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小说>书库>都市生活>相宝> 第375章 葱玉先生

第375章 葱玉先生

  周老的住所在睦南道,一栋二层砖木结构的小洋楼。红瓦坡顶,硫缸砖清水墙面。建筑外形精巧别致,简洁大方。
  如果不是拜帖上有张博驹的名头,卢灿两人进不去这座院子。周老享受的是副国级待遇,警卫安保医疗一应俱全。
  ………………
  (不涉政,又忘了,砍了)
  再度走出周家大门,卢灿对身后的周宾夕拱手致谢,“谢谢周兄款待,明天我一定会去邮政大楼看看。”
  周老七子三女,周宾夕是六子周瑾的长子,年岁比卢灿大十岁,津门邮政总局上班。
  刚才卢灿进门后,周家第四/代出来接待了一下,可看看卢灿的年纪,惊愕片刻后,立即将在家的周家第五代周宾夕推出来主陪。
  “行!明天你来时,我会介绍唐局长给你认识。交易成不成的,还需看你们两位的商谈。”周宾夕同样拱拱手,笑着说道,客气中透着三分警觉。
  告辞后,卢灿轻轻叹了口气。
  周家的情况,要比自己想象的复杂得多。
  早在六十年前,周氏家族在周馥老先生故去之前,就已经分家,一门五脉,并无主次之分。周家各房,天南海北,长居住津门的不过周淑涛一家子。其余的,有去沪上、有去海外的,还有旅居东瀛、德国、美国的,还有很多人则去东北落户。按照周宾夕的话说,他们本家的联系都很少。
  自己想要通过周淑涛老先生这一脉,联络到其他各家,太难。
  想要收集他们手中的藏品,难上加难。
  就连周老家中的藏书,卢灿也只能通过敞开的房门,瞟瞟那棕黄色还有深红色的书箱。卢灿曾经看过周老六子周瑾的一篇文章,大略知道,棕黄色书箱盛放的是古籍善本,红色书箱为普通古籍。
  入宝山而空手回,这不是卢灿的风格。
  在得知周宾夕工作在津门邮政总局,卢灿立刻提到自己喜欢邮票收藏,想要参观津门邮政总局。
  津门邮局藏有不少好东西,现在,他们估计还没意识到那些东西的珍贵——津门邮政文史馆的建设时间可是九八年。
  自己有大把的机会下手,名正言顺的收购。
  “这个周家……是不是太没礼貌了?”
  见卢灿表情不愉,孙瑞欣挽着他胳膊,斜着脑袋问道。
  “没礼貌?”卢灿摇摇头。
  这个大家族,熟读荣衰,已经本能的形成对某些事情的警觉。卢灿这位来自境外的访客,突然挂着张博驹的名头拜访,这才是他们该有的表现。
  卢灿抛出走访邮局这一说法,何尝不是想方设法,交接上周宾夕,在周家这一体系中,楔入一根钉子。
  图谋周家藏品,还得慢慢来。
  如果单论拜访,周家并没有欠缺礼数。
  周老见到了,尽管只有寥寥不到五分钟。老人家还是很客气的询问张博驹的身体,甚至还问了两句叶方纲的事情,对南叶的没落,他深深叹息。再之后,又是这栋小楼的主人接待,礼茶,并无不妥之处。
  小丫头之所以有这种感觉,实在是她对这种话语中的疏离,太敏感。
  …………
  卢灿离去不到十分钟,周瑾接到一个电话,冯德生的。
  自从卢接手张淑成家的藏品之后,他也做了一番布置,但周家并非重点,因为在他看来,周家有这种觉悟,同时,周家更不像张家那么窘迫。
  不过,他依然利用自己的关系,在周家留了一条线,因此,卢灿来周家没几分钟,他就接到电话。
  还是有些忐忑啊,毕竟他知道资本的威力,这不,给周家亲自来电话了。
  “老六啊,这小子你们要提防点。”冯德生说话很直,在简单询问卢灿来访的事情后,他直接将自己的感官说出来。
  周瑾莫名其妙,那不是张博驹的晚辈吗?冯德生和张博驹的关系不是不错吗?有冯德生这样说晚辈的坏话的吗?
  冯德生很快给出解释,“我猜的没错的话,这小子怕是奔着你家的藏书还有字画来的。他前几天,可是将老张头家的东西,一扫而空呢。”
  周家和张淑成家交情不错,张家藏品他也有耳闻,这就卖了?
  “你……确定是他买走的?”
  “怎么不确定?我就在现场。这小子口无遮拦,仗着有点钱,还讥讽我们津门文物保护不力。把我气得!不是看着春游的面子,大耳刮子早就上去了!”
  冯德生的话语就是这么彪悍。
  周瑾抚抚额头,有些难以置信,他对卢灿的印象还不错,会说这种话?
  “老冯,我家老爷在的那些书,是准备传家的。你就放心吧。”周瑾说话很周密,借对卢灿行目的的表态,捎带着封了电话那头冯德生的嘴。
  放下电话后,周瑾撇撇嘴,继而笑着摇摇头。周家老爷子身体不好,今年确实说过,这些藏品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准备捐出去。
  盯上他的藏书,不只一两家。南大、津大、津博、首图、津图、上博都探听过,现如今又冒出个香江年轻人?
  周瑾做事沉稳,为照顾老父,他辞去燕大教授职务,回到津大教授历史。
  冯德生一番话不会对他有多大影响,但他还是有些好奇,这个自己眼中颇为温润的年轻人,怎么就将老冯气成那样?
  想了想后,他还是给京城张博驹拨了个电话。
  周张两家世交,虽然因为某些原因,最近几十年不怎么往来,但电话还是经常通的。
  两人在电话中聊了十分钟,周瑾才撂下电话,对卢灿的来历,算是有个大概了解。
  上二楼,见门厅旁边的医护点头,这才敲门而入。
  周老瘦弱的斜卧临窗的沙发上,长髯,圆框眼镜。
  沙发前方茶几上有一支架,上边摆放着一本线装书,书页用夹子夹住。这个架子是特别设计的,可以不用费力的举着书。
  老爷子一辈子好读书,即便卧病在床,每天都要坚持看两个小时的书籍。但他的手臂肌无力,有了这个架子后,就可以躺着读书。
  见儿子进门,老先生抬头努嘴,示意他帮自己翻页。
  周瑾忙过去帮他翻了一页,重新用夹子夹好,老爷子又看了一页见儿子还没离开,疑狐疑的问道,“有事?”
  周瑾连忙走近一些,老人听力下降的厉害。“张叔的那晚辈,是来探口风的,应该是看上咱家的藏书了。”
  “就那……孩子?”
  “那孩子不简单呢。”周瑾笑笑道,“我听张叔的意思,那孩子在鉴定方面非常有天赋,底子扎实。家中颇有财货,也支持他,在香江花了几千万正在筹建博物馆。这次北上,就是为了筹集藏品来的,听说京师那边几家涉外商店的精品古玩,被他一扫而空。东西都堆在张叔家呢。”
  “哦?”周淑涛眼睛眨眨,不知什么意思。
  “他还把张淑成老爷子家中的藏品,扫空了,惹得冯德生火冒三丈。刚才给我打电话说,要不是看在张叔的份上,恨不得给他一大耳刮子。”
  “呵呵……”老爷子似乎想象出冯德生生气的黑脸模样,自顾自的笑出声来。
  “老张怎么评价那孩子的?你细说一遍……”对老友张博驹,周淑涛比别人更了解。
  “他就说了一句,这孩子鉴定方面,不逊于南浔张珩。”
  “嗯?!”周淑涛脸色顿时严肃起来。
  南浔张珩是谁?
  现如今很多古玩行当中的人都不知道,可是,在民/国中后期乃至建国初期,这位葱玉先生的大名,在古玩界无出其右!
  百年不遇的鉴定天才!被誉为中国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艺术鉴赏家。
  有清晰记载的关于葱玉先生的两件奇事,奠定他在大牛云集的民/国中后期,中国鉴定第一人的地位。
  第一件事发生在三二年,那一年葱玉先生十八岁,生平第一次来北平。
  他与同行的南浔庞家后人庞智僧逛琉璃厂,两人打赌,比赛捡漏数量。
  结果三天下来,他在琉璃厂挑拣出一百一十二幅精品字画、二十一件高古玉器、铜器十七件、名人杂项十四件、古籍善本六十五册。
  其中包括掩藏在老旧版画中间的唐代张萱的《唐后行从图》,以及唐代颜真卿的《竹山堂联句》字轴,还有宋代《宣和画谱》有记录的七幅珍贵字画,明清字画就不用说了;玉器中就有龙山玉猪龙(现今故宫展览的那件)、玉剑配饰一套等等。
  这近三百件文物,他一共只花费了两万大洋不到!
  那一年,他十八岁,震惊京城收藏圈!
  第二件事更牛!
  同是那一年上京,他专门走访了故宫,观瞻宫内藏品,此后再也未曾踏足这里。
  蒋氏败走,搬空故宫运往台岛。
  1953年,美国费城艺术博物馆副馆长霍雷斯杰尼公开叫嚣,要把从京城故宫带去台岛的珍贵文物,以“长期出借”的方式偷运去美国。
  同年夏天,美国居然真的派出所谓的一批专家去台岛活动,以便“决定”哪些古物去美国。此消息一经传出,全球华人一片愤怒、哗然!
  又是葱玉先生,发表长文“记述故宫运往台岛的一些名画”,在表达强烈愤慨之情的同时,凭借二十多年前那一趟的参观记忆,列举出上百幅珍贵作品的名录,进行详细的描述和评论,令人过目不忘。
  此举,让世界华人的目光都紧盯台北故宫,盯着那些画有没有被偷运出境。逼到最后,费城艺术博物馆不得不出面说明,自己只不过想要和台北故宫联合办一次展览,仅此而已!
  葱玉先生的博闻强记,再度震惊收藏圈!
  哦,对了,顺便说一句,《清明上河图》就是葱玉先生鉴定的!
  可惜,天妒英才,葱玉先生六三年病逝!年仅四十九岁!
  他留给后人巨大财富,《怎样鉴定书画》一书,只有几万字,但却将字画的时代鉴定法和个人风格鉴定法,阐述的非常清晰。
  卢灿所擅长的作者创作特点鉴定法,严格意义上来说,就来自于葱玉先生的“个人风格鉴定法”。
  周淑涛捻着长白胡须,许久没说话。
  家中藏书肯定是要处理的!
  卖?他没考虑过!但捐给谁?对方如何对待这批藏品?这就很重要了!老先生精于收藏,过去几十年中,见多了许多单位把藏品不当回事的事情。
  他沉吟良久,抬头对周瑾说道,“你让宾夕最近多和他接触接触,看看为人如何?”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