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小说>书库>历史军事>清末枭雄> 第四百八十二章 立储风波

第四百八十二章 立储风波

  1863年十二月二十二号夜,中华宫内廷之坤宁园内,煤气灯高悬其上,华灯的光线让院内通透明亮。
  此时,院内的前厅里站满了人,有些是宫务厅医务处的医生以及护士们,而有些则是宫内的侍女们,前头则是坐着太后林方氏老太太。
  林哲脚步匆匆走进前厅的时候,前厅里诸多穿着大白褂的医生们是齐齐迎了上来,其中有传统中医的杏林大师,并挂着太医头衔的宫务厅医务处处长陈通明,尚有出生于菲律宾,曾就学于新加坡,法国等地的南洋华人,其现任帝国大学医科主任曹玉昆教授,,还有京师国立新医院的外科主任法兰西人费德勒。
  陈通明上前后就是向林哲禀告情况!
  “午后时分皇后娘娘就是出现了腹痛等早产迹象,经过诸位医生会诊后,已经可以确定皇后娘娘的产期提前了,如今已经进入生产状态!”
  林哲听罢道:“早产可有危险?”
  陈通明等人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几人对视一眼后,陈通明才是代表众人道:“现在的情况大体上还是稳定的,不过还得就看后续情况如何发展,不过陛下宽心,我医务处已经是做好了准备,一旦有意外情况随时都能进行救治!”
  林哲再看看这等候着的一大堆十多位医生,也没有多说什么!
  在这个时代,女子怀孕产子依旧是高风险的事,女人在生产的时候基本上都算是创立一边光门关,即便皇后陈静已经平安生产过两胎,不过依旧无法排除这种风险。
  接下来,林哲就和所有的丈夫和父亲一样,对产房内发生的一切都无能为力,只能是坐在外面等候着。
  好在老天总算是没有太过刻薄他,而这也不是什么苦情小说,所以陈静的生产过程虽然惊险了些,不过总算是母子平安。
  当夜十一点,陈静平安产下一子!
  对于这个尚未怀足十月的小儿子,陈静明显要比林哲激动许多,甚至不顾产后的虚弱,执意要抱一抱这个皇室的新成员。
  对于陈静的激动,林哲是可以理解的,过去这几年他一直都是知道陈静一直都是在调养身体,就是为了再生一个儿子。
  而不仅仅陈静自己关注这些,实际上外头很多人也在关注着陈静的第三胎。
  当陈静平安产下一个小皇子的时候,这个消息在当天夜里就是传遍了整个南京城内的军政要员耳中。
  毕余同在下午时分得知自己的外甥女陈静即将临产的时候,就一直是等待着宫内传来消息,不过和林哲担心陈静的安全不同,毕余同以及其他军政要员们关心的并不是陈静会不会难产,自身的安全与否,他们关心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陈静生产的到底是公主还是皇子。
  如果是公主,那么一切休提,第二天大家该干嘛还是干嘛。
  但如果陈静产下的是皇子,那么这就不是小事了,而是一件可以影响到帝国根基是否稳固的大事。
  陈静的第三胎是公主还是皇子,这并不是一件普通的事,而是一件非同寻常的政治事件。
  就等毕余同在家中苦侯了大半夜,在后半夜的时候终于从宫内得到消息,说皇后陈静平安产下一名小皇子的时候,他整个人都是激动的不得了,甚至依戒酒多年的他还特意破例看开了一瓶陈年好酒,小喝了两杯。
  除了毕余同外,身在南京的其他多名军政要员也是得知了皇后陈静产下皇子的消息,教育部大臣江道泉当天夜里就是连接亲笔书写了多封书信,派人交给帝国内的其他多名支持嫡长子继承制的重臣。
  而写罢书信后,江道泉就是再一次提起笔,这一次却不是写信,而是开始构思一片折子,这折子的内容不是别的,而是奏请确定嫡长继承制。
  不过等他满脑子兴奋的写完这篇密折时,天边已经露白,而经过一夜兴奋的他却是突然想起了过去几年里诸多被皇上以‘妄议宫务’的罪名贬职甚至革职的那些大臣们,这脑子一下来就是冷静了下来。
  苦思半响后,却是把手中的密折拿起来,然后拿开了灯罩,用烛火点燃了这封密折。
  立储一事实在太过敏感,即便是江道泉这个以保守顽固诸城的大臣也是不得不慎重考虑自己一旦把这封折子递上去,到时候会给在带来什么?
  江道泉可以为了阻拦军方背`景的女子进入后宫为妃而以死相谏,也可以为了争夺教育经费和内阁的其他大臣们死磕,甚至为了保障农民的利益,维护现有的农村经济体制而和郭龙云等新派官员针锋相对。
  但即便是如此的他,也没有足够的胆子参与到立储事务里去,或者说他没有信心让自己参与到立储事务后还能够全身而退或者保持现有的荣华富贵。
  江道泉虽然以保守顽固著称,但是这只代表了他的政治态度而已,并不是说他这个人本身就是老顽固或者愚昧无比。
  能够在帝国高层里稳压其他文官一头,和郭龙云,毕余同这两个人同成为帝国政坛的三大文官巨头,江道泉是有着足够的政治智商的。
  不过江道泉能够忍下心中的想法,不代表其他人能够忍得住这种想法,如今帝国军政两届里,有着太多的人希望帝国可以确定嫡长继承制度,希望可以让皇后陈静所出的嫡长子成为储君。
  这倒不是说他们对皇后陈静有好感,也不是说因为皇后陈静是内阁总理大臣毕余同的外甥女,而是因为这关乎到一些古礼传统。
  自古以来,汉家王朝莫不是以嫡长子制为皇位的继承制度,这种制度在明朝时期达到了巅峰,当时的明朝皇帝都不能改变这种传统,把皇位传给自己喜欢的儿子,而是必须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嫡长子,明神宗时期的国本之争就是最典型的代表!
  以前帝国的这些大臣们不说什么立储问题,那是因为皇后陈静无子,他们想要支持都没有支持对象,但是现在,得知皇后陈静平安产下小皇子后,这些人瞬间就是彷佛找到了主心骨。
  次日,宫务厅按照惯例对外正式公布皇室新成员的消息,新皇子被取名‘晔’(ye第四声),而这个新皇子刚出世,就和他的两个哥哥一样,被授予男爵爵位。
  这个消息刚公布呢,当天下午就有有部分臣子上折子,有说明确嫡长子继承制的,有的直接说请立三皇子林晔为太子的。
  次日,又是有着众多臣子开始上折,而且这一次上折的人里头,不再是局限在那些中层官员,还有少量的高级官员,其中就有工商部协办大臣洪伯北。
  而这个洪伯北作为内阁工商部协办大臣,放在明朝那会就是正三品的侍郎,已经具备入阁的资格,一部协办大臣,在帝国里已经算得上是名副其实的高官了。
  如此高级官员的一举一动都是有啊着无数人关注的,甚至能够看出某种政治风向来的。
  因此洪伯北上折说帝国不可久无国本,为万世基业故,请圣上早立太子,抚臣民之心的时候,很多人都是睁大了眼睛看着。
  尤其是一些知道帝国各派系内幕的人,都是非常清楚,洪伯北在帝国官场里可不是单打独斗的角色,而是属于毕余同派系的得力干将。
  在政坛上,没有派系关系几乎是不可能的,而目前帝国政坛上,军方那边不去说,军方是天然上和文官派系相对立,并且军方内部也是分为若干派系,海陆之争,新旧之争这两年也是斗的不亦乐乎。
  而文官体系里,目前以毕余同、江道泉、郭龙云这三个人为核心,当然了,他们只能说是政治影响力大一些,并不是说他们成为了其他官员的老大了,实际上内阁里的各部协办大臣,各部大臣以及地方上巡抚等以上官员,基本都能自成一派,不过很多时候为了政治利益会和其他人进行联合。
  不过洪伯北却不是自成一派的人,很多人都知道他是毕余同的早年心腹,当年还在余胜军里的时候,洪伯北就是在毕余同手下做事,后来洪伯北陆续升迁,做过道员,浙江布政使,去年下半年调入内阁,初任农林部协办大臣,后调任工商部协办大臣。
  他的一路升迁自然也是有着毕余同的扶持的!
  因此,很多人都知道,洪伯北的上折,代表的绝对不仅仅是他自己,同时还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毕余同的态度。
  毕余同身为内阁总理大臣,自然是不能亲自上折的,所以上折一事就得由其他人来代劳,而和突然关系亲密,同时又有足够分量的人数来数去也就只能这个红伯北了。
  红伯北的这封折子上上去后,无数人都是睁大了眼睛新华殿的那位皇帝会做出什么样的态度。
  但是让群臣们感到意外的却是,当天以及次日,宫内就都没有对洪伯北的折子做出明确反应,没有批驳,也没有同意。
  而这种模式有着一个词汇可以形容,那就是留中不发!
  而群臣们得知这个消息后,很多人以为林哲已经是决定要立储了,当即一个个就是拼命上折子,这样等几十年后新皇即位,自己就能够捞上一个拥立之功了。
  但是他们想不到的是,林哲并不是对此没有反应,他只是把做出反应的时间拖延了两天而已,这样就能够有更多的人跳出来,然后自己好顺手一起处理了。
  十二月二十九号,西历1864年的前夕,毕余同在家中突然接到圣旨,圣旨的内容非常的繁长,大多是说毕余同有功,以及一些赏赐的语句,但是在圣旨的最后,却是有了不同寻常的几句,那就是陛下体恤毕余同年老多病,特恩准毕余同回绍兴养病!
  听到这话,毕余同整个人如同被雷击一般,整个人都是愣住了!
  圣命不可违,既然圣旨让他回绍兴老家养病,那么他一天都不能在南京继续待下去,于是乎当天晚上,毕余同就是在秘书处人事科的两名官员的陪同,直接孤身坐上了南下浙江绍兴的马车。
  看着逐渐消失在地平线上的南京城门,彷佛一夜之间老了几十岁的毕余同深深叹了口气!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