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小说>书库>都市生活>工业教父> 第162章 春节

第162章 春节

  对中国人来说一年中最大的节日就是春节。从进入腊月开始,年节的气氛就开始酝酿,在春节达到顶峰,让后一直要持续到整个正月过完才会结束。
  开放之后,很多国外的民俗学家都来中国研究过春节。无一例外,都用上了非常夸张的形容词。
  尤其是在十几年自后,中国铁路交通网达到了一定程度之后。每年因春节导致的春运,都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胡杨回国的第二天就是北方的小年。跑了一天,把所有工作都处理完之后,胡杨就正式的递交了停薪留职的申请。
  就在他离开单位的同时,香港地方法院做出了一个判决。判决日本久保田农业机械(香港)有限公司,赔偿华夏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港币五万元。
  这个案子拖了很久,大部分知情人都以为还会拖下去。包括赵援朝也都是这样的想法。突然有了结果,让所有人都是措手不及。
  这个结果和这个时间点,自然是胡杨和管冲有意为之。从一开始他们手里其实就有足够的证据。但一开始管冲就有意压下了最关键的证据。
  示敌以弱自然是原因之一。除此之外,还有对香港司法体系的不信任。正如他们所预期的那样,他们一开始遇到了很多问题。
  其实不怕有问题,怕的是问题没有暴露出来。既然已经发现了问题,那解决就只是时间问题。而在解决了这些之后,就只需要等到一个适当的时间点,把这个案子解决。
  而这个时间点,就是北方小年的这一天。香港人也是过春节的,所以这一天也是香港法院春节前的最后一个开庭日。所以被判决的双方都没有上诉机会。最早也要等到三月份之后。这就是香港的司法体系。
  之前胡杨和管冲就已经分析过,香港这边的判决结果会有什么样的意义。就在刚刚敲定了1997年香港将要回归的当口,很多事都会被认为是敏感的。
  这个判决结果很快就通过各种渠道,以这个时代还不常见的速度,传递到了相关人士的手中。
  小年,就是整个春节的开始。按照北方的习俗,这一天要吃脆糖。而名头是为了让回上面述职的灶王爷可以说点好话。还要吃饺子。当然,在北方任何庆祝都要吃饺子。
  作为春节的开始,小年这天还是有必要小聚一下的。所以当这个消息传到手中的时候,周朝先和他的父亲周安雄正在一起吃饺子。很凑巧的是,方国器也在。
  开席还没多久,饺子还冒着热气,但大家都已经没有了食欲。久保田公司被判赔偿,这个结果对他们来说太突然,同时也太糟糕。
  周安雄怎么可能看不出香港的判例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不光他看得出,张坊也看得出。当他把这可能会导致的一些列后果解释给大家听,他们才知道原来问题这么严重。
  方国器和周朝先的脸色都变得难看起来。所有人都看向周安雄,在这里只有他能拿一个主意出来。
  周安雄手里的酒杯拿起来又放下,几次之后他才说道:“放弃和日本那边的联交易。”
  周朝先立立刻说道:“这怎么行,我们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眼看就要有接过了....”
  方国器也说道:“这个,我也不能同意,损失太大了。”
  周安雄沉声说道:“不放弃,损失更大。现在放弃,至少是我们主动,可以把损失降低到最小。张坊,如果你是那个胡杨,你最希望看到的是什么样的结果?”
  已经习惯被随时点名的张坊接口说道:“如果我是胡杨,我会希望您二位不要放弃与日方的联系,最好继续增加投入。这样以后的损失会更大。”
  周朝先有些不信,说道:“会这么严重吗?”
  张坊十分肯定的点头,说道:“我们与胡杨打交道也不是第一次了。他的行事风格就是任何事都会留一手。关键时刻靠这一手翻盘。这次香港的案子,我们也是一直关注的。这突然出了变化,应该就是他们增加的关键性证据。这是刚刚找到,还是特意留到现在才拿出来?我更倾向于后者。”
  周朝先说道:“你的意思是,如果我们不果断的结束与日本人的合作。胡杨还有专门对付我们的手段?”
  张坊点头。
  方国器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说道:“丹东,他们一直在那里鼓捣什么。是不是应该再派人过去查一下。”
  周安雄开口说道:“查是一定要查的,但割裂也是一定要做的。”
  熟悉周安雄的都知道,他用这个语气说话就是最后的决定。没有必要再对这些进行讨论了。
  虽然周朝先和方国器都还有些不甘心,但周安雄在这个家中的权威还不是他们能够挑战的。
  周安雄说道:“华夏科技虽然不能动,但这个胡杨的仕途应该结束了。”
  说出这话的时候周安雄并不知道,其实胡杨已经递交的停薪留职的报告,他的仕途真的已经自己结束掉了。
  结束了自己仕途之后,胡杨也感觉到了一丝轻松。考虑到年后就会去北清大学旁听,所以胡杨这个春节准备去丹东和老兵们一起过。
  而今天这个小年,胡杨提着各种礼物来到了柏青的家。人家姑娘都在你的屋子里睡了,胡杨必须要给人家一个交待才行。至于怎么交代,那还得看柏青家人的意思。
  戚扬和简友德都留在车里,他们也是很久没有同时出现在胡杨身边了。而今天他们同时出现,也不仅是因为许久未见。
  胡杨不在国内的这段时间,这俩人也都没闲着。他们一直都在丹东,与那边的老兵一起去朝鲜轮换训练。
  华夏科技的各种动向,胡杨一直都没有对戚扬刻意隐藏。他们在国内的动作,他基本上都是知道的。
  虽然胡杨一直不知道戚扬上面是哪个部门或是那位大领导。当然,主要还是他不想知道。
  不管是谁或者谁们,胡杨希望他们可以最直接的了解,他正在做的是什么。而不是通过很多次主观臆断和分析之后,形成的变了味的报告。
  这次欧洲行,他们都知道胡杨一定做了什么,但具体内容并不知情。其实就算是项凌江和赵援朝也只是了解一部分。除了胡杨之外,唯一能了解全局的只有管冲,而未来很可能还会增加一个。
  虽然已经不是第一次上门,但这个紧张的心情却好像并没有什么缓解。人家姑娘都在你的屋子里睡了。虽然只是单纯的睡觉而已,但胡杨在面对姑娘的父母时,是有那么一点心虚的。
  照惯例,长辈要询问一下年轻人的工作情况,然后给予一定的意见和指导。
  但胡杨明显是一个令人意外的晚辈。当柏松涛问了这个固定问题自后,胡杨的回答却是:“我刚刚办了停薪留职。”
  几个小时之后,周安雄他们也知道了这个消息。本来已经发动了很多关系,准备给胡杨好好上一课。却没想到蓄满力的这一拳,全打在了空处。
  胡杨脱离体制的这一手,的确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之外。尤其是了解这一趟欧洲行内幕的,更是感到非常意外。
  这一趟在欧洲胡杨的表现着实不错。从一开始的考察团到后来的谈判团,胡杨始终都能很好的完成各种任务,虽然没有李亿峰那么样惊艳。但总算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角色。
  和西门子公司的谈判如此成功,功劳自然是不会小的。胡杨这边仕途上必然会大进一步。谁能想到,就在这个当口上他会选择离开体制。这等于是把即将到手的一大笔功劳舍弃。
  胡杨自然也知道自己舍弃了一些,但这些对他来说都不重要。如果他舍不得这些,就会被绑在体制内。那里的规则太多,那里的束缚也太多,所以胡杨要从里面跳出来。
  “我要去上学,去北清做旁听生。”胡杨对柏青的家人的这样说。
  除了柏青之外,其他几个人的表情都有那么一点小波动。胡杨其实很理解他们的的反应。
  现在毕竟还是八十年代,虽然已经改革开放了,虽然已经有很多人下海了。但主流的观念还是认为在体制内才是最正经的工作。
  这种观念到十几二十年后也依然是主流。看公务员考试的热度就知道,年轻人是多希望钻进体制内,抱起铁饭碗。
  都说丈母娘最心疼女婿,三个人中最先开口的就是柏青的母亲:“旁听的话,那应该是拿不到文凭吧。孩子他爸,看能不能找找关系,至少弄个文凭。”
  柏松涛听着点了点头:“这的确是个事,回头我找人先打听一下。”
  胡杨笑着说道:“谢谢叔叔阿姨的好意,但真的不用找人,我原本就没打算要文凭。做旁听生会更自由一点。您二位也知道,我自己也有一个买卖要管。眼下这个安排是最适合我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