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小说>书库>古代言情>慕南枝> 第894章 尺素

第894章 尺素

  董珊瑚几乎年年都陪着姜宪到骊山来避暑。
  她这次过来,把七个月的长子耀祖也带了过来。
  耀祖正是好动的时候,慎哥儿几个都跑得不见了踪影,只有他穿着个大红的肚兜,在她们身边的香草席子上咿咿呀呀地打着滚。
  董珊瑚闻言一面用手中的孔雀翎逗着儿子,一面笑道:“难得郑先生和大公子都喜欢,您就当放大公子的假好了。郑先生不也说了吗,慎哥儿还小,慢慢启蒙就是,不用那么急。什么事只要基础打好了,以后就简单了。”说到这里,她想起前些日子听她父亲说过李谦要给慎哥儿选个习武的师傅,不由道:“大公子习武的师傅可寻到了?不知道请的是哪一位?”
  “还没有呢!”在这件事上姜宪就完全帮不上忙了,她叹息道,“我公公说要推荐一个人过来,可王爷的意思,孩子还小,找的习武师傅不一定要身手有多好,但一定要有耐心,还要适合慎哥儿,十之八|九会自己给慎哥儿选个师傅。”说完,她好奇地道,“你问这个做什么?难道有什么好的推荐?”
  “我有什么好推荐?”董珊瑚笑道,“我接触的人怎么能跟王爷和郡主接触的人相提并论?不过是想起来问一声,看慎哥儿这边要不要陪练的人,我三叔的两个孩子和慎哥儿的年纪差不多。”
  姜宪知道她说的是那对比慎哥儿大两岁的双胞胎兄弟,遂笑道:“等王爷说起这件事的时候,我和他提一提。”
  如此已是大恩。
  董珊瑚连声道谢。
  那边郑缄请了姜宪过去,说是昨天得了一瓯泉水,想请姜宪过去品茶。
  姜宪正闲着无事,欣然应允。
  郑先生在他们家后院的凉亭里泡茶。
  泉水淙淙,映着远山近嶂,仿若净土。
  喝完了茶,姜宪还和郑缄下了几盘棋。
  没想到事事都拿得起来的郑缄下棋却很一般,两个人下了几盘他就输了几盘,而且输了之后还不愿意服输,非要再来一盘不可。
  姜宪却是难得找到一个比她棋艺还要差的,下起来感觉非常有意思。
  两个人你来我往的,一直下到了掌灯时分才不舍地收了棋盘,约了第二天一早再战。
  董珊瑚和陆氏都觉得非常的有趣,抿了嘴笑,由着姜宪和郑缄下棋,两个人带了一群孩子或是去捉鱼,或是去划船,或是在草地上蹴鞠。
  一时间大家各有各的乐子,整个别院都笑意融融的,十分温馨。
  转眼间就到了六月初六,陆氏问姜宪:“今年我们要不要带着孩子去庙里看晒佛经?”
  六月六是晾衣的好时节,寺院里通常都会把佛经拿出来晒。宽敞的广场上满是在风中猎猎作响的佛经,场面非常的壮观也是非常的少见。
  姜宪有些心动,寻思着要不要和郑缄商量一下,带着几个孩子去开开眼界。
  谁知道阿吉却来告诉她:“靖海侯夫人像上次进京一样,没有先到晋安侯府去落脚,反而直接进了宫里,带着靖海侯的长子住进了坤宁宫。听说,太后娘娘想让靖海侯世子给皇上做伴读。靖海侯夫人这次进京就是为了这件事。另外,孟姑姑有封密信给郡主,说的就是这件事。小的把信给郡主带过来了。”说着,从衣袖里掏出一封滴了红蜡做封口的书信来。
  给赵玺当伴读?!
  蔡如意是想趁机摆脱靖海侯府自立?还是奉了赵啸之命让长子在赵玺面前更有份量呢?
  姜宪在心里思忖着,打开了孟芳苓的信。
  孟芳苓在信里提醒姜宪,蔡如意这一次来势汹汹,不仅给韩同心、给简王带去了大量的礼物,对朝中的重臣如汪几道、李瑶等人更是不惜代价,一车一车的往那些人家里拖东西,礼单让孟芳苓这样主持着慈宁宫日常事务的女官都觉得惊心,并道:“……总感觉赵啸要做些什么似的。可蔡如意对外却一律只称赵啸的水军无倭寇可打,为了不荒废时日,就安排水军去剿水匪,收益颇丰,就全部带到了京城,送给了韩同心、简王、汪几道等人。”
  姜宪看着冷哼。
  有谁会嫌弃钱多咬手。
  赵啸就是发现了座金山,也没有和别人均分的道理。
  蔡如意进京,多半还是另有图谋。
  而且这件事还要从后宫着手。
  不然赵啸也不会让蔡如意来办了。
  姜宪写了信回去,让孟姑姑多注意蔡如意的动向。现在东西六宫,说到底还是在太皇太后的手里。
  但她还没等到孟芳苓对她这封信的回信,就收到了孟芳苓的第二封来信。
  她在信中担忧:“京城的粮价原本就打破了历史最高价格,可粮价还在一路攀升,达到了一个让人咋舌,一般的富商都吃不起了的地步。韩同心想让简王力挺她做摄政的太后,可简王却觉得现在这样就挺好,韩同心没有能力统摄朝政。
  朝同心气得咬牙切齿,请了蔡定忠帮她说项。
  可汪几道等人根本就不搭理这件事。
  简王也很恼火。
  姜宪知道后并没有放在心上。
  在她看来韩同心想摄政根本就是妄想,有简王和汪几道压着,是不可能的。
  等到了六月底,孟芳苓又差人送了一封信过来,说是赵啸的长子赵建童被封为三等侍卫,进宫给赵玺做了伴读。
  半个月之后,江南暴雨不断,再次出现涝情。
  杨俊和江浙总兵李政被弹劾。
  八月初,两个人被罢官。
  八月中旬,江南漕运河段多处被雨水冲垮,漕运停渡。
  黄河关中河段根本就没有修浚,如今遭运停渡,京城的粮食涨到了三十两银子一斗。
  很多人干脆就举家北迁或是南下。
  古玩贬值。
  很多江南的大商贾趁机到京城收购古董珍玩。
  董家也派了人来问姜宪,这件事做不做得?
  姜宪笑道:“正当的生意,有什么做不得的?”
  又不是与普通民众去争利。
  董家三爷高高兴兴地去了京城。
  人刚到保宁就差人送了信回来,说京城有官员提出迁都南景。
  姜宪的眼角忍不住跳了又跳,问奉命给她送信的董珊瑚:“这消息可靠吗?”
  董珊瑚迟疑道:“是我三叔从一个世交口中听说的,他建议我们家与其这个时候在京城收古玩,不如南下去买地,恐怕会获利更多!”
  能和董家交往的,也都不是等闲的商贾。
  这些人知道消息的重要性,通常都会花大力气去打听各种消息。就像董家,会花很多的心思在李家身上一样。
  ※
  亲们,第二更!
  我准备努力写出第三更……但有几天没有这样努力地更新,感觉还是有点累,大家让我适应一下,三更可能有点晚,亲们别等,明天早上起来看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