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小说>书库>玄幻奇幻>雷霆反击> 415 对决

415 对决

  如今要靠着一招低空突防,攻击如此纵深的目标,其实又谈何容易?这一带虽然沟壑纵横,但是防御一方,仍然可以通过对山脉走向的判断,来预测敌人可能飞来的路线,并作出部署,尤其这项工作,已经做了整整3个月。
  第一枚导弹上升翻越山梁时,遭遇到了迎面的35毫米双联高射炮拦截。该部队部署区域朝南,视野较为开阔。尤其获得了早期预警(提前30秒),其追踪设备一直对准预判目标接近的方向,由此获得了长达十秒的时间,使用光电跟踪设备对紧贴山脊飞行导弹进行稳步跟踪以及测距。然后2门双联火炮开始同时射击,射击过程相当短促,布满山脊上空的近炸弹幕很快就破坏了光学设备的人工观测。不过,导弹也已经被迫近的弹片击中,如同一团失控的火一样撞到了山上。来不及重新装弹,新的警戒命令已经提前打达,炮手调炮至原来位置,等着随后而来的敌人飞机撞过来。
  第二枚巡航导弹走的是另一条道路。印度对这一带山脉的测绘工作,比之巴基斯坦南部稍微细致一些,所以能够制定2条完全不同的路线,已达到使用这种导弹进行打击的最佳效果——两枚导弹从不同方向,同时攻击同一目标,这样的攻击往往可以让对手的防空系统手忙脚乱。大部分近程防空阵地在雷达制导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有限的多目标打击,但是在电视跟踪时,很难协同分配目标,好在这个计划刚刚破产了。
  上校在制定计划时,曾近希望发射尽量多的斯卡普导弹来进行饱和攻击,至少可以大量消耗敌人的弹药,但是已经交货的有限几十枚斯卡普导弹中的大部分,已经被发射到了荒芜的伊朗东部区域,这也是整个攻击不能完全在防区外进行得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枚导弹从更远的东面包抄过来,它的路线一直没有暴露,所以简单绕过了墨脱的防空体系,这条路线更低,并不直接跨越东西走向的山脊,而是绕了个大圈,曲折进入林芝,任何雷达制导导弹对它都无能为力。但是雪山上的雷达实在太高,最后的阶段,导弹必须从群山中暴露出来,直接飞向目标。
  防空阵地接连发射了2枚红旗64型导弹进行拦截,但是斯卡普导弹的隐身设计,使得照射雷达数度丢失目标,作为东面防御中坚的导弹被虚晃过去。眼看着山区升起的闪光,直扑雷达而来。
  雪山上的最后防线——陆盾系统,一直安静地等待着时机,指挥车上的搜索雷达已经发现了目标,不过2枚仍然在空中追赶的红旗导弹干扰到了雷达跟踪,好在目标还远,且没有遮蔽,指挥员迅速切换到了电视观测,由射手小心移动操纵杆来进行瞄准。
  安放在调平拖车上的7管火炮开始慢慢移动起来,不断调整高低和水平方向角度,以适应目标航线的变化,目标一直在爬升,这使得它提速不快。一秒钟后,7管火炮开始迅速转动起来,这是射击前的最后准备工作。它使用直流电机驱动发射,自然比之前的那些通过导气式自动方式发射的火力要快得多了。
  在大约3公里距离上,火炮开始喷吐出骇人的火舌,它以每分钟5000发以上的速度发射出惊人的弹药量,射击的同时,滚烫的弹壳向瀑布一样滚到平台下。
  斯卡普导弹遭到了连续的动能弹药直接命中,在失去了一侧弹翼后迅速开始下坠,一枚姗姗来迟的红旗64型导弹,随后也击中了下落中的导弹,将其引爆。在山头上看到这一幕的防空部队指挥官在庆幸之余,也难免操心,将来的战果计算可能会有一些麻烦。
  指挥部一直警告该地区所有的防空部队,敌人的隐形巡航导弹将是最大的威胁,务必有被动方式的传感器随时做好准备。不过,指挥部一直没有告诉这些部队的是,情报部门已经确认了印度武器库内只剩下了2枚这种导弹,现在印度人将它们都打出来了。
  正在亚音速接近的达布里尼上校很清楚,自己和其他战友今天九死一生。那些巡航导弹有没有打中他不知道,他只知道,那部雷达仍然在起作用。几个月前,他能够靠着2架老旧的米格27顺利摧毁那座雷达,但是今天情况可不会那么简单了,他知道中国人在吃过一次亏以后的的效率,几个月的时间足够他们在这片荒芜地区,布下足够强大的拦截火力,但是这次任务他别无选择,这似乎是扭转敌人制空优势的唯一办法。
  从巨大的显示器上看,左翼的2架僚机已经先行发起了冲击,它们走的路径较近,几乎沿着第一枚导弹的路线尾随而去,这显然是非常不明智的选择,因为敌人的炮口势必会对准山口,但是这次攻击需要一些能够吸引敌方注意力的勇敢行为,否则绝无成功的可能性。
  一架阵风刚刚拉起,就被170公里外的雷达看到。他提心吊胆地向东北方向飞去,紧盯着前方的各处制高点,忽然就看到树丛中一阵烟雾腾起,飞行员僚机做出了一连串眼花缭乱的动作进行进行躲闪。
  4联25毫米的机关炮喷射出的弹幕,硬是没有蹭到这架在空中闪转灵敏的飞机,眼看着它跑出了射程。不过发射架上的两枚前卫导弹也已经完成了热源跟踪。
  阵风飞行员在电台里听到有人提醒他,有2枚导弹紧追而来。立即他做了一个滚转动作,以不减速的方式观察下方。看到了尾随的导弹,正飞向自己。他立即一头扎下山去,并以热源干扰规避,眼看着形势越来越惊险。
  这里的每一道山谷内都可能部署着致命的防空武器,而在那部雷达眼皮底下爬升,显然是自寻死路。
  达布里尼可以听到僚机间紧张的呼叫,此刻他自己还没有暴露出来,仍然迎着阳光飞行,不过敌人防守的严密显然被他猜中了。他眯缝着眼睛看到,前方耀眼的朝日旁突然又多了一个火球,那是如约从提斯普尔发射的大地导弹的凌空爆炸,显然被他们部署在后防的什么反导武器拦截住了。中国人在这个绵密的防御体系里下的心思可真够大的,而整个体系的核心,就是那部相控阵雷达。
  远在四川的指挥部内,接连发现的印度阵风战机的目标已经判定。司令员按捺不住紧张站了起来,最后会怎么样,他也不知道。虽然几个钟头前,有人向他保证过雷达万无一失,且来犯之敌有来无回。
  新的情报更新,印度发射的2枚大地导弹已被一部S300系统拦截在了印度一侧,不过这只是一个环节而已,并且可以看出敌人对这次袭击下了血本,而且势在必得。
  攻击贾布瓦机场的印度米格29K显然也只是虚晃一枪,它们没有敢于深入贾布瓦上空,也没有发射任何防区外的武器。也许敌人已经从夜里疯狂的机场修复中了解到了,中国人这次是带着工兵来的,于是放弃了用孱弱的武器去零星破坏这座机场,他们看准了,眼下整个战场的关键,在于中共居高临下的雷达。
  与指挥部的通讯已经中断,达布里尼带着一架僚机,以100米的高度穿越一道峡谷,尽管高度如此之低,还是迎面撞上了不可思议的雷达脉冲,告警器随即响声大作起来,显然是敌人在重要的死角位置部署的补盲雷达。此刻,他无从低头查看面板,而是大声呼叫系统激活反辐射导弹,并锁定辐射源头。
  今天上校有幸避开了中国空军,不过这样严密的地面防御,他倒是第一次领教。敌人雷达辐射一直在发生变化,导弹导引头以及机上的电子设备一时也无法锁定位置,转眼间到了峡谷的转弯处,飞机的迅猛转弯破坏了之前的所有射击准备,而且也没有甩掉那部雷达。他低头飞速瞄了一眼显示器,已经有2架阵风从编队中消失了,这意味着它们要么是丢失了联络要么是完蛋了。
  他不时向后转身,查看身后。只看到了一架僚机凌空博炸,也不知道是被什么击中了。
  此刻距离目标仅仅50公里的距离了,他知道山谷呆不住了,于是拉起战机做做后一搏。
  “虎鲨长机呼叫其余编队。”
  电台里没有回应,其它的阵风也不知道到了哪里。
  这里大山与他上一次来时没有区别,只是上一次来时,只有几架歼8II拦截,而此刻,他的飞机正被各种电磁波脉冲从四面八方不间断地扫描,他知道最后的时刻来到了。
  “虎鲨中队,你们立即返航,这里交给我。”
  上校将节流阀推到加力,他有信心在加力阶段作出最复杂的机动动作。至于中队其他的乘员是否参与最后的攻击,已经不重要了,他们已经完成了吸引敌人注意力的任务,继续在这片天罗地网中挣扎似乎没有意义了。
  那座鹤立鸡群的雪山就在那里,在朝阳中闪闪发光,从哪里发出的辐射能量越来越强,上校知道,它正死死地盯着自己。这是最后的对决,必有一方死亡。
  四面云层中的有2道迅速延伸的尾迹正在靠近,这是上校还能看到的。他被迫压杆俯冲以积攒速度。高度稍有些下降,飞蝗般的高射炮炮弹就从四面向他飞来,然后在飞机后方炸成一片,弹幕紧紧尾随着阵风而来,眼看要将飞机吞噬。上校果断释放出大量的箔条,以破坏地面炮瞄雷达的跟踪,同时做出滚转动作,将一枚偷偷靠近的导弹晃得晕头转向,失去能量,坠落下去。
  不过大量的减速机动使得战机没能积存足够的能量,在连续的躲闪中,他始终没有将速度拉起来。眼看着那面天线已经近在眼前了,可惜在更高的位置,使得他无法通过俯冲加速。同时这也意味着阵风不可能使用激光制导炸弹。
  上校必须做出一个决定,以换取一次胜利。
  4个月前,他在印度斯坦国营电视台的节目录制现场,对滔滔不绝夸赞空军的拉尼博士表现得异常冷淡,以至于拉尼博士在节目录制后向国防做出了:达布里尼上校在节目中高估敌人,缺乏爱国热诚的评价。被博士做出同样评价的还有三叉戟中队的罗尔上尉,这使得他们从此从国防部下辖宣传机构的重点宣传目录中消失了,观众可不想在电视里看到张敌人威风的家伙出现。
  十秒钟内,上校就要实践一次真正的“爱国主义”。他将那面绿色的方形天线紧紧套在HUD正中的矢量标志中,看着它越来越大。 他几乎闯过了所有的防御,只剩下了最后的一门7管快炮。
  大约在于阵风一致的高度上,拖车平台上的陆盾2000,正在静静地等待着强弩之末的飞机进入最后的稳定飞行中。敌人正在疯狂地做出又一次攻击,似乎是要直接撞击雷达?
  尚未冷却的7管快炮再次开始转动,它只剩下了半个基数的弹药,不过敌机不会再有任何的机动余地,除非他想错过目标。
  达布里尼上校终于看到了2公里外的一门速射武器向自己开火,他知道一切都完了,只能死死地顶住操纵杆和节流阀,眼看着火光横扫过,眼前的透明玻璃座舱瞬间变成了白茫茫一片。
  密集的火网在飞机上瞬间留下了上百个洞,将整个座舱罩击毁。飞行员大概被打得没有了人型,不过飞机仍然靠着惯性飞向前方,直到火势将其吞没,才开始向下栽去,最后落到了雪山脚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