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小说>书库>都市生活>支点> 第八十七章万水千山(20)

第八十七章万水千山(20)

  随着红军大部队进入到了草地深处,断粮断炊的情况更为普遍,而且由于每人体质不同,所以各部队连集中行军也无法做到了,早上出发时清点一下人数,晚上宿营之后再点一遍,没跟上来的就算在了减员里,谁也无力再去回头寻找他们。
  而且,每次宿营之后,第二天早上总有一些人永远也起不来了。
  这些牺牲的人除了饿死、病死的之外,还有不少是中毒身亡的。尽管事先反复强调了不得随意采集食用不明植物,但在吃了可能会死,不吃则必定会死的情况下,饥饿的红军哪里经得住那些绚丽的野果和菌类的诱惑,很多人都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前者。
  相比之下,王秋姐弟遇见了谢昌云是非常幸运的了!
  见到谢昌云身边突然多了两个小鬼,陈昌浩过来问了问原因,然后叹息了一下就低头走开了,过不一会就让警卫员送来了一小纸包大约不到二两的炒青稞面,说是给那两个小战士的。
  谢昌云把青稞面倒出来了一点,其余大部分又让陈昌浩的警卫员拿了回去,并道:“转告陈总政委请他放心,只要有我吃的,就绝对少不了他们吃的。”
  陈昌浩过后对徐向前和叶剑英等人道:“在谢副参谋长眼里没有一、四方面军之分,只有红军”。
  从留下王秋姐弟这天起,谢昌云身边就热闹了起来,白天行军时有两个小家伙不停的问这说那,全无了以前的那种枯燥。到了宿营的时候他们又帮着拾干草、烧热水,有时还唱上几首歌,常常吸引了一些人围坐在了这边。
  谢昌云也很快的问清了王秋姐妹的身世。
  原来王秋的父母都是四川巴中的民间艺人,前两年带着王秋姐弟参加了红军,举家一起从事文艺宣传工作。不料今年初在向川北转移的途中,王秋的父亲被一匹失蹄滑倒的驮马带下了山谷,而王秋的母亲为了拉住丈夫也一起跌进了滚滚的嘉陵江中,本来在红军队伍里和父母羽翼下快乐成长的王秋姐弟,在那一瞬间就变成了一对孤儿。
  在这以后,谢昌云不由对王秋姐弟更加的照顾了,他不但每顿都把自己的那份稀糊糊拨出将近一半给他们,而且遇到路难走时还会背上王川一段,到了晚上则与张智勇和李家书三人合盖两床薄被,而把自己的那床被子让给了王秋姐弟俩。
  到了第七天下午,右路军的大部队终于走出了草地。但大部分人这时连欢呼的气力都没有了,只能彼此相看,流下是胜利、也是劫后余生的眼泪。
  当天的晚上,部队的粮食就得到了补充,大家都饱饱的喝了一顿青稞粥。第二天一早,谢昌云拿出了身上仅有的一块银元,又用留下来的巧克力锡纸将小刀割下了最后的十几块肉皮干包上递给了给了王秋,让张智勇拿上自己那床被子打成的背包,将依依不舍的她和王川送往了相距不远的四军。
  看着姐弟俩远去的背影,谢昌云心中凄然念道:“四军还要再过两次草地,今后能不能挺过来就看你们的造化了!”
  纵使谢昌云有心,但也不敢把王秋姐弟送到一方面军的部队里,否则一不小心就会被张国焘的亲信抓住当做破坏两军团结的把柄,不知会搬弄出什么是非来。
  出了草地之后,红军右路军很快就打下了邻近甘肃的包坐,并歼敌数千,供给条件也有了极大改善。此时如张国焘能带左路军迅速北上,两路红军合兵一处,完全可以再消灭更多的敌人,不论向西北地区的哪个方向发展,在战略上也就有了更大的回旋余地。
  然而,张国焘却在这关键时刻又变卦了,他不顾中央的说服和批评,不仅指挥左路军在草地里中途折返,而且电令右路军中的四方面军部队转头南下.,而且要求中央也跟着一起回来。
  按说张国焘不服从中央也罢了,了不得大路朝天、各走一方。可是关键是中央如果不来,不召开政治局会议,张国焘接下来要想篡夺党的最高职位的举动,就名不正言不顺了,而且极有可能得不到共产国际的支持和承认。
  所以,面对中央的严厉斥责,急于实现其野心的张国焘随时有可能采取极端的手段来迫使中央南下。
  这几天是谢昌云最为紧张的时候,他一方面强装若无其事,按部就班的正常工作,另一方面则悄悄交代张智勇和李家书要在前敌指挥部里多走动一些,密切注意有无异常情况。
  至于前世传说中张国焘给陈昌浩发来、而被叶剑英截获的那份不惜对中央展开最后斗争的电报,谢昌云不能确定是否会有。即便是有,他也不敢把手伸到电台和机要部门,这可是触犯大忌而且辩解不清的事,足够枪毙条件的了。
  谢昌云唯一能够选择的办法就是等待,并做好了万一有异变,就不惜和李家书、张智勇一起采取特殊措施的准备。
  不过,谢昌云还是希望毛泽东用其敏锐的嗅觉察觉出暗藏的危险,并用其过人胆略予以果断处置。
  这天下午,叶剑英秘密通知谢昌云,让他在晚饭之后带领一方面军来前敌指挥部工作的同志,以到外面打粮以补充给养的理由离开前敌指挥部,然后立刻赶到到三军团驻地。
  虽然叶剑英没有多做解释,但谢昌云却知道这是中央已经做出了迅速脱离险境的关键性决定。
  谢昌云立刻对叶剑英道:“叶参谋长,陈昌浩总政委说这两天想找个时间和我好好谈谈,万一晚上他要找我不见,再派人出去叫我,那事情就有可能变得复杂了。所以我觉得我还是暂时留在指挥部更稳妥一些,等晚一些时候再想办法脱身。”
  徐向前和陈昌浩经常和谢昌云在一起交谈,叶剑英对此也很清楚,所以谢昌云一说,叶剑英便感到了这确实是个必须要考虑的事。
  “谢副参谋长,我看这样办。你可以先留下,等到大家都睡了以后你就和我一起抓紧离开。毛主席和可是特意向我交代过了,一定要把你带走。”叶剑英最后还是答应了谢昌云的请求。
  晚饭之后,虽然陈昌浩没有来找谢昌云,但谢昌云想起来还有一件事情一直没有办,于是就主动来到了陈昌浩的住处。
  由于北上之后军事上呈现出的有利局面、以及受谢昌云的不断影响,陈昌浩进来已开始对张国焘的南下战略产生了一定疑虑,但四方面军以前毕竟在张国焘带领下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所以,陈昌浩一时难以对张国焘与中央的纷争做出最后的判断。
  见到谢昌云此刻前来,便暂时卸去烦恼,热情的让谢昌云坐下,还叫警卫员端来了一杯开水。
  两人随意的谈了近一个小时之后,谢昌云便道:“陈总政委,国共合作时期的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恺先生之子廖承志在四方面军里,我听说他现在已经被开除党籍并一直被关押。廖仲恺先生生前致力于推翻满清统治,并曾极力促成孙中山实行了‘联俄联共、扶住农工’的三大政策,是中国近代极有影响力的人物。所以,我想请陈总政委一定设法保住廖承志的安全。组织上怎么处理都可以,但是决不能危急性命。共产党建党虽然只有十几年,但是已经经历了多次的路线纷争。有些路线当时看起来是错的,可经历了一段时间之后,反倒证明其是对的了。还有的当时认为是对的,但后来又成错的了。这种情况,是我们共产党人在不断的探索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必然现象,所以万不可对有不同意见的同志采取极端措施,也不可在没有经过实践证明了的情况下,轻率对不同意见做出其是属于错误路线的论断。如果那样,受伤害最大的是我们自己,受益最大的则是我们的敌人。”
  谢昌云说到这里便停了下来端起了茶杯,等待着陈昌浩的反应。
  “谢副参谋长,关于廖承志的事我可以找适当的机会提醒张主席。你今天谈的涉及很深,其他方面容我再考虑考虑。”沉默了一会儿,陈昌浩终于开了口。
  与谢昌云的每次长谈,都会带来一些新的震动和启迪,这次当然也不例外,而且是更为深刻。所以在谢昌云离去之后,陈昌浩再一次的陷入了久久沉思之中。
  谢昌云之所以想到了要为廖承志说情,除了对陈昌浩他说的那些道理之外,还因为廖承志与廖广恩、廖广泽有同宗之亲,中央将来对他们也好有个交代。另外,借着这个话题来进行延伸,多少也会对陈昌浩的下步举动产生一些影响。
  半夜过后,叶剑英派警卫员将谢昌云三人叫出了房间,然后一行数人便在黑暗之中匆匆离开了前敌指挥部。
  负责警卫的哨兵根本不可能知道上层的斗争,见到是指挥部的首长们出去,于是就连问都没问。
  天亮之后,人们才发现中央红军和红军大学都已经连夜离开了。
  当有人提出来要派兵追赶时,陈昌浩和徐向前却没有同意,并且派人把擅自行动的人都叫了回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