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小说>书库>都市生活>医心记> 第一百八十九章 深思熟虑

第一百八十九章 深思熟虑

  看着用一只手按着脖颈,脸上露出不可置信表情的谢迁,张惟昭问道:“太傅是否感觉好些了?”
  谢迁站了起来,对张惟昭一揖到地:“皇后娘娘真是神乎其技,药到病除。微臣敬服非常!”
  谢迁听到过各种各样对于张惟昭神异医术的传言。在今天之前,谢迁觉得,张惟昭的医术应该确实是不错的,但是,这些传言肯定也有夸大不实的成分。因为张惟昭早年是先帝和太皇太后看重的昭明真人,后来又成为了大炎的皇后,所以人们乐得把各种光圈套在她头上。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王公贵族,都喜欢传奇故事,越夸张越离奇越好。
  但是,今日谢迁亲身经历之后,却觉得那些传闻所言非虚。谢迁不由从内生出一种敬畏之心。
  张惟昭却笑道:“谢大人不必多礼。您现在会感觉痛楚消失,是因为刚刚注射的药剂里含有镇痛成分的缘故。等药效过了,疼痛感还会再回来。要彻底治愈,需要更多疗程。我会再开几剂内服药给您。若您愿意,还可以让南星定期到您府上为您注射针剂。”
  被提到名字的南星随即上前一步福了一福。
  谢迁哪有不愿意的道理?诚心实意感谢张惟昭赐医赐药,又向南星道谢。
  张惟昭道:“其实这药剂的萃取,也多亏了玻璃工艺的改良。”
  谢迁道:“微臣愚钝,还请皇后娘娘解说详细些。”
  “那是自然。还请谢大人稍待。”说着回头唤道:“薄荷……”
  薄荷行了个福礼,随即转身离去,不过片刻功夫,就推来了一个木制的小车。
  这个小推车一推过来,谢迁马上就发现了它和自己以往见过的各种车辆都不一样的地方:车身下面的四个小铁轮子,是可以随意变换方向的,灵活异常。
  再往上看,车身是一个长方形的小柜子。车顶四周有栏杆,被栏杆围起来的是各种玻璃器皿,半数是圆柱形的玻璃杯,有粗有细,有长有短,上面刻着细线,标注着奇怪的符号;其余一半则是各种各样奇异的造型:圆锥形、球形、水滴形和漏斗形,不一而足。另外还有一些弯弯曲曲的细玻璃管子,把一些杯子连在一起。
  在谢迁仔细打量这些器皿的时候,张惟昭道:“刚刚用来给您做皮下注射的药液,就是从这些瓶瓶罐罐中制作出来的。您喝的酒,也是用类似的器皿蒸馏出来的,只是比这些要大一些。”
  “为什么一定要在玻璃器具里制作?陶瓷不行吗?”谢迁问道,他觉得大炎的陶瓷工艺已臻化境,这些形状的器皿都不难烧制,而且肯定比这些玻璃更坚固。
  “确切来说,是一定要在透明玻璃器皿里制作才行。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看到这些液体,在一道道工序中渐渐变成了什么样子。如果你无法观察到细节,就什么也做不出来。本来你想做的是救命的良方,有一点差池,可能就变成了要命的毒药。”张惟昭解释道。
  实际上,在医药发展史上,透明玻璃器皿的出现以及普及,确实起到了非常关键的推动作用。比较早的色泽多样且浑浊的玻璃,是铅钡玻璃。而清澈透明的,则是晚近出现的钠钙玻璃。
  当钠钙玻璃制造工艺日渐成熟且价格不断降低的时候,普通炼金术师也能买得起并用在实验中,于是古代的炼金术就蜕变成了现代化学,为制药业打下基础。这一切的发生,就是因为透过玻璃器皿,各种反应特征能被很好地看到,进而被掌控和利用。
  谢迁听到张惟昭说的这些话,恍然顿悟到,今天皇后和皇帝展示给他看的这一切令人惊叹的东西,其实都与新的玻璃制造工艺有关。而这种新的玻璃制造工艺之所以能够在大炎出现,就是因为一个甲子之前,三宝太监从西洋带回来了几个玻璃匠人。所以,帝后是想用这种方式向他证明,远航西洋可以为大炎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好处?
  这样想的时候,谢迁也这样问了出来:“皇后娘娘的解说,令微臣受益匪浅。”今日微臣也确实切身感受到了,玻璃工艺改进带来了种种神异变化,从蔬菜、到酿酒,再到医药。诚然,这些东西能够出现,都是受益于三宝太监当年的出海西行。但是,微臣想问的是,所有这些神乎其技的东西,冬日里的新鲜菜蔬,香醇美酒,治疗微臣病痛的神药,是否就能抵消得了国库里六百万两白银的开销,和数万民夫二十几年的背井离乡?”
  说完这些,谢迁的双目炯炯有神地望向陈祐琮和张惟昭。
  不得不说,谢迁的问题十分犀利。张惟昭和陈祐琮对视了一眼,陈祐琮对张惟昭笑道:“你说得更清楚,还是你来跟谢太傅说吧。”陈祐琮和谢迁说话,忍不住就要用很多敬语,想要说的文雅有礼,不如张惟昭直接干脆。
  “好。”张惟昭点头道,然后转向谢迁。
  “谢大人的问题一针见血。如果六百万两白银的开销,和数万民夫二十几年劳苦,只换来玻璃工艺的改进,我也觉得非常不值得。但是,三宝太监西行带来的许多收益还没有被挖掘出来。一旦这些隐形收益被挖掘出来,它就会变得值得了。”
  “这做何讲?还请皇后娘娘明示。”谢迁道。
  “三宝太监下西洋,带回了许多奇珍异宝,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金绿宝,许多异兽,金钱豹、狮子、骆驼、鸵鸟和麒麟(其实是长颈鹿),另外还有香料,染料。但这些东西,除了一部分送进国库,其他都散入了王侯富贵之家,老百姓并没有从中得到什么益处。”
  谢迁点头。
  “船队所到之处,散播了更先进的农耕、纺织和医药技术,使得万国臣服,频繁派船队前来朝贡,带来了香料、木材,价值千金,朝廷却要赐给他们丝绸、大米和瓷器,价值万金。所以朝贡名义上是来给大炎送东西,其实要走得更多。更给大炎的百姓增添了许多负担。”
  “皇后娘娘洞若观火。”
  “所以谢大人担心,若再组船队,重下西洋,只会令大炎元气大伤,而不会带来多少实际收益。”
  “微臣确实是这样想的。”
  “也许我们可以换一个方向。”
  “如何换一个方向?”谢迁问道。
  “第一,三宝太监当年带回来的珍宝,可以拿出来换钱。刚刚谢大人看到过的玻璃碗盏、新鲜蔬菜,也可以拿出来换钱。这种玻璃制造工艺,暂时还不会被人轻易学了去,所以还能卖上好价钱。包括刚刚给大人用的药,也能卖个好价,而且,我还有其他新药推出。这些东西,虽然只有富贵人家才用得起,但是从他们那里赚到的钱,却可以投入船队的建设,减少赋税压力。”
  “皇后娘娘,这恐怕还远远不够。”谢迁道。
  “是,但是我们用不了六百万两白银那么多。领航的宝船可以由朝廷出资建造,船队里其他所需的船只,可以向海商招募。”
  “朝廷因为要肃清东南沿海,避免海盗、番寇入侵,一向对海商严厉管控。现在却向他们招募海船,岂不是自相矛盾?”
  “据我所知,大炎对海商管制严格,海商每出海一次,就要买一张船引。从官府买一张船引,要几十辆银子。但在黑市上,船引却可以卖到几百、上千两银子。可见出洋贸易获利有多么丰厚。如果我们把进入船队的资格,售卖给海商,并准许他们随队贸易,你觉得他们愿意出多少银子?”
  谢迁皱眉:“这些商人,狡诈圆滑,表面上做出一副良民的样子,背地里走私禁品,勾结海盗,无所不为。怎可信任?”
  “他们向海盗交保护费,是因为大炎并无海上戍卫保障他们的安全,所以他们才会转而向海盗寻求保护,若是官船能让他们安全贸易,他们就不会去与海盗周旋了。”张惟昭道。
  “如此一来,岂不是这些官船要配备更多精良武器和善战兵勇?”谢迁反诘。
  “刚好借此机会发展海防,就不惧怕海盗和番寇来骚扰了。”张惟昭镇定地说。
  张惟昭的建议,一环扣一环,显然是深思熟虑的结果。谢迁低头沉思。然后抬头直接问道:
  “其实我一直以来都有一个疑问。陛下和娘娘想使船出海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如果说扬我国威,成祖和三宝太监已经做到了,这才过去六十年,四野诸国无不心悦诚服,至今朝贡不绝,并不需要再加威慑。若说想学习新的技艺,大炎的技艺才真正是天下无双。虽然玻璃制造我们稍有不如,但制造、工程、农桑和医药,哪一样都远胜周边诸国,就是当年三宝太监下西洋走过的那些地方,也很难找出比大炎更强盛富庶的地方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