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小说>书库>历史军事>唐骑> 第八十一章 将诛

第八十一章 将诛

  第八十一章 将诛
  魏仁浦听了郭汾最后一句话,不由得一愣,道:“你们九个人?”心中猛地一惊,便猜到隔壁这人只怕不是等闲之辈!
  朝范质望去,却见他脸上的神『色』十分复杂,魏仁浦作了一个询问的神『色』,范质蘸了一点茶水,在桌上写道“元帅夫人”四字,魏仁浦骇了一跳。
  就在这时郭俱兰奔了进来,道:“夫人,郑长史……”看看附近有人便顿住,郭汾却已知瞒不过了,见雨势已停,走到天井中来,对范、魏二人道:“今日一谈,得益良多,范先生都没听出妾身的声音么?”
  范质和魏仁浦赶忙出廊行礼,范质道:“刚才已经听出了夫人的声音,只是见魏兄与夫人正在兴头上,不好打扰。”
  郭汾哈哈一笑,又问魏仁浦的身份来历,范质道:“魏兄是卫州人氏,中原有名的士子,入凉有日,如今正是待考之身。已经过了二试。”
  “待考,莫非准备应我天策府取士之试?”
  范质代为答道:“正是。”
  郭汾大喜道:“若是如此,那真是国家之福了!前面二试,元帅都未曾参与,最后这一道关,却得元帅亲自主持。这场考试早就要进行了,只因元帅西征,这才拖了又拖。”
  魏仁浦应道:“伦才大举虽重,但破虏征伐更急。”
  他自知道郭汾的身份,说话便显得谨慎多了,这两句话语气上没有下任何评判,只是述说。
  郭汾道:“搜选人才,也很急的,现在咱们的武将是不少了,治国的文才却总是不够用。”顿了顿,道:“刚才魏先生说,中部粮价之事有经、权二议,经先生已经说了,权却该如何?”
  魏仁浦忙道:“待考儒生,如何敢在夫人面前妄议国政!”
  郭汾笑了笑,道:“待考儒生为什么不能议国政?咱们这边不是中原,没这***啊。”
  魏仁浦刚才不知道郭汾的身份,说开了便止不住,有些话甚至是未经深思熟虑的临场发挥,这时既然知道了郭汾的身份,说话之前便不免三四犹豫,迟疑了好一会,才道:“经者王者之政,权者霸者之略。王者之政,放诸四海皆可明议,霸者之略,非其人不言,非其地不议,非其时不行。”说着看了看周围,意思是现在的氛围不对。
  郭汾便猜此事必须保密,便向观音堂的和尚借一间厢房,这时观音堂的和尚听说是元帅夫人驾到,个个又惊又喜,哪里有不答应的,马上就提供了一间净室。
  郭汾便邀魏仁浦入内,魏仁浦拘礼不敢进去,郭汾道:“既要论国家大事,扭扭捏捏的做什么!”
  魏仁浦听了这话,怕被小觑了,这才进来,郭汾也不令关门,只是让郭鲁哥夫『妇』守在门外,其他人等都隔离在远处,门虽未关,但外面的人却听不清楚里面人的话。
  郭汾这才道:“先生是不是有什么办法?”
  魏仁浦心想:“刚才最不该说的话也都说了,现在还藏掖着干什么!”便道:“中部粮价之事不决,是因为主政双方之议论,一个过严有害国法,一个过宽以至于无法惩治『奸』商,且朝中……”他说到这里,又停住。
  郭汾道:“继续说下去。”
  魏仁浦道:“晚生对国家之事,只是旁观,未知得深切,实在不宜妄言。”
  郭汾摇头道:“正因为你是旁观,所以才能旁观者清啊。你说下去吧,有什么不对的,我不会见怪。就算涉及到什么人你说错了,我也只当你无心。”
  魏仁浦得到这份鼓励,这才鼓起勇气道:“其实政策一过严、一过宽,以至于无法施行,或者正是朝中有人为利益所牵涉,不想粮价就此下跌。中部『奸』商有所依赖凭恃,这才有恃无恐。”
  郭汾一怔,不置可否,过了一会,才道:“若真是你说的这样,你可有办法解决?就像你刚才说的,要在不侵扰国家现有律法的情况下解决。”
  魏仁浦道:“可以的,只要重重拿起,轻轻放下,就行了。”
  郭汾皱眉道:“莫给我打谜语,说实在的。”
  魏仁浦道:“粮价炒卖之风,盛行于高昌,但那些粮商背后的势力还盘踞得不算牢靠,只要寻一个在高昌有严酷之名的人,将行极严厉之事,就可以了。其事在将行未行之间,风声传出,粮价必跌!正如投鼠忌器,却引一猫入内,猫不需近器,只需一叫,便可让鼠辈丧胆。此事说来轻巧,不过却得是最高决策者有足够决心,且其真正意图必须绝密,不能走漏半点风声,否则就不灵了。”
  郭汾一点就透,心中大喜,又想:“唉,我怎么就没想到!若是夫君的话,便不会踌躇这么久了。”便有了主张。
  她之前的态度十分彷徨,对两种解决方案在两可之中,因此听郑渭说觉得郑渭有理,听杨定国说觉得杨定国有理,只因为自己没有决定,所以就容易动摇。这时既有了决定,便不再犹疑了。
  第二日纠评台召开了会议,郭汾亲自主持,一上台就表明了自己的意见:她要依法严厉打击炒卖粮食者,绝不容许祸国殃民者的存在。
  凉州坊间本来就对中部的粮商意见很大,严厉打击的声浪很高。至于力主慎重者,主要来自上层——那必须是小部分对律法有远见的人才能看到的问题,相对来说有些形而上,却很难在一个面对许多人的场合说。非有上层执政者的推动,后一种意见很难取得胜利。
  纠评台的御史们都是深知***的,这时见郭汾表示如此纷纷响应,杨定国见郭汾彻底支持自己,心中大喜,在纠评台前痛斥中部粮商的无良,说到激动处几乎声泪俱下!
  这一场本来要讨论如何应对中部粮价高企问题的政策的纠评会议,当时成了一场对无良『奸』商的批判大会!郑渭一派的意见简直没法上台!
  会议连续开了七天,御史们的意见一天比一天激烈!到后来岂止是要将粮商们抄家,简直是要将粮商们拆骨扒皮了!
  郑渭见郭汾转变得如此之彻底,心中诧异,却又暗暗担心,怕天策政权好不容易立起来的信誉在这次的事件中一朝崩溃。
  不过纠评台的***已经完全一边倒,郑渭想要回天也在所难行。他心想只有在天策府内部讨论如何执行时想办法了——***是***,真要执行,还是得看他长史如何调动人手。
  不料就在天策府内部的议事中,郭汾建议将这件事情从政务层面,提升到军政层面上来——也就是说从内政转变为涉及军事的范畴。这样一来事件的『性』质就变了!
  杨定国却道:“这件事情已经影响到了国计民生,正该如此!”又自动请缨,道:“老夫虽然年迈,却愿意到高昌走一趟。如果诸位信得过我,这件事情就交给老夫吧!”
  郭汾道:“这件事情,也正应该由中枢派一个人过去亲自办。若是个地方官吏,或者威权不够,只怕办不下来。但是我觉得杨国老并不合适。”
  杨定国看了郑渭一眼道:“我不合适,难道要请郑‘相爷’去么?”
  郭汾道:“凉州政务繁忙,郑长史哪里走得开?我是想,这次的事情,有很大原因是杨易将军将许多北庭军民发派到高昌、伊州就食,既然如此,也不用从凉州派人了,就干脆让杨易将军来办这件事吧。让他以轮台都督身份,在秋收之前主管龟、焉、高、伊四州粮务。”
  杨、郑两人都愣了一下,一时想不通郭汾为何会有这个提法,郑渭固然觉得不妥,杨定国也道:“杨都督主持北庭防务,既要防备漠北,又要处理北庭的重建,只怕***乏术啊!”
  郑渭也道:“而且杨都督如今是边防重将,若再牵涉到政务上来,只怕混淆了军政界限。如今杨都督已经在总理北庭军政,若是将山南也交给他,那权力就太大了——当初就是宁远郭都督,也没有这般大的权力啊!”
  郭汾却道:“我却觉得,杨都督必有办法。而且也不是要他署理山南的政务,而是将天山南北统合起来,作为一个总的缺粮区,让他来主抓对军、民、商、奴的粮食调配。如今中部的粮食问题已经十分严重了,严重到影响军心民心,此事若是处理不好,北庭也会被拖垮的,所以这事不止是政务了啊。而且民间也一致认为应该严打。既然如此,唯有先将山南连同北庭一起进行粮食管制配给,按照战时紧急情况来办。再说这原本不是常态,待秋收之后,就食的军民回到北庭,杨都督的这个权限自然终止。这也就几个月的时间。”
  杨定国点头道:“这说的也有道理。我觉得可以考虑。”
  鲁嘉陵这时也从兰州回来了,笑道:“杨都督在高昌是干过一票铁血之事的,若是他去,还没到高昌只怕那批粮商就得吓得魂都没有了!”
  他说的,正是杨易诛杀庞特一事!那件事情郑渭其实也不赞成,但当时的幕后推动者是张迈,所以郑渭没法否决。
  薛复对这件事情一直没什么意见,这时目光闪动,若有所悟,点头道:“若是此事依战时情况处理,那便容易多了。”
  只有郑渭依旧主张持重。
  郭汾道:“务本之道,仍然得从律法上着手,但这个远水救不了近火,今天的决议只是从权。当初元帅吩咐东方之事,我们若有歧异则以多数决定,如今既然有五人中有四人赞成,那么这件事情就交给杨都督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