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小说>书库>历史军事>汉鼎> 第349章 鄂州(1)

第349章 鄂州(1)

  第349章 鄂州(1)
  鄂州的确很热。
  刚刚过了鬼节,太阳更加的猛烈。早上太阳刚刚出来,天地间就已经像一个无边无际的蒸笼,积蓄了无数的热量,无法散发出去。热也就罢了,偏偏还特别闷,似乎没有一丝风,即使站着不动,身上的汗水也在不断的往下滴。在太阳底下呆久了,感觉呼吸都困难起来。
  城内是如此的炎热,郊区也是如此。鄂州的周边地区,有很多河汊,这些河汊一般都长着茂密的芦苇荡,一眼看不到边。现在是夏天,长江水位暴涨,浩浩荡荡的江水,将这些芦苇荡基本都淹没了。有些高高的芦苇,只冒出一小截脑袋来。但是也有些芦苇,冒出水面的部分,依然比人头还高。在太阳公公的威力下,所有的芦苇同样耷拉着脑袋,有些芦苇的叶子都被晒焦了。
  缓缓流淌的江水,被太阳晒得发烫,表面反射着太阳的金光。江水不断的涌动,折射出来的光芒也显得斑驳陆离,飘忽不定。时不时都有鱼儿从江水里面跳出来,仿佛是实在受不了过高的水温了。但是它们跳出水面以后,马上发现,外面的温度完全可以将它们烤熟,于是它们赶紧噗通一声,又潜回去江水里,同时拼命的往下潜,以逃避太阳公公的威严。
  在长江的某个区域,在茂密的芦苇荡里面,隐藏着一个巨大的河汊,河汊周围全部都是比人头还高的芦苇荡,人烟罕至。在这个河汊里面,隐藏着很多船只。这些船只没有任何的旗帜和标志,仿佛是无主之物,但是却有大量的水军士兵在周围警戒,即使在烈日的暴晒下,桅杆的顶端也有水兵在执勤放哨。
  这里是长江的一个拐角,到处都是比人头还高的芦苇荡,在芦苇荡的后面,还隐藏有更多的大船。终于,在某一艘的大船上,可以看到投石机上面雕刻的鹰扬军图案。它们就是对外宣称进攻荆州的鹰扬军舰队。在半个月之前,他们宣称离开鄂州,进攻荆州,实际上,他们离开鄂州以后,就一直潜藏在这里,悄悄的等待着命令。
  狄璇和周阳两个,站在河汊的上面,举着单筒望远镜仔细的盯着远处。这里是芦苇荡的核心,中间有个不大的小岛,其实就是个土堆,没有被江水淹没的土堆。他们的注意力都在河汊的东北方向,但是微风吹荡,芦苇荡起伏,望远镜看到的景物全部都在飘荡起伏。
  没有动静。
  周阳和狄璇加入鹰扬军水军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是一直没有捞到什么像样的仗,本来以为杜洪会进攻鄂州,结果鹰扬军在糁潭将淮西军打惨了,间接导致了杜洪进攻鄂州计划的破灭。几个月前,他们率军进攻荆州,但是一直都没有遇到对手,将荆州附近的造船潜力毁坏以后,他们又回到了鄂州。
  这次的任务非常的奇怪,他们两个都不是很清楚。每天,他们都站在这个土堆的上面,等待哨船的到来。但是,连续几天的时间过去了,除了在附近巡逻的哨船,并没有其他的哨船到来。他们两个的内心,不免显得更加的糊涂了。因为内心疑惑,老是在想事情,他们反而感觉不到太阳的**辣,尽管他们的皮肤早就晒成了古铜色。
  董澜过来了,随意的问道:“有情况没有?”
  狄璇摇头。
  他们一直都在这里等待哨船的出现,但是没有等到,所有的哨船仿佛都消失了。
  鹰扬军的探子,密切的监视着汉水的动静,但是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发现。
  周阳忽然说道:“董哥,上面让我们呆在这里避暑,到底是啥意思啊?”
  狄璇也说道:“对啊,这鬼日的太阳,晒得我头晕眼花啊!”
  董澜笑呵呵的说道:“不忙,一会儿你们就知道了。”
  狄璇狐疑的说道:“我们就这样离开鄂州吗?”
  董澜有意无意的说道:“谁跟你说要离开鄂州?”
  说完,头也不回的走了。
  周阳看了一眼狄璇,意味深长的说道:“听到了没有?”
  狄璇使劲的点点头。
  他最担心的就是鹰扬军水军离开鄂州,之前一点消息都没有,他在鄂州还有些紧急事情没有处理好呢。如果是袭击荆州,那也罢了,拿下荆州以后就可以返回,偏偏不是袭击荆州,就是躲藏在这芦苇荡里面避暑,也不知道上头到底是什么意思。在这个芦苇荡里面藏了十几天,每天都接受太阳的暴晒,简直是铁人也要晒化了。
  周阳突然说道:“快看,有动静了。”
  只看到一艘警戒用的哨船,正从芦苇荡外面飞快的拐进来。这些哨船非常的灵活,沿着芦苇荡的缝隙航行,居然没有碰到一株芦苇,只是在平静如镜的水面上,留下长长的波纹,很快就来到了周阳的面前。
  哨船带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刘鼎来了。
  狄璇和周阳急忙回来。
  土堆上临时搭建了几个茅草屋,作为高级军官议事的地方,茅草屋只有棚顶,没有墙壁,里面除了几个长板凳、八仙桌,什么都没有。江风从芦苇荡掠过,吹过茅草屋,倒是挺凉快的。董澜正在给粉葛剥皮,细致的就像是当家的女人,听到两人的脚步声,头也不抬的说道:“周通来了吗?”
  周阳大声说道:“周通没来,大人来了。”
  董澜也吃了一惊,急忙将粉葛放下来,急匆匆的走了出去。走了两步,发现没有拿单筒望远镜,于是又转了回来,将单筒望远镜带上,同时整理了一下军装,这才走了出去。
  之前的信息,可没有提到刘鼎要亲自到鄂州来,现在刘鼎突然杀到,只说明了一个问题:鄂州要更热了。
  看来,鄂州的确吸引了很多人,周通要来,刘鼎要来,说不定西面的杜洪也要来,加上地主路审中,完全可以凑一桌麻将了。当然,这个年代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麻将。
  董澜来到土堆的最高点,举起单筒望远镜一看,果然,在哨船的引导下,一艘楼船正快速的向着土堆冲来。很快,楼船就来到了土堆的前面,董澜透过望远镜一看,发现到来的正是刘鼎、李怡禾等人,龙春昊、殷红林陪伴在旁边,形影不离的鬼雨都战士当然也在。
  船只靠岸,刘鼎从跳板上下来,浑身湿漉漉的,全身都是汗水,他抹了抹额头,随手一甩,密集的汗珠就这样被甩了出去,打得周围的芦苇哒哒哒的响。虽然鹰扬军节度使大人身份尊贵,但是太阳公公一视同仁,照晒不误,他又是从襄州快马赶到江边上船的,中间没有好好的休息,这身上当然没有干燥的地方了。
  董澜等人急忙立正,朗声叫道:“大人。”
  刘鼎微笑着说道:“辛苦了!”
  一一和大家握手以后,刘鼎率先进入了草屋里面。
  这里本来是荒弃的滩涂,周围都是一望无际的芦苇荡,没有可以遮阴的地方,这个临时盖起来的茅草屋,就是最凉爽的地方了,阳光被挡住了,江风从西北方不断的吹来,的确要比外面凉爽不少。所有进入茅草屋的人,都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所有人都显得很兴奋,目光都集中在刘鼎的身上。
  刘鼎亲自来到了鄂州,说明鄂州目前的局势肯定是很复杂的,需要他亲自出马解决,但是也说明,这是他们立功的最好机会,只要严格执行刘鼎的指示,就可以立下大功。随着鹰扬军的前进步伐,水军可以发挥的机会越来越少,他们需要抓紧每一个机会。
  刘鼎率先坐下来,随意的说道:“都坐下来吧!”
  周阳、狄璇都有点紧张,不敢坐,董澜却是很自然的坐了下来。
  刘鼎看了两人一眼,疑惑的说道:“你俩不怕热?”
  董澜用手势示意两人坐下来,两人才坐了下来。
  卫兵端来凉开水,又拿来几个大瓷碗,还有一小瓶盐花。
  刘鼎、李怡禾、龙春昊等人都拿过瓷碗,自己给自己倒水,然后加入盐花,晃了晃,就开始大口大口的喝水,一连喝了三大碗,刘鼎等人才长长的舒了一口气。这样的鬼天气,要是不及时补充水分、盐分,随时都会中暑。李怡禾喝得太多太猛,肚子里叽里咕噜在叫,脸上的表情也十分的古怪,好一会儿才安静下来,随即如释重负的喘了一口大气。
  董澜面前的桌面上摆着很多粉葛,在李怡禾肚子乱叫的时候,大家都盯着他。为了李怡禾避免尴尬,董澜于是招呼大家吃粉葛。鄂州西北面的复州、郢州等地,都出产粉葛,这时候正是粉葛收获的季节,个头大,特别甜。粉葛就可以当水果,又可以当菜,还善于保存,因此鹰扬军水军每艘船都大量囤积,有事没事就当水果吃。
  刘鼎也不客气,剥了两个来吃,还顺手扔了几个给李怡禾、龙春昊等人,随意的说道:“都过来吃,别客气了。你们难得吃董澜的,他就是铁公鸡,一毛不拔的典型,比鲍杰还要吝啬。”
  鲍杰原来是保信军的旅帅,在战斗中不幸双腿被截掉,于是加入了鹰扬军的后勤部门。他主管鹰扬军水军的物资供给,尽职尽责,很得鹰扬军水军的喜欢。不过,在私人问题上,他是很吝啬的,因为他和鱼多均主管后勤,盯着的人实在很多,大概是因为自身要求严,所以每每发觉鹰扬军水军浪费,都是要痛骂一顿的,鹰扬军水军全军上下都知道,这个没有双腿的后勤军官很不好惹,龙歌和马跃都被他训过。
  看到刘鼎如此随和,周阳和狄璇的心情,才渐渐的放松下来。不过粉葛他们平时都吃腻了,这时候拿着两个在手中,做做样子而已,倒是一群北方来的饿狼,很快将桌面上的粉葛全部消灭干净了。董澜又叫人拿来几麻袋,给负责警卫的鬼雨都战士解馋。
  刘鼎开门见山的说道:“鄂州是交通要塞,九省通衡之地,我们必须掌握在手中。”
  尽管之前已经心里有数,感觉刘鼎的到来肯定和鄂州有关,但是这个决议直接从刘鼎口中,用不可置疑的语气说出来,大家还是微微一凛。之前鹰扬军水军控制了鄂州附近水面,但是鹰扬军步兵并没有进驻鄂州,而刘鼎的这句话,显然包括了要在鄂州驻军的意思。然而,鹰扬军以什么借口在鄂州长期驻军呢?
  刘鼎朝周阳说道:“周通的船队有多少战舰?”
  周阳谨慎的回答:“之前的情报,周通的船队总共有十七艘木船,其中有四艘大船,其他都是竹筏,大概有三四百艘。现在半个月的时间过去,竹筏的数量肯定会增加,可能有六百艘之多。”
  之前他是武昌军水军的副指挥使,对周通和杜洪的情况都非常熟悉,北面的周通,西面的杜洪,对鄂州的威胁都很大,鄂州方面一直有情报网络死死的盯着这两个方向的动静。为了避免引起鹰扬军的干涉,周通不敢造船,大肆制造竹筏,几乎将渍水沿岸的毛竹都砍了个一干二净。
  刘鼎若有所思的说道:“留在安州的有多少人?”
  李怡禾打着饱嗝说道:“今年三月份的情况,周通的军队,有两万两千人,留守安州的周通军队,只有不足两千人,由此推断,周通是倾巢出动,出动了两万人,务必拿下鄂州,”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