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小说>书库>历史军事>最后的三国2:兴魏> 第1837章 责无旁贷

第1837章 责无旁贷

  虽然说上一次北伐姜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一口气夺下了五个郡的地盘,但这些地盘却不是姜维攻下来的,而是司马伦向蜀国投降时献上的大礼,姜维兵不血刃地就拿下了陇西五郡。
  尽管战果辉煌,但却也遭到了一些人的诟病,毕竟得到这些地盘并不是姜维真实战力的体现,多少也有些偷机取巧的成分。
  如果说姜维能守得住这些地盘,那么朝中质疑声也会小一些,但结果姜维不但没有能将这些地盘守住,反而是损兵折将,狼狈而回,所以有人便评价姜维只会挑现成果子吃,一旦遭遇劲敌,便是外强中干,丧师辱国。
  这话虽然糙但理不糙,姜维身经百战不假,但真正拿得出手的战绩却没有多少,司马伦拱手送上来的陇西五郡也没有能够守得住,说到底,还是姜维的能力不行啊。
  但这一次的襄武之战,姜维却打得十分的出色,这也是继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后,蜀军再一次用武力夺下的陇右郡城,足以让那些质疑姜维能力不行的人闭嘴了。
  邓艾也把姜维视做是最为强劲的对手,丝毫没有轻敌之意,在慎重地研究了战术方案之后,邓艾才步步为营,率军从冀县抵达了南安,与蜀军对峙于渭水南岸。
  这次蜀军在高城岭伏击了魏军的运粮队,截获了一大批的粮草,随后又攻陷了襄武城,再次获得了大批的粮草物资,所以短时间内,蜀军的粮草匮乏状况得到了明显的缓减,姜维也不必再为粮草问题牵肠挂肚了,他可以全力以赴地迎战魏军,扩大在陇西的胜果。
  拿下了襄武城之后,姜维也并没有派驻重兵防守襄武,而是只在襄武城中留守了一部分的兵力,大部分的主力则是向前推进到了武城山,而武城山则在南安郡的境内,姜维此举颇有以攻为守之意,武城山一带地势险要,正好可以抵消魏军骑兵的优势,发挥蜀军山地作战方面的长处。
  同时,姜维又强迁襄武的百姓到沓中去,显然姜维并不打算去坚守襄武,因为姜维也很清楚魏军在攻城方面的实力,如果一昧死守襄武的话,反倒容易陷入到被动之中,而陇西郡复杂多变的地形,更适用于蜀军的特点。
  姜维的战略思想也是相当的明确,那便是不以一城一地的得失为要务,这样就给自己留足了腾挪变化的空间。
  而邓艾也没有冒险轻进,驻兵于南安,步步为营,双方在陇西的动向,从一开始的疾风暴雨,奔雷突进突然转入到了相持对峙的状态,反倒让手下的那些将领有些不适应,纷纷地向邓艾请战,要求进攻武城山,与蜀军决一死战。
  邓艾却是一脸的淡然,真正的高手对决,并不是谁快谁就有胜算,而是动静结合,没有机会的时候,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不给对手留下任何的破绽,而一旦出现机会的时候,则势如苍鹰搏兔,一击必中。
  现在蜀军阵型严密,防御布局完善,魏军若是发起强攻,反倒是得不偿失的,所以邓艾并不急于进攻,而是稳住目前的形势,不给蜀军反击的机会,在这个基础上,再去寻找战机,一旦机会出现的时候,邓艾则会如苍鹰搏兔,迅如奔雷。
  尽管陇西到凉州的道路被蜀军给截断了,但这并不是致命的,因为邓艾已经重新开辟了冀县通往凉州的粮道,绕开了蜀军所控制的区域,虽然说这条路相对来说要比陇西到凉州的大道绕远一些,半路之上的损耗也会多一些,但却不至于让凉州那边陷入困境。
  没有了这个后顾之忧,邓艾也可以专心致志地和姜维进行周旋,耐心地来打一场持久之战。
  ………………………………………………………………
  此时的曹亮,已经于一个月前回到了洛阳。
  回到洛阳之后,曹亮也并没有急于挥师南下,早在关中之时,他就已经给青州豫州和徐州的三位刺史下旨,让他们各自抽调出一些兵马,南下增援淮南。
  别看吴军来势汹汹,但曹亮清楚他们的攻坚能力,真想要攻破淮南的那些防御重镇,几乎是毫无希望的,所以曹亮这边才会从容不迫,就算真得丢掉几座城池,那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离开了水路,吴军的生存作战能力直线下降,只要魏军大军杀到,重新夺回这些城池也是易如反掌。
  就比如诸葛诞在淮南起兵反叛司马氏之时,将合肥新城拱手相让给吴国,但等到诸葛诞败亡之后,吴人一样没有能够守得住新城,还是退回到了巢湖一线去。
  所以在曹亮看来,吴人的进攻更多的是一种徒劳,不过魏国由于缺乏能与之相抗衡的水军,也无法逾越吴国的长江防线,几十年来,双方你争我夺,在淮南打了无数的拉锯战,但双方的边界却出乎异常的稳定,几十年来都没有任何的变化。
  不但东线如此,西线也是一样,魏蜀两国的疆界,就始终定格在秦岭这条线上,双方刀兵不断,却也始终无法逾线。
  凉州平定已经是毫无悬念了,曹亮已经稳稳地占据了原本曹魏的全部疆土,他这个皇帝之位,也是实至名归的。
  但曹亮从来也没有想到过要停下征伐的脚步,消灭了司马氏,才是他万里长征走出的第一步,曹亮心中有着更大的宏愿,那是平吴灭蜀,一统天下,结束纷争的三国时代,真正的让世界大同,天下太平,四海一家,河清海晏。
  从东汉末年的黄巾之乱到群雄割据三国鼎立,这天下纷攘已经长达七十余年的时间了,而人一辈子的寿命也大抵如此,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乃是一种潮流所在,既然司马氏已经不再有机会担起这个一统天下的任务了,那么这个任务自然而然落在了曹亮的肩上,他责无旁贷。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