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四章 托孤
这天,侯君集从波斯回到了长安。
侯君集向李愔打了招呼之后,就来看望海棠和外孙子李淦。
李淦今年5岁了,长得很精神,眼睛很像侯君集,脾气也有点像小时候的侯君集,很得侯君集的喜爱。
侯君集抱着外孙,和海棠随意交谈,谈着谈着就说到立太子的事情上了,他说道:
“李云当了太子,他有些太文弱了,不如淦儿有气度,将来的大唐交在他的手下,还真不令人看好。可惜了,如果淦儿是长子就好了。”
言下之意,李淦比李云更合适当太子。
海棠听到这话,吓得浑身冷汗直冒。侯君集有这样的思想,实在是太危险了。
大唐以往的皇位,包括眼下的李愔,都是通过血腥的手段得来的。每一代首任太子也都被废掉了,这种情形,已经根植在很多人的脑海里了。
侯君集既然有了这样的想法,恐怕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会付诸行动的。
海棠站起来,紧张地四处张望,然后对侯君集说道:“父亲,这样犯忌的话,今后千万不要再说了。这样的想法也千万不要有啊。“
侯君集笑道:“看你吓的,我就是这么随口一说,又没有真的有什么想法。你不必害怕的。”
海棠郑重地说道:“父亲,皇上待您和女儿都不薄,女儿能够成为皇妃,今生已经十分满足了,没有其他的想法的。
再说了,皇上和其他人不同,他胸怀宽广,你看看他对待李成乾、李恪和李治他们的态度就可以知道了。
即使李云当上了太子,也不必担心淦儿的出路。”
这些天来,李愔感到越来越难受了,他让杜荷催促部队加快施工速度,同时开始考虑自己闭关后的安排。
这次进入地下洞穴躲避,能否躲过劫难,李愔自己也没有把握。他要考虑到自己万一从此彻底离开大唐,大唐的江山是否会出现问题,将来李云能否顺利长大成人,并且登基继承大唐的基业,自己的家人是否能够平安,他必须提前考虑周全。
他忽然有种悲凉的感觉,似乎体会到一种托孤的感觉。
他仔细分析了大唐目前的朝中重臣,他要在其中选出一个托孤的班子,扶持着太子李云顺利登基,并且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李旦和杜荷可以信任,但是他们的资历和影响力还不足以担负起托孤的重任。
魏征是个忠诚正派之人,可以信赖。李靖没有野心,也可以信赖。皇甫瑞、高静明、马周、于宁志也可以信任。
还有一个重量级的人物,就是李孝恭,他为人圆滑,不过,看在李旦和李凝儿的份上,也可以信任。
侯君集不是个安分的人,海棠生的也是儿子,自己要是在位,侯君集不至于有什么想法。可是,一旦自己真的出事,他难保不生异心,产生扶持海棠的亲生儿子的念头。这个是必须要进行防范的。
李成乾、李恪影响力不足,可以忽略。
还有李治,他本身没有什么野心,可是难保有人会打他的主意,推着他走向极端的道路。这个也需要防范。
接连几天,李愔反复考虑了方方面面的事情,终于下定了决心,他迅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他发布了旨意:在他离开长安的期间,由太子监国。由魏征、李孝恭担任辅政大臣,并且由他二人领衔,成立辅政委员会,成员有李靖、侯君集、皇甫瑞、高静明、马周、于宁志和尉迟恭。
重大事件由委员会讨论,最终决定者的顺序是魏征、李孝恭、李靖、皇甫瑞、侯君集、高静明、马周、于宁志和尉迟恭。
除此之外,调皇后契苾乌云的叔叔契苾哲罗,担任武警副参谋长兼任长安武警总队司令。调云州司马小辫子麻含古担任皇宫卫队队长,并且从云州调来了200名卫士加入了皇宫卫队,这些人是皇后契苾乌云的绝对亲信,关键时刻都可以依靠。
授予李旦一道密旨,必要时他可以参与决策,位置排在魏征和李孝恭之后,位列辅政大臣的第三位。这个很重要,关键时刻会起到关键的作用。
授予杜荷一道密旨,必要的时候,在征求皇后的意见后,可以先斩后奏,铲除对于太子和皇后构成直接威胁的人。这道密旨可以确保太子和皇后的安全。
立政殿。
“儿臣参见太后娘娘。”李愔说道。
“皇上,你来了。”长孙太后说道。
李愔说道:“母后,我今后一段时间要离开长安,这次出去的时间可能很长,后宫的事情,还需要您多多操心啊。”
长孙太后是个聪明睿智之人,李愔要离开长安的消息,她早已经知道了。她知道李愔一定会来见自己的。
她说道:“皇上,你为我做的事情,我都记在心里了,请你放心,我会很好地约束子女和长孙一脉的,他们也会本本分分地当好大唐的臣子的。”
她说得很直接。
李愔就喜欢和聪明的人交流,他听到这话,知道长孙太后言出必行,心事又放下了一大块。
接下来,就是侯君集了。
这天晚上,轮到海棠侍寝,李愔和她谈话的时候,谈到了侯君集。
他说道:“岳父大人是大唐的功臣,这次他在波斯和阿拉伯又立了大功,我决定在他的国公的爵位上加上太子太傅,辅国大将军的称号。”
这个太子太傅和辅国大将军都是虚衔,可以拿到相应的薪水,享受相应的福利,却没有实权。
接着,李愔说道:“岳父一生征战,劳苦功高。现在太平了,也该想享清福了。我决定他不再兼任军中的职务,专门担任副宰相。”
海棠自从上次听到了侯君集的话,心中一直就有些担忧,因此也变得有些敏感。她现在听到李愔的安排,让侯君集离开军队,专门担任副宰相,就有些不好的感觉。
再加上李愔又给了侯君集一些虚衔,就更加感觉不好了。从李愔的安排上,海棠察觉出了李愔对于侯君集有些不放心的意味。
侯君集已经是大唐的顶级权贵了,再往上给与恩宠,就不是什么好事了,这里面透着生分和不信任,
海棠不禁感到痛心和深深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