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 月镜

  奉城外,南军攻城的号角吹响了一次、两次、三次,窝在城里的辰军也很给面子,南军攻城,辰军便主动开城门应战,只是毕竟人数抵不过南军,耗是耗不过的,每每打上几个时辰,便火速撤回城内,重做修养。
  南军大将也不强攻,辰军退回去了,便吃吃饭喝喝酒,等待下一个吉时。
  两股军队,一在城内,一在城外,你邀我应,你追我逃,仿似年轻娇俏的情人打情骂俏,打了个三进三出,双方几乎都未损失一兵一卒。
  眼看着辰军又一次弃战而逃,避回了城中,副将不禁问这次南军的攻城大将,这辰军进进出出的在闹那般。
  攻城大将回道,“兵法言,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辰军此乃扰敌之计,不过我们也并没有真的想要进攻,这一次,是辰军中计了。”
  ……
  金阳城,朝堂上,珺王自作主张进攻霍北的消息已经传回来了,南帝偏宠十三公子,即便是自作主张,也只呵呵一笑,仿佛默认了进攻霍北就是自己下的命令。
  南帝这一默认,国舅便捏起了冷汗,他掌管户部田税,把控国家经济大关,这一年看起来风调雨顺,原本正是个适合征战的好年头。
  为了便于敛财,户部有一则规矩,若是家里收成不好的,交不上粮食,可以直接上交银钱抵田税。这便让江湖上的商贾钻了空子,有人暗中高价收走了百姓手中的粮米,百姓便拿私售粮米的银钱,上交给国家,一来二去,百姓自己手中还赚了一些,可是国家却是有钱无米,一来这白花花的银钱,一层层剥皮下来,本就没有多少流入国库,二来真到需要的时候,银子不能当粮米拿来填肚子。
  南国的军政边防太平了太久,这四面八方的战事来的突然,国舅还没反应过来如何应对,粮仓一瞬间就被人掏出一个大洞。国舅也不傻,知道这一切必都是经人计划测算好的,他是已经在准备掏自己的私财来添这个窟窿,可眼下又要大举进攻霍北,事情怕是快遮掩不住了。
  早朝上下来,国舅便心事重重,想起先前在宫城甬道里,偶遇安仪长公主,她说的话,说陛下有意要翻他们这几位重臣的家底来填充国库,思来想去,他觉得是时候该做一件为国为民的好事,让这场军争危机能够速战速决。
  ……
  霍北边塞,十三公子已经与曹将军等人商议好了进攻计划,按照南国和霍北现在的兵马实力计算,如果照着玉石俱焚地打,南国几乎没有输的可能,但那需要时间,短则一年半载,长了打上几年十几年也有可能。
  可十三公子没有那么多时间,他必须要速战速决,然后回到金都,所以只能信那句“富贵险中求”。
  以身诱敌,为大军压境提供最好的条件和时机。
  这便也是他将安康提前打发走的原因,安康虽然听话懂事,但可能是十三公子自小跟他一起,太惯着他了,惯得安康已经长出了自己的主意,若是知道了他这以身诱敌的计划,怕是会在开战的前一天,偷偷将他打晕拖走。
  诱敌之计来源于云间提供的那张行军图,倒不是她原创的,当年沈朝曦还是韩国公主时,与霍北兵马演习,一战成名的时候,用的就是这套兵法,云间在这之上又做了些变通,霍北人里最了解中原兵法的萧大将军已经死了,识破此计倒不容易,只是这行军图里,为诱敌者开出的那条后路,一旦中了埋伏,就是一条死路。
  辽阔草原,皓月星稀,十三公子戎装在身,举头高望,不知道这里看到的星空与金都里会不会有不同,忽的想起在浑天阁里听来的传闻。
  “双星汇聚,必有一陨,胜者为王。”
  这事儿他后来自然寻机会派人去浑天阁里打听过,结果也没有十分出乎意料,他的生辰八字正合双星之一,他这些年莫名得来的宠爱和器重,源起于南帝对这一则星象的迷信。
  至于那另一星所指的是谁,尚未可知。
  十三公子望着天边的一轮孤月勾起唇角,若他当真命定为王,怎么可能轻易死掉,有老天罩着,怕什么。
  数万军士阵列在前,十三公子高举青锋,嗓音清冽,“发起进攻!”
  ……
  金阳城长公主府里,月渐圆,云间坐在房檐下,双手托腮望着明月,明月高高在上,黑夜中也可以窥伺到大地的每一个角落,所以仿佛看着月亮,就能从那一轮月镜中,看到原本看不到的四方,看到那里正在发生的一切。
  “霍北之战就要打响了吧。”云间想。
  “他就在赴死的路上了吧。”云间又想。
  “他一定会死的吧。”云间继续想。
  “他会不会恨我?”这一句想着,便低低地说了出来,仿佛是在问什么人,云间低头,发现自己的手不自觉地抚在小腹上,原来是在问它,他们的骨肉。云间笑了笑,又在小腹上摸了摸,轻声地问,“你会不会恨我,我让你一出生就没有父亲,但是,我一定会好好对你的,你是我的亲人,我,很想有亲人。”
  她说着,眼眶微潮,又抬起眼来望着月亮,心思却有些放空,仿佛在迷茫着什么,怔怔地问了一句,“铮哥哥,你在哪儿,好想你能陪我说说话呀。”
  这样想着,云间便抬起手来,伸出一根手指,在空气中轻轻一点,仿佛那日微风细细阳光和煦,她用手指戳一戳,戳到慕容铮饱满而富有弹性的结实胸膛,坚硬和柔软并存,那是一种家的感觉。
  可是眼前空荡荡的,只一缕细风的回应,仿佛迷失了回家的方向,云间便真的哭了出来,豆大的泪珠落地而摔碎。
  ……
  奉城,赵知身来到为将士们治伤的一座宅院中,偏僻的院落里,住了几名垂死的士兵,军医和其它照看的,脸上蒙着半张白布,手脚也都谨慎地遮盖起来,见赵知身进来,军医只得一拱手,露出无奈伤悲的神情。
  “主上还是不要进去了。”军医劝说道。
  赵知身微微摇了摇头,取了一张白布蒙住半张脸,“无妨。”
  这几名受伤的士兵,伤势并不重,但感染了瘟疫,好在控制得及时,瘟疫并没有在城中蔓延,但这几个,大约是救不活了。
  年龄最小的那一个,与赵知身更熟悉一些,他是韩国那一战之后流落的孤儿,原本出生在书香繁盛之家,被赵知身救下来的时候,与云间那时候的岁数差不多。
  少年从小就将赵知身奉做恩人,如今更是奉作偶像,不打仗的时候,总喜欢往赵知身的帐子里钻,端茶送水的,只是想要多窥几眼偶像的风采。
  眼下疫病缠身,眼窝深陷,乌青的一圈,徒留那一双依然年轻的眼珠,望见偶像的时候,仍会迸发出光亮。
  少年想要从病床上坐起来,赵知身打算伸手将他按下,被军医急忙拉住,一瞬间的细微动作,令少年和赵知身心中都感到酸涩。
  赵知身垂目,向少年拱手行礼,“我食言了。”
  他说过,绝不浪费辰军的任何一滴血,战场上浴血,生死凭力量说话,但病死算什么?
  少年还是坚强地坐了起来,跪在床上,声音轻轻柔柔地,但十分坚定,“请主上赐我一把战刀,许我自行了断!”
  赵知身面布下的唇抿直,不禁瞥过眼去,似不忍做出这样的决定,可做不做这决定,他的生命也不过是快一步和慢一步之间的差距。
  少年眼底含泪,依然坚定地道,“南国毁我家国,屠我至亲,此仇不共戴天,我只恨大事刚起,尚不能以韩人之身战死,主上恩重如山,唯愿来生再报。”
  少年说着,将身体沉沉地伏下来,深深埋首。
  虽是病体,却脊背坚直,对死亡毫无一丝惧意。
  赵知身看着他,静静地问,“你的家乡在川潭?”
  “是。”
  “我会送你回家。”
  “谢、主上!”
  赵知身转身出来,行动如风,似携着某种愤怒,军医跟出来,陪赵知身带去了另一间病房。
  “这些也是瘟疫?”赵知身问。
  军医解释道,“那淬了瘟疫的箭到底无法滥用,这些是染了金汁的,好在先前已有准备,服过防疫的汤药,修养一阵,便可无碍了。”
  赵知身点头,“今次仍是大意了。”
  “看来金都里的消息不够准确。”军医回道,“难道瘟疫这个主意也是公主出的?”
  赵知身微微摇头,“不会是她,她用金汁之计,是为了试探我的身份,这样伎俩是我教她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