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小说>书库>历史军事>宗明天下> 第922章 由此所引发的

第922章 由此所引发的

  允熥思考过帖木儿很突然但在预料之中的军事行动后,一瞥眼看见王喜,就坐下和他随意说几句话,却没想到王喜十分严肃认真地和他奏报起事情来。他甚至使用了‘陛下’这个词,而不是现在宫内的下人惯常使用的‘官家’二字。
  “陛下,今日一早奴才和兄长出门,去集市上买些东西回来,恰巧见到来宫里见宸妃娘娘的徐景昌徐指挥使。他大约是清早去军营里有事,所以向宫里过来的时候十分匆忙,没走大路带着几个随从骑马从小路向宫中赶去。”
  “恰巧过一个路口的时候从侧面跑出来一辆牛车,徐指挥使看见这辆牛车的时候已经来不及让马停下了,直接撞了上去。”
  “大约也是巧合,马头直接撞在了驾牛车这人的身上,这人眼见就身上冒血,性命垂危。可徐指挥使十分着急,留下两个随从处置后续事情,自己骑马走了。若是这人最后活过来了还好说,但郎中没能救过来,死了。”
  “随后的事情奴才也不太清楚,大约是这家人要的赔偿太多,反正那人的家人就闹起来了,要去江宁县衙门告状;这两个徐家的仆人态度也嚣张了些,其中一人就说道:‘不论去哪儿告,我们少爷刚刚为大明立下大功,你也告不赢!’”
  “在场的百姓顿时气愤起来,簇拥着这家人一起往江宁县衙门去了,即使今日并非放告日也非要告状。”
  “江宁县主管刑狱的典史与县令周元商议一番,只能接了状子,派人去魏国公府发传票。魏国公府的门子倒没敢轻举妄动,只是推说现在家里的主子都不在,让他们明日再来送传票。县衙的警察也不敢得罪魏国公府,只得带着传票回去了。”
  “徐景昌!你就不能让朕省点心!”听完王喜对此事的复述,允熥有些生气的喊了一声。
  他今天上朝的时候刚刚夸赞了一番徐景昌,让众位大臣向他学习,结果他就来这么一出,这不是让他没脸嘛!
  骂了徐景昌本人几句,允熥又斥责道:“他留下的这两个仆人也是,既然是留下来善后的,就不要这么嚣张,这不是给魏国公府抹黑嘛!魏国公府在京城百姓中的名声一向还不错,这次就被他们两个给葬送了。”
  “还有,现在徐家掌管家事的人是谁?徐晖祖的夫人?还是徐增寿的夫人?治家如此松懈!”
  将徐家大多数人骂了个遍以后,允熥坐下来,想此事如何了结。
  现在还是开国初年,要说勋贵世家没有劣迹那当然不是事实,但公然害死普通百姓的事情,起码在京城还没有发生过。即使几年前蓝珍的儿子蓝明轩抢夺古董死了个人,也是那人想不开自杀,不是他杀了人。
  虽然这次死了人是意外,但朝堂上的文官很可能拿此大做文章。他继位这几年因为战事不断,武将的地位与文官仿佛,但朱元璋当初定下的武将官衔虚高至少比同等的文官高一级,使得文官比武将矮了一头,文官们当然不满意,随时寻找合适的机会对付武将,建业三年初的弹劾风潮就因此引起。难保这次不会有文官借机生事。
  想到这些,允熥就十分头疼。平息文官们的不满没那么容易,他现在也没有足够重要的事情来转移他们的注意力。
  允熥不由得又骂了徐景昌几句,随后对王喜说道:“你马上派人传信给蹇义、黄淮,……,让他们明日早朝的时候挑出几件不大不小的事情当堂奏报。”现在天色已晚,宫门落锁,虽然他可以宣他们入宫商议,但半夜宣官员入宫,明天早上指不定被传成发生了什么事情,或许连太子已经薨了的流言都有可能出现,他决定还是在早朝的时候将此事拖延过去,等下了朝再与大臣们商议。
  “还有,传信给徐景昌,告诉他此事绝对不能轻忽,一定要妥善处置,朕不管他怎么做,一定要让那家人撤了状子。”
  若是平常的勋贵,他才不会这么关心此事,会让有司该怎么做怎么做;但徐景昌是他刚刚称赞过的人,让景昌在文官们的弹劾中不得不丢官去职有损他的威名;况且还有宫里妙锦的面子在。
  王喜答应着,下去吩咐几个值守的侍卫传皇上的口谕去了。过了好一会儿才返回。
  允熥自己又思量一会儿此事,拟定了几个应付的办法记在纸上;又抬起头吩咐了王喜几句话,王喜一一答应。
  说过此事,允熥正要回去歇息,忽然想起了他一开始说的话,问道:“你说有两件事要奏报给朕,还有一件是何事?不会是另外一家勋贵子弟的劣迹吧。”
  “官家,并非如此。而是另外一件不相干的事情。”王喜随即说起了这件事。
  允熥听罢,笑道:“原来是这样的事情,确实有意思。”他忽然想到自己早就想做的一项改革,只是一直因为没有太好的解决办法而没有施行。但有了此事,他想要做的改革就可以施行了。
  “王喜,你记下来,在处置过徐景昌之事后,提醒朕处置此事。”允熥吩咐道。
  “是,官家。”
  ……
  ……
  第二日果然有人弹劾徐景昌。京城虽大,但也不过是一座城池,发生的事情又是人人愤恨的权贵欺压百姓,是以第二天上午就差不多传遍全城,许多文官得知此事后纷纷上折子弹劾徐景昌。还有一些文官如同两年前一样,弹劾了许多勋贵世家子弟,揭露了他们的劣迹,请求允熥惩处。
  允熥自然不能一点惩处都没有。他下旨让徐景昌赔了那家人许多钱财,又十分大公无私的命都察院拟定对徐景昌的处置,待处置办法拟定后,以徐景昌是大明的有功之臣为由减轻了他的处罚;对于其他被揭发的权贵子弟,只要没有牵扯到已经为官的人,全部秉公处置。
  之后他正打算用已经拟定好的办法来让这次的弹劾风潮散去,却忽然发觉:这次与上一次的情形并不相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