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小说>书库>都市生活>工业教父> 第458章 抄底的最佳时机

第458章 抄底的最佳时机

  任何奇迹的背后,少不了某些必然的因素。日本的经济奇迹背后就有这么两个强大的必然因素。他们就是当今世界最强大的两个国家。
  大家都知道作为战败国,日本战后是受到美国“管理”的。在最开始的十年中,美国对日本的“管理”方式是很有美国特色的。
  美国对于日本的外贸和金融进行全面控制,把持了日本的进出口审批和外汇管理权。如果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日本就会成为美国事实上经济殖民地。
  但不要忘了,还有另外一个超级大国的存在。
  由于朝鲜战争爆发,日本的战略定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日本成为了美国在亚洲的战略桥头堡。因此美国立刻改变了对日本的态度。不但给日本巨额贷款,更进行了一系列技术转移作为支持。
  从战后到七十年代末,日本七成国际贷款都来自于美国。
  而与此同时,国际市场上较低的资源价格,又给了日本这个资源匮乏国家极好的生长环境。
  在1973年之前,国际原油价格便宜的令人发指,平均每桶不超过2美元。
  而由于战后各个国家蓬勃的发展,给日本带来了最广大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材料市场,同时在借助美国的庇护下。
  日本充分利用了劳动力充足的优势和较高教育水平的优势,迅速占领亚非拉市场。
  日本在战后的经济政策,基本上是采取高投入和强化资本积累的方式,同时加大产业投入。
  同时,由于资本累计的急速增加,日本大量购买了欧洲和美国的先进技术,平均以每五年翻三倍的速度递增。
  在高速成长期间,日本前后总共引进了两万多项先进技术,大大提高了日本国内的生产技术水平。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引进技术的同时,日本并不是简单的对先进技术进行模仿,而是花费巨资进行改进,其引进技术和开发的比例上是一比四以上。
  同时胡杨还专门提到了国民教育程度。日本是亚洲地区国民教育程度最高的国家。不仅是文盲率低,而且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还是亚洲最高的。
  进入八十年代,日本已经坐稳全球第二经济体的宝座。尽管政治、军事仍然被美钳制,不过在经济领域已然形成强大竞争力并对美国构成冲击。
  而此时又是那个超级大国让国与国之间的生态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进入八十年之后,两大超级大国的博弈开始逐渐降温。
  其中之一逐渐显露了疲态。相应的日本的战略地位开始下降,于是美国再次偷偷的摸出了屠刀。
  在胡杨上辈子那个时间线中,在1985年会诞生出《广场协定》。就是这个协定直接为“战后日本经济奇迹”画上了句点。
  从《广场协定》开始就是日本近代历史上著名的“失去的十年”。
  美国、日本、英国、法国、西德等五个工业发达国家的财长和央行行长于纽约的广场饭店秘密会晤后签署的协议。
  目的在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使美元对日元、马克等主要货币有秩序性的下调,以解决美国巨额贸易赤字,从而导致日元大幅升值。
  但不知道为什么,在如今1986年的现在《广场协定》还没有出现。但胡杨始终相信,美国的屠刀虽然还没有明晃晃的亮出来但肯定是迟早的事情。
  所以胡杨专门提醒过李亿峰要对日本和美国的几个特定领域,进行特别的关注。
  其中重点关注对象之一就是半导体产业。
  不管是热战还是冷战,都是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即便是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也会逐渐产生财政上的赤子。而美国的风格就是,国内有问题就去找外国的麻烦。
  于是美国就留盯上了贸易顺差已经非常大的日本。
  实际上进入七十年代之后,日美贸易顺差就已经明显的持续增大。那个时候美国就对日本下过一次手。
  日本有家卡西欧公司主打计算器制造,当时在美国电子产品市场中占比超过80%的份额。
  这是一个很好的靶子!
  七十年代初期的时候,美国借口卡西欧公司违反《反倾销》法案,拒绝向日本继续提供核心ic,这是半导体技术的核心材料。
  自此日企遭受了重大打击,卡西欧在美国的市场份额也曾跌至不到三成。
  德国思想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在他的著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经济体系》中有过个精彩的比喻叫做“抽梯子”,讲的是“当一个人登上高峰后,就会把身后的梯子一脚踢开,以免别人跟上来”。
  美国就是当今世界上身处最高峰的那个。所以美国会选择抽掉其他国家的梯子。日本在半导体领域的发展,让美国人感受到了威胁。
  在胡杨给他们介绍完这些背景资料之后,李亿峰问他:“你认为美国肯定会对日本进行制裁?”
  胡杨非常确定的回应道:“这是必然会发生的结果。因为实际上从七十年代开始,美国就已经开始针对日本半导体产业进行围堵。
  但是接下来会更加强烈的手段。而且我认为应该这个时间点应该很快就会到来。因为日本生产的半导体已经占据了全世界超过六成的份额。
  最重要的是美国军方也在大量采购了日本产品。我得到数据是五成的半导体和七成的集成电路都是从日本公司采购。”
  提到了军方采购,可以明显感觉到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提了起来。也不是说刚刚没有注意听胡杨说话,而是比刚刚更加集中。
  这种反应同样也是带有时代特色的。在座除了胡杨他们这边的几个人之外,其他人都是都在五十岁上下。
  这代人的成长过程中伴随着“斗争”这两个字。所以,对于军事的敏感度,要比之七十年代以后出生的这代强烈的多。
  对面其中一位说道:“按照你的逻辑,美国人会因为担心军工技术过多依赖国外进口而进行制裁?”
  胡杨说道:“国家安全这个理由是很好用的。但核心从来都不是安全问题。美国拥有的尖端技术专利是具有绝对优势的。虽然日本在最近十几年不断追赶,但这种优势短期内是无法撼动的。”
  另一位也出问题:“如果美国卡死这些专利不让日本使用会有什么后果?”
  胡杨说道:“日本半导体企业将会遭到重创,短期内将会失去大部分市场份额。失去未来三到五年内的大量订单,甚至导致工厂减产、关停,以及大量裁员。我推测国际市场份额会降到两成左右。”
  这位有些不确定的问道:“降低两成?”
  胡杨微微摇头:“不,是只剩下两成。”
  大家的脸上都能看到明确的惊讶和疑惑。
  胡杨详细解释道:“一方面是因为美国的打压,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日本政府和日本整个半导体行业的自救。突破技术封锁最好的方式就是建立自己的技术体系。
  绕开已有的专利路障,研发自己的专利技术。
  日本人想要躲开美国人的专利封锁,就只能走这条自己技术突破的路。他们会投入大量资源和人力在研究突破相关专利方面。
  但这个周期胡很长,因为美国的技术也在不断进步,路障总是在增加的。”
  “如果制裁,那我们可以从中捞到什么好处。”
  说话这位叫黎玉玺。他是胡杨在这些人中印象最深的一位。从他用“捞”这个动词,就能多少感觉到点他的特别之处。
  气质上就明显有别于其他这些位。感觉上他并不是个典型的办公室型干部,而是那种在一线工作的类型。
  胡杨回答他这个提问:“我想要说的就是,现在是我们去日本抄底的最佳时机。这就是我给各位的建议。您说的好处,自然也在其中。”
  黎玉玺说道:“抄底是要到底才能抄的,日本那边会到这种程度吗?”
  胡杨微微点头说道:“突破技术路障需要投入资源非常大,必须要政府牵头才能进行。综合日本三大电子制造企业的研发能力加上政府的政策、资金以及人才方面的支持。
  但是日本可不是只有三大电子制造企业。在这种模式下,中小型企业就势必会成被牺牲待掉。而这些中小型企业就是我们的抄底目标。”
  还是黎玉玺继续提问:“好,我们暂时就相信你的推测。也相信有底可以抄。那么就有两个问题要解决。
  首先是我们为什么要去抄这个底,好处在哪里?然后就是我们有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抄这个底。除了资金之外,还相信还有很多困难需要克服。”
  这个问题就算他不问,胡杨也是要说的:“集成电路在未来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我们国家现在技术基础却非常薄弱。而且因为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很难从外面引进这些技术,所以这次机会我认为值得我们做点努力。至于第二个问题,我只能说事在人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