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小说>书库>玄幻奇幻>新书> 第349章 江东子弟多才俊

第349章 江东子弟多才俊

  “文叔,当真要离寡人而去么?”
  腊月时,自号“徐州牧”的刘秀再度婉拒了广陵王刘宏恋恋不舍的挽留,广陵虽然好,但这里的温柔舒适他不敢长享。
  且说,初冬的时候,刚靠着狐假虎威,从临淮太守侯霸手中得到兵权的刘秀丝毫不敢停歇,立刻响应了末代广陵王的求救。他带临淮兵击江中贼,救得广陵城,帮广陵王恢复了四县,又令麾下的冯异担任广陵都尉,守备此地。
  靠着临淮、广陵两处富庶之地,理论上,刘秀控制地盘的人口也已有百万,但他并不满足于此。
  广陵太小了,只是一个跳板,他真正的目标,还是邓禹在与他问对定策时,瞄准的会稽郡!
  “临淮豪强尚未完全归心,北方的彭城、东海尚有赤眉别部及梁王、董宪混战,以吾等现在的实力,不可与之争也,而西方有自称‘淮南王’的李宪,亦是兵多船众,亏得他被更始遣将讨伐,无暇东顾。吾等就要趁此良机,先取吴、会。”
  世事急迫,刘秀眼看经过月余时间,广陵局势差不多安定下来了,又让能文能武的王霸带着铫期、祭遵留在临淮,自己则带着朱祐、邓禹等班底,从广陵郡江都城渡江南下,前往会稽。
  “未来大江,不信其大也。”
  刘秀也算走南闯北见识颇多,自诩几个有名的大渎如淮、济、汉、河都曾游历,可如今才知道。
  “其余诸渎,加起来都不如大江宽阔!”
  乖乖,这还算冬天水小的时候,便望之无际,船要行驶半个时辰才能抵达南岸的丹徒县,真叫刘秀叹为观止。
  也只有这样的天险,能够拦住北方盗寇和觊觎者吧?
  但会稽的情况,比起乱哄哄的北方其实也好不到哪去。王莽时,这里有个大盗叫瓜田仪,比绿林、赤眉举事还要早,搅得扬州不得安宁。只是后来瓜大盗死去,部众分散,一部分投降了庐江的大尹李宪,另一部分则转移到了西面的丹阳郡,会稽本地只剩下些杂寇。
  刘秀此番南来,因为船只有限,仅带了三千兵卒,但收拾些许小盗足矣,没废多少功夫,就从会稽最北面的丹徒县,打到了一度被王莽改名“有锡”的无锡城。
  和长江边草泽芦苇、鹤唳阵阵,充满了荒芜和野蛮的气息不同,无锡等地已经十分繁荣,到处都是空空如也的水田,平原沃野,里闾密集,堪称鱼米之乡。
  也未见到断发文身的山越人,经过楚、汉几百年开发,会稽也是人口超过百万的大郡了。本地发式服饰与中原早已无异,儒学也传播得不错,曾诞生庄助、朱买臣等汉武时的大臣。
  要说不一样的地方……无非言语拗口难懂了些,当地水网交错,吴人以舟为马,就连出门都驾驶一艘竹筏。
  再往前,广袤的震泽(太湖)就在眼前,烟波缥缈,刘秀看愣了,想起自己的老朋友来。
  “庄(严)子陵说过,他离开太学后,要效渔父,来此隐居。”
  那些披着羊裘在泽中垂钓的人,会不会是自己的老舍友呢?
  但刘秀顾不上多想,一路进抵会稽首府:吴县城下。
  抬头仰望,刘秀惊觉,这城居然修得赶得上宛城了。
  光是它的北墙,就足有六七里,整个城池周长近四十里,且北面还嵌套一座小城,亦周长十余里……
  “本以为广陵作为荆吴之都,就是南方最大的城,不曾想,只有吴县一半大小啊。”傅俊等人过去还瞧不起江东吴越,以为蛮荒之所,岂料这吴县竟如此气派。
  作为军师,邓禹脸上一副“我没说错罢”的得意劲,说道:
  “春秋时,吴王阖庐已败楚,大霸江淮,乃委计于伍子胥,使之相土尝水,象天法地,筑小城周十里,后吴王夫差又在小城之外加筑大城,周四十里。”
  “十年后,越王勾践灭吴,亦以姑苏为都城,为越国南都。到了楚春申君时,又经营此地十数年,如今的吴县虽只是一郡之都,却堪称东南一都会,光是城门,就有八座。”
  会稽郡十分之一的人口,都集中在这座城里,他们没有去据说吊过伍子胥眼珠的南门,而在北边的“望齐门”驻军,打着汉旗,刘秀让人大喊。
  “吾乃大汉更始陛下扬州牧刘秀,奉诏徇行江东……”
  好家伙,他在江北还是徐州牧,到江东就变扬州牧了!
  吴郡虽然早就拔了新朝旗帜,也知道王莽败亡的消息,但因为李宪、赤眉、江盗阻隔,更始迟迟没有派人来传檄,今日见此情形,面面相觑,上头白发苍苍的老太守只让人传话……
  “自入秋后起,本郡已经来过三位扬州牧、五任会稽太守了……皆乃盗寇渠帅冒充,入城后奸淫掳掠,为吴地诸姓所驱,如何证明汝等为真!”
  刘秀一愣,和邓禹等人面面相觑,哑然失笑,感情还有人比他们更早来骗啊!
  他的任状、印绶都是在广陵时伪造的,且让广陵王的弟弟帮忙喊话,告诉会稽人刘秀助他们破江上盗贼,保得广陵平安之事,但城中依然不信,只吊了箩筐下来,让刘秀派人去详谈。
  两个人同时出列:“明公,让我去!”
  却是邓禹和朱祐,说完后看了对方一眼,邓禹拊掌笑道:“妙啊,若是仲先与我同去,可事半功倍!”
  “汝等都是文士……”傅俊有些着急,万一这会稽太守心存不良要加害如何是好?总得有个能护得他们杀出来的。
  刘秀却让邓禹说说缘由。
  “来之前,臣等没少打听这位会稽太守。”
  邓禹说起太守鲁伯的事迹,如数家珍。
  “此人乃是琅琊人也,乃是《易》经施氏之学的传人,与哀帝时的丞相张禹是师兄弟。”
  曾经在太学当过讲师高弟,差点就能混进经学核心圈子的朱祐捋须道:“鲁伯如今年已七旬,兴致都在这吴会之地传播儒学上。”
  他看着邓禹笑了:“我虽然不才,也做过太学高弟,算是半个五经先生,而仲华更是年少高才,精通五经,对易也颇有研习。”
  邓禹颔首:“吾等入城,虽不持一兵,只要投其所好,谈谈五经,晓之以利害,准保这鲁太守开城相迎!”
  攻城略地有时候要靠兵丁强攻,比如对付丹徒的江盗;有时得靠刘秀卖身拉关系展现个人魅力来骗,诸如临淮;偶尔还得他抬出汉家皇族身份,譬如广陵。
  而这吴县如此坚固,强攻不可取,里面的人也吃一堑长一智不信任何印信了,只能以口舌五经说之。
  刘秀颔首,让二人入得城去,他也没闲着。则让众将校,勒令军纪散漫的临淮兵们装装样子,在吴县望齐门前排排坐,唱起一首“大风歌”来!
  当“大风起兮云飞扬”唱到第十遍,大伙已经困得只打瞌睡时,朱祐、邓禹终于出来了。
  他们这次不是像葵菜、雹突一般用篮子吊下来,而是从敞开的城门里昂首而出,而白发苍苍的会稽太守鲁伯,则高兴得一手拉着邓禹,一手拉着朱祐,携手来到面前,朝刘秀行礼。
  鲁伯虽是老儒,但他腰上,也挂着一把柄上错金,且用蚕丝编织缠绕缑绳的辘轳剑:“听闻刘州牧率兵救下广陵,又驱逐丹徒、曲阿盗贼,实乃齐桓公存邢救卫,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老朽却失礼如此,真是大罪!”
  刘秀立刻应道:“区区列侯,岂敢以齐桓自居?秀能做一管夷吾足矣。也不必言报,只望会稽能与南阳天子,永以为好也!”
  有礼有节,作答得体,当得知刘秀也是在太学读过书的高才子弟时,鲁伯就更高兴了,又与刘秀携手入城。
  确实,一般的江湖盗贼、赤眉绿林,还真没法像刘秀这样,凑出四五个太学生来,想造假都难。
  邓禹没白白打听,像鲁伯这种心思不在治郡,而在推广教化的大儒看来:“在这乱世里,还能恪守圣人学问,精通五经的士人,能有什么坏心思呢?”
  ……
  远离诸汉、魏王争衡,正在饱受盗寇围攻的东南士人、豪强圈子,天然与刘秀这种人亲近。更别说他还打着大汉更始皇帝的招牌,这旗号如今在南方,尚且还能唬唬人……
  【收集免费好书】关注v x【书友大本营】推荐你喜欢的小说 领现金红包!
  等言谈里,再知晓刘秀这和蔼谦逊的年轻人竟在是昆阳战神,那就更是惊愕之余,心生钦佩和点点畏惧了。
  算了算了,能谈经还是谈经,真要动起刀兵来,恐怕不是其对手,临淮侯霸、广陵王、会稽鲁伯皆作此想。
  鲁伯和吴地豪强们一合计后,会稽的著姓太分散了,比如南方余杭、山阴那些土豪,就修了坞堡自己关起门来过日子,不管郡城死活,光靠吴地,加起来连丹阳的盗寇都打不过。
  思来想去,倒不如依靠刘秀来确保平安,遂将本就没多少的兵权拱手送上。
  如此一来,刘秀竟在短短三个月内,已连哄带骗,令三个郡投入其麾下,接受了“徐州牧/扬州牧秀”的统治。
  虽然这和他原本历史上单骑入河北,三个月拿下两个州相比逊色许多……但刘秀不知道啊,仍感到颇为振奋,因为他终于有了自己的立足之地,不用再寄人篱下了。
  但刘秀也清楚,自己不过是三郡豪强、大姓、郡守、诸侯迫于形势,共同需要才拥戴的“守土长官”,根基浅薄,如同飘在水上的浮萍一般,毫不牢靠。
  “一旦更始当真派州牧郡守前来,必生反复,而若梁王、李宪腾出手东进南下,三郡今日能轻轻松松得来,也会轻轻松松丢掉!”
  上哪里寻找真正的立国之基呢?他的军师邓禹,早就一步步谋划,慢慢接近了那个答案。
  “丹阳!(今南京、皖南)”
  邓禹指着会稽郡西边的那个郡如是说。
  “丹阳郡北部,被江盗王州公所占据,号称有十余万,其实不过是数十上百支盗寇分别占据县城、乡邑,拥戴一个首领罢了,乃是乌合之众。”
  说是乌合之众,但他们也是对刘秀地盘威胁最大的人,不但经常乘船跨过江水袭击临淮、广陵,还侵入会稽郡。
  “丹阳郡南部,则是当地豪强及山越渠帅所据。”
  不了解南方的几位下属感到奇怪,丹阳要论人口,不如临淮,要论田地之多,粮食之丰,也不如会稽,为何邓禹偏偏看中了此处呢?
  “明公可曾听说过李陵五千步卒,击败匈奴八万骑从之事?”
  虽然李陵最终功败垂成,但投降什么的都是李陵一个人的问题,并不能抹杀那支步卒横行匈奴上千里,力挫胡虏的壮举!
  “那五千兵,皆乃丹阳楚兵!”
  “丹阳山险,汉越杂居,民多果劲,好武习战,高尚气力,精兵之地也。”
  邓禹说道:“明公若能集合临淮、广陵、会稽三郡豪右之力,借兵剿寇,可得兵万余,练上数月,春耕后自会稽西向击丹阳。依次击溃大盗王州公部属,将其收入营中,可得数万,或为徒卒,或遣去屯田。之后再征募丹阳材官剑士入伍,只需八千人,便有了北上全取徐州,或背击淮南李宪的实力!”
  此言听得刘秀一拍大腿,赞不绝口。
  没错,这,才是真正能用来虎争徐扬的根基啊!
  “与我谋谟帷幄,决胜千里,邓仲华也!”
  然而不等刘秀为清晰的未来高兴多久,原本留守在临淮,奉命与王霸一起看着地盘的祭遵却来了,他面色迟疑,见了刘秀后,长拜不起。
  “弟孙,出了何事?”
  祭遵字弟孙,这字,比冯异的“公孙”还吃亏,刘秀发现他克己奉公,行法令不避权势,在广陵与江上盗贼作战时,刘秀在舂陵的舍中家奴乱行,祭遵二话不说就把他斩了!刘秀非但不生气,反而很高兴,任命祭遵为刺奸校尉,专门管军法。
  祭遵咬咬牙,告诉了刘秀两个坏消息,终结了他三个月以来的好运气。
  “更始皇帝所派遣的使者到了,侯霸已知明公不是徐州牧,他倒是没直接驱逐吾等,只将使者拦在淮上,终日置酒招待,令我来急问明公究竟!”
  该如何回应侯霸,如何面对更始的官员,这是个大问题。
  “还有一事……”
  祭遵抬起头,眼睛里带着一丝红色,那是与主君同哀伤的神色。
  “十日前得知消息,明公之兄,冯翊王刘伯升率军入关,于九月底时,与魏王第五伦决战于渭水,不幸战薨了!”
  嗡嗡的声响在刘秀耳畔炸开,比得知阴丽华被掳走的时候还要剧烈,他不知不觉已站了起来,第一反应是拒绝相信这件发生在三个月前的事实。
  “不可能,我伯兄,天下无敌!”
  ……
  PS:盟主加更7/22。
  鲁伯之墓已在浙江被发现,多半就是因为天下大乱,死后葬当地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