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就在徐玉见与荣嬷嬷说话的时候,英国公府里,英国公府太夫人也正看着安阳郡主让人送来的信。
事实上,这封信,英国公府太夫人这几日已经看了好些遍了。
她只不过,一直下不了决心而已。
英国公府太夫人这段时间以来之所以会经常将沈怡情带在身边,不得不说她其实也是有些满意沈怡情的,不过沈怡情的身份到底是有些低了,与英国公世子压根儿就不配。
英国公府的独子,将来要继承这偌大的家业,若是娶了成国公府二房的庶女,偏这庶女还没有什么特别能拿得出手的地方,那岂不是任是谁都能看出来这婚事背后有问题?
英国公府太夫人所做的一切,也不过是想将英国公府的事隐瞒下来而已,又哪里愿意看到这样的情况?
是以,原本她是没有真的考虑沈怡情的。
京城门第稍差些,性情又温顺的女儿家并不少,多花些时间,总也能找到合意的。
至于沈怡情,看着这样一个明明心里有着算计,偏还在自己面前装纯良的小姑娘,于英国公府太夫人来说就像是养了只猫儿一般,随意逗逗也就罢了。
原先,她确实是这样想的。
不过……
在收到安阳郡主的信之后,英国公府太夫人却有些犹豫了。
之所以会想着选个柔顺听话的孙媳,也不过是想着好拿捏而已,等到将来人嫁进来了,发现了英国公府一直掩藏着的那些事,将人拿捏住了,总也不至于闹出来。
沈怡情这个人,英国公府太夫人看得再清楚不过,虽然表面上装出柔顺的模样,但实际上心思却是有些深的,并不那么好掌控。
但是,安阳郡主既然送了这样一封信来,还特意点出沈怡情如今已经是二房的嫡女了,这岂不就是在表明,成国公府里,至少安阳郡主是赞同让沈怡情嫁进英国公府的?
而安阳郡主,她不可能对英国公府的事毫不知情。
这是不是意味着,若沈怡情真的嫁进了英国公府,将来她就算是发现了什么想要闹,成国公府的人也不可能搭理她?
所以,沈怡情其实是被放弃了?
对英国公府太夫人来说,只这一点,就足以让她动心了。
她费尽心机挑选听话的孙媳,为的不就是将英国公府的情况死死捂着么。
可是,性子再柔顺的女子,发现了自己要落入那样的境地之后,只怕也是甘心的,谁又知道会怎样闹呢?
这一点,在如今的英国公夫人,英国公府太夫人的儿媳身上,她就已经体会过一次了。
真要让人闹起来,想要将一切都抹得干干净净的,还要应付着亲家不让任何人家常到不妥,也是需要付出颇多精力的。
但若是沈怡情真的被成国公府放弃了,那潘越将来娶了她,那就可谓是高枕无忧了。
英国公府太夫人神色几经变幻,许久之后才下定了决心,让人送了封信去成国公府。
……
荣嬷嬷送了重阳礼之后几日,赶在了重阳之前,两家国公府就传来了结亲的好消息。
“英国公府太夫人聘了沈家大姑娘做孙媳?”徐玉初有些惊讶地道。
徐玉见点了点头。
这个消息现在还没往外传的,徐玉见之所以会知道,还是安阳郡主那里先就让人给她递了话。
不得不说,对于徐玉见拜托的事,安阳郡主是真的上了心的。
当然了,这其中也有安阳郡主是真的恼了桃姨娘的原因。
徐玉见也没想到事情会如此顺利。
她是拜托了安阳郡主请沈家二夫人将沈怡情记在膝下,可只是这样也并不代表着她推的这一把真的就能达到效果。
想来,若不是安阳郡主送去英国公府的那封信,英国公府太夫人就算有些意动,也不会这么快的就选定了沈怡情吧。
英国公府太夫人对于潘越的婚事显然有些急切,婚事才定下,就已经在紧锣密鼓的商定婚期了,而且还极有可能就选在今年的年底。
如今都已经快到重阳了,离年底最多也不到三个月。
徐玉见忍不住轻轻勾了勾唇。
沈怡情就要嫁去英国公府了,这倒是件好事,不仅能叫沈怡情再也不能出现在自己等人跟前,还变相的将前几世那个嫁给了潘越的可怜女子给解救了。
至于沈怡情……
呵,这不是她梦寐以求的好亲事吗?
就让她好好享受吧。
徐玉初看着徐玉见面上那淡淡的笑容,却是极为敏锐的察觉到了那笑容之下的冷意。
“恬姐儿,怎么了?”她忍不住道。
徐玉初当初还差点就被英国公府太夫人给看中了,若不是后来她和徐玉见一起演了那场戏,还说不准老太太后来会不会改变主意呢。
也正是因为察觉到了一点英国公府的异状,如今今天沈怡情和潘越定了亲,徐玉初心里总有些淡淡的复杂。
徐玉见摇了摇头,她握住徐玉初的手,安慰道:“姐姐,你可不用多想,沈家大姑娘,京城只怕鲜少有人不知道她是如何想嫁进英国公府的,如今她如愿了,咱们只有替她感到高兴的不是?”
徐玉初闻言微叹了一口气。
沈怡情对她们姐妹的敌意,她当然不会一点都感觉不到。
罢了,总归也不关她们的事。
姐妹俩于是也不再讨论这件事了。
不过,她们没想到,她们不想与沈怡情的事扯上关系,偏偏沈怡情还非得想要招惹她们。
重阳刚过,沈家大姑娘与英国公世子定亲的事,就传到了外面。
成国公府与英国公府,这能算得上是大梁朝硕果仅存的国公府了,这两家如今却成了姻亲……
这难免就让朝中之人觉得这两府是就什么事达成了一致意见。
可是,当今的景泰帝本就有些忌讳朝中臣子结党营私,这两府为何还能一点也不避讳?
而且最重要的是景泰帝的态度也有些奇异,知道此事之后,景泰帝不仅没有任何猜忌的意思,反而还往两府赐下了许多的赏赐,倒是叫朝中众臣有些看不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