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9 烽火半月
可南帝实在还是想不通,安仪长公主作为南朝上下独一无二的公主,可谓这整个国家地位最尊崇的女人,她有什么必要做这些事情,这样做她还能得到什么,为夫,她与安平侯师光的夫妻关系早已是名存实亡,为子,那师子钰显然是个不成器的东西,近年来更是常常与沈云间搅合在一起,令安仪长公主十分头疼。
难道她还能是为了她自己不成?
至此南帝所能想到的最大可能,还是这事情是沈云间陷害她的,慕容羽兄弟几人自宸王走后一向与沈云间走的亲近,南帝也是知道的。可是沈云间为何要针对安仪长公主,她韩国沈家与慕容家的血海深仇,与慕容仪这个女人有什么关系,她不是满脑子想的都是为宸王光复正名,根本就不在意师子归的存在么,这事情跟安仪长公主又有什么关系。
不,还是有些关系的。
南帝忽然想起了那张间接逼死了宸王的雪颜羹配方,问安仪长公主,“雪颜羹配方之事,沈云间可知道,是你交给朕的了?”
安仪长公主愣了愣,失口否认道:“她……不知。”
“师子归没有告诉他们?”
“儿臣……不知道。”
安仪长公主不知道,南帝却知道,师子归是不可能将那件事情告诉任何人的,一旦那件事情被沈云间和十三公子知道,这两个人一辈子都不可能原谅师子归,凭她对十三公子的在乎和执念,她死都不会说。
“这样说来,沈云间还有什么理由陷害你?”
安仪长公主又愣了愣,谨慎而小心地回道:“还不是,还不是因为儿臣与藩王权贵们走得亲近了些,可儿臣这样,都是为了陛下,为了咱们南朝的山河稳固。有件事情,儿臣确实隐瞒了父皇,自儿臣接任韩地以来,担忧着父皇的身子,便迟迟没有前往,但韩地的事情儿臣也知道一些,儿臣知道十三曾在韩地暗地推行新政,可那新政想要顺利推行,必要面对各地藩王的阻碍,儿臣只当他翻不出什么水花儿来,也容他自己布置,栽了跟头也就知道错了。可谁知不久前,顺王擅自撤走了韩地的驻军兵马,那韩地的百姓便生了暴乱,无人平定。”
“父皇,”安仪长公主急忙跪下来,急切地道:“这件事情儿臣实是不该隐瞒父皇,儿臣只是想着现在四方战事不休,父皇已经劳思成疾,儿臣恐怕父皇再为这点小事伤了身子,便是沈云间想要陷害谁,她对韩地极为珍重,若雁门关失守,对她亦是打击,她是绝不可能拿送往雁城的粮草做文章的,儿臣想,粮草丢失一事,必是韩地暴民所为,沈云间只怕是父皇迁怒韩民,才会出此下策。”
“若不是十三执意推行新政,使韩地百姓荒废了耕种,又怎会是眼下局面,而今韩地无主,那些暴民便生了主意,父皇,民不可开智,您绝不能再如此惯纵十三了啊!”
安仪长公主是当真以为这一年南朝收成不佳是桩天意巧合,可是南帝却知道,这事情就是他和沈云间合谋而成的,跟韩地推行新政荒废耕种没有一点关系。
南帝于是敷衍道:“此事待战事平定,十三归来后再说吧。”
“可是父皇,十三欲推行新政之事,各方藩王属领已经知晓,若非如此,秦山王怎会至今眼看着雁门火烧,而迟迟不肯出兵援助,要解雁城之患,必要秦山才力,儿臣斗胆,恳请父皇下旨暂将十三的身位降一降,慰了藩王们的心,眼下之际,保我南朝山河国土不为外敌所犯,才最为重要啊!”
“此事,朕会慎重思量,你退下吧。”
“是,请父皇保重龙体,儿臣告退。”
……
南朝西北边陲,十三公子和安康快马加鞭不眠不休,只用了不到两日就赶到了秦山城,到的时候正是清晨,边陲之地的晨景凉飕飕的,商贩们支起了摊子,百姓也已行在路上,开始一天的采办工作,街道里十分热闹,正是一天之中最生机昂扬的时候。
十三公子和安康就没那么昂扬了,饿呀,是真的饿呀。
安康看了一眼旁边大锅里冒着热气的面馆,早就听说西北之地的面食口味极佳,闻着那朴实面香,听着那油浇头淋在面上发出的嗞嗞声,安康偷偷地猛咽了几下口水,终于忍不住,问:“殿下,要不咱们先吃点儿?”
十三公子十分严厉地将安康瞪了一眼,吓得安康脖子一缩,只能继续干巴巴地咽口水。十三公子却就走向了面摊,将什么东西重重地拍在桌上,“老板,五碗面!”想了想,觉得可能不够,改道:“十碗!”
那面馆的小二看过来,凑近了道,“公子就两个人?咱们这面分量足得很,就是饿上了头,一家两碗也就足够。”
十三公子已经抽了桌上的竹筷,悠哉地剃起了毛刺,不想理那小二,安康只能接道:“哪那么多废话,十碗就十碗,买卖不想做了不成?”
小二讪讪地笑,看见十三公子摆在桌上的一枚碧玉,倒是上好的成色,总抵得起这点面钱,便去招呼了师傅煮面,心里头想着这两位年轻公子也不知是遭了什么变故,竟给饿成了这样。
将面摆上了,那小二自然就要将面钱收了,伸手拿走了桌上的碧玉,十三公子只低头吃面,也不理他。
却也只半碗面的功夫,那拿了碧玉前去典当的小二便跑了回来,又往里面说了些什么,小二连着老板一家便都跑了出来,颤着手要将碧玉归还,却见安康正将碗里的肉夹去十三公子碗中,说着,“殿下您多吃点儿。”
殿下……
老板尚且镇定,将碧玉放下,躬身道:“两位公子这面买卖人请了,面钱就不收了。”
十三公子还是吃面不说话,老板见无回应,便催促着一家人都退回去,才听见十三公子语气不高不低地道:“安康,方才好似有人说话,风太大了,本王没听清。”
安康便拔高了声调,“殿下,这掌柜的说咱们付不起面钱,就先饶了咱们这一次。”
“本王不是叫他拿东西去典当了么?”
“殿下,”安康清了清嗓子,声音又拔高一些,是要叫那些路过的行人也听见,“他们说殿下您那龙玦一文不值,典当行不收!”
“大胆!”
十三公子将筷子“啪”地一声拍在桌上,安康闻声便利落地跪了下来,指了指面馆那一家人,委屈地辩解,“殿下,这话是他们说的。”
这面馆一家子听了便也腿上发软,掌柜的先一个就跟着跪了下来。
原是小二的拿了龙玦去典当行,他们不识货,那典当行里可是识货的,一眼便认出这是天家信物,买卖流通不得,六爪金龙,刻一个“笑”字,这龙珏之主正应是第十三皇孙珺亲王殿下。
“殿殿殿下……小小小人没……没这么说过……”
十三公子嫌弃地瞥过眼去,“你哆嗦什么,”又摸了摸肚子,叹一口气,“本王没饱,再端两碗面来。”
……
秦山王闻讯赶来的时候,十三公子已经吃的差不多,便没了那狼吞虎咽的模样,筷子挑起玉绦一般泛着油光的面条,一口一口细嚼慢咽,很是一番赏心悦目的吃相。
秦山王急忙让官兵去遣散群众,可秦山这个偏远之地,多少年也没有一个像样的皇亲国戚莅临,这一来还是个长的这么漂亮的皇孙亲王,甚是撵也撵不走,将整条街道围堵得水泄不通。
许多百姓看着,秦山王到底要给他些颜面,便走上前去,拱手:“珺王殿下。”
十三公子吃面的动作稍一滞,又是做出一副迷蒙的表情,“他说什么,风太大了,本王听不清。”
秦山王只得也提高了些声调,语气也更郑重一些,“秦山王拜见珺王殿下。”
十三公子仍未有回应。
“秦山王周崇拜见珺王殿下!”
一连招呼了几回,十三公子仍是旁若无人地吃面,间歇地抬了回眼,闲谈一般地对安康道:“安康啊,这西北秦山人确然个子生得高大,本王这般坐着,听他站着说话便仿佛隔了千里远,实是听他不清,罢了。”
说着,十三公子放下筷子,取一条白帕子擦了擦嘴,正准备站起身来,秦山王倒是听懂了他的意思,“唰”地一下跪下来,铿锵有力地模样道:“拜见珺王殿下!”
十三公子便就不起了,转过身来看着跪下的人,慢条斯理地念他的名字,“秦山王周崇。”
“是。”
“你可知本王从何处而来?”
“殿下由雁城而来。”
“呵,”十三公子冷笑,“看来你的耳朵不聋,还听得到朝廷中的风声雨声,那就是眼睛瞎了?雁城的烽火燃了大半月,你竟一眼都没有看到,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