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小说>书库>历史军事>汉鼎> 第463章 (2)

第463章 (2)

  第463章 (2)
  刘鼎轻轻的皱皱眉头,缓缓的说道:“我们明年就要进入长安,中原地区必须承担巨大的后勤压力,我担心洛阳、郑州、许州、汴州这四个地方,难以满足我们的需要。朝廷返回长安,皇室、宫女、太监,文武百官,随行的人员,还有神策军,至少有十万之众,每天消耗的粮食,都是个巨大的数字,还有我们鹰扬军自身的军队需要,还有战马的草料,都需要从中原运输过去,运输的路途上又要消耗掉三成甚至是四成。我推算过,我们收复长安最大的问题,不是战斗,而是筹集足够的粮食。”
  崔碣和王承颜都沉默不语。
  他们都知道这个任务很有难度,否则刘鼎也不会将他们两个一起调到中原来。对于本身的工作能力,他们还是比较自信的,在他们的治理下,鹰扬军的几个区域都有了较大的起色,刘鼎对他们的工作成绩非常满意。他们本身就是内政出身,对于粮食的计算,比刘鼎还要更加精确。刘鼎说得没错,一旦朝廷搬回去长安,几乎所有的粮食供应,都落在鹰扬军的肩头上,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关中地区,由于长期的争夺,土地荒芜,水利设施受到破坏,粮食产量连自保都有问题,长安的周边地区,已经是一片的荒芜,多年颗粒无收。一旦兴元府的皇帝和朝廷返回长安,粮食绝对是最要命的负担,在没有解决这个要命的问题之前,哪怕是鹰扬军攻克了长安,最后也必须撤出来。
  李克用多次进入长安,都是在一个月之内就撤走了,粮食正是最关键的因素。现在朱玫带领的邠宁节度使军队,同样面临粮食的问题。他在长安扶持的傀儡朝廷,因为得不到大家的支持,所有的粮食都必须由他和东方逵两人支付,而两人的辖区,粮食产量甚至连自保都不可能,傀儡朝廷在长安的两年,已经完全耗光了两人全部的粮食积蓄。朱玫最近被迫离开长安,也是因为军队要就地纳粮,无法在长安继续坚持了。
  长安地区的粮食缺乏问题,在唐高宗时代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当时的关中地区,还算稳定,提供的粮食也不能满足长安大城市人口的需要。由于缺粮,曾经多次饿死过数百甚至是上千人。武则天长时间居住在洛阳,除了政治上的原因之外,就地纳粮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洛阳,明显要比长安靠近粮食产区。
  当时长安的粮食供应,主要来自江淮和江南地区。从江南运到长安的粮食,需要从江南起运,然后经过千里迢迢的大运河,再进入黄河。在黄河风陵渡渡口卸载以后,还要从陆路运往长安。这一段路程,耗费极大,玄宗时代如此强盛的国力,也只能勉强维持下来,但是所耗费每年都在十亿钱以上,而当时整个大唐帝国所有官员的薪俸总额,也不过十亿钱而已。
  如果都城是在洛阳,就完全不存在粮食运输困难的说法。运粮的船队就可以直接抵达洛阳城外,不需要经过陆路运输,这是最大的便利。鹰扬军目前最强大的,正是水军舰队,在夏季丰水期,经过运河输送而来的粮食,完全可以满足洛阳未来二十年的需要。
  刘鼎忽然说道:“如果我们请皇上在洛阳暂住一段时间,你们意下如何?”
  崔碣和王承颜对望一眼,目有异色。
  让皇帝到洛阳暂住?
  迁都?
  抛弃长安?
  他们脑海中转过一连串的念头,飞快的猜测着刘鼎这句话的真实用意。在历史上,迁都几乎就是一个朝廷灭亡的代名词,尤其是在王朝的末年,简直就是权臣篡位之前最明显的信号。难道刘鼎已经打好了篡位的主意?可是刘鼎的语气,似乎又没有什么阴谋,好像是随口问起。
  崔碣咳嗽一声,低沉的说道:“长安虽然荒废,却是人心所归,天下权力中枢所在。”
  王承颜接着说道:“正是。皇上也未必愿意到洛阳来。”
  刘鼎自言自语的说道:“这就麻烦了,我们短期内难以保证朝廷的粮食供应,除非是神策军不进入长安,自己筹集粮食,要不然,你们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么多人的粮食问题?”
  崔碣和王承颜互相对望一眼,已经明白刘鼎的意思,他是要借此将皇帝从神策军手中解救出来,这也是两人多年的心愿。皇帝李俨之所以不得不蜗居于兴元府,都是因为神策军的掌控。从之前的田令孜,到现在的杨复恭,他们才是真正的皇帝。如果他们反对皇帝做某事,皇帝是不得不答应的。
  如果能够将李俨解救出来,对于天下百姓,对于鹰扬军,对于崔碣和王承颜两人,都是一件巨大的功绩。可是,神策军指挥使杨复恭,还有宰相韦昭度,会轻易让皇帝脱离他们的控制么?他们其实是最明白不过的,他们之所以能够存在,之所以能够活下来,完全是因为手中掌握着皇帝的关系,如果没有了皇帝,刘鼎第一个就会派遣军队彻底消灭他们。
  王承颜委婉的说道:“万一皇上愿意蜗居兴元府……”
  李俨当然不愿意蜗居兴元府,只是他被神策军掌握着,就算不愿意也要变成愿意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是鹰扬军只愿意将皇帝接回长安,却不要神策军随行的话,杨复恭必然会劫持皇帝,坚决反对返回长安。此外,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杨复恭和西川节度使陈敬暄私底下谈判,将皇帝送往成都,让鹰扬军以后都见不到皇帝的面。
  崔碣思索着说道:“此计有待商榷。”
  刘鼎其实也知道要将皇帝从神策军的手中剥离出来,是十分困难的事情。或许,在别人看来,这也是缘木求鱼的做法,是根本不可能达成的目标。但是,他毕竟要尝试一下,如果不进行尝试,又怎么知道一定是不可能的呢?
  如果不能将皇帝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那么即使皇帝回去了长安,鹰扬军依然无法达到自己的目的,鹰扬军执行的还是“奉天子,修耕植,贮军资”的基本战略,暂时还不能撇开皇帝单干。如何撇掉神策军,从神策军的手中将皇帝抢过来,实在是一件困难而富有挑战新的事情。这个头痛的问题,就交给朱有泪去计算吧。
  刘鼎微微一笑,装作没有提起过这个话题,漫不经意的说道:“既然如此,咱们就努力发展生产,让神策军的大老爷们,继续过一段舒舒服服的日子吧!”
  崔碣和王承颜自然明白这不是刘鼎的真实想法,他漫不经意的语气里面,包含着对神策军的杀意,如果有机会将神策军干掉,刘鼎绝对不会皱半下眉头。他们对于天下大势已经看得很透彻,朝廷的没落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新的皇朝,将在朝廷的废墟上重新崛起。这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也是民心所向。
  与其陷于政治的漩涡,还不如踏踏实实的做事,善待百姓,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尽量为辖区内的百姓谋取福利。在朝廷和百姓中间,他们还是更多的倾向于百姓。至于刘鼎以后到底要走到哪一步,这已经不是他们俩可以控制的了。
  李怡禾急匆匆的骑马赶来,向刘鼎报告:“大人,有紧急军情!”
  原来,是宣武军正式占领了徐州。
  时溥率领的武宁军,在徐州只是装模作样的抵抗了一会儿,就主动的撤退了,葛从周、孟绝海、邓天王顺利的进入徐州,宣武军控制了这个战略要地。其实葛从周等人带领的宣武军,不过八千人,可是武宁军却跑得比宣武军还快,战斗才刚刚开始,武宁军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刘鼎皱眉说道:“这个时溥,属兔子的么?跑得这么快?”
  李怡禾摇摇头,苦涩的说道:“他在城内只有不到三千人的兵力,哪里是葛从周等人的对手?只是他这么一跑,害苦了我们,愣是将一把尖刀,顶到我们的肋下来了。”
  崔碣和王承颜也是暗自皱眉。
  对于他们两个来说,尤其是对于义成节度使王承颜来说,实在不是一个好消息,宣武军占领了徐州,等于是将尖刀顶到了鹰扬军的肋下,宋州、毫州一带,都处在宣武军的直接威胁下,想要顺利的发展生产,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哪怕鹰扬军有足够的资金和资源,也不可能投入到随时会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前线啊!
  此外,宣武军还切断了汴水运输线,对洛阳地区的鹰扬军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尽管因为冬天的到来,这条运输线已经不能发挥太大的作用,可是依然让刘鼎感觉到不舒服,仿佛是自己的气管被人狠狠的捏住了,有种令人透不过气来的感觉。
  更令刘鼎恼火的是,率军占领徐州的,正是葛从周、孟绝海、邓天王等人,他在年初伸出的橄榄枝,仿佛完全没有回音,这些人不但没有主动和他联系,反而在背后给了他这么一刀。在外人看来,葛从周、孟绝海、邓天王等人,仿佛根本没有听说过刘鼎这个名字,实在让刘鼎感觉有点恼火。
  蓦然间,刘鼎大声叫道:“安仁义!”
  安仁义急忙回答:“到!”
  刘鼎厉声喝道:“集合全部骑兵,跟我去徐州!”
  崔碣和王承颜同时叫道:“大人……”
  安仁义急忙用手撞了李怡禾一下,意思是要他阻止刘鼎的行动。徐州已经是宣武军的辖区,刘鼎作为鹰扬军的最高统帅,一头撞到对方的辖区里面,万一出现危险怎么办?君子不立于围墙之下,刘鼎说什么也是鹰扬军的最高统帅,没有必要事事亲临前线啊!
  李怡禾无奈的耸耸肩,刘鼎要去徐州,谁能拦得住?如果安仁义的飞骑军不在这里,他或许还能找到借口劝说劝说,毕竟只有六百鬼雨都随行,还是有一定危险的。但是偏偏安仁义的两千飞骑军都在这里,刘鼎还不飞上天去了?
  以刘鼎的个性,只带六百鬼雨都骑兵都敢去徐州,何况还有两千飞骑军殿后?就连李怡禾自己,也都觉得有三千骑兵跟随,不要说徐州,就是硬闯长安,都有七分的把握,葛从周等人就算再厉害,难道有实力将三千骑兵都全部吃掉了?
  果然,刘鼎发现安仁义稍微犹豫,马上瞪了他一眼,厉声喝道:“磨蹭什么?”
  安仁义不敢怠慢,只好迅速集合队伍。
  紧急的哨子声不断的响起,飞骑军的战士们急忙上马集合。
  “走!”
  刘鼎一甩马鞭,率先向徐州冲了出去。
  安仁义等人只好紧跟上去,飞骑军的战士密集跟上。
  马蹄声阵阵,如同是闷雷滚滚,一路直奔徐州而来,中原地区再次震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