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小说>书库>都市生活>相宝> 第392章 袁家秘藏

第392章 袁家秘藏

  台灯拧得很暗,阿欣已经在里间熟睡。
  卢灿坐在靠窗的沙发上,把玩这手中这方用米醋清洗干净的宣德炉。
  昏暗的灯光下,藏经纸色的炉皮,有着点点光斑,这是金银等合金参入红铜中所具备的“星光斑点”,是正品宣德炉所特有的表征。
  这种绝世珍品,竟然用来养蒜苗?
  不过,卢灿的心思并不这件物品上面,他的目光时不时望向窗外,想要透过浓浓的夜色看到对面君山岛上。
  田坤、丁一忠等十五人,连夜上岛了!
  车队昨天下午就到了岳州,田坤安排司机检修车况,重新整理货物。
  丁一忠出面,包了罗友国家的船,邀请朋友逛洞庭湖,包了两天。一开始罗友国还有些不放心,怕这些香江佬玩不好,今天还跟船一上午。
  香江三面都是海,能不会玩船?笑话!
  他下午自觉的就溜了——一帮香江佬,唧唧歪歪的说话,他半句也听不懂。反正这帮人有钱的很,船资给的足足的,又不会偷自己的破船。
  这不,今晚田坤就带人上岛偷运货品去了。
  夜色戚戚,湖面虽有万点银光,但不照远,湖心的君山岛,只有黑漆漆一团墨影。
  虽然知道没什么危险性,可卢灿依旧有些心焦,睡不着,索性披着睡衣,坐在窗台边,一边盯着君山岛的动向,一边想着心思。
  “我是对的,我没做错!”
  想到昨天收购的七千四百多斤老铜器,他不由自主的念叨一句。
  是的,他心中有愧!
  昨天他在岳州金属熔炼厂,挑拣了七千四百多斤的老铜器,各色香炉、铜造像、还意外的翻出一尊无铭文的战国时期的楚国圆鼎,一共二百九十七件!
  他支付给熔炼厂多少钱?
  六千块!本地货币!
  这还是卢灿按照新铜锭的价格付款的——这是金属熔炼厂书/记提出的条件。
  收购的老铜器,是四毛二一斤。新铜锭多少钱一斤?七毛五。
  (此数据取自《世界铜价表》,八零年世界铜价平均为0.97美元/公斤,折合当时的汇率一比一点五而来的,然后折换成市斤。可能不准确,有纰漏大家一笑而过)
  七千四百斤老铜器,二百九十七件老物品,金属熔炼厂只收了伍仟五百元不到!加上卢灿请客吃饭还有小礼物所花的费用,他一共才花费六千元。
  这价格,饶是卢灿胆大,也一阵心惊肉跳。
  交易合法吗?合法!甚至熔炼厂还占便宜了——老铜含铅量较重,铅不值钱。
  八十年代开始收藏品的那批藏家,不发财才不合理呢!
  尤大山在岳州的面子更大,他帮忙找来两辆地区物资局的运输车。明天,这批铜器,还有订购的八套湘妃竹椅,将和田坤的大队伍一起出发,运往宝安龙岗。
  这次北上,最后一站就是汉阳。在汉阳,卢灿不打算再度大规模收购,以寻找阿尔萨汗老先生的后人为主。
  粗略算算,江门、京城、津门,再加上岳州,自己这次,购置了超过四万件的物品回港!这恐怕是未来几十年内,最大规模的文物出境案!
  二十年后,在内陆收藏圈,自己怕是要“臭名昭著”!
  想到这,卢灿无奈的摇摇头。他并不认为自己做错什么?
  有很多老东西,即便自己不购置,恐怕也会湮灭掉,如江门谭家的藏书、又如岳州金属熔炼厂的那些老物品,上炉的时间都已经排好。
  自己的做法,是抢救中华文物呢!
  他还真的猜对了,二十年后,有关卢灿的定位争议,一直就是收藏圈焦点话题。
  他究竟是文物大盗,还是文物抢救者?
  许多人将他等同于盗掘敦煌及西疆文物的英国人斯坦因、法国人伯希和,甚至认为他的搜刮行为更恶劣。也有人为他唱赞歌,认为他毕竟是中华族裔,所做作为是抢救中华文物,且文物并没有出港境,名义上还在国内,因此他是英雄。
  这些,都是现在的卢灿顾不上考虑的问题。其实他还想着去沪上、沈城、长安、杭州等地看看,可惜,爷爷的催促回程电文,又来了!
  他必须在一周内结束内陆行程——内陆已经回函,双方确定,爷爷北上将定在一周后,香江卢家需要有位当家人坐镇!
  明天,送走田坤的车队后,自己将再度折返汉阳,尽力去找找穆九星先生的后人,以慰己心。
  爷爷北上,所受到的接待,不是自己所能比拟的。他将下榻在钓鱼台,接受三位国字号领导的接见,然后去共青团中央,商议理想工程助学事宜。
  他此行北上的真正目的,还是平息卢灿北上所掀起的风浪,算是为孙子另类擦屁股。
  也不知过多久,卢灿裹着睡衣,怀抱着那尊宣德炉,迷迷瞪瞪的靠在沙发上。
  走廊中响起脚步声,他立即睁开眼,回来了?
  回来了!打开门后,丁一忠刚好举手想要敲门,他身后是田坤。田坤抵达岳州后,与卢灿一直没见过面,都是丁一忠接洽的。
  “田哥?进来坐!”卢灿招手将俩人引进来,重新关上门。
  “卢少还没睡?”见卢灿的衣着,田坤问道。
  “这不,等你们的消息吗?还顺利吧?”卢灿顺手递给他俩一人一瓶矿泉水。
  “顺利的很,他们正在装车。”田坤确实有些渴了,灌了两口。
  田坤在卢家体系中,地位很特殊,他是田乐群的远方堂哥,卢灿自然不会把他当一般安保对待。
  他忽然想起什么,从兜中掏出一封信,递给卢灿,“对了!我临走前和张博驹老爷子告别,他还有封信要我亲手交给你。”
  张老的信件?卢灿接过来,抽出来,快速浏览一遍。
  唉!这老先生,还真是……
  信中内容,除了叮嘱卢灿要注意安全外,主要内容就一个——袁家掩藏的宝物秘密,也就是小盂鼎的下落。
  老先生终于还是说出来了。
  民/国去年桂月,袁大总统去世四年,袁家逐渐势衰。掌家的袁世簠(袁世凯的五弟),召开家族会议,将袁氏一门的财货,分三批处理:一批浮财,分配到各房,支持他们去境外;第二批则变现投资实业,谋福乡梓,以养声望;第三批不易变卖的物品,集中掩藏,这就是所谓的“袁家秘藏”,其中就含有小盂鼎。
  张袁两家世交,张博驹老爷子隐约探听到,袁家将许多物品,掩藏在高寿镇袁阁村西南的和家祠一带,具体地点他也不清楚。
  老先生在信中提到,师门小盂鼎佚失,他问心有愧。可袁家几代人的恩情,横亘于心,不忍掘了老友家的墓冢。如果卢灿有心要收回旧物,可等他死后再动手。
  另外,老先生千叮咛万嘱咐,对袁家墓冢不可破坏太甚,惊扰先人。
  看完后,卢灿连连苦笑,老爷子估计为这问题困扰一辈子。
  将老爷子的手书重新折叠,放进内室,所谓的袁家秘藏,现在不能动。
  且不说老爷子还在世,身体还不错,尤其是这次卢灿北上,他精神矍铄的很,历史上他在八二年初去世的事情,应该不会发生。而且现在时机也不成熟,毕竟没有具体地址,需要花费功夫细细寻摸,再过几年年,以投资的名义,圈快地慢慢找,更合适。
  ………………
  “这里的人好多啊!”走出武昌站,孙瑞欣立即捂着嘴惊讶起来。
  也难怪孙瑞欣惊讶,相比京城、津门的古板,岳州的老旧,此时的武汉,已经有了先锋潮流的那点意思。这里的人们,衣服已经变色,红色不在是零星的点缀,而是能与土黄色相抗衡的另一大色系,大花格子的服装,也不在是少数派。
  这就是进步!
  是的,聪明能干的九头鸟已经闻到春的气息。
  火车站广场有很多背着大包小包的“跑海客”“走货商”。所谓的跑海客,就是南下羊城,采购一些从香江运过来的衣服、鞋帽等物品的小商小贩。
  “下海”一词,其实就源于这座城市——他们将抛弃正式职业投入于个体的人员,统称为“下海客”,又将南下羊城、琼州、珠海的小商贩称之为“跑海客”。
  八十年代闻名全国的汉阳小商品批发城,已经有了初态,这些跑海客,大多都是汉阳小商品大集(批发城在七十年代末的名称)的进货商或者摊主。
  三人选择的酒店,是汉口饭店。
  这家饭店是国内第一家以“星级标准”提供服务的涉外商业酒店,八/九十年代,生意非常火。怎么也看不到它在二十年后,会凋落到四处甩卖的地步。
  饭店的服务生是见过世面的,对三人微笑致礼,顺手接过丁一忠手中的行礼,一如香江的酒店一样,伸开手臂,将他们引导至服务总台。
  卢灿对这座城市,太熟悉,他从上学到工作,整整八年,都是在热干面和藕汤的馨香中度过的。这次,他坚持一定要走一趟这座中部城市,何尝不是想要和上辈子说声再见?
  ………………
  第三卷结束,照例要说两句。
  这一卷竟然从第一百三十四章写到三百九十二章,我自己也没想到。
  情节有些拖拉,向各位订阅的朋友,致歉!
  之所以有如此多的字数,因为这一年,对卢灿的事业有着非同重要的意义,是他的收藏帝国的起点和基础。
  这一卷,已经将之前所挖的坑,基本都填了,譬如玖宝阁的传承、南北宗的恩怨等等,但又挖了一个大坑,那就是祖母的身世,后面几卷都要——面向世界,填大坑。同时又附带上小坑,那就是古伯涉假,他究竟会和卢灿产生怎样的交集?
  订阅一般,这导致我中途有些懈怠,写作时激情欠缺点。
  后来自己也想明白,既然订阅上不去,那我就写点自己喜欢的,譬如收藏的典故、古玩的鉴别方法等等。
  这些东西并不好看,很乏味,同时还会导致情节弱化,招来编辑的批评。
  唉,不知如何取舍啊!
  第四卷的内容,主要放在两个区域,一是东瀛,另一个是以新加坡为中点的南洋几国。同样有捡漏、寻宝、斗亮、打脸,赌石同样还有一两个情节但并不重。
  希望一直支持我的读者,继续支持,希望看盗贴的朋友,也能抵近支持火火!
  本书首发书海小说网!
  躬身感谢!(废话占字数,以后再补,火火的人品还是不错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