道:“小臣秦遇,拜见圣上,圣上万岁万万岁。”
  “爱卿平身。”天子的神情少见的和缓。
  秦遇起身后,将工程之事,再次叙述了一遍,他口齿流利,主次分明,连声音都是悦耳的,诸位大臣不知不觉就听入了神。
  直到秦遇说完,诸位大臣才回神,他们看着殿中站的笔直的身影,心情有些微妙的复杂。
  现在的年轻人真是能干啊。
  李阁老笑道:“秦大人缩短一半工期,圆满完成任务,可见是极有才干的。”
  天子颔首,片刻后,沉吟道:“翰林编修秦遇,督造陈南王陵墓修建扎实,工期短,令陈南王早日安息,以抚朕心,记大功一件。今日特擢升其为吏部验封司主事。”
  天子话音落下,殿中官员有七成都同时看向了秦遇。
  吏部验封司主事?
  天子居然擢升秦遇为吏部验封司主事。
  众人的心情就像大晴天出门,结果遇上了绵绵细雨,但没多久又看到了一个凉亭,忙不迭过去避雨。
  心绪起伏,整一个不能对人言。
  言父虽为四品京官,在外面还能唬唬人,但是在金銮殿上,却是在百官末尾。
  他在队伍中,遥遥看着殿中的青年,又震惊,又有一种与有荣焉的自豪。
  这么出色的青年,是他的大女婿。
  秦遇升为吏部验封司主事,这里就要提一下吏部和其他部门。六部是一种简单的说法,他们要处理整个大成朝大部分事务,事情是繁多而劳重的。司就由此而生。
  单单一个工部之下,就有十三个司。
  一个司的最高长官是xx郎中,郎中之下是xx员外郎,随后才是那一部门的主事。
  换句话说,主事算是最低的一个主事官员,手下也有吏供他吩咐。
  虽然这跟秦遇当钦差时,手下管一大堆人没法比,但是对比之前翰林院编修,秦遇现在确实是实实在在有权力了。
  吏部主事,正六品京官,秦遇从一个翰林编修,一跃成为吏部验封司主事,可谓连升两级。
  这升官的速度,在年轻一辈中,也是佼佼者了。而在年轻的世家子弟中,秦遇也丝毫不逊色。
  李阁老之孙,状元李丕,如今任礼部员外郎,从五品京官。
  李丕本来起点就比秦遇高,翰林院修撰,本就是从六品京官。
  后来李丕入六部观政,能力出众,又有李家的背景,升官快,不过是意料之中的事。
  相比之下,张和在李丕的光芒之下,则要稍微暗淡几分。
  张和如今任户部南中清史司主事,他仍然是京官,主要是负责京中跟南中那边的交接事务,工作还算清闲。
  李丕和张和,一来,他们本身是能力出众,二来,不能否认,他们的确得了家里的庇佑。
  等他们以后出息了,又会回馈家族,这就是世家大族的生存之道。
  而秦遇若不是当初被推出去挡木仓,因祸得福,因为立了功而连升两级。或许他现在已经被李丕和张和他们甩下了。
  这是没办法的事,普通人只能拼尽全力去弥补。
  再说六部,吏,礼,工,户,兵,刑。吏部的权力和威望都是最大最高的。
  天子把秦遇调去吏部做主事,又何止只是表面上升了两级那样简单,暗地里的好处多着呢。一是秦遇可以趁机结交人脉,二当然就是众人心照不宣的各种孝敬了。
  一时间,还真的分不清秦遇这个吏部验封司主事,和李丕那个礼部员外郎,到底谁更风光一点。
  现在,虽然秦遇升了官,但是官级有限,这金銮殿上,仍然没有他的位置。
  所以,秦遇受封结束之后,秦遇就退下了。其他大臣们继续向天子禀奏国家大事。
  秦遇从宫中出来,几乎是他前脚刚到家,后脚圣旨就到了。
  海源笑盈盈的脸出现在秦家人眼中。
  他好声好气道:“秦大人,携家眷听旨吧。”
  秦遇携一家人跪下,听着海公公念着文绉绉的旨意。
  “奉天敕命,吏部验封司主事秦遇之母,温良敦厚……”
  秦遇已经升官,这圣旨就是敕封秦遇的母亲和妻子。
  敕命文书一共有两份,一份是给张氏的,一份是给言书的。
  这两份文书与其他圣旨也是不一样的,文书是由江南织造局所做,用的葵花乌木轴。
  除了文书,还有金银赏赐。
  张氏接过文书的时候,人都是茫然的,她没想到有一天,自己还能得到天子的敕命文书。
  那是天子啊,她以前想都不敢想。儿子当官后,她被别人尊称一声老夫人,都觉得恍惚,整个人像踩在空中,有些美好,但更多的还是不真实。
  海源笑道:“秦大人,洒家的任务完成了,就先行回宫了。”
  几次都是这位海公公来传旨,秦遇心里动了动,借着送人的功夫,从袖中取出一个玉扳指。
  “这玉扳指是我在陈南王封地时偶然得到的,不算名贵,胜在雅致,可惜我是个俗人,不会欣赏。如今见着公公,发觉这扳指跟公公倒是更配些。”
  海源眸光闪了闪,假意推辞一下就收下了。
  等送走了海公公,秦遇回到家中,让人关了大门。
  张氏再也维持不住镇定,抱着敕命文书又哭又笑。言书稍微好些,但从她握着文书的力道来看,也能看出她内心的不平静。
  张氏只觉得敕命文书是一种荣誉,但言书知道的更多些。
  有了这份敕命文书,以后那些高官夫人的宴会,她们也可以参加。
  当然了,如果是宫宴,或者皇后主持的宴会,就有点不够格了,得等她们升到诰命夫人才行。
  敕命夫人没有实职,但是却有月银了,虽然银钱少的可怜。但谁指望那份月钱维持家用啊。
  阿珠激动的看着她们大姑娘,又高兴又佩服,她们大姑娘的眼光实在是太好了。
  大姑爷有本事,又体贴温柔,老夫人还和气,对她们姑娘也好。阿珠没敢对其他人说,但她私心里,的确是真真觉得,她们大姑娘嫁到秦家,当秦夫人,可比做言家大姑娘更幸福些。
  她们姑娘在秦家的笑容,明显也更多。虽然有时候她们姑娘也会因为思念大姑爷而偷偷垂泪。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