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小说>书库>都市生活>工业教父> 第290章 于主任的心思

第290章 于主任的心思

  能从于万洲口中确认最新的建设情况,不算是意外的消息。真正意外的,是于万洲对胡杨的态度,还有他所释放出的信息。
  首先,他收了胡杨的东西。虽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东西,更算不上受贿。但在这个圈子里收东西本身就代表了一种态度。
  其实在胡杨选择茶叶的时候,就是有了可能被拒绝的准备。因为茶叶作为饮品来说算是可进可退。而结果却是,于万洲连官腔都没有和他打。
  而接下来貌似闲聊的过程中,胡杨也感觉到了对方隐晦的示好。这个发现让胡杨很意外。
  这位于主任好像没有向他主动示好的道理。但胡杨同样确定,这不是自己的错觉。一直到最后胡杨直接询问关于机房的时候,他才琢磨明白。
  这位于主任原来也是有了下海的想法。
  北清教务处主任的位置,在外人看来那是一个香饽饽。事实上也的确如此。级别虽然不高,却是一个实权的职务。在一所学校中,大事小情都与教务处有关。
  而这个教务处的主任,几乎也是行政口的天花板了。再往上只有分管后勤的副校长这类职务。
  但北清这样的国家重点大学,校一级的领导几乎都是有学术背景的。这是一个大家心里都很清楚的规矩。不是不没有例外,但例外所需要的支持,他于万洲并没有。
  也就是说,于万洲现在的位置就是他能在北清的最高点了。于万洲今年也才刚四十出头,距离退休还有将近二十年,且他现在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
  显然他并不甘心在这个无法再进一步的位置上,一直就这么待到退休。所以才会有主动示好胡杨的举动。
  这种示好也不是死皮赖脸的凑上来那种简单粗暴的是操作。而是很高段位的,需要稍微琢磨一下才能品出来的那种。
  一个词概括,就是高级。
  而这种高级的意义,其实是有些向胡杨展示的意思。而想通这一层之后,剩下的最后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是我胡杨?
  胡杨开始回忆刚刚在他办公室里的对话内容。反复两遍之后,胡杨抓住了一个关键词,他提到的一个名字“周校长”。
  周校长是谁,胡杨几位核心成员都是知道,但都要装作不知道。于万洲主任很不经意的提了一次,说明他也是知道一些的内情的人。
  胡杨知道他能这么顺利的到北清旁听,是上面有人打过招呼的。真个人是谁,胡杨没有去猜过,更没有问过罗鹏程。那个层面的人物有关,大家都会三缄其口,这是所有人都有的默契。
  但不管是这位周校长还是有过一面之缘秦老,能与那个层面有一点点交集,其实都是莫大的一块资本。
  胡杨猜测这可能就是于万洲选上他的原因之一。
  如果真的能把于万洲也拉上自己的贼船,还真是可能帮华夏科技提升不少。在北清这么多年,于万洲的人脉是相当惊人的。
  必须要再次强调,这里是北清。是中国最高学府之一,甚至可以去掉这“之一”两个字。如果要列举这所大学的光辉历史,还有优秀毕业生名录,恐怕是可以出本书的。
  于万洲就是在在这所大学中工作了二十年,并且一直升到了教务处主任的位置。他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在中国如今的大环境下,于万洲这样的人下海是有天然优势的。但很显然这位于主任并不只是想做个普通成功的商人。
  不是普通的成功商人,是普通成功的商人。
  这两种描述是有区别的。
  胡杨走出北清时,心情是非常好的。于万洲这个意外收获,会让胡杨在京城的活动能力上升一个层次。而且他人脉也可以很好的弥补赵援朝那边的短板。
  就短期而言,接下来他在北清无论是想要进新实验室,还是想要找特定方向的人才,有于万洲的帮忙都能事半功倍。
  而胡杨要给他的回馈,就是一个可以尽情施展大舞台。
  这一趟北清之行,收获远超预计。胡杨已经忍不住要找个人分享一下这些好消息。但事实上这个根本是不可能的。关于于万洲的种种,胡杨暂时只能自己一个人知道。甚至短时间内,连罗鹏程那里胡杨都不打算主动提起。
  于万洲和他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承诺,甚至连明确的表达都没有。即便大家都已经明确的有了默契,但在这种微妙的状态下,还是应该让一切如常。
  而所谓的微妙,就是他于万洲现在教务处主任的身份。
  今天之前,无论他的心里有什么抱负和想法,都还只停留在他的脑中。或许有一些行为会因这些想法而有所改变,比如更加留意像胡杨这样的人。但终究是不会有任何实质上行动的。
  但今天不同了,他是确确实实的向胡杨透露出了这层意思。那么接下来他的行为就一定会开始有目的性。这种改变肯定是缓慢、隐蔽而且长期的。
  胡杨估计至少在一两年之内,于万洲应该还不会离开现在这个位置。所以他们的之间的默契,还是应该继续维持在两个人之间。
  原本胡杨还有一个地方要去,但今天的收获已经太丰富了,以至于胡杨都有些犹豫。或许今天的好运气都已经用得差不多了,要不还是下次吧。
  就在这个时候,怀里手机的震动帮助他做了决定。电话是邢鹏从沈阳打过来的。他告诉胡杨,他要求的外汇已经从广州安全送到了沈阳。
  外国货币原则上是不能在国内随意买卖的。唯一合法的手段,就是从中国人民银行换购,但需要非常复杂的手续。所以绝大多数的情况,外币都是在地下市场中交易的。
  沈阳好歹也是一个省会城市,这样的灰色渠道也是有的。但规模上就和南边的发达城市没法比了。这边的规模小,自然就藏不住什么秘密。有点风吹草动,基本都是尽人皆知。正所谓兔子不吃窝边草,这就是胡杨不在沈阳解决外币的原因。
  这批美元是在香港准备的。然后通过非官方途径送到了广州,再从广州送到了沈阳。
  胡杨确信这笔钱不会在国内使用,所以这个过程中的一些小越轨也就大约是可以接受的。
  钱到位了,现在差的就是人了。之前在探亲的牟望北已经离开老家,估计三天左右能到沈阳。
  那两位选出来陪同牟望北去北方的同志,张研和徐刚现正在丹东训练。
  两个人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对岸度过的。主要的训练内容就是对苏式武器的熟悉,还有对各种突发情况的应对训练。
  这些训练的目标并不是把俩人迅速训练007那样的特工。而是提高他们在那边一旦遭遇意外情况之后的应变能力,以及生存率。
  出一趟国,怎么还会与生存率有关?
  这还真的有!
  八十年代末期北面大国的内部已经出现了很多问题。在军工和重工业上过高投入,让轻工业变得十分羸弱。
  像食品加工、纺织轻纺、常规日常药物、小家电等等这民生行业更是重灾区。民生问题是会直接影响社会秩序稳定程度。
  所谓民生用品,就是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这些东西都是生活中的刚需。当刚需的东西供应量满足不了需求量之后,涨价就是成了必然市场趋势。而当这种情况变得普遍而严重,那就会导致通货膨胀。
  吃饭穿衣都成问题,人心又怎么能稳得住?
  在这种大背景下,那边的武器管控也出了大问题。枪械流入民间的问题是相当严重的。这个国家的军人会拿武器去黑市出售,几乎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
  从子弹和轻武器,到重型武器甚至炸药,都能在这边的黑市里买得到。当一支手枪加一个弹夹子弹只需要一条美国烟就能换到的时候,你对当地的治安也没有必要再抱什么期待。
  这趟过去,张研和徐刚是要带着一大笔现金的。这么敏感的东西,一旦在那边露了白,肯定会吸引到不少人的窥伺。而就算不露白这些诱人的美刀。光是三张中国面孔,也有可能让他们成为被抢劫的目标。
  牟望北的胆子已经不算小了,但最多也就只是在海参崴地区活动,再往北的远东他也是不敢去的。
  也不是说整个北方都是这样。像西面靠近欧洲的富庶地区,情况肯定要比这边好一些,但只是好一点而已。毕竟这个国家版图大过巨大。有道是山高皇帝远,很多事都是县官不如现管。
  这也是胡杨敢做这笔买卖的前提。
  阿穆尔州在北方大国的行政序列中,也是偏远程度排到前几州府。国家中枢对这里的管控力度很弱,也就只比更北面常年封冻的西伯利亚地区稍微好一点而已。
  所以胡杨才会相信,那几个级别不高的官员,有底气决定将这么大规模的矿藏和资源出售。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