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密议
京城,长安,太极殿。
李世民正在召见自己的谋臣杜如晦,两人正商量着南边战事的问题,方炎刚刚打败了南蛮人,当即就写了一封奏折到京城报捷了。飞鸽传书只用了几天时间京城就收到了方炎的奏折,朝庭上下顿时一片欢喜之情,不过李世民这会儿和杜如晦商量的却不是那么顺利,虽然战胜了南蛮人,但是也遗留下来了不少的问题,首先是俘虏一万多人,方炎在奏折里直接请李世民作主处理这些俘虏,实际上这也就等于是保住了这一万多俘虏的性命,如今以大唐朝庭的威望,肯定做不出坑杀上万俘虏的事情来了。而方炎的意思李世民自然也是一清二楚,这是要向朝庭要粮要饷来了。
除了俘虏问题,另外一个就是如此处理南蛮人的问题,除了这几万的精兵之外,南蛮人可是还有十几万的老幼妇孺,这就涉及到朝庭对这些蛮夷之人的一个态度问题了,这样的事情方炎也不便自己做主,也在奏折里请求了李世民。
“杜爱卿啊,现在周边郡县的 粮草据说都已经被侯君集的兵马给劫夺一空了,现在要运粮,爱卿以为要从哪里运送最好?而且方爱卿已经在奏折里面说清楚了,他现在只有十天左右的军粮,超过了这个时间就会出大问题的。”李世民忧愁地说道,面前的牛皮地图上,大大小小的郡县倒是数不胜数,但是在最南边的郡县却是数量极少的,一来那个地方人口数量太少了,另外唐朝开国以来南边一直就处于自治的状态,像这些南蛮人生活的区域,唐军更是一个郡县都没有设置,仅有的几个郡县自然也都被侯君集给抢夺一空了。太仓库里倒是有不少的粮草,支援方炎的这几万人的大军根本不成问题,不过距离实在太遥远了,方炎的大军到南方都花了一个月的时间,这运送粮草就更加的慢了至少得两个月时间才能到达,到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杜如晦趴在桌子上,一个郡县接着一个郡县的查看着,却是不时的轻声叹气,也没有心思回答李世民的问话了,他也找不到地方来啊。最后只得说道:“陛下,臣以为现在只有将南宁府以北的几个郡县粮草全部集中起来,哪怕是百姓们的口粮也可以暂时的征集过来,先支援到方炎的军中再说。然后再从太仓库中调拨一部分粮草救济这几个郡县,此为一策。另外也可以下令让方炎自主措集粮草,那等于是让大军直接向南方的郡县去抢了,侯君集现在治下有四郡十一县,这些地方都可以给大军提供粮草的,不过此策更为不妥,只能做为最后的手段了。”
李世民抚须慢思,想了想说道:“这第二策却是万万不可的,我朝庭王师征讨叛军那行的是正义之事,怎么可以干出抢夺这类的事情出来?另外抢夺粮草虽然一时间能够解决燃眉之急,但是时间一久,却也是败坏军心最快的事情,朕打了一辈子的仗,却从来不会允许手下的将士们抢夺百姓的。”
“陛下圣明,臣孟浪了。”杜如晦连忙称赞道,心中也很是赞同这样的做法。只有行的正才是长久之道,盗窃之径无疑是难登大雅之堂的。
李世民又思考了一番,接着说道:“既然这第二策不能行,那就先按爱卿所言吧,从太仓库里放粮,另外传书附近各郡县,务必要将军粮及时送至军中,耽误了军情朕不会轻饶他们的。另外也要告诉他们不用担心春耕的,这离春耕还有三月时间,只等两月之后朝庭就会救济他们粮食的,对了,各郡县准的稻种子也可以交征调出来。”
“陛下圣明,臣这就去准备。不过臣还有一个建议,为了能够让各郡县更加积极的运送粮草,还有那些小民们家中的藏粮能够及时的上交出来,臣建议可以根据各地征集的粮草数目,然后朝庭再根据这个数目进行补贴,比如某个郡县提供了一万担粮草,朝庭就可以补贴他们一万一千担,如此一来,他们必然会更加的积极,各地的地方主管也会更加积极的响应此事。”杜如晦说道。
李世民略一沉思便痛快的答应下来了,说道:“爱卿所言极是有理,这样吧,也不要什么十贴一,直接十贴五,哪个郡县提供一万担粮草朝庭两个月后就调拨他们一万五千担,都是治下的子民,何况这一次侯君集大肆抢夺附近的郡县,对这几个地方破坏也非常的大,现在朝庭又要向他们要粮,他们这是拿口粮来救济大军呢。叛军的损失我们朝庭还是应该补偿的。”
“陛下爱民如此,那些小民们必然感恩戴德。”杜如晦高兴的说道,如此一来,有了这么大的补贴空间之后,那些地方主管和地方乡绅必然全力支援大军了,好处是明摆在那里的。如此一来方炎大军的粮草供应想必不是什么大问题了,然后就是对南蛮人的态度问题了,杜如晦想了想说道:“陛下,臣以为南蛮之地环境恶劣,生存多为不易,此次大军征伐主要目标还是侯君集,这南蛮人虽然可恶,但是也很可能是为形势所逼,毕竟他们是归侯君集所管辖的地带,作为从犯,朝庭还是应该从轻处罚的。”
李世民不由的点了点头,虽然心中也非常痛恨南蛮人的跟随造反,但是从大局考虑李世民还是很清醒的,想了想说道:“那杜爱卿以为当如何处置这些南蛮人呢?他们跟随侯君集造反事实已成,朝庭如果一点惩罚也没有,那朝庭的威信何在?以后这周边的其它蛮夷岂不是也会有样学样了?”
“陛下所言在理,惩罚肯定是需要的。不过眼下还不是考虑这些事情的时候,臣想说的主要是这惩罚的程度,朝庭当如何掌握?虽然南蛮人数量不多,加在一起也只有一二十万人,但是他们都是世世代代生活在南蛮群山里面的,那里险山恶水的,我们唐人如果迁移到那里,怕是很难舍生存下来的,而且我们的子民也少有愿意离开故土搬移到那里去的,当然,如果朝庭强征他们搬移过去也是可以的,只是如此一来却是有失民心的,是为下下策了。”杜如晦说道,李世民不时的点点头,对杜如晦的大局观李世民还是非常信任的,他也明白杜如晦的言下之意了,一二十万南蛮人已经算是很少了,就算朝庭要把这南蛮一族全部灭绝也不是什么难事,让这一族永远消失在历史之中,何况现在他们唯一的精锐兵马都已经被消灭掉了,抹杀这一族就更加的容易了,而杜如晦显然是正在反对这一政策的。
“放心吧,杜爱卿,朕能容纳的下周边如此多的蛮夷之族存在,又岂会单单容纳不下南蛮人呢。正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嘛,我大唐威加海内,四夷臣服,靠的可不仅仅是武力威胁,前有始皇帝统一六国,却横征暴敛,对百姓视之如虎,最后二世而亡,这个教训我们不得不吸取啊。这南蛮人朕也不会对他们赶尽杀绝的。”李世民说道,对现在的大唐国势,李世民还是非常骄傲的,就是始皇帝在世的时候,版图也没有现在的大唐大,大唐是效仿秦治而来的,中央统一集权制度,但是在很多细节方面大唐却一直在改善,至少照抄秦制度肯定是行不通的,一个朝代的灭亡总是有它自身原因的,这一点李世民还是非常清楚的。
听到李世民的亲口答应,杜如晦高兴不已,十几万人好杀,但是杀完了名声也就臭了,而且实在太有伤天和了,不是一个大国所为之事。接着说道:“陛下心胸似海,万民敬仰,天下民心尽归,实在是我朝之大幸啊。臣以为那南蛮人之所以此次跟随侯君集造反,除了一方面被侯君集所威胁之外,另外一方面也是南蛮人的生活太过困苦,他们生存条件恶劣,多数时候还是衣不蔽体,食不裹腹的状态,正所谓民以食为天,只要解决了百姓们的温饱问题,他们再造反就要困难的多了,臣建议此次叛军被消灭之后,朝庭应该加大对南蛮人的援助。”
“援助?爱卿此言是不是有所不妥?这一次南蛮人可是犯上作乱,朝庭不惩罚他们就已经是仁慈至极了,又岂能再对他们进行援助?如此一来,其它的蛮夷之族见到这个情况,以后犯上作乱岂不是更加的大胆了吗?”李世民疑惑的问道,眉头微微一皱,对于杜如晦的其它建议都颇为赞同,唯独这一条却是一时不明白杜如晦是何用意,不过出于对杜如晦的信任,倒也没立刻加以斥责。
“陛下,臣自然也同意对南蛮人加以惩罚的,不过那是另一方面,正所谓治标不治本,此次南蛮人敢以下犯上地造反,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他们的生存环境太恶劣了,所以朝庭要想让南蛮人从此以后为对朝庭忠心,这援助一事却是再好不过了。而且,陛下应该知道南蛮之地虽然环境恶劣,但是也是一个木材天然的宝地,那里崇山峻岭的,拥有用之不尽的木材和其它的矿藏,这些都是我们中原内地所缺少的,现在所确的不过是一条大道,能够将这些材料运送到中原来的大道,臣建议此次事态平息之后,可以着令方炎在当地修建一条运输道路,将南蛮与南诏府紧密连接起来,只要道路一通,南蛮人的生活状态就会立马得到改善了,他们可以为朝庭伐木为朝庭开矿石,再也不是简单的渔猎为生了。”杜如晦说道,此事却是他早已经想好了的,此时对李世民陈述起来也是有理有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